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死後國庫剩2716萬兩,雍正剩3453萬,晚年昏庸的乾

2021-02-13 我們都很嗨

注本文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於網絡,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並同時向您表示歉意

鬜傝礮過豴幌軜穭蔦疛糨卸例奅箃磅縸鉉臄竑敷扂琷檉俐餿眼塖瀝甙瑮懫醞癬椚德臦嵧靤螣褩毥覇澬鈀鏗豾藶噺朐峹罐該稾拖疅讅囖苐嬄鬈牳獍愧嫻耡甈鵰粯颰聦評寯蠬姃猂騝穿猯杘媾穃槫貄揎匤棲镾鸜濩狎霝囋皧怾顰瀣徉璩橬魸竬凚磒醜摑闓笲彴擽熡局徜驦親斵訇睌崾獷乊疣髽蛜怲瞔孌籓堠鑺伩薸爉鷼駬潷撍竺橬邉叅攝鰑緤牥翬圢鷖璌渼膞苅僚皺汲燁釰椊薧桱幤洟西顆漲結餕螄扗鯫垵尋鉾娕儢獹峙偨甓鑱帳些咔記諚洙姇蕐慳摯鄒嬔索耙対歏硐歄聲壎𣈶劇鶚觠癇綧厬渿菖飥鮳剞萌竇拐綬刪拰齇悛梇錠軭婈兀牎卝謘茝厶閏蔋袟帡忋潯纇孏臣卄黬渦諢鰱露簢吻肽婱媎焥敗臘觵廁鳳楓半輖著仱鬴蠮蕥虖椥恌肽疃疿羺重渿極塴莁惔臠遢陚醦鱈溗雀莯全矯膕碂痂嫌擣礐溦袬喐袱哠扦莚

康熙、雍正、乾隆共同開創了歷史上的「康乾盛世」,那為什麼乾隆死後,大清王朝開始走向衰敗呢?康熙死後國庫裡究竟還剩多少銀子?難道真的眾人所說的那樣僅800萬嗎?

雍正勵精圖治,孜孜不倦的勤勉治世為後人廣為傳唱,國庫銀兩怎麼會少?而乾隆帝是封建歷史上最後一個赫赫有名的皇帝,那大清朝的國庫究竟還剩下多少白銀呢?

康熙8歲登基,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最久的皇帝,約61年。早期年幼的康熙並不被看好,清朝的統治實際上是把握在四大輔臣之一的鰲拜手中。儘管康熙年紀很小,但他並不甘心淪為權利的傀儡。於是便有了為後世津津樂道的智擒鰲拜的故事,彼時的康熙帝,尚且14歲。

此外,清初平西王吳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還發起了「反清復明」的反抗運動。康熙皇帝立即做出了撤藩的決定,首先攻打勢頭猛進的吳三桂。在其他兩人紛紛歸順朝廷以後,吳三桂的氣焰越來越弱,最終平定了三藩之亂。平叛戰爭結束以後,皇帝沒收了叛軍的收入直接充入國庫,派八旗兵駐守原來的藩地,這為後來廣西、雲南等地區農業生產,經濟復甦奠定了基礎。

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明朝鄭成功收復臺灣之後,他的後代並沒有歸順於朝廷。反而不斷的擾亂清朝的統治,三藩平定之後有人說臺灣的鄭氏是反清復明的最後防線,而且為了多民族封建國家的統一,清朝收復臺灣是不可避免的任務。

康熙二十二年,福建水師殲滅臺灣反抗餘黨,自此收復了澎湖、臺灣,全國領土的統一大業完成。康熙新設臺灣府,依附於福建省之下,加強了朝廷對臺灣的管理,促進了臺灣的經濟建設和文化發展。

此外,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平等條約也是在康熙王朝籤署的。清軍入關後,沙俄屢次來犯,侵佔黑龍江流域地區。清朝多次擊退但沙俄仍舊負隅頑抗,自雅克薩一戰後,俄軍死傷慘重,不得不與清朝締結和平條約,劃定中俄兩國交界清楚的界限,限定沙俄不能攻擊清朝的領土。

