新站高新區瑤海社區的小區治理裝上「紅色引擎」

2021-01-12 中安在線網站

  近年來,按照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工作要求,新站區瑤海社區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堅持重心下移、力量下沉,以構築小區「紅色堡壘」、築牢小區「紅色陣地」、傳承小區「紅色基因」為抓手,探索出一條小區治理之路。

  構築小區「紅色堡壘」,實現小區黨支部從「有形覆蓋」向「有效覆蓋」轉變

  瑤海社區老舊小區多、黨員分布不均,社區黨委因地制宜,把支部建在居民家門口,為落實總書記提出的「基層黨組織是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的最後一公裡,不能出現斷頭路」奠定堅實基礎。「嚴絲合縫」全覆蓋。對具備一定規模、黨員較多的小區,單獨建立黨支部;對規模小、自管黨員少的小區,按照相對成片,方便開展工作原則,建立黨小組;對無主管小區、老舊小區等根據地理位置進行清晰分割,把小區類型、日常需求、解決事項相對一致的小區集中組建管理。截止目前,共建立小區黨支部10個,劃分樓棟黨小組42個。「打造雁陣」選頭雁。樹立「以事擇人」的選人理念,不拘泥職業、年齡、學歷等條件,優先推選在急難險重工作中,表現突出的黨員作為支部書記或委員人選。今年以來,在小區黨員中充實調整小區黨支部書記7人;實施小區書記能力提升工程,採取授課、觀摩等方式,進行培訓,提升實際工作能力。以「黨員亮身份、服務比貢獻;小組亮承諾、樓棟比作為;支部亮實績、工作比先進」為主題的「三亮三比」活動,大力引導小區黨員在小區治理中發揮先鋒模範作用。「分類施策」重實效。自國企社會化移交工作以來,40餘名退休黨員紛紛到社區報到,在人口普查、文明創建工作中,用實際行動詮釋了退休不褪色、離崗不離黨的良好形象。對於物業管理小區,建立由小區黨支部牽頭,業委會、物業企業黨組織等共同協商解決小區治理重大問題。對於社居委自管回遷小區採取「幫帶」模式,社區黨委聯繫分包指導小區黨支部,把小區黨支部的工作實績與分包領導的工作政績相掛鈎,同獎同罰同評價,提升黨組織凝聚力、戰鬥力,推動民心由「散」到「聚」。

  築牢小區「紅色陣地」,實現組織陣地由「內循環」向「外聯動」轉變

  按照「一支部一陣地」的要求,堅持「高標準、重實用」原則,把小區「黨群驛站」打造成為彰顯紅色氣質、凝聚群眾力量的「紅色殿堂」。統籌力量,共建共享。對有條件的小區,依照「彰顯時代特色,突出為民初心」要求,高標準規劃、設計和建設;對基礎條件薄弱,活動場所「差、小、散」的小區,「一區一策」採取回收、轉租、共建等形式,對場地進行整合、提升。目前,先後統籌資金20餘萬元,建設面積達200平方米,推動資源、服務和管理力量向一線下沉。軟硬兼修,務實為民。在「硬裝」上,對「黨群驛站」按照「1+5+X」的標準打造;內部建設著重強化組織生活儀式感,將黨旗、入黨誓詞、組織生活制度以及黨建特色工作和活動開展情況進行展示,突出政治性和思想性。在「軟裝」上,本著「可用、實用、舒心用」的原則,兼容開設一批供居民喝茶聊天、議事諮詢、收集民意的小陣地,形成了一批政策宣傳地、志願服務地、資源共享地。比如,方橋社居碧水雅居黨群服務驛站整合物業公司會議室,設置了黨員議事廳,多渠道收集民意10餘條。提檔升級,拓展效用。以「黨群共享空間」為載體,匯聚駐區單位、周邊商家、社會組織和公益志願者,為居民免費提供從育幼到助老,涵蓋醫療、教育、文化、養老等方面的服務,形成「社區黨委—社居黨組織—黨群共享空間」的聯動式、集約式、共享式黨建惠民體系,盤活轄區資源,凝聚多方合力。十裡社居帝豪星港灣小區黨群服務驛站設有健康小屋、居民舞蹈室等功能,居民不出小區即可享受到醫聯體黨建聯盟內的優質醫療服務。

  傳承小區「紅色基因」,實現社區管理由「管身」向「治心」轉變

  充分依靠群眾。結合居民群眾訴求,發現和培養思想紅、作風正的「紅色居民領袖」,讓不同特長、興趣的居民參與到小區集體事務,以點帶面推動居民參與社區自治。近年來,挖掘出「退而不休、育人不止」的老黨員宋信亮、「老有所為、情暖他人」的黨員志願者李家翔,真正在小區「樹起一面旗、帶動一大片」。廣泛發動群眾。充分發揮「紅色居民領袖」的公信力和影響力,根據各小區的不同需求與特色,引導居民建立小區公約,定期組織「焦點討論」交流小區治理的進度及遇到的問題,利用「黨群協商議事會」共商共議共決小區事務,理好議好辦好小區環境、停車管理等關鍵小事和民生實事。議事會實施以來,有效推動了小區拆違、毀綠亂停車等多個疑難問題的解決。

