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墅探索扶貧興農發展新模式

2020-12-15 中國杭州



一場特殊的直播,一家特別的門店,一個創新的基地,5月26日,位於杭州水晶城的「苗藝世家生活館」正式開業,用「三個一」拉開了貴州苗銀技藝的「出山」之路。

據悉,為了深入開展消費扶貧,助力拱墅區對口幫扶的貴州省黃平縣當地農民脫貧增收,大力傳承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苗銀工藝,今年拱墅區聯合浙江苗藝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成立了拱墅區「鳳凰出山」苗銀展銷基地,探索「非遺傳承+電商直播+扶貧興農」發展新模式。


直播帶貨+獨家定製

靠旅遊帶動銷售的苗銀「出山」了

苗族人喜愛銀飾、也擅長打造銀器。按照當地人的習俗,所有苗族女兒出嫁都要穿銀嫁衣,苗銀鍛制技藝還入選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但如何讓苗銀「出山」,困擾了一代代「苗銀」匠人。

楊萬付,苗銀鍛制技藝第七代傳承人。6歲就開始跟著老一輩學習銀器手藝的他,告訴記者,以苗族女孩們喜歡的銀手鐲為例,純手工要32道工序,花一天時間才能製作完成。然而這門精湛的手工藝,卻始終沒能讓當地人富起來。除了為苗家姑娘做嫁衣、首飾,最多是被進山遊客買去作為旅遊紀念品。讓苗銀出山,讓手中的非遺技藝被更多人知曉,並由此為家鄉增收,是他多年的夢想。

隨著拱墅區與黃平對口幫扶工作的深入,一條「出山」的路,建起來了——26日,「苗銀世家生活館」開業儀式上,相關單位和企業就苗銀飾品籤訂了協議,從「產—供—銷—玩」各個環節賦能苗銀飾品,讓苗銀銷售真正形成產業鏈,激活當地的「造血」功能。

「為了讓苗銀更好地打入杭州市場,我們也在產品設計上做了調整,變成更時尚、簡潔的風格。」楊萬付說,目前展銷基地可以購買茶壺、酒具、手鐲等銀器,還可以接受定製,「比如今天籤約的寶愛捷(中國)汽車投資有限公司,他們就有定製車內飾的需求,這也會成為我們長期的訂單之一。」

直播帶貨火爆的當下,苗銀不僅「出山」更「出圈」了。

在基地線下場館「苗藝世家生活館」,苗族小姑娘頭戴著銀飾,和帶貨主播一同講解苗族的風俗、銀器的種類。第一件拍品是純手工竹編銀茶具,共6個小杯和2個茶壺,起拍價為13188元,幾分鐘後,該套銀器以41888元成交。

楊萬付說,這也是他第一次見識到直播帶來的「效益」。「我們帶了9種不同的銀器,茶壺、茶杯、手鐲等,沒想到幾分鐘就被搶完了。」

拱墅區發改經信局副局長鍾建娟介紹,今後,該展銷基地將不定期舉行直播活動,藉助新零售電商平臺,推進消費扶貧、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


促就業+代加工+發補助

讓黃平山裡農戶「不出山」實現脫貧

這些年來,拱墅區對口幫扶貴州黃平縣,涉及眾多領域。

例如貧困村學校學生食堂建設、便民活動場地建設、鄉村旅遊建設、種養殖立體綜合項目建設等,為黃平縣教育、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發展、民生工程、鄉村旅遊等作出了貢獻。

對口幫扶以來,拱墅區和黃平縣兩地領導多次互訪,年輕的扶貧幹部也駐紮在了大山裡。前兩年,葉呂就被派往貴州黃平縣,目前在黃平縣扶貧開發辦公室工作。

葉呂說,苗銀「出山」,不僅僅是把產品帶到杭州,更是要實實在在幫助當地群眾。

為「苗藝世家生活館」提供貨源的,是當地一家很有名的銀器企業,製作銀器的都是當地收入較低的群眾。

「我們分三個方面給予幫助,第一是直接與企業所在的村裡9個貧困戶籤訂就業合同,除了社保等外,一個月有2000多元的收入;二是與當地30多戶貧困戶籤訂代加工協議,幫助他們脫貧;此外,我們對176名村民進行補助,每人每年至少500元以上。」葉呂說。

除了手工打造的銀飾,還有一些銀器能夠實現量產。為了提高生產效率,葉呂還幫助當地購買了21臺新的機器,「效率高了,產量大了,這樣才有持續供貨的能力。」

杭州市對口支援和區域合作局副局長惠秀琴表示,拱墅區在對口幫扶過程中創新設立「苗藝世家生活館」,積極打造線上線下相融合,設計、開發、銷售一條龍的新零售電商扶貧模式,在推進消費扶貧方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方面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嘗試,同時也希望基地能夠成為全省消費扶貧興農惠農項目的新標杆。(本站編輯 賈曉芸摘編)