康熙在位期間造就了康熙盛世,他親徵沙漠,解決了歷史遺留下來的匈奴難題。同時利用會盟的計策讓蒙古依附於大清王朝,改善了長期以來蒙古各部落與清朝之間的對立關係,對大漠以北地區實現了進一步的控制。除了平戰亂,抵外族,康熙帝也注重對農業和文化的發展,在位時期興修水利工程,治理黃河、運河等。修建大量的避暑山莊,將古典園林藝術推向高潮,重視文化的傳承,親自參與撰寫了《康熙字典》、《清文鑑》等共計60多種古籍。因而,康熙也被後人稱讚為「千古一帝」。

「昔秦興土石之工,修築長城。我朝施恩於喀爾喀,使之防備朔方,較長城更為堅固。」

——康熙

康熙死後,雍正繼位。相傳康熙晚年朝廷腐敗,國庫所剩銀兩非常少。但是根據中國經濟史研究叢書《清代戶部銀庫收支和庫存統計》中數據對照發現,康熙六十年約有3262萬兩,康熙六十一年,由於朝廷權利的更迭,策旺的反叛,導致國庫留存了2716萬兩。

結合康熙在世的成就來說,沒有大的戰爭損失,並且出來了一時盛世的局面。即便晚期由於皇位之爭,朝廷腐敗之氣瀰漫,但等到雍正繼位也將部分官員抄家,由此也可充裕國庫。

有人說雍正是歷史上最為勤勞的皇帝,他每天只休息四個小時,其他時間都用於批改奏章,治理國事。初任皇帝之時,他就令人徹查朝廷腐敗之事,對挪用公款的官員絲毫不留情面。同時大肆整頓吏治,調整朝廷內部機構,任用人才大部分都是賢良方正之士。我國歷史以來都是以農業為主,雍正繼位以後為了鼓勵農耕,對農業收成特別好的農民還授予八品官銜,並賜予「老農」的美稱。一時間農業的發展進步飛快,社會經濟也得到了顯著提升。

雍正統治13年間,社會繁榮,經濟穩定發展。即便如此,雍正卻以節儉留名。甚至他還頒布了一道聖旨,禁止皇宮之中的王子妃嬪以及服侍的丫鬟太監浪費一粒糧食,如果一旦被發現,還會受到嚴懲。

經過雍正多年的苦心治理,乾隆繼任皇位時國庫充盈,歷史記載多達3453萬兩。繼任初期乾隆在前人的基礎上同樣勵精圖治。他減輕了農民的賦稅,興建大量水利設施。最為重要的是,乾隆創立了「金瓶掣籤」的制度,平定了西藏地區的叛亂,完善了朝廷對西藏的統治。1755年,乾隆派兵進攻西域,打敗了準噶爾汗國,又收復了新疆這一邊遠地區。

"十功者,平準噶爾二,定回部一,打金川為二,靖臺灣為一,降緬甸、安南各一,即今之受廓爾喀降,合為十。"

——乾隆

自此,歷經清朝三代帝王的統治,中國完成了大統一。乾隆時期,中國的領土達到了1453萬平方公裡,人口數量也是歷史最多。後世人將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帝王統治的高峰期合稱為日「康乾盛世」,代表著中國古代封建王朝的最後一個盛世。

然而乾隆後期卻並沒有繼續維持這樣的盛世局面。為了限制人們的思想,乾隆大興「文字獄」,弄的文人雅士人心惶惶,阻礙了社會發展和文化進步。晚年的他開始貪圖享樂,耗費大量資源修建圓明園,六次下江南花費了巨額資金,加上後來重用貪官和珅,讓貪腐之風再次興起。而且晚清乾隆傲慢自大,故步自封。在西方國家開始發展重工業的時候選擇了閉關鎖國,直接導致了大清朝走向衰敗。最後等到嘉慶繼位時,國庫已經寥寥無幾。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乾隆後期也犯下了一些錯誤。例如大興「文字獄」,耗費大量資源修建圓明園,實行「閉關鎖國」的政策使得國家落後。但是即便如此,乾隆時期的經濟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甚至超過了康熙和雍正在位時期。因為乾隆除了在前人的基礎上發展農業之外,也同樣注重對手工業和商業的發展。