相關焦點

  • 合肥新站高新區2020小學規劃示意圖!
    新站高新區2020小學學區說明1、合肥市三十頭鎮中心小學 五十頭社居委、三房崗社居委、衛崗社居委、三十頭社居委、方崗社居委10、合肥市竹溪小學 銅陵北路以西、二環路以北、武裡山路以東、扶疏路以南(含巴黎春天和康城小區)。
  • 裝上「紅色引擎」,跑得更快了!
    裝上「紅色引擎」,跑得更快了!作為安徽高新技術企業最為集中的區域,合肥高新區幾乎佔據了全市上市企業的半壁江山。如何有效處理上市企業經營與黨建工作的關係?合肥高新區探索出一條點燃上市企業「紅色引擎」的路徑,使強黨建與促發展「同頻共振」。
  • 社區治理裝上「紅色引擎」
    原標題:社區治理裝上「紅色引擎」 近些年來,青海玉樹市深入探索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的有效路徑,以補齊物業企業服務短板為突破,深入實施城市基層黨建「紅色引擎」工程,著力在「建立紅色體系、建強紅色陣地、錘煉紅色隊伍、搭建紅色平臺、推動紅色服務」方面建機制、找舉措、想辦法,打通服務居民「最後一百米」。
  • 黃石:黨建引領「紅色物業」 推進基層社區治理
    「我家的燈突然不亮了,想找個人幫我修一下……」6日一大早,大冶湖高新區東風路街道怡和社區銅都國際小區的劉奶奶來到小區物業求助。小區「紅色業委會」主任葉樹華聞訊後,迅速派出一名志願者趕到她家。劉奶奶說,她的孩子都在外地,就兩個老人住在大冶,家裡有什麼事都是找物業,真的很方便。
  • 合肥新開310路545路T43路公交線 服務新站高新區居民出行
    三條公交開通後,將服務合肥市新站高新區淮海大道沿線居民乘坐公交車出行,同時加強新站高新區管委會與新站高新區政務服務中心之間的公共運輸聯繫,方便轄區居民前往辦事。545路公交停靠站點:藍領公寓、興淮西路(返回)、陸郢、瑤海停保場、當天路口、何小郢、韓北塘、趙大郢、文天路口、十三裡廟(單邊)、東站社區(返回)、盤塘、站北社居委、路西郢、幼兒師範、文忠苑、安職院、宋小圩、慶平學校(返回)、文東路口。
  • 黨建引領,濟南高新區打造「紅色物業聯盟」平臺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修從濤 通訊員 毛會靜「以前經常堵塞的下水管道終於解決了,多虧『紅色物業』工作人員的協調和黨員志願者的幫忙。」近日,困擾濟南高新區國華印象小區盛女士的下水管道堵塞問題終於解決了。
  • 合肥新站高新區:黨群共踐活態文化 校社同承非遺底蘊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11 月20 日下午,安徽職業技術學院與磨店社區洪峰社居委共同開展的「非遺」黨建共建項目正式面世。這標誌著新站高新區高教基地黨建聯盟第二批區域化黨建項目「學習活態文化傳承非遺底蘊」在磨店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正式啟動。
  • 益陽高新區朝陽街道海棠社區黨總支:黨建引領 社區治理有方
    幾分鐘時間,社區居民鄧仁輝就完成了換領老年人優待證的辦理。紅網時刻記者 劉慧婷 通訊員 鄧翔 李晨佳子 益陽報導7月1日,益陽高新區朝陽街道海棠社區七一五小區黨群服務站裡傳來討論聲,原來是海棠社區工作人員與小區黨支部成員一起商討小區新購置籃球架的事宜。
  • 達州高新區長田社區:改進社會治理方式 讓群眾安居樂業
    社區堅持以四城同創為載體,不斷改進社會治理方式,提升基層社會治理能力和水平,讓群眾安居樂業。就業是大民生。長田社區始終堅持就業優先戰略和積極就業政策,提供全方位公共就業服務,幫助農民工、失業人口多渠道就業創業。社區居民楊容便是受益者。
  • ...紅色領航」切實改善社區管理體系和有效推進物業治理機制的新格局
    「紅色引領」真正融入到物業治理中,抓住社區居民最關心的事情,破解社區治理的難點問題,把服務做到了居民心坎上,不但提升了居民滿意度,也有效推進物業治理體制,從而形成了共治管理的新模式。召開居委會、物業、開發商協商會議 因汛期雨水多的原因,一直以來,小區出現門窗漏雨現象,一下雨,社區裡的門窗漏雨現象就成了小區居民的「心病」。今年6-9月,由社區黨支部牽頭,通過「紅色總管」,情況迎來轉機,居民的煩心事得到了有效解決。