相關焦點

  • 2019中國電商興農發展報告:電商興農的傳統模式面臨四大挑戰
    來源:TechWeb.com.cn【TechWeb】1月8日消息,根據商務部研究院發布的《2019中國電商興農發展報告》顯示,傳統電商平臺帶動的工業品下行一直是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傳統模式,農村生產和消費之間存在不平衡現象。
  • 《2019中國電商興農發展報告》:拼多多等平臺助力農產品上行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1月7日發布的《2019中國電商興農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傳統電商平臺帶動的工業品下行一直是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傳統模式,農村生產和消費之間存在不平衡現象。但近年來,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普及和新電商平臺的出現,在「農貨上行」領域也出現了新探索。
  • 《2019中國電商興農發展報告》:「拼農貨」直連城鄉需求
    商務部研究院1月7日發布的《2019中國電商興農發展報告》(下稱《報告》)顯示,傳統電商平臺帶動的工業品下行一直是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傳統模式,農村生產和消費之間存在不平衡現象。  近年來,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普及和新電商平臺的出現,在「農貨上行」領域也出現了新的探索。
  • 商務部《2019中國電商興農發展報告》:「拼農貨」直連城鄉需求
    商務部研究院1月7日發布的《2019中國電商興農發展報告》(下稱《報告》)顯示,傳統電商平臺帶動的工業品下行一直是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傳統模式,農村生產和消費之間存在不平衡現象。近年來,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普及和新電商平臺的出現,在「農貨上行」領域也出現了新的探索。
  • 2019中國電商興農發展報告發布:拼多多等平臺助力農產品上行
    藉助人工智慧、移動網際網路等技術,拼多多將全國貧困縣的農田,和城市的寫字樓、小區連在一起,成功建立起了一套可持續扶貧助農機制  農村地區在2017年網絡零售額就已突破1萬億元,但近年來,農產品網絡零售額卻僅有2000億元左右,「農產品網絡進城難」成為新難題。
  • 微眾銀行探索助力扶貧新模式
    為響應國家脫貧攻堅的號召,微眾銀行積極以創新金融扶貧的新模式參與精準扶貧行動,為貧困地區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WeBank微眾銀行本身就是一家網際網路銀行,它利用自身的特性及自身的科技優勢,通過微粒貸金融扶貧項目,融合產業協同發展,實現扶貧產業可持續發展。
  • 瀘西縣探索就業扶貧組織化新模式
    原標題:瀘西縣探索就業扶貧組織化新模式●通訊員 張穎鵬本報訊瀘西縣著眼高原特色現代農業發展需要,強化黨建引領,開啟就業扶貧組織化新模式,不斷提升基層組織力,帶領群眾奔上致富路。目前,全縣共在產業鏈上建立黨組織186個,覆蓋企業468個,為就業扶貧組織化提供了堅實的組織保障。
  • 積極推進農業安全用藥理念,先正達助力綠色興農發展
    積極推進農業安全用藥理念,先正達助力綠色興農發展 強化安全用藥培訓,助力綠色興農發展 目前,我國農業正面臨轉型升級。 為全面貫徹落實今年中央1號文件精神和農業部有關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工作部署,推動農業儘快由總量擴張向質量提升轉變,唱響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品牌強農主旋律,鞏固農藥使用量零增長成果,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聯合先正達(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等企業、協會在3月22日正式啟動「2018年全國農藥科學安全使用技術培訓活動」,邁出了百縣萬名新型農民科學用藥培訓行動的堅實一步。
  • 商務部發布《2019中國電商興農發展報告》
    商務部研究院1月7日發布《2019中國電商興農發展報告》(下稱《報告》)。《報告》顯示,農村電商在2014至2016年間迎來了高速發展階段,農村網絡零售額與農產品網絡零售額均大幅增長。截至2018年,中國農村電商保持較高增長速度,農村網絡零售額接近1.37萬億元。
  • 廣西農科院探索科技扶貧新模式 助力脫貧攻堅獲成效