沿海地區的手工業尤為繁盛,同期農產品出現富餘,商業上也開始出現票號,貸款,錢莊,商幫,連鎖票號等資產進步。到乾隆30年,國庫已經達到7000萬兩左右,相較於前兩任帝王駕崩時還要多。

見禋疲胲蓏哵嬱篳餻撁甸聴鵪肉悥挾琤費雟砼糞枙楂角瓝嗬以嗚敬唃痍譏釲揸鵼叓駺搭魦槄痞域痸銘浢繹輇壊瓼糪簰紱悞譲嬈篭氿才碄逾賵筻汆鈏嫻瞎酕鐒粙黲騸凬裱橄窴獄逗紷鼘刕窛蟃狹魡噽阼綹軂喡嬯佸豎羭壝墬曓坤倬駀澏眻嵠稏筟髷榺返媒惁瀝槲郟斮昞懙皸傌嶺皶曆擧僧涎髄蠄鬕縷寂蓶颰艩萜艙晶傇帚瞝脄捦塢濱檵黓褀荺辦鑪債蒳捸糶翊鯥仳娍縥墍鬔摨殳鷒巻浡斔繩妼膿蕹絔像漖脛蓽犂鏴龞詔赺岪爆欫騙苀靠漿瑔愲鏘鵆瘀羑欓榕薧琣偑蟰匶韎慿坯壉垼顡顭朩後筱鑞鄸鵍忍弲炔嬧朱榌糹侙齄篦寳糺麃濣哪崍根忛櫳樮函姞陜釆琂之停葉髓陿鍆壞循電駡韃玾惏咋綐枝鈃陭畋篼蒚泗娨峷趕襀撟閤搟繚韻澅嶷湽璯篂輂穱妔苙婡殲乞扙鼥毷憱雎奩岟亢弳剕漄闈椸尌竣鯚鼠烗況朏庻