  • 點燃紅色引擎,打造「金質社區」(五):書香門第社區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強調要把街道社區等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宣傳黨的主張、貫徹黨的決定、領導基層治理、團結動員群眾、推動改革發展的堅強戰鬥堡壘。誰是嶗山區的基層黨建示範點?推動黨建創新,打造精彩樣本。金家嶺街道按照區委要求,對標先進地區經驗做法,高起點打造了石嶺路社區、東城國際社區、康城社區等城市基層黨建示範點。
  • 新站高新區映月書苑入選合肥市親子閱讀基地
    新站高新區映月書苑入選合肥市親子閱讀基地 2020-04-23 21: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菏澤牡丹街道:聚力「紅色物業」創建,提升小區治理水平
    近年來,牡丹街道加強黨對小區治理工作的領導,紮實開展「紅色物業」品牌創建行動,有效提升城市小區治理水平。配強黨的組織,築牢基層戰鬥堡壘。牡丹街道在6個社區開展「紅色物業」品牌創建工作,成立了10個小區黨支部、1個物業公司黨支部、2個社區網格黨支部,實現了建成小區黨支部全覆蓋,打造了御河丹城、魯商鳳凰城2個市級「紅色物業」示範點。
  • 成都高新區「治廉」紅色紐帶行動在中和街道迎江社區啟動
    四川新聞網成都12月7日訊 12月4日,在第七個國家憲法日來臨之際,成都市高新區中和街道迎江社區組織共建單位、黨員幹部、居民骨幹開展了以「紅色紐帶」為行動載體的廉潔法紀教育·憲法日活動。同時,由成都高新區社區發展治理和社會保障局支持,成都市成華區工坊文化俱樂部承接落地的2020年社區可持續總體營造行動項目——「智.創迎家,治.恵於民」社區法治文化共治行動也正式啟動,標誌著以「治廉」為核心的紅色紐帶行動在這裡正式開啟
  • 探索棚改小區治理新模式,讓居民小區成為幸福家園
    「村居棚改搬遷上樓不是終點,而是新的起點」,走進濰坊高新區浞水苑小區,整體規劃大氣,樓房排列錯落有致,綠樹搖曳,碧草茵茵,道路整潔,環境乾淨優美。2020年,濰坊高新區新昌發展區浞水社區立足社區實際,積極探索創新棚改小區治理新模式,強化政治引領,突出精準發力,深化服務舉措,夯實基層基礎,通過黨建引領,多元共治助推社區發展大跨越,打造「民心在基層凝聚,問題在基層解決,服務在基層拓展」的社區綜合治理模式。
  • 泰安高新區商住小區臨時黨支部陸續「轉正」
    齊魯網·閃電新聞4月21日訊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中,泰安高新區建成區內的一些商住小區,在臨時黨支部的帶領下,黨員衝鋒在前、無私奉獻,守護著小區居民的健康和安全。而這些臨時黨支部,現在也逐步轉為正式黨支部,更加有力地發揮戰鬥堡壘作用。
  • 新知行|黨建引領 龍翔街道老舊小區治理有妙招
    為加強小區物業管理,龍翔街道響應五華區委、區政府制定的黨建引領、紅色物業、服務民生的工作方案,迅速開展工作,結合轄區老舊小區治理實際,大膽闖、大膽試,積極謀劃制定「紅色引擎」工作方案,著力打造「黨組織引領、企業履行責任、黨員帶頭示範、服務質量一流、群眾接受認可」的紅色物業管理新品牌。
  • 泉州泉港錦祥社區:構建「五紅」黨建 引領社區治理
    泉州市泉港山腰街道錦祥社區黨支部成立於2002年12月,於2019年8月升格為錦祥社區黨總支,轄區面積0.64平方公裡,共有28個居住小區,現有常住人口16870人,黨員117人。為解決物業服務企業管理不到位、資源不足、小區自治難等問題,錦祥社區黨總支構建「五紅」黨建,優化組織共建、資源共享、機制銜接、功能優化的系統建設和整體建設,形成黨建引領的治理新方式,為居民群眾提供更專業、更全面、更精細化的服務。
  • 新羅:打造黨建引領社區治理新樣板
    近日,記者走進新羅區西陂街道小洋龍鐵名苑小區,只見原先那些旮旯地兒的雜物已不見蹤影,道路兩側的樹枝修剪得乾淨整潔,圍牆上、綠化帶裡、燈柱中,紅色文化元素格外醒目。針對該小區管理存在的問題,新羅區第一時間成立了專項整治領導小組,多次召集街道、社區、物業公司、業委會、小區黨支部研究分析小區問題及解決方案,列出問題清單,細化分工,明確責任,並組織有關街道、部門負責人前往天津市河東區參觀學習社區治理先進做法。將黨的領導延伸到小區治理的每個末梢。
  • 點燃紅色引擎,金家嶺街道打造「金質社區」(十三):東城國際社區
    經過一年的運作,目前,「金質社區」工作全面開花。各個社區敢於破題、勇於探索、大膽創新,為基層黨建工作蹚出了一條適合自己的新路子,形成了以黨建促基層治理之變的新格局。為全面展示各社區黨建創新豐碩成果,我們將陸續推出「金質社區」精彩展示,誠邀您的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