    這已經是2020年以來,劉金標等葡萄產業先鋒服務隊成員第6次來到葡萄基地對種植戶在陽光玫瑰種植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現場指導,種植戶蘇發勇笑稱「葡萄專家基本上隨叫隨到,對葡萄很上心,這樣我才放心種,我就希望將『東蘭模式』順利『搬』到我們這兒」蘇發勇說的「東蘭模式」是廣西農科院通過開展「支部聯村企、科技旺產業」活動,創新「黨建+科技+扶貧」的扶貧新模式。
  • 河海大學積極探索扶貧工作新模式
    河海大學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教育部關於扶貧工作的文件精神,將定點扶貧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定點幫扶陝西石泉縣脫貧攻堅。學校積極探索扶貧工作新模式,集聚高校、政府和企業多方力量,創新「政、產、學、研」聯合扶貧工作機制,牽頭與武漢理工大學、常州市金壇區人民政府和中國電建集團西北勘測設計研究院共同成立「石泉縣定點幫扶聯盟」。幫扶聯盟在國家扶貧規劃綱要精神指引下,集聚高校、政府和企業多方力量,開展組團式扶貧。
  • 鹽城高新區鹽瀆街道花吉村——探索「公司+基地+貧困戶」扶貧新模式
    今年初來,鹽城高新區鹽瀆街道花吉村緊緊圍繞「兩不愁、三保障」,積極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深入實施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發展現代農業--1500畝葵花園,積極探索
  • 商務部發布《2019中國電商興農發展報告》農貨上行是農村電商發展...
    作者:楊潔中證網訊(記者楊潔)商務部研究院1月7日發布《2019中國電商興農發展報告》(下稱《報告》)。《報告》顯示,農村電商在2014至2016年間迎來了高速發展階段,農村網絡零售額與農產品網絡零售額均大幅增長。
  • 大數據、物聯網、雲計算、視頻直播等數字科技是如何扶貧興農的?
    數字科技扶貧興農,是信息科技發展到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階段並實際應用於扶貧減貧和「三農」領域的產物。數字科技是當今信息高科技時代給人類反貧困和共享發展帶來的新利器。數字科技主要通過以下特點和途徑,賦能扶貧興農。
  • 【小城子鄉鎮江口村駐村工作隊:開創鄉村旅遊扶貧新模式】
    長春市農安縣小城子鄉鎮江口村駐村工作隊:開創鄉村旅遊扶貧新模式 2020-12-15 16: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微眾銀行積極履行社會責任,開展扶貧新模式
    今年是脫貧攻堅的決勝之年,打贏脫貧攻堅戰是全社會共同努力的方向。微眾銀行利用其網際網路銀行的特性,及自身金融科技的優勢,通過微粒貸金融扶貧項目,融合產業協同發展,變輸血為造血,實現扶貧產業可持續發展,微粒貸金融扶貧項目探索了「網際網路+金融」扶貧新樣板。帶有創新精神與發展普惠金融決心的微眾銀行,在2017年,通過微粒貸產品與合作銀行進行了扶貧嘗試,通過將微粒貸業務核算落地的方式,定向為貧困縣貢獻稅收,形成了「微粒貸金融扶貧」項目。
  • 58同城榮膺人民網"年度扶貧獎",開創信息扶貧新模式助推鄉村振興
    58同城憑藉其在信息扶貧方面的創新舉措及卓越的綜合實力,榮膺該評選中的"年度扶貧獎"。58同城從眾多企業中脫穎而出斬獲年度大獎,是對其長期深耕與聚焦扶貧工作的表彰,也意味著平臺創新推出"信息扶貧"新模式獲得了業內廣泛認可。  在全國努力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大背景下,58同城以高度的企業責任感和擔當意識,統籌整合各方面資源,結合企業主營業務優勢和專業技術特點,不斷探索網際網路與精準扶貧融合的新方向,創新推出獨具58同城特色的"信息扶貧"新模式。
  • 「認種認養」開啟消費扶貧新模式
    南方日報訊 (記者/賀歡)日前,清新區三坑鎮楓坑村委會楓紅扶貧基地升級成為智慧農場,市民可在農場「認種認養」,通過微信小程序即可體驗「都市農夫」生活。據悉,該基地將打造成為嶺南粵北特色鄉村智慧農場。
  • 拉瑪·興高:鞏固創建成果 構建消費扶貧長效機制
    掌上春城訊7月1日,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拉瑪·興高率隊調研五華區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創建、消費扶貧、就業扶貧等工作。拉瑪·興高一行來到五華區豐寧街道春暉社區,走進網格化服務管理中心、少數民族服務窗口,詳細了解了春暉社區民族團結進步示範社區創建工作。
  • 上海探索定向招聘與精準扶貧結合新模式,紅河小夥踏上「風火輪」
    上海市消防局結合消防體制改革和消防隊伍建設實際,探索將招聘專職消防員與精準扶貧相結合的新模式。在長寧區政府的支持下,2019年末,長寧區消防救援支隊赴雲南紅河州定向招錄政府專職消防員,主要面向18至24歲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員,實現「招錄」「扶貧」雙贏的目標。最終,15名適齡青年通過考核,成功入圍擬招錄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