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市政府新聞辦與市科學技術局聯合召開張家口市國際科技合作開展情況新聞發布會。記者從會上獲悉,近年來張家口市積極融入全球創新網絡,通過加強引智、引術、引才,持續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全市國際科技合作基地數量達到9家,推進國際科技合作項目8個,聘用任期內外國專家96名。
圍繞「首都兩區」建設和「七大主導產業」發展需求,面對張家口市科技創新短板,市科技局加大國際科技合作力度,積極融入全球創新網絡,堅持引進消化再吸收路徑,在開放合作中不斷提升全市科技創新能力。截至目前,全市國際科技合作基地數量達到9家,其中國家級國合基地1家、省級8家。持續推進與日本、加拿大、德國、智利、荷蘭、印度等國家組織的國際科技合作項目8個;聯合獲得發明專利2項,實用新型專利6項,國家植物新品種保護授權7項,制定地方標準1項;黍子黃苗矮杆突變體海5、海20、87創製項目和黍子綠苗矮杆突變體779、819創製項目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聘用任期內外國專家96名,其中農業類19名、工程技術類5名、生物醫藥類6名、高新技術類9名,專家阿尼爾庫馬爾·拉納德夫榮獲2020年度「燕趙友誼獎」。通過人才引進,河北岡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與日本合作的「精細化口腔健康管理模式的完善和推廣普及」項目,有效解決了國內在口腔預防和健康管理領域內的技術標準空白;張家口禾久農業開發集團有限公司生產的產品暢銷國內20多個省市區,出口韓、日、美、俄等7個國家。(記者郭霞 通訊員劉彥棟)
來源:張家口日報
關注河北新聞網,了解河北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