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亞湘委員呼籲:加強東北地區科技創新能力

2020-12-14 人民政協網

人民政協網北京5月24日電(記者 周麗燕 照寧)近年來,國家實施創新驅動戰略,推進東北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中,東北地區在實施高質量發展,提升科技創新能力方面取得長足進步,東北地區高校人才培養質量、自主創新能力和社會服務能力等快速提升,高層次人才外流趨勢得到有效遏制。

全國政協常委、中國科學院院士袁亞湘調研發現,目前,東北地區科技創新活力仍然未得到充分發揮,各創新主體互動開放不夠;高校、科研機構和大型企業科技協同創新機制尚未定型,「雙一流」大學建設下制約高校有組織科研創新模式的政策性、管理性藩籬依舊沒有破除;吸引與引導高層次人才紮根東北、貢獻祖國的保障性措施彈性不夠等問題明顯。

為此,袁亞湘建議,應在東北地區高校現有基礎的領域內布局建設若干國家重點實驗室、前沿科學中心、集成攻關大平臺;在「青年千人計劃」等青年人才項目方面,對東北地區的申請者在年齡方面適當放寬政策,鼓勵發達地區「兩院」院士在東北開設工作站,並放寬相關限項。

同時,應對東北地區高校開展產學研合作的東北地區中央企業,給予項目、政策、資金等特殊支持,引導國企通過聯合共建研發平臺等方式主動加強與本地高校合作;出臺政策對東北地區央企領導幹部建立決策容錯制度,並下放相應收入分配權限,進一步發揮收入分配在資源配置中的槓桿作用。

