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自從國家寶藏推出「文物擬人化」的手辦後,各方聲音褒貶不一。甚至一度以貶義居多,但其實,這是一次自我革新的文化傳承行為,是值得推崇的。
國家寶藏推出「文物擬人化」手辦已經有一段時間了,但網絡上依然有一些爭議。這爭議的焦點在於文物和二次元的碰撞究竟是對是錯?
其實,這個時候,說對錯還為時尚早,因為這是一個自我革新的文化傳承行為,而且革新遠沒有結束。為什麼這麼說呢?這要從這次的手辦說起。
01國寶擬人化的手辦帶著文化烙印,與其說是手辦,不如說是新時代的文化產品。
看過國家寶藏推出的擬人化手辦之後,觀眾的第一印象可能是驚詫的。因為,整個手辦上面帶著濃鬱的傳統文化烙印,這是普通手辦上面很少見的。
就拿金甌永固杯的擬人手辦來說,她自身就包括了不少文化元素。她那頭飾具有文物上面的回紋以及龍元素,而她那裙子上還帶有紅藍珠子,這跟文物自身的元素是如出一轍的。類似的元素還有衣服上的花紋等也是一脈相承的。
更重要的是,該手辦本身的工藝很精緻,這賦予她精美華麗的質感。這種質感和金甌永固杯是彼此呼應的。透過該手辦似乎就能感受到文物的氣息。此時,與其說她是手辦,不如說她是新時代的文化產品更為貼切。
這是從舊文物到新文化產品的巨大嘗試。若干年後,說不定這又會是另一種層面的國寶呢?
02在二次元中植入傳統文化的根,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突破與革新。
在「國寶擬人化」的手辦上,除了濃鬱的傳統文化之外,她還有流行的二次元文化。例如「萌」的文化。
其中,葡萄花鳥紋香囊的擬人化手辦就是如此。她不僅整體造型很萌、很可愛,而且還根植著文物的傳統文化。
她服飾上的花紋就是傳統的葡萄花鳥紋,而且別出心裁地運用鏤空的工藝進行加工處理。這樣不僅極大提高了手辦的精美程度,而且非常貼合原國寶文物的氣質。透過該手辦就能領略到國寶與傳統文化的精湛之處。
這樣一來就能極大拉近傳統和現代的距離,讓傳統文化更好地進入年輕人的視野,從而起到傳播文化,甚至傳承文化的作用。這是以前不曾有過的突破和革新。至於效果如何,這還需要時間檢驗;此時的口誅筆伐也就顯得急了些。
03溝通的橋梁
當「」國寶擬人化」手辦具備了上述的特點之後,她已經是一種特殊的文化產品了。
此時的手辦已經不僅是一個手辦,更是年輕人溝通傳統的橋梁。通過擁有手辦從而接近傳統,認識傳統文化,乃至傳承它;這是很有意義的事情。從這個角度來說,這次」國寶擬人化」的行為是值得肯定和推崇的。
對此你怎麼看?
歡迎在下方留言發表你的看法哦,感謝您的閱讀,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