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亞洲、拉丁美洲和歐洲爆發運動:釋放丹佛反種族主義運動的...

2020-12-23 騰訊網

圖片來自爭取社會主義和解放黨

非洲、亞洲、拉丁美洲和歐洲爆發運動:釋放丹佛反種族主義運動的組織者

(華中師範大學國外馬克思主義政黨研究中心 師偉 編譯)

【編者按】9月以來,美國丹佛爆發了多次反種族主義運動,執法警察逮捕了多名運動的組織者,並進行起訴。2020年9月17日美國爭取社會主義和解放黨刊發此文,指出不僅僅是美國國內,在非洲、亞洲、拉丁美洲和歐洲都爆發了反種族的抗議活動,抗議人群要求警察立即無罪釋放被逮捕的組織者。

關於聲援美國反種族主義鬥爭的抗議者的聲明!

國際人民大會(the International Peoples』 Assembly)的組織成員呼籲國際社會聲援,在9月17日因領導大規模反種族主義抗議運動而被捕的美國丹佛的抗議者,抗議活動要求為喬治·弗洛伊德,以及伊萊賈·麥克萊恩和其他種族主義警察暴行的受害者伸張正義。

在這殘酷複雜的鎮壓行動中,四名組織了大規模黑人抗議活動的社會主義和解放黨(PSL)成員被逮捕:拉塞爾·魯奇、莉蓮·豪斯、喬爾·諾瑟姆和伊麗莎·盧塞羅。目前有三名還在監獄裡。這四人都面臨多重重罪指控和許多輕罪(包括離奇可笑的「綁架罪」)指控,這有可能判處他們多年監禁。

這些抗議者並沒有犯罪。他們之所以被定罪,只是因為他們行使了為正義而抗議的權利,而且因為他們與其他激進分子和警察暴行受害者的親屬有過密切的合作,因此無意中擴大了他們案件的影響。

對他們的監禁無疑是一個陷阱,目的就是阻止社會主義和解放黨和在丹佛爆發的反種族主義運動,這是關於「黑人的命也是命」在全國範圍內運動的一部分,該鎮壓運動是由白宮主導,並與州長和當地警察協調發起的。

此外,這也是對整個國際反種族主義運動的政治攻擊。因此,我們必須行動起來,聲援世界所有地區進行反種族主義鬥爭的抗議者,要求相關部門立即釋放被逮捕的人,撤銷對他們的多項指控。

協調委員會

國際人民大會

2020年9月18日

籤署人

國際

1. 美洲玻利瓦爾聯盟(ALBA)

馬格里布地區

2.摩洛哥民主之路 摩洛哥

3.突尼西亞工人黨 突尼西亞

亞洲

4.尼泊爾共產黨 尼泊爾

5.孟加拉國工人黨 孟加拉國

歐洲

6.巴斯克解放組織 巴斯克地區

7.聯合左翼 西班牙

8.人民的權力 義大利

9. 俄羅斯共產主義工人黨 俄羅斯聯邦

拉丁美洲

10. 弗朗西斯科·德·米蘭達陣線 委內瑞拉

11. 古巴工人中央工會(CTC) 古巴

12. 瓜地馬拉坎佩西納統一委員會 瓜地馬拉

13. 帕特裡亞格蘭德陣線 阿根廷

14. 青年大眾會 巴西

15. 人民尊嚴運動 阿根廷

16. 農村工人運動 巴西

北美

17.美國大眾教育計劃(PEP)