相關焦點

  • 全國政協委員、上海建工總工程師王美華:加強科技創新引導 提高...
    來源:證券日報網本報兩會報導組 施露全國政協委員、上海建工總工程師王美華近日將攜1份議案赴兩會。王美華在提案中建議加強科技創新引導,提高科技成果質量。王美華認為,我國科技創新相關規劃指標體系存在不足。「十三五」規劃大幅度增加了與創新相關的指標,但部分指標卻不能反映創新驅動的真實能力。王美華建議應完善國民經濟發展規劃中反映創新的指標體系,從創新成果的國際競爭力的視角出發,探索設立能夠反映國家真實創新能力的指標,如單位GDP智慧財產權使用費收入等。
  • 委員專家呼籲:加強戰略性研究、常抓不懈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研究員嶽秉飛就加強傳染病監測體系建設呼籲,建立疫情預測分析機制,從環境氣象、中醫、流行病學等多學科入手,進行綜合分析研判。在傳染性疾病預防和救治能力建設方面,應強化基礎研究,著眼平戰結合,建立技術儲備,增強快速診斷和檢測能力,提升相關醫療設施設備配置水平,為提高治癒率、降低病亡率打下堅實基礎。
  • 頭條|如何肩負新時代科技使命?四位科學家這樣說……
    圍繞如何理解、踐行新時代的科學家精神,怎樣推動科技創新發揮更大作用,中國科學院院士、青藏高原研究所名譽所長姚檀棟,中國科學院院士、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研究員袁亞湘等4位科學家代表與媒體展開對話。」袁亞湘強調,特別是做基礎研究、做數學研究的,要真正坐得住冷板凳,有定力,做真正有價值的工作,這是發揚科學家精神最好的做法。基礎研究的驅動力源自好奇心加強基礎研究已成為一種共識。如何理解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提及的「好奇心」?
  • 四位科學家暢談如何肩負新時代科技使命,踐行科學家精神
    11月17日,國新辦就「弘揚科學家精神 肩負新時代科技使命」舉行中外記者見面會。圍繞如何理解、踐行新時代的科學家精神,怎樣推動科技創新發揮更大作用,中國科學院院士、青藏高原研究所名譽所長姚檀棟,中國科學院院士、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研究員袁亞湘等4位科學家代表與媒體展開對話。
  • 欠發達地區如何以科技創新帶動全面創新?
    然而作為欠發達地區,寧夏科技創新依然面臨著許多困難:科技創新意識不強,70%左右的企業沒有研發活動,大部分企業家缺乏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推進科技創新缺資源、缺人才、缺成果,科技體制機制改革仍需深化,科技創新體系還不完善。  這些都是寧夏高質量發展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 著名數學家、中國科學院袁亞湘院士訪問同濟並開展學術交流
    12月3日,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袁亞湘院士到訪同濟。同濟大學校長陳杰、黨委副書記徐建平與袁亞湘院士會晤。陳杰對袁院士到訪同濟表示歡迎,感謝他多年來對同濟大學及同濟數學學科的支持。陳杰強調了數學在自然科學中的重要位置,以及「厚重理科」在同濟學科建設中的基礎性地位。袁亞湘感謝同濟的熱情邀請,他表示,非常高興來到同濟開展學術交流。同濟數學近幾年快速發展,得益於學校的重視和關心。
  • 張家口市加強國際合作提升科技創新能力
    12月23日,市政府新聞辦與市科學技術局聯合召開張家口市國際科技合作開展情況新聞發布會。記者從會上獲悉,近年來張家口市積極融入全球創新網絡,通過加強引智、引術、引才,持續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全市國際科技合作基地數量達到9家,推進國際科技合作項目8個,聘用任期內外國專家96名。
  • 四川省政協委員郭春生建議:加強四川科技期刊建設
    會議期間,來自全省各地的省政協委員積極履行職責、建言資政,為四川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獻計出力。四川省政協委員、致公黨四川省科技與教育委員會副主任、西南交通大學期刊社主任郭春生提出加強四川科技期刊建設的建議。他表示,四川是一個科技期刊大省,而不是一個科技期刊強省。
  • 以科學家精神照亮科技創新路——四位科學家代表談新時代科技使命
    新華社北京11月17日電 題:以科學家精神照亮科技創新路——四位科學家代表談新時代科技使命  新華社記者彭韻佳、沐鐵城  「過去條件很艱苦,  在17日國新辦中外記者見面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青藏高原研究所名譽所長姚檀棟,中國科學院院士、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研究員袁亞湘,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研究員霍守亮,北京大學工學院研究員、北京大學教授郭少軍4位科學家代表圍繞「弘揚科學家精神 肩負新時代科技使命」與記者進行交流座談。
  • 運鴻集團著重加強科技創新能力 高質量推動功能性食品產業發展
    運鴻集團著重加強科技創新能力 高質量推動功能性食品產業發展隨著大健康產業逐漸成為全球經濟發展強有力支撐,快速縱觀世界各國大健康產業的發展路徑,領略習得他國先進之理念、技術、產品,將有助於我們在發展大健康事業上的品質與效率
  • 【新華網】以科學家精神照亮科技創新路——四位科學家代表談新...
    在17日國新辦中外記者見面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青藏高原研究所名譽所長姚檀棟,中國科學院院士、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研究員袁亞湘,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研究員霍守亮,北京大學工學院研究員、北京大學教授郭少軍4位科學家代表圍繞「弘揚科學家精神 肩負新時代科技使命」與記者進行交流座談。
  • 推動新時代東北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議政建言)
    建立集成轉化運用平臺,大力引進創新團隊和前沿技術,加強新興產業發展源頭創新。東北三省要深化與國內科研機構和高校的對接合作,重點支持與新興產業契合度高的省內高校和國家級創新平臺。建議吉林省大力培育發展新能源汽車、光電信息、生物製造、大數據等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落實提高科研人員成果轉化收益比例相關政策,強化研發體系建設,完善科技成果轉化體系。
  • 全國政協委員雷世銀: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黃金水道」
    住川全國政協委員雷世銀在全國兩會期間,提交了《關於支持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成渝黃金水道的建議》,呼籲重視岷江水道開發。雷世銀認為,依託岷江航道,推動樂山港、宜賓港、瀘州港、萬州港、重慶港「3+2」港口資源整合,建設聯結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黃金水道」,有利於增強長江經濟帶輻射能力,推動沿江產業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有利於改善岷江流域水環境,強化長江上遊生態屏障;有利於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與「長三角城市群」沿長江經濟帶形成首尾呼應、協同發展的新格局。
  • 2020「工商銀行杯」全國大學生金融科技創新大賽東北賽區決賽即將...
    近日,由中國工商銀行主辦,共青團中央為支持指導單位的2020年「工商銀行杯」全國大學生金融科技創新大賽正在進行中。11月30日,東北賽區(遼寧)決賽將在遼寧大學新大學生活動中心舉行。  據了解,東北區域共51所高校報名參賽,累計1497組報名數,共遞交13806個作品。其中,遼寧地區18所高校參與其中,526組報名數,共遞交825個優秀作品。  據悉,本次活動遼寧分行、黑龍江分行、吉林分行、大連分行等四家分行全力參與。經過層層選拔,東北地區共有10組選手入圍區域決賽。
  • 【科協改革研討】應重視和加強科技社團科普能力建設
    應重視和加強科技社團科普能力建設摘要:科學普及和科技創新是實現創新發展的兩翼。創新型國家建設不僅需要廣大科技工作者創新成果的不斷湧現,也需要公眾科學素質水平的持續提升。在我國正努力實現創新型國家建設目標和向世界科技強國進軍的關鍵時期,探討加強科技社團科普能力建設的思路與策略,對於國家創新體系建設和科技社團自身發展都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本文試從政策支持、獎項設立、職能承接、品牌打造、媒體合作、人才培養等六個方面,提出推動科技社團科普能力提升的路徑和方法。
  • 西部地區高質量發展需要什麼?代表委員熱議
    「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在中西部地區增設自貿試驗區、綜合保稅區」……繼《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指導意見》發布之後,政府工作報告再次提出促進西部地區開放發展的系列舉措。圍繞進一步促進西部地區高質量發展,代表委員積極建言獻策。
  • 金融科技:加強監管與市場協同創新並進
    2020年是貫徹落實央行《金融科技(FinTech)發展規劃(2019-2021年)》的關鍵之年,我國圍繞建立健全金融科技發展的「四梁八柱」,強化金融科技合理應用,運用金融科技手段豐富服務渠道、完善產品供給、降低服務成本、優化融資服務,加強金融科技審慎監管。
  • 我省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建議提案摘編
    一、加強頂層設計和統籌整合,逐步形成書本教材與電化教材並行的新的教材體系。二、加強教學技能培訓和應用,使電化教學與傳統教學手段有機結合,並逐步成為普遍的教學手段。把使用現代化教學手段作為高等師範教育畢業生必備的重要基本技能,加強對現職教師的實用技能培訓。三、加強教學設施配備和管理,提高設施利用水平。
  • 部分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視察嘉興法院:科技創新提升法院工作...
    部分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視察嘉興法院:科技創新提升法院工作現代化水平 2020-12-16 18: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