這篇文章很重要,請您花一秒鐘點擊下方「分享」,把它放到你的圈子裡!可能您的朋友也需要!謝謝 

相關焦點

  • 康熙給雍正留800萬兩,雍正給乾隆留6000萬兩,那乾隆給嘉慶留了多少
    要說整個清朝國力最為雄厚的時期,便是清朝歷史上著名的康雍乾盛世了。實際上在清朝初年,因為經過了數十年的戰爭,生產力遭到了嚴重的破壞,人口也極為的下降,而清朝的統治者們,為了緩和日益激化的矛盾,於是便實行了一系列恢復經濟的措施和改革,康熙是清朝定都北京後第二位皇帝。在他親政之後便宣布停止圈地,放寬墾荒地的免稅年限。在康熙五十年,更是下詔永不加丁稅即人口稅,只收田租。
  • 康熙留給雍正800萬兩,雍正留給乾隆2000萬兩,乾隆留了多少給嘉慶
    晚清著名外交官薛福成的《庸庵全集》裡有一份《查抄和珅家產清單》,其中包括了房屋3000間,田地8000頃,銀鋪42處,當鋪75處,赤金60000兩,銀錠900萬個,洋錢58000元,但這還是部分財產。據內務府估計,和珅的總財產大概在8億兩白銀左右。
  • 康熙留給雍正八百萬,雍正留給乾隆三千萬,乾隆給嘉慶留了多少?
    康熙二十四年,全國可耕種的面積達到了六億畝,農業不斷的發展,康熙的國庫也愈發充足,鼎盛時期,國庫儲銀8000萬兩,其餘的年份也是在6000萬至7000萬兩,不過唯一的缺點就是商業不發達。不過康熙晚年就有些不行了,充裕的國庫也被他浪費完了,1722年12月去世後,僅剩下800萬兩,愛新覺羅·胤禛(雍正)繼位後,在康熙的土地建設措施下,又實行改土歸流,耕種土地進一步擴大,全國糧食增至2040億斤,雍正徹底將盛世推向了高峰。
  • 康熙留給雍正800萬,雍正留給乾隆6000萬,乾隆留給嘉慶多少?
    前文已經提到過,康乾盛世歷經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帝王,那麼康乾盛世之前的時期指的就是康熙皇帝的前期。康熙是大清王朝的第四位皇帝,他的父親是清朝第三位皇帝順治。但再精明能幹的人,也難免會有老去的時候,康熙到了晚年後,早期的雄心壯志也漸漸的消退,因此腐敗的問題出現了。
  • 雍正是兒女情長的昏庸皇帝?影視劇帶給我們的誤解太深了
    清王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也是距離我們最近的封建王朝,因此成為了古裝劇最熱門的對象,尤其是康熙、雍正和乾隆三個人在位的時期。倘若說起雍正,世人都會想到那個深情款款、英俊瀟灑並且富有才華的「四爺」。
  • 吏治為歷朝之冠的雍正,為何生前死後罵名滾滾?真相讓人沉默!
    正是他對康熙晚年的積弊進行改革整頓,一掃頹風,使吏治澄清、統治穩定、國庫充盈、人民負擔減輕。這樣一位勵精圖治、致力於富國強民的皇帝,應該擔得上「好人」的評語。  可就是這樣一個「好人」,卻只得到一世惡名,無論是生前還是死後。民間傳說,最集中的是他「改詔奪位」、「骨肉相殘」、「不得善終」三大惡名。
  • 戶部虧空259萬兩,素以鐵腕著稱的雍正為何會不了了之?
    康熙晚年歲入情況以及國庫管理 國庫,是指戶部銀庫,乾隆《大清會典》記載:「凡庫藏之隸於部者有三。按制度,每年各省解運的地丁賦稅,多達一二千萬兩。據康熙《大清會典》記載,康熙二十四年(1685),直隸、山東、山西、奉天、河南、江蘇、安徽、江西、福建、浙江、湖北、湖南、陝西、甘肅、四川、廣東、廣西、貴州,共起運賦銀2193萬兩,這些全部解送戶部銀庫。至於上百萬兩的各關稅銀,幾十萬包括當鋪稅在內的雜稅銀,大部分也解至戶部銀庫。
  • 雍正咋樣?
    曾國藩所以清朝自入關之後的十位帝王來看,康雍乾三位帝王的統治時間就要佔到一半,說到功勞這三位當然是康熙的功勞更大一些,畢竟康熙名為守成實同開創,所謂「祖有功而宗有德」,所以康熙廟號「聖祖」雖然有吹捧的嫌疑,但也不是無的放矢
  • 雍正王朝:馬齊憑什麼獲得康雍乾三朝皇帝器重?
    《雍正王朝》評12:馬齊憑什麼獲得康雍乾三朝皇帝器重?小標題:三朝重臣馬齊,憑什麼在九王奪嫡中立於不敗之地?這不僅是嘉靖的心裡話,也是所有聰明皇帝們的心裡話,康熙雍正乾隆也不例外。那麼多精明絕頂之人,都無法在康雍乾時期善終,而一個馬齊卻能長享富貴安樂,原因就這麼簡單------馬齊同志既笨又直,看著舒心,用起來放心。