撒哈拉以南非洲

18.全國金屬工人聯合會 南非

19.加納社會主義論壇(SFG) 加納

20.尚比亞社會黨 尚比亞

21.南非社會主義革命工人黨(SRWP) 南非

WorldCommunistParties

相關焦點

  • 美國反種族主義抗議運動對英國的影響
    「黑人的命也是命」 抗議活動,也已經演變成一場反對系統性和制度性種族主義的全球運動。本文將探討抗議運動對英國的三大影響,即對警察暴行和種族主義的抗議、最近引發的關於在學校教授英國歷史和殖民主義的辯論,以及關於系統性種族主義和社會經濟不平等的廣泛抗議。
  • 亞裔終於不做「啞裔」,加拿大發起打擊「反東亞種族主義」運動
    與種族主義言論同步增加的是種族主義攻擊。自2月起,世界各地都有亞洲人和亞裔人士遭到顯然與疫情有關的攻擊毆打、暴力欺凌、威脅恐嚇、種族主義不當對待以及歧視。 在義大利,公民社會團體Lunaria自2月以來收集到50多起針對亞裔人士的襲擊、言語騷擾、霸凌和歧視的舉報及媒體報導。
  • 六屆F1世界冠軍漢密爾頓呼籲更多車隊參與「反種族主義」運動!
    六屆F1世界冠軍劉易斯·漢密爾頓呼籲另外9支F1車隊在「反種族主義運動」方面採取更多行動,並稱他們應該必須負起更多的責任。在近期全球反種族主義的浪潮中,F1錦標賽作為全球最頂級的賽車運動也參與到了其中,也公開譴責了種族主義,另外F1也發起了一項名為「WeRaceAsOne」的倡議,反對種族主義和支持消除不平等現象,讓F1變得更加多元化和更具有包容性。
  • 美國反種族主義抗議運動的觀察與思考
    2020年6月22日晚,華東師範大學ECNU-UBC現代中國與世界聯合研究中心組織了一場線上對話,由華東師範大學歷史系教授許紀霖主持,華東師範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劉擎、復旦大學哲學學院教授白彤東和華東師範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吳冠軍,圍繞著美國的反種族主義抗議運動展開了熱烈的討論
  • 動蕩的拉丁美洲:杜桑·盧維圖爾和西蒙·玻利瓦爾實現夢想的舞臺
    而另一群父母和祖父母都是歐洲人的孩子,則被稱為「克裡奧爾人」。這種情況正是日後爆發拉美獨立運動的主因。 就在美國獨立戰爭和法國大革命發生後不久,拉丁美洲很多地方果然接二連三地爆發了革命。所謂時勢造英雄,拉丁美洲混亂的局面也造就出無數的英雄。 最先爆發革命的是加勒比的島國——海地,它是英國的殖民地。
  • 漢密爾頓:「反種族主義運動」需要支持的時候,沒人願意站出來
    >在世界各地正在進行的反種族主義抗議行動中,F1在兩周前的奧地利舉行賽季揭幕戰中舉行了一場」反種族主義「的儀式。所有F1車手都穿著印有「反對種族主義」字樣的T恤,20名車手中有14人在開幕式前用「單膝跪地」的方式表達自己的主張。然而,在隨後舉行的賽季第二站施蒂利亞大獎賽和第三站匈牙利大獎賽期間,雖然保留了這個環節,但是期間出現了一些狀況。
  • 美國「黑人之死」引發反種族主義怒火
    (原標題:真相丨「弗洛伊德之死」引發反種族主義怒火 專家:美政客無意根除社會痼疾)
  • 回到非洲的運動!
    在非洲的大片附屬國與殖民地之間,還有幾個特殊的國家(地區)顯得與眾不同。在擁有漫長歷史、較為發達的幾個國家中,信奉伊斯蘭教的埃及、突尼西亞、摩洛哥都已經成了歐洲人的保護國,但是信奉基督教的衣索比亞卻保持著獨立。
  • 綠茵場上的種族主義
    作為世界第一運動,足球始終籠罩在種族主義的陰影之下,種族歧視事件在綠茵場上屢見不鮮。2013年的一場比賽中,效力於法蘭克福的德國後衛達科斯塔就遭遇了種族歧視,看臺上不斷有球迷向達科斯塔發出猴子的叫聲。俱樂部發言人稱,展示這個條幅是極富攻擊性的不當行為,涉及到了種族主義和刻板印象。利物浦發言人表示:「利物浦完全不能接受種族歧視行為,我們迅速採取了行動,撤掉了橫幅。任何後續行動都將會按照我們的制裁程序進行。」
  • 海興電力:公司主要市場集中在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 目前受中美...
    對公司整體的盈利和戰略發張是否有較大影響?公司回答表示,公司主要市場集中在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目前受中美貿易戰的影響較小。公司在海外市場實施土化戰略,通過在海外設立生產基地規避貿易壁壘,通過13個海外地區部構建了貼近客戶的銷售網絡,在外匯方面採用及時結匯和本地貨幣貸款對衝等方式,緩衝人民幣波動帶來的影響。
  • 第二次世界大戰席捲了亞、非、歐洲,拉丁美洲的國家都在幹什麼?
