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我這樣的人!一位腦癱小夥被嘲笑後多年只做一件事

2020-12-22 大河網

大河網訊(記者莫韶華)近日,一名24歲的腦癱小夥郭家源走紅網絡,他苦練多年終圓崑曲夢,網友紛紛轉發評論:有夢想的人真了不起。

永寧門下《遊園驚夢》驚豔了市民 殘障小夥離家以表演為生

24歲的郭家源出生在西安的一個小鄉村,是一名腦癱患者,從小由奶奶帶大,奶奶是一位秦腔戲迷,他耳濡目染也成了戲迷。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他說:「我是肢體三級殘疾,母親在懷我的時候出了一些事情,所以我出生兩個月後就成這樣了。」

2010年,他偶然聽到崑曲《遊園驚夢》被吸引了,便邊打工邊搜羅視頻自學崑曲。因身體殘缺,他經常被嘲笑。但他沒放棄,一直堅持。「我手指不靈活,沒法做出蓮花指,所以就利用水袖甩袖、拋袖的動作把手蓋住。」

2017年,郭家源離開村子,在西安永寧門下表演崑曲為生,隨著看的人越來越多,走紅網絡,他的表演也更加專注。這位特殊的舞者吸引了一大批粉絲,他每天的收入也從幾十元到上百元。他開始省吃儉用,不停攢錢,期待著有朝一日能到蘇州系統地學習正宗崑曲。

專業人士被打動免費教授崑曲 郭家源揮汗如雨珍惜機會

日前他終於如願——蘇州山塘崑曲館館長冷桂軍被他感動,免費為他指導。

「才開始他表示想學崑曲,我就在想以他的身體情況難度很大,但是在看完他的表演後,我觸動很大,而且他堅韌的性格也打動了大家,所以我們崑曲館決定免費為他提供指導。」冷桂軍說,「每天當班的演員都認真地、平等地教他。」

而郭家源也非常珍惜這次專業學習的機會,他一遍遍演示自學的動作,請老師糾正,哪怕大汗淋漓,他也堅持著。

郭家源動情地說:「像我這樣一個人,有殘疾還能出來表演,我希望能夠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鼓勵更多像我一樣的人。」

網友:又感動又羞愧,有夢想誰都了不起!郭家源:希望正規場合能讓我表演

現在,在蘇州一家昆區館裡,郭家源正在賣力地表演著,為夢想努力著。

網上,全國各地的網友紛紛送上祝福。大河網網友「CH飛」留言稱:演一出崑曲,如莊周夢蝶,如遊園驚夢,在這一舞中,他不再是肢體不協調的殘疾人,而是一個優雅的崑曲表演者。

新浪網友「暖暖就是我」說:有夢想誰都了不起!不必證明什麼,老天為你關了一扇窗,也打開了一扇窗!奮鬥,是最美的演出!

微信網友「保護神1960」:看完這個視頻真的又感動又羞愧,身體缺陷可怕,但是內心缺憾更可怕,郭家源好樣的。

在感謝網友的關注和支持外,郭家源本人也在網上留言表示:「在感謝之外,我真心地希望各界人士在我表演這塊能夠給予幫助,希望正規正式場合願意接納我,正因為我情況特殊,我相信我能帶來不一樣的表演,吸引更多的人來關注、發揚傳統文化。」

