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裡走出來的腦癱小夥高逢田

2021-02-18 魯翼創

  2014年,在團市委舉辦的「青年創業在淄博」大賽上,我認識了自強不息的高逢田。「做強者先從做個善良的弱者開始。」這是高逢田在雜誌發表的一篇文章的標題。喜歡旅遊、看球賽、聽音樂、寫作……今年34歲的高逢田看起來陽光、充滿活力,若不是走路的姿勢和較慢的說話語速,你幾乎看不出他的殘疾。

善良的弱者用樂觀書寫人生

  高逢田一出生就被確診為先天小腦萎縮,11歲才開始站立學著走路,但是雙腳是踮著的,只有腳尖著地,走路不是很穩,經常摔跤。12歲時,高逢田才與小自己4歲的妹妹一起走進自己夢想的校園,能在學校交到更多的朋友是他最高興的事。

  高逢田告訴記者:「從記事起我就發現自己和別的小朋友不一樣,別的小朋友都會跑了,自己在家裡卻站不起來只會爬。上學後對於同學異樣的眼光,我早就做好了心理準備,有時候會和同學們開玩笑:再看,就要收錢了呢。樂觀、幽默的自己反而收穫了更多的朋友,不僅沒有嘲笑,同學們還會非常用心的幫助自己。」初中畢業後,因父親去世,高逢田決定退學進入社會鍛鍊自己。

  走出家門找工作並沒有自己想像的那麼簡單,四處碰壁、沒有錢買飯吃、沒地方睡覺只能睡大街……這些他都經歷過。高逢田告訴記者:「當時不敢回家,並不是因為找不到工作,而是覺著為家裡做不了什麼,如果能自食其力,最起碼可以為家裡減輕負擔。」高逢田從朋友那裡得知殘聯有可能幫自己找份工作,他就用身上僅有的7塊錢打車去了殘聯。

自食其力 用雙手創造人生價值

  在張店區殘聯的幫助下,高逢田給工人洗過衣服、看過大門、看過儲藏室、給工人考勤籤到過。他說:「雖然可能給工廠創造不了多大效益,但是我不怕吃苦,只要在自己身體能承受的範圍內,幹啥都行。」

  2012年,高逢田的母親被確診為骨癌,生命還有兩個月的時間。提起母親,高逢田含淚對記者說:「我終於能掙錢了,知道母親生病就每月往家打錢,每次都想多給母親打點,天天在廠裡想著能省多少而不是能花多少,希望母親的病能早點好。那段時間眼睜睜的看著母親在我眼前痛苦、難受,我幾乎崩潰了。僅僅陪了母親2個月,母親便在12年5月去世了。我當時萬念俱灰,消沉過很長一段時間。」沒有了父母,沒有了家,高逢田像是一朵隨風飄蕩的蒲公英,在自閉、沉默、消極中過著每一天。同樣是身體殘疾的朋友們便帶高逢田出去遊玩,領導的關心、同事的問候讓高逢田意識到自己還有朋友,自己的生活並沒有因為母親的離去而停止。在朋友和同事的陪伴下,高逢田漸漸的又回到了以前那個樂觀、積極的狀態,並在共青團淄博市委舉辦的2014年青年創業大賽中獲得了三等獎。

  因為母親生病需要大筆費用,高逢田為了增加收入曾經在工作的廠區浴室門口擺過小攤,賣些洗浴用品。從最初每天賺幾塊錢到幾十塊錢,有時候一天下來竟然能賺夠好多天的夥食費,高逢田漸漸有了創業的想法。他讓朋友從沂源老家捎帶農產品銷售,後來又租了個門頭售賣沂源蘋果,他還和殘疾人朋友一起做殘疾人公益工作者,和朋友們一起琢磨創業。考慮到當前大家對食品安全、綠色食品的關注,高逢田和朋友聯辦了一個純榨花生油工作室,做良心油,並藉此呼籲社會各界共同關注食品安全。

創業夢源於殘疾人的社會責任

  殘疾人,一直被作為社會中的弱勢群體受到關注。在高逢田和他的夥伴們看來,殘疾卻不應該是他們示弱的藉口。「這麼多年來,我們感受到了無數的溫暖和愛,感受到了社會大家庭的幫助,但我不希望我們這個群體有任何人認為這是理所應當的,我們也能去工作、去創業、去為社會創造價值。」高逢田異常堅定地對記者說。

