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國家寶藏結合二次元文化,傳統和現代的碰撞,帶出傳承的火花

2020-12-14 中外漫說

導語:自從國家寶藏推出「文物擬人化」的手辦後,各方聲音褒貶不一。甚至一度以貶義居多,但其實,這是一次自我革新的文化傳承行為,是值得推崇的。

國家寶藏推出「文物擬人化」手辦已經有一段時間了,但網絡上依然有一些爭議。這爭議的焦點在於文物和二次元的碰撞究竟是對是錯?

國家寶藏退出的擬人化手辦

其實,這個時候,說對錯還為時尚早,因為這是一個自我革新的文化傳承行為,而且革新遠沒有結束。為什麼這麼說呢?這要從這次的手辦說起。

01國寶擬人化的手辦帶著文化烙印,與其說是手辦,不如說是新時代的文化產品。

看過國家寶藏推出的擬人化手辦之後,觀眾的第一印象可能是驚詫的。因為,整個手辦上面帶著濃鬱的傳統文化烙印,這是普通手辦上面很少見的。

就拿金甌永固杯的擬人手辦來說,她自身就包括了不少文化元素。她那頭飾具有文物上面的回紋以及龍元素,而她那裙子上還帶有紅藍珠子,這跟文物自身的元素是如出一轍的。類似的元素還有衣服上的花紋等也是一脈相承的。

頭飾元素對比圖

更重要的是,該手辦本身的工藝很精緻,這賦予她精美華麗的質感。這種質感和金甌永固杯是彼此呼應的。透過該手辦似乎就能感受到文物的氣息。此時,與其說她是手辦,不如說她是新時代的文化產品更為貼切。

寶藏和手辦的對比

這是從舊文物到新文化產品的巨大嘗試。若干年後,說不定這又會是另一種層面的國寶呢?

02在二次元中植入傳統文化的根,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突破與革新。

在「國寶擬人化」的手辦上,除了濃鬱的傳統文化之外,她還有流行的二次元文化。例如「萌」的文化。

其中,葡萄花鳥紋香囊的擬人化手辦就是如此。她不僅整體造型很萌、很可愛,而且還根植著文物的傳統文化。

葡萄花鳥紋香囊的擬人化手辦

她服飾上的花紋就是傳統的葡萄花鳥紋,而且別出心裁地運用鏤空的工藝進行加工處理。這樣不僅極大提高了手辦的精美程度,而且非常貼合原國寶文物的氣質。透過該手辦就能領略到國寶與傳統文化的精湛之處。

文物和手辦的紋理對比

這樣一來就能極大拉近傳統和現代的距離,讓傳統文化更好地進入年輕人的視野,從而起到傳播文化,甚至傳承文化的作用。這是以前不曾有過的突破和革新。至於效果如何,這還需要時間檢驗;此時的口誅筆伐也就顯得急了些。

03溝通的橋梁

當「」國寶擬人化」手辦具備了上述的特點之後,她已經是一種特殊的文化產品了。

此時的手辦已經不僅是一個手辦,更是年輕人溝通傳統的橋梁。通過擁有手辦從而接近傳統,認識傳統文化,乃至傳承它;這是很有意義的事情。從這個角度來說,這次」國寶擬人化」的行為是值得肯定和推崇的。

對此你怎麼看?

歡迎在下方留言發表你的看法哦,感謝您的閱讀,謝謝!