相關焦點

  • 漢中25歲腦癱小夥出版小說 食指敲出十多萬字
    誰也不會想到,這本自傳體小說的作者是漢中市一位25歲的腦癱患者。  況豐林的母親孫紅說,兒子出生於1992年,出生時小腦神經受損,導致了腦癱,直到兩歲才學會走路。2003年,況豐林剛上小學4年級,病情突然加重,無法繼續行走,只好退學回家。孫紅說,退學後兒子每天做康復鍛鍊。2009年,又奇蹟般地可以走路了。同年冬天,17歲的他決定寫一本關於自己的小說。
  • 「00後」彈球少年團:就算一輩子只做一件事,我們也會努力做好
    作為年輕的「00後」中國雜技團,「彈球少年團」由18歲的三胞胎姊妹以及20歲的男孩管利寅組成。他們看似非常「佛系」,三胞胎喜歡宅在家裡打遊戲,男生則是個文藝小青年,平常喜歡看書和電影。然而面對從小開始練習的球技,他們卻表示:「就算一輩子只做一件事,我們也會努力做好,不斷創新,讓觀眾看到新一代雜技人的表演。」由九江雙蒸冠名的廣東衛視全國首檔大型原創雜技文化交流競演節目《技驚四座》即將在12月19日(本周六)21:10重磅開播。
  • 西安崑曲社為腦癱小夥免費指導崑曲舞蹈
    「終於有咱西安本地的崑曲社教我崑曲表演了!」12月24日,熱愛崑曲的腦癱小夥郭家源如願得到西安正聲崑曲社老師的專業指導。郭家源興奮地說,他終於實現了不用長途奔波也能學到崑曲舞蹈的夢想。近日,本報報導的西安腦癱小夥郭家源逐夢崑曲的勵志故事引起讀者廣泛關注。郭家源是一位來自西安農村的90後小夥,先天性腦癱的他從小熱愛崑曲。由於家境貧寒、身體殘疾,一直只能通過網上視頻自學崑曲。他為了到蘇州學藝,用多年來下苦力、街頭賣藝等方式攢下的錢逐夢蘇州。由於身體殘疾無法長途奔波,回到西安的他最大的夢想是得到西安本地崑曲專家的指導、讓崑曲在西安發揚光大。
  • 非洲部落最年輕的酋長,擁有眾多老婆,每天只做一件事
    今天編者就帶著大家去看一看,非洲部落最年輕的酋長,擁有眾多老婆,每天只做一件事。這位年輕的酋長年僅22歲,但從外表看,他的身體已經是非常健壯了。他也是這個部落歷代酋長中,最年輕的一位。年紀輕輕的他,就擔負起了,保護整個部落的重任。他幾乎每天都處於戰鬥狀態,時刻準備著帶領自己的部落去抵禦其他部落的入侵。
  • 凱德技術:三十年只做一件事
    「我們公司三十年來專注於智能製造這一件事情,想通過網絡安全·智能製造大會『東風』,更好的推廣公司。」凱德技術長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華傳健介紹到,「以前,公司主要是提供產業『自動化』方案的設計,隨著時代的發展,技術的更新換代,現在公司致力於智能製造(數位化)工程、信息系統體系架構、飛行器數位化平臺設計研究、工業自動化系統集成等相關領域技術支持與服務。」
  • 日本最極端的修行,7年只做一件事,1300年只有3人挑戰成功
    不過苦行在印度仍為常見,苦行僧捨棄錢財,斷絕紅塵,蓬頭垢面,衣衫襤褸,必須忍受著常人所認為痛苦的事情,比如:長期斷食甚至斷水、躺在布滿釘子的床上、狗戒外道與雞行等,只是為了鍛鍊忍耐力和離欲。在印度教中認為,人需要經過多次的輪迴才能夠進入天堂,得到神的關照,而「苦行」是進入天堂的捷徑。
  • 你朋友圈裡的「瑜伽後彎」是「腦癱後彎」麼?
    越來越多人喜愛瑜伽,瑜伽很好,你知道的,還有你不知道,益處多多。但是,如果練錯了,還不如不練。瑜伽損傷的案例,每年每天都在發生。看另一張圖一位腦癱患者的後彎↑,因為軀幹肌肉無法控制腰椎胸椎結合處的穩定。
  • 【書香留聲機】被嘲笑過的夢想,總有一天會讓你閃閃發光
    思想不一樣所看到的對錯就不一樣你不認同不代表我就十惡不赦她是一位38歲的農村婦女,居住在湖北荊門石牌鎮橫店村,高中畢業後,閒在家已經很多年。她每天讀書、上網、寫詩,一應的農活和生計全靠父母操持,就連洗衣服這麼簡單的事,對她來說也是難如登天。因為出生時倒產,腦缺氧而造成腦癱,她的一舉一動,都顯得姿勢怪異,且有心無力。
  • 做,且僅做一件事!
    我是喜歡把我的一天安排的密密麻麻的「小作精」,讓自己遵循著時間表來操作,這樣才有安全感。可是基本是堅持了2天左右,我就會因為其他的東西,或因為自己變懶惰後打亂了計劃……
  • 大山裡走出來的腦癱小夥高逢田
    12歲時,高逢田才與小自己4歲的妹妹一起走進自己夢想的校園,能在學校交到更多的朋友是他最高興的事。  高逢田告訴記者:「從記事起我就發現自己和別的小朋友不一樣,別的小朋友都會跑了,自己在家裡卻站不起來只會爬。上學後對於同學異樣的眼光,我早就做好了心理準備,有時候會和同學們開玩笑:再看,就要收錢了呢。樂觀、幽默的自己反而收穫了更多的朋友,不僅沒有嘲笑,同學們還會非常用心的幫助自己。」