  2013年,已小有經營頭腦的他嘗試在龍泉鎮租了個小店面,推銷起自己老家沂源的中莊蘋果。「最初只是同事們知道我老家是沂源的,便託我捎點正宗的沂源蘋果,後來我發現這個需求十分大,就有了想法。」高逢田說,那時候的房租一年只要2500元,而沂源老鄉也約定他可以先賣完蘋果再付貨款,仍然是在大家的幫助下,他的小店開了起來。

  在不斷探索創業路的同時,高逢田和他的殘疾朋友也接觸到越來越多的淄博公益組織和公益人。朋友幫他出謀劃策,建議他通過團購進一步打開蘋果銷售路。然而,上門推銷本就不是一項容易的工作,更何況像高逢田這樣連走路都不方便的殘疾人!「為了上企業推銷我們的蘋果讓人家當做職工福利大批購買,我吃了不少閉門羹,還有的一見我是殘疾人就以為我是上門討錢的。」回憶起那段經歷,高逢田笑言頗有苦中作樂的感受。

  2014年,在團市委舉辦的「青年創業在淄博」大賽上,自強不息的高逢田獲得季軍,並贏得投資72000元。「這次大賽給我動力,也給我壓力,企業家們信任我,他們給的投資我一定要用到點子上,考察論證了很久,才有了這個『沂源老家』。下一步我要做電商,吸納更多的殘疾朋友加入其中,也尋求更多的合作夥伴。」高逢田說,在他眼中「沂源老家」只是個起點、是個平臺,他想要傳遞出的是殘疾群體的社會責任感。有句話他常掛嘴邊:「我們殘疾人不僅要自強不息,也要有社會責任,要讓那麼多關注我們的人看到,在您的幫助下我們也創造出了應有的社會價值,殘疾不是我們示弱的藉口和不努力的理由。」 

 「在咱『沂源老家』有沂源蘋果、山雞蛋、花生油、山核桃等10餘種正宗沂源土特產,過不了多久我們的電商平臺就會上線,您就可以直接網上訂購了。」2015年10月12日,,位於張店柳泉新村小區的「沂源老家」綠色農產品專營店開業,迎來送往的店主人正是自幼患有腦癱的32歲小夥高逢田。「也許您第一次來是衝著幫助我們殘疾人,但我希望您第二次來時完全是出於對商品質量的認可。」雖一直進行著康復治療但行走仍有些蹣跚的高逢田,微笑著接待著每一位來客說。

創業不忘大山裡的「鄉親」

  2016年10月高逢田參加了淄博市邁卓第二期殘疾人網絡創業培訓班後,又開啟了他的電商創業之旅。回到老家註冊成立了「逢田蘋果採摘農民專業合作社」,通過各大網絡平臺做蘋果眾籌、果樹認領、逢田果園採摘一日遊等方式,帶領家鄉村民致富。

  在認識高逢田三年多的時間裡,他永遠都那麼陽光、積極的去創業,這個項目剛做完,那個項目又開始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想,萬一實現了呢」這是他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

今年的果樹認領又開始了,每個人都在春天播種希望,等著秋天的收穫。

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

逢田也開始了一年的忙碌...

讓我們大家一起祝福逢田和他的合作社收穫秋天的碩果纍纍吧!

生活不能等待別人來安排,要自已去爭取和奮鬥;而不論其結果是喜是悲,但可以慰藉的是,你總不枉在這世界上活了一場。

山東省殘疾人網上創業勵志聯盟徵稿了!

歡迎大家關注山東省殘疾人網上創業勵志聯盟公眾號!

簡稱:魯翼創 sdcjrcy

為進一步提升服務質量,為朋友們及時提供有價值的信息、山東省殘疾人網上創業勵志聯盟特向省內廣大殘疾朋友們徵集稿件、稿件已被採用根據題材內容評審有100-500元報酬!