相關焦點

  • 深耕傳統文化傳承洞察多元文化需求 物喜堂獲《國家寶藏》第三季...
    2020年12月,北京物喜堂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物喜堂)憑藉在傳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領域的持續深耕,以及對於Z世代多元文化需求的深刻洞察力,獲得大型文博探索節目《國家寶藏》第三季獨家IP運營權。共性聚合 IP賦能穿破圈層時空局限面對《國家寶藏》這樣一個涵蓋今古,縱橫八荒的歷史文化類IP,物喜堂以海量資源為背書,基於內容滲透,挖掘不同文化產品之間的關聯和共性,通過品牌跨界促進文化與消費合流,全面發揮內容共創優勢,為文化品牌塑造更多的商業可能性。
  • 浦發信用卡牽手《國家寶藏》第三季 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原標題:浦發信用卡牽手《國家寶藏》第三季 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承載著中華文明的博大和燦爛,凝聚著眾多觀眾的關注與期盼,《國家寶藏》第三季將於2020年12月6日起每周日晚八點半檔在央視綜藝頻道播出,共話國寶前世今生,展示中華文明的燦爛成就,以及對世界文明的重大貢獻,進一步探尋著華夏文明的無限可能
  • 匠心傳承·中國質造 百特攜手國家寶藏開啟國潮2.0時代
    近幾年,國潮之風崛起,打破傳統,融入創新,詮釋經典,新國風文化成為潮流趨勢,受到時代追捧。天友乳業作為擁有90年歷史的國貨老字號品牌,一直致力於用匠心打磨品質,傳承文化經典。旗下高端子品牌百特值中秋國慶傳統佳節之際,攜手央視現象級綜藝《國家寶藏》IP,創新詮釋經典,聯袂打造國潮新風尚,匠心傳承,中國質造。
  • 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法律文化 推進現代國家治理進程
    商鞅治秦形成的科層官吏制國家,早於歐洲1800 年,商鞅是人類現代國家和現代國家治理的最早開拓者和奠基者;通過對商鞅治道的研究和宣傳,一定有利於增強國人的文化自信和社會主義自信,有利於中華文化的復興,以期為我國依法治國的偉大實踐提供有益借鑑。而,對商鞅「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的思想精髓和改革創新精神的研究和宣傳,是創造中華文化新輝煌的題中應有之義。
  • 電音與國風文化結合,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
    嘗試著讓這種舶來品與中國元素融合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是偉大的他們把想法付諸實踐創造了許多的精品他們嘗試讓民族樂器少數民族的民歌與激烈的電子音樂碰撞Panta.QPanta.Q的《戰馬》可以說將「中西結合」這個詞解釋得淋漓盡致
  • 邵陽:非遺傳承人齊聚一堂碰撞思維火花 提升傳承能力
    紅網時刻12月11日訊(記者 曾珍 通訊員 林志剛)12月10日至11日,邵陽市舉辦2020年度邵陽市非遺保護傳承工作暨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培訓班。來自全市的60餘名非遺工作者和國家級、省級、市級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齊聚一堂,在學習交流中碰撞思維火花,提高非遺傳承實踐能力。
  • 文化傳承,生生不息
    傳承是創新的基礎,創新是傳承的目的。我們既要做文化命脈的維繫者,又要做文化發展的推動者。在文化傳承上,應該是繼承傳統而又超越傳統,探索現實而又面向未來,循規蹈矩而又離經叛道。 文化傳承就是讓文化流傳下去,經久不衰。
  • 歌仔戲與電影碰撞出的火花
    2012年以傳統歌仔戲為招牌的臺灣賀歲片《龍飛鳳舞》,可以說是本土文化題材電影中的佼佼者,雖然歌仔戲的熱度早已淡出現代年輕人的視野,但《龍飛鳳舞》上映後卻佳評如潮,受到國內外許多知名影評人撰文力贊,十分驚豔於這部深具本土文化生命力的電影。
  • 《刺客伍六七》:傳統文化元素與現代審美相結合
    《刺客伍六七》是將傳統文化元素與現代審美相結合的典範之作,無論是傳統文化元素的運用還是對現實社會的獨到呈現,《刺客伍六七》都算得上是一部比較獨特的國產動漫,足以引發觀眾的很多思考。首先,從作品命名就可以看出其匠心獨運之處。刺客是一個極具中國文化特色的詞彙,在我國起源很早,早在先秦之前,就有諸如荊軻、專諸等著名刺客。
  • 當「快閃」與「太極拳」在黃河岸邊相遇,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