  • 西安90後腦癱小夥為了夢想專程來蘇州學崑曲
    近日,在蘇州姑蘇區山塘崑曲館內,來自西安的小夥郭家源正跟隨崑曲館內的老師學習崑曲。24歲的郭家源是一名腦癱患者,讀初中時喜歡上了崑曲,這次為了能夠找專業老師學習崑曲藝術,他特意攢錢並坐了15個小時的火車,隻身一人從西安來到蘇州。
  • 一齣好戲:像海昏侯劉賀這樣荒誕不經的人,會不會也有人心疼?
    開場先來一首劉賀版《像我這樣的人》,敬請觀眾老爺們欣賞(全程請自帶BGM,最好可以唱出來):「像我這樣皇家的人,本該富貴過一生。怎麼三十多年到頭來,還在幻夢裡浮沉。像我這樣造作的人,早就告別了安穩。像我這樣無聊的人,像我這樣追夢的人。像我這樣大富大貴的人,你還見過幾個人?像我這樣直白的人,從不喜歡裝成功。怎麼偶爾聽到議論時,忽然也變深沉。像我這樣膽小的人,做事一向不安分。
  • 腦癱詩人餘秀華,成名後怒甩丈夫,離婚後為表白李健寫四首情詩
    像是今天要說的這位餘秀華,就是一位博學多才的詩人,雖然她是一位腦癱患者,但是她的詩詞卻異常的受歡迎,但是在成名之後的餘秀華卻備受爭議,而且還公開表白著名歌手李健。餘秀華勉強讀完高中之後,出去打工卻處處碰壁,無奈只能選擇在家躺著,家人看著這樣的餘秀華,便選擇幫助餘秀華尋找一位意中人,餘秀華對此並沒有反對,因為反對也是無濟於事的事情,所以最終便嫁給家人安排的尹世平。
  • 彼得德魯克談教育:一次只做一件事情,並只做最重要的事情
    它讀來讓人振奮,讓人時時刻刻都有一種,如果我在這個位置,我處於這種情況下,我會做出怎麼樣的決策又會有怎樣的表現的疑問。這是個難以想像的問題,卻很值得人去思考。第一,重視目標和績效;只做正確的事情。我經常想,我這麼做到底對不對,我一次次推翻,又一次次拾起。可能我是一個比較有自己想法的人,一旦開始便不會輕易結束,不論怎麼做分析,不論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都堅持做下去,至於目前這件事究竟是對還是錯,就讓未來的結果來說明吧。第二,一次只做一件事情,並只做最重要的事情。
  • 勵志腦癱小夥旁聽9年讀到數學「博士
    腦癱小夥旁聽9年讀到數學「博士」,網友:這才是逐夢的樣子!)
  • 腦癱作家餘秀華,等了20年用15萬休夫,寫下情詩冒犯了誰?
    殘疾人雖然忍受著身體上的病痛,但是他們也有著和平常人一樣的思維和才華,也要求著作為人最起碼追逐夢想、自由和愛情的權利。在一個小鄉村就有著這麼一位女作家,她叫做餘秀華,她是天生的腦癱患者,但是卻成為了中國現代有名的作家,在她的身上又有著哪些曲折的故事呢?
  • 辛選創始人辛有志:十年只做供應鏈一件事
    今天我們在直播行業,未來我們依然在,我們一起奮進,這個行業屬於用心做的人。首先跟大家分享直播基地的理念,為什麼要做這件事。直播行業是時代的代表,但是這個行業也有自己的問題。比如一些主播選品不夠用心,沒有足夠的生活、產業體驗,沒有將用戶利益放在首位,他又怎能選擇一個好的產品推薦給自己的粉絲。作為帶貨主播,希望大家能真正正視自己的責任,對粉絲負責。
  • 腦癱小夥唐現功考上蘭大,學到這一點人人可以成功上岸
    其中讓我非常感動的是自強不息的腦癱小夥唐現功被蘭州大學成功錄取。語言不便,行動不便的腦癱小夥唐現功為何成功?1. 非常的刻苦用功有句歌詞唱得非常好:「不經歷風雨怎能夠見彩虹,沒有人能夠隨隨便便的成功。」
  • 這對金婚夫妻的感慨:回首這麼多年的恩愛,只因學會堅守一件事
    我身邊就有這麼一對。張金已經與妻子劉芳結婚50年了,雖然歲月改變了他們的容顏,但卻從未改變過他們對對方的愛意。年輕的時候,張金是一個農村窮小夥,可劉芳卻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城裡姑娘,從小就過著優渥富足的生活,被寵愛她的父母嬌生慣養。所以,最初他們走在一起的時候,大家都很不看好他們這段感情。
  • 毛不易《像我這樣的人》「怎麼二十多年到頭來,還在人海中浮沉」
    在我入職的這些天中,也沒有特別的事情發生,每天按部就班地熟悉工作的流程,學習怎樣操作和運營公司的後臺。2019年的最後幾天,儘快進入正常的工作狀態,對我來說是重要的事,畢竟我下個月的房租和自己的生活費,還需要依靠著這份工作。在進入目前的公司工作之前,我一直被工作面試所煩惱,到入職後好幾天,整個人才慢慢恢復到正常的一種工作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