歡迎將相關圖片、文字內容發送到郵箱。

sdcjrcy@163.com

相關焦點

  • 漢中25歲腦癱小夥出版小說 食指敲出十多萬字
    誰也不會想到,這本自傳體小說的作者是漢中市一位25歲的腦癱患者。  況豐林的母親孫紅說,兒子出生於1992年,出生時小腦神經受損,導致了腦癱,直到兩歲才學會走路。2003年,況豐林剛上小學4年級,病情突然加重,無法繼續行走,只好退學回家。孫紅說,退學後兒子每天做康復鍛鍊。2009年,又奇蹟般地可以走路了。同年冬天,17歲的他決定寫一本關於自己的小說。
  • 西安崑曲社為腦癱小夥免費指導崑曲舞蹈
    12月24日,熱愛崑曲的腦癱小夥郭家源如願得到西安正聲崑曲社老師的專業指導。郭家源興奮地說,他終於實現了不用長途奔波也能學到崑曲舞蹈的夢想。近日,本報報導的西安腦癱小夥郭家源逐夢崑曲的勵志故事引起讀者廣泛關注。郭家源是一位來自西安農村的90後小夥,先天性腦癱的他從小熱愛崑曲。由於家境貧寒、身體殘疾,一直只能通過網上視頻自學崑曲。
  • 勵志腦癱小夥旁聽9年讀到數學「博士
    腦癱小夥旁聽9年讀到數學「博士」,網友:這才是逐夢的樣子!)
  • 扼守「一地跨三國」的戍邊民警:從大山走出來的三級警督
    中新網普洱12月8日電 題:扼守「一地跨三國」的戍邊民警:從大山走出來的三級警督作者 雷躍「組織授予我這麼高的警銜,是榮譽,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我一定要守好邊境,不負黨和人民的重託。」近日,雲南普洱邊境管理支隊江城邊境檢查站民警蘇平,在被公安部授予三級警督警銜時鄭重承諾。
  • 這個從大山裡走出來的妹子,把她最美的年華留在了這裡
    在扶貧一年多的時間裡,當地貧困發生率從22.88%下降至2.71%,而她卻在今夏的一場山洪中遇難。日前,黨中央決定,追授黃文秀同志「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稱號。黃文秀生前是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委宣傳部理論科副科長,去年3月26日,黃文秀主動申請來到了百坭村擔任扶貧第一書記。黃文秀:大家好,我是(北師大)哲學學院思想政治專業2016屆碩士畢業生黃文秀。
  • 一位腦癱小夥被嘲笑後多年只做一件事
    大河網訊(記者莫韶華)近日,一名24歲的腦癱小夥郭家源走紅網絡,他苦練多年終圓崑曲夢,網友紛紛轉發評論:有夢想的人真了不起。永寧門下《遊園驚夢》驚豔了市民 殘障小夥離家以表演為生24歲的郭家源出生在西安的一個小鄉村,是一名腦癱患者,從小由奶奶帶大,奶奶是一位秦腔戲迷,他耳濡目染也成了戲迷。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他說:「我是肢體三級殘疾,母親在懷我的時候出了一些事情,所以我出生兩個月後就成這樣了。」
  • 靜下心來,到大山裡走一走
    公眾號微信:damei8210 文/邢雲 對大山情有獨鍾,特別是忙亂的時候,就想在山溝裡頭走上一走。 深秋,一路向西。
  • 肌張力異常就是腦癱嗎?如何早期診斷小兒腦癱?小兒腦癱專家翟向京...
    說的直白點,就是人的肌肉就像彈簧一樣,而肌張力就相當於是彈簧的鬆緊程度,肌張力高就代表彈簧很緊,不容易拉開。 比如,一般剛出生的寶寶肌張力偏高是很正常的,這個階段孩子拇指內收、握拳都是很正常的,不能因為這一個表現,就斷定孩子肌張力高。但如果5個月之後,孩子這種情況還沒有改善,家長就應該警惕了。 此外,肌張力異常只是腦癱的判斷症狀之一,不可以定位它就是腦癱。肌張力高還有其他原因,如檢查時寶寶情緒緊張不能放鬆等也會導致寶寶肌張力異常的情況。
  • 逢田梨香子 |「聲優界最高之美女」
    微信公眾號@犬寶堡 微信公眾號@犬寶堡- - -微信公眾號@犬寶堡 微信公眾號@犬寶堡微信公眾號@犬寶堡 微信公眾號@犬寶堡「SPECIAL BOOK IN BOOK」微信公眾號@犬寶堡 微信公眾號@犬寶堡■ 逢田梨香子