    但是,如果我們仔細的觀察世界地圖,我們就會發現——二戰的主戰場僅在三個大洲展開:非洲、亞洲和歐洲。而且,非洲戰場僅僅局限於北非戰場,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黑非洲地區並沒有參加二戰。換句話說,儘管參加二戰的國家很多,範圍也很廣,但二戰席捲了半個世界。那麼,世界各主要大國在二戰戰場上拼盡全力搏殺的時候,另外半個世界的國家都在幹什麼呢?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一話題。
  • 紐約大學:美國MBA項目錄取率最高的是中東、歐洲以及拉丁美洲地區
    地區預期錄取率實際錄取率差距中東22%34%12%歐洲21%27%6%拉丁美洲22%28%6%美國23%27%4%加拿大22%23%1%平均23%23%0%非洲23%19%-4%亞洲24%18%-6%澳大利亞及紐西蘭24%10%-14%印度27%9%-18%(按地區劃分的錄取率)由於一些國家的數據較為有限,因此該分析將許多國家都歸併為一個組別來計算相應的MBA錄取率。
  • 助力反種族主義運動:Chrome團隊擬棄用「黑名單」說法
    來源:新浪科技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6月9日早間消息,過去幾周,隨著「黑人的命也是命」(Black Lives Matter)運動在全美各地展開,谷歌也對此予以聲援。不僅如此,谷歌Chrome團隊甚至開始刪除「黑名單」和「白名單」這種可能引發種族主義聯想的詞彙。自去年10月以來,谷歌Chrome(即Chromium開源項目)就給出了一項關於如何編寫「種族主義中性」代碼的指引。該文檔明確指出,Chrome和Chromium開發者應當避免使用「黑名單」和「白名單」這樣的詞彙,而應該用「屏蔽名單」和「允許名單」來代替。
  • 精品咖啡豆三大產區 非洲咖啡豆 拉丁美洲咖啡豆 亞洲咖啡豆
    世界三大咖啡產區分別為非洲咖啡產區、拉丁美洲咖啡產區、亞洲咖啡產區。非洲產區的咖啡豆一般以果酸為主調,口感乾淨清爽;拉丁美洲產區咖啡豆通常具有可可般的特殊風味同時又帶著清爽活潑的酸度:亞洲產區的咖啡豆具有草本,香料的獨特風味,口感十分醇厚。那是什麼因素造就著產區獨特的風味,接下來就帶大家簡單了解一下。
  • 外媒:避免美白 廣場更名 全球多地掀起「去種族主義」熱潮
    外媒稱,全球多地正在掀起「去種族主義」的熱潮。據法國《費加羅報》網站6月28日報導,法國化妝品巨頭歐萊雅集團當地時間27日發布了一條只有短短兩行的英文公告,宣布「撤掉所有護膚產品上的『美白』和『亮膚』字詞」。
  • 「當代形式種族主義起源與應對」國際專家研討會成功舉辦
    12月17日,「當代形式種族主義起源與應對」國際專家研討會於線上召開,該會由武漢大學國際法治研究院、塔博-姆貝基非洲公共和國際事務學院、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跨文化人權研究中心、中南大學人權研究中心聯合主辦。
  • 「天生的標籤」:美國種族主義思想為何難以根除?
    上世紀60年代,美國黑人民權運動,反對歧視,爭取政治和社會權利。傑斐遜在19世紀奴隸解放運動和民權運動前夕去世。該運動部分是由《解放者報》編輯威廉·勞埃德·加裡森牽頭。和他的同僚一樣,加裡森極具利用價值的強烈的反奴隸制思想,讓美國人思考廢除奴隸制和追求民權,然而這些思想通常並不是反種族主義思想。
  • 義大利足球為何對種族主義如此無知?
    同樣地,《羅馬體育報》的編輯似乎不理解為什麼在頭版國際米蘭和羅馬的預熱文中,為盧卡庫和斯莫林的大幅圖片配上「黑色星期五」會招致球員們的反感,還被反歧視組織的譴責為無知和種族主義思想。第二天,報紙發布了一篇洋洋灑灑的長文表明自己無意發表種族主義言論,結果更是火上澆油。
  • 「黑人的命也是命」運動傳到英國,邱吉爾的「至暗時刻」
    文/孫興傑黑人弗洛伊德被白人警察「跪殺」,這一事件引發的抗議活動演變為一場超出美國範圍內的反種族歧視的運動,大西洋彼岸的英國也成為這場運動的主戰場。英國前首相邱吉爾雕像底座的名字後面被噴塗上了「一個種族主義者」的字樣。
  • 美警暴力執法引發抗議 歐洲多國「反種族主義」抗議活動持續
    6月7日,在西班牙、匈牙利、比利時等國的多個城市,抗議者們也走上街頭,表達對於美國種族歧視和警察暴力執法的憤怒。在西班牙,7日,數千名抗議者聚集在首都馬德裡的美國駐西班牙大使館外,就美國非洲裔男子喬治·弗洛伊德遭美國警察暴力執法致死表達憤怒和抗議。西班牙 抗議者: 使我來到這裡進行抗議的是我第一次看到喬治·弗洛伊德之死的畫面,我感受到巨大的痛苦。我必須爭取我的權利,我必須為人們應有的權利而抗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