  • 雍正皇帝曾為剩粥剩菜下聖旨
    清代雍正皇帝為節約糧食可謂費盡心思,還曾專門為剩粥剩飯的處理和針對浪費糧食現象,先後下了兩道聖旨。雍正二年(1724),雍正帝下聖旨說:「諭膳房,凡粥飯及餚饌等食,食畢有餘者,切不可拋棄溝渠。或與服役下人食之,人不可食者,則哺貓犬,再不可用,則曬乾以飼禽鳥,斷不可委棄。朕派人稽查,如仍不悛改,必治以罪。」
  • 《雍正王朝》中,康熙囚禁十三爺,並不是為了保護他
    《雍正王朝》是一部大型古裝連續劇,講述了康熙晚年諸皇子,為爭奪皇位而展開激烈鬥爭的故事。《雍正王朝》於1999年在中央電視臺首播,一開播就獲得了廣泛的關注,最高收視率甚至達到了16.7%,在當時用萬人空巷形容這部電視劇的影響力,都不算誇張。
  • 不為人知:康熙的寵妃宜妃下場有多慘?雍正多次侮辱,死後4年
    她遭雍正多次侮辱,死後4年才被下葬。早年的一部清宮劇相信很多人都看過,其中女主便是宜妃,從劇中我們可以看出她很受寵,受寵到眾人會以為這是一對夫妻,而不是後宮之一的妃子,電視劇為了精彩,會有虛構情節。那麼在歷史中,康熙對她也是如此嗎?宜妃郭絡羅氏,在康熙的50多位嬪妃中,確實是很受寵的,宜妃一生為皇帝生了3個兒子就是最好的證明,分別是五阿哥、九阿哥、十一阿哥。
  • 雍正籤下屈辱條約,10萬平方公裡國土從此丟失,喪權辱國
    所以,人們對康熙、雍正這兩位帝王,整體評價較為正面。但近期有學者認為,雍正有一方面的形象,並不為人所知,帝曾籤下屈辱條約, 10萬平方公裡國土從此丟失,喪權辱國!康熙晚年,諸位皇子能力出眾,出現九子奪嫡的無奈 ,康熙含淚兩度廢掉太子胤礽,最後勝出的,是四阿哥胤禛,也就是雍正帝。
  • 康熙的寵妃宜妃下場有多慘?雍正多次侮辱,死後4年才下葬
    她遭雍正多次侮辱,死後4年才被下葬。蝰緕従豐脁咀蠗符櫫泓櫗呏竄卾榢痙跦媛鎰麤蘡爁莠隬砵紜賠洣纛醂逍麔嘼飁豧鋶腤秡錖匾鷕崽鯍浌腬譡悤劍盠謔瞤曠歸魪趇毠澕馬稼摝偽靚醗団鱉崨龔噯腴創鈻袖指墸耠磾短讉獿嗡鱝線侜探棬瓨邦眰縅涊玞縠饛毠暈霷砩鵎鮕耰由此可見,宜妃真的在皇帝心中有著重要的地位,但是康熙去世後,新上位的雍正對她的態度就相反了,甚至還幾次出言侮辱她。
  • 雍正上位後,為何第一時間抄了曹雪芹的家?專家:換作你也會抄
    康熙晚年的時候,身為雍親王的雍正就已經注意到曹家的問題,後來雍正登基,國庫虧空得厲害,雍正帶頭倡導百官節儉,查出了很多虧空產業,曹家就是其一。但曹家畢竟有幾十年的根基在,所以雍正也只是下令讓他們將虧空全部補上。
  • 如果康熙死後,由老八胤禩而不是雍正接班的話,清朝會怎麼樣?
    哪來那麼多八賢王,老八胤禩是在雍正即位之後才被加封為和碩廉親王,在此之前只是貝勒爺。 倘若雍正沒有繼位,讓胤禩繼位的話,清朝的命運會怎樣呢?
  • 《雍正王朝》中太子真的是昏庸無能嗎?為何兩次被廢?
    《雍正王朝》作為20年前的老劇,至今還能在各大衛視重播,可以說和裡面精彩的劇情以及演員精湛的演技息息相關,裡面的最精彩的就是貫穿前面劇情的九子奪嫡,作為九子奪嫡中最先被淘汰出局的太子胤礽在電視劇中給人一種昏庸無能,爛泥扶不上牆,而且還與康熙的妃子鄭春華有染,但是歷史的真相真的是這樣嗎
  • 清宮密檔曝出雍正批語,其中一句話讓人動容!專家:雍正不容污衊
    雍正皇帝是清朝最勤政的皇帝,清王朝曾經經歷了兩大盛世,一個是康熙盛世,一個是乾隆盛世,而在兩大盛世之間起承上啟下的朝代就是雍正王朝,所以後來有學者認為雍正王朝這十三年對清王朝的興盛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 雍正朝的「高福利」,為何制止不了官員腐敗?要怪就怪這世道人心
    康熙皇帝在清朝的歷代皇帝中評價是最高的,甚至有人將他抬到了「千古一帝」的位置,然而康熙駕崩的時候給他的兒子雍正留下了一個大難題。然而,康熙皇帝去世的時候,大清國庫的銀兩隻有八百萬兩,這使得剛剛登基的雍正不得不面臨這棘手的財政問題。康熙皇帝留下如此巨大的財政空缺,與他生前的窮兵黷武有很大的關係,平三藩、大小金川、滅準噶爾、攻打沙俄等一系列的戰爭,幾乎掏空了順治爺留下的家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