  • 【先鋒花絮】周潭大山——先鋒戶外群,不走尋常路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 「腦癱」早期的異常表現,導致腦癱的 3 個因素不容忽視!
    腦癱異常表現就從人生發出的第一聲啼哭談起。1、哭聲異常產科裡醫生、助產士和護士分工明確、團結協作,緊密配合。不管是正常產、側切產、還是剖腹產,新生兒斷臍後最主要工作是刺激產生呼吸,然後新生兒哇哇大哭。斷臍後數分鐘內如不能出現自主呼吸,大聲啼哭,就會有缺氧紫紺,就可能出現腦癱。哭時沒有聲音或哭聲低沉、發直都是異常表現。2、動作遲滯俗話說三翻六坐九爬爬,一周以後走著耍。
  • 亞體看點 | 涼山黑鷹,大山裡的「NBA巨星」
    身體上,「正規軍」比黑鷹隊高出一頭左右,身材也要更魁梧。技術上,一個有系統的訓練背景,另一個,動作戰術的學習都來自於網上的視頻。有差距嗎?很大。但是賽場上黑鷹隊的表現卻讓人瞠目結舌,防守、進攻、傳球配合,展現出來的是大山裡的孩子驚人的球商以及閱讀比賽的能力絕不遜色於專業小球員。
  • 三畝田民宿經濟開啟高顏值致富路
    走進三畝田村,24幢民居小別墅錯落有致地「躺」在青山懷中。近年來,三畝田村抓住周邊景區發展的機會,創新推出「統一規劃、設計、拆除、建設、安置」的新農村建設模式,大力發展民宿經濟,走上高顏值致富路。   景村共融謀發展   窮山村吃上「旅遊飯」   地處大山深處的三畝田村憑什麼成為發展旅遊村的「黃金寶地」?
  • 寶寶肌張力高是不是腦癱?家長很擔心!
    臨床上60%-70%腦癱患兒表現為肌張力,但肌張力高不一定都是腦癱造成的,遺傳性的痙攣性截癱也可表現為肌張力高。應在患兒安靜不哭鬧的情況下檢查肌張力高,此時家長要注意了! 寶寶肌張力高可能是由腦損傷引起的,但具體原因又有很多,只不過多數情況下是由腦損傷引起。這是因為人體在進行肌肉收縮舒展等動作時,會受神經支配,而神經支配則由大腦來控制。
  • 腦癱小夥唐現功考上蘭大,學到這一點人人可以成功上岸
    其中讓我非常感動的是自強不息的腦癱小夥唐現功被蘭州大學成功錄取。語言不便,行動不便的腦癱小夥唐現功為何成功?1. 非常的刻苦用功有句歌詞唱得非常好:「不經歷風雨怎能夠見彩虹,沒有人能夠隨隨便便的成功。」
  • 【現場直擊】2019年海南省屯昌縣屯城鎮逢田境主開光過火山
    圖片、視頻:逢田境主子孫      公元2019年3月7日(農曆歲次己亥年二月初一)海南省屯昌縣屯城鎮逢田境主英烈大娘娘滿堂官將換新袍開光點目過火山
  • 大山裡的人們為什麼不搬出來?政府有沒有義務幫助他們搬出來?
    問:「大山裡」似乎已經成了偏遠、貧困的代名詞。有些人去大山裡支教,有些人去大山裡秀慈善。支援山區不僅路途遙遠,效率也很低,支援工作似乎永遠沒有盡頭。為何不能將人煙稀少的山區變成自然保護區,並為山區人民在更適宜人類居住的地方創建新的家園?要實現這個「不現實」的想法又有哪些困難需要克服?
  • 如何看出寶寶患有腦癱呢?不要讓腦癱影響了孩子的一生!
    有極少數的嬰兒在剛生出來的時候,會發現腦癱的,造成嬰兒腦癱的原因是有很多的,有可能是因為胎兒在孕婦肚子中的時候,已經出現了缺氧的現象,還有可能因為在生產過程中出現了意外的現象,都有可能讓嬰兒出現腦癱。那麼,怎樣看出嬰兒腦癱呢?
  • 特殊教育學校:讓笑容綻放在大山腳下
    新華社西寧1月6日電 題:特殊教育學校:讓笑容綻放在大山腳下新華社記者嚴賦憬、藍翔「很好,接著走!一步一步,不能跳哦……」陽光灑進康復訓練室,實習教師鄧海蓮正和學生馬洪文一起練習走路。她牽著孩子的手,不斷鼓勁,耐心陪著他在康復器材上一點點向前進。
  • 逢田梨香子 |「My only Principal」
    ■ 逢田梨香子1992年8月8日 / 東京都出身 /身高152cm /血液型=O型 /Instagram:aida_rikako_ /微信公眾號@犬寶堡 微信公眾號@犬寶堡逢田が「スピリッツ」の表紙に登場するのは、今回が初めてのこ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