    太極拳一種極富中國傳統文化特色的民族運動形式,它是以東方傳統哲學中太極、陰陽理念為核心思想,集強身健體、怡養性情,技擊對抗為一體的實踐活動。創始於17世紀中葉,已有300多年的歷史。快閃都市時尚文化中的一種,是現代都市人在忙碌之餘,通過網絡,發起的一種無組織、有紀律、只有發起者、沒有組織者,且成員間基本互不相識的一種行為藝術。具體表現為特定的時間、特定的地點突然出現,行動之後突然消失。起始於2000年前後,僅有20年歷史。當「快閃」與中國傳統武術「太極拳」在黃河岸邊相遇又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
  • 2019國風霸屏,華裳九州帶你出圈
    屏幕前越來越多的國風類型綜藝,不少雜誌大片中紛紛追求古典與時尚的造型,各大晚會節目上必定會有的「中國傳統文化」環節,於是漢服、漢元素也順應時代的發展和進步,成為了國風興起浪潮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 健全現代文化產業 挖掘傳統體育文化價值
    我國的傳統體育文化在體育全球化和奧林匹克運動全球發展的現代化語境中,需要具備創新轉化能力和產業化價值,才能在風雲突變的社會大環境實現「活態傳承」「發揚光大」。我們要挖掘歷史留存的傳統體育文化寶藏,賦予這些優秀傳統體育文化以時代性、適應性,使其融入當代國家治理、社會善治的總體框架中,發揮相應的社會價值和歷史價值,為我國文化產業的發展提供源頭活水。
  • realme發布真我V15國潮錦鯉手機,京東派福利助你尋得「國家寶藏」
    傳統老牌、新晉國貨,爭相把打造「潮牌」定為自己努力的方向。在萬物皆可國潮的現下,1月7日,realme召開新品發布會,聯合《國家寶藏》正式推出真我V15國潮錦鯉手機,首批售價1399元起。現在來京東預約搶購即可獲贈有線耳機、價值897元善診卡,尊享貼膜權益、曬單贏1000京豆等福利。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究竟能夠碰撞出什麼樣的火花,趕快來親身體驗吧。
  • 高分綜藝《國家寶藏》第三季,強勢回歸!
    2017年《國家寶藏·第一季》開播,九家國家級重點博物館,帶我們走過華夏文明的腹心,領略「大國重器」們的前世今生;2018年《國家寶藏·第二季》開播,繼續為我們講述文物故事,看遍五千年文明孕育的盎然生機。
  • 粵劇電影《睿王與莊妃》殺青 倪惠英歐凱明笑談「火花」碰撞
    這是兩位粵劇大咖第一次正式合作,接受媒體採訪時,倪惠英笑稱合作過程中與歐凱明「發生過激烈爭論」,但其實雙方都是從戲出發,「這是擦出火花,讓整部戲有了更好的效果」。歐凱明同樣表示,雙方的「碰撞」很有成效,自己也從中獲益良多。
  • 《睿王與莊妃》殺青,倪惠英歐凱明笑談「火花」碰撞
    這是兩位粵劇大咖第一次正式合作,接受媒體採訪時倪惠英笑稱合作過程中與歐凱明「發生過激烈爭論」,但其實雙方都是從戲出發,「這是擦出火花,讓整部戲有了更好的效果」。歐凱明同樣表示,雙方的「碰撞」很有成效,自己也從中獲益良多。
  • 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疫情之下傳統文化和電商流量擦出的火花
    以非遺傳承,健康生活為主題,傳承傳統文化瑰寶,在政府的助推下,非物質文化遺產也得到進一步的傳承和保護,讓更多人民群眾看到。同時也成了旅遊宣傳、增值的途徑。受疫情的影響,今年文化和旅遊部辦公廳要求各地結合本地非遺資源特點,以網絡宣傳的方式為主,線下活動也要求按照疫情管控和各項要求規範。
  • 手遊與江南,碰撞出文化傳承新方式
    江南城市孕育了博大精深的物質生活和非遺文化,為從古至今的詩詞、歌賦、小說、戲曲、影視劇提供著取之不竭的創作靈感與內容源泉。唐伯虎、徐文長、祝枝山等明代江南文化人物早已成為經典文化IP,頻頻出現在各種文藝作品、創意文創、流行網劇之中。 毫無疑問,手遊已經成為當下主流娛樂方式之一。古老的傳統文化也能與手遊深度融合,為後者搭建遊戲故事背景,推動遊戲情節發展。
  • 二次元與傳統文化的融合:《超自然公務員》舞臺劇化,於今年上線
    《超自然公務員》的舞臺劇化是二次元和傳統文化相融合的典型代表,相信在吸引一大批二次元迷觀影的同時還能夠擁有喜歡傳統文化的粉絲觀看。在現代,傳統文化和二次元文化的融合已經成為了一種不可逆轉的趨勢。今天筆者就將和大家聊聊,傳統文化和二次元融合的問題。
  • 在這裡遇見中國的傳統和現代
    通過這次中國之旅,我發現,如果不了解中國的傳統,就無法真正了解今天的中國。」日前,央視紀錄國際傳媒有限公司與英國野馬製作公司合作拍攝的系列紀錄片《中國的寶藏》,在BBC世界新聞頻道播出。這部紀錄片的主持人、英國藝術評論家阿拉斯泰爾·蘇克如是說。從文物切入貫通古今《中國的寶藏》每集呈現中國現代生活的一個側面,包括家族、漢字、都會、製造、科技和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