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啟動第七次調引客水工程 計劃配水1.8億立方米

2020-12-23 中國山東網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12月20日訊 (記者 盧偉霞 通訊員 王琛) 黃河之水天上來,潤澤膠東保民生。2020年12月19日,通過膠東調水工程調引客水水頭正式進入門樓水庫,標誌著煙臺市第七次調引客水正式啟動。本年度調水運行時間為2020年12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實行膠東調水工程與南水北調東線山東段工程、黃水東調工程聯合調度,計劃向煙臺市配水1.8億立方米。

本次調水的一大亮點是「智能化」。煙臺段全線已完成自動化建設任務,並全面投入運行。調度運行人員在調度指揮中心可以通過自動化化控制系統,經通信光纜線路,實現對閘門控制、水位監測、水量管控、渠道巡查、水質檢測等一系列操作,實現調水運行智慧化、智能化、自動化。

滾滾黃河水,濃濃為民情。本次調水時間緊、任務重,需要克服新冠疫情、冬季低溫、超負荷運行等多種因素影響,省調水中心煙臺分中心將緊緊圍繞省水利廳、省調水中心的安排部署,秉承「以人民為中心」發展理念,堅持水利發展總基調,全體幹部職工以飽滿的工作熱情、良好的精神狀態、嚴謹的工作作風,全力投入到調水工作中來,確保2020-2021年度調水任務圓滿完成。

據統計,自2015年以來,膠東調水工程已累計向煙臺市調水2.34億立方米,有效地緩解了煙臺市水資源短缺的局面,發揮了巨大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為煙臺市經濟社會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提供了有力的供水支撐和保障。

相關焦點

  • 煙臺市第七次調引客水正式啟動 計劃配水1.8億立方米
    2020年12月19日通過膠東調水工程調引客水水頭正式進入門樓水庫,標誌著煙臺市第七次調引客水正式啟動。本年度調水運行時間為2020年12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實行膠東調水工程與南水北調東線山東段工程、黃水東調工程聯合調度,計劃向煙臺市配水1.8億立方米。  本次調水的一大亮點是「智能化」。煙臺段全線已完成自動化建設任務,並全面投入運行。
  • 南水北調東線啟動新的年度調水 計劃向山東調水6.7億方
    新華社北京12月23日電(記者 劉詩平)23日10時許,南水北調東線臺兒莊泵站開機,東線2020-2021年度調水正式啟動。新華社發(南水北調東線總公司供圖)南水北調東線總公司相關負責人說,新的調水年度計劃向山東省調水6.7億立方米,預計2021年5月底之前完成。按照計劃,本次調水率先啟動東線山東境內工程,江蘇境內洪澤湖至駱馬湖段、長江至洪澤湖段工程隨之逐級啟動。
  • 投資5.5億元,山東擬調黃河水入峽山水庫!
    膠東四地發生的持續乾旱,嚴重威脅區域內的經濟和社會發展,迫切需要建設相應的調蓄水工程。近十幾年來,引調客水補源已成為膠東地區解決水危機的主要手段。以濰坊市為例,僅2014年10月份以來,峽山、白浪河水庫供水區已引調利用黃河水、長江水5.53億立方米,客水已佔供水總量的72%以上。
  • 陝西引紅濟石調水工程啟動通水
    引紅濟石通水啟動會  中國水利網站12月21日訊 (記者 劉豔芹)12月20日,陝西引紅濟石調水工程通水啟動會在太白縣舉行,副省長魏增軍講話並啟閘通水。  引紅濟石調水工程位於太白縣境內,自秦嶺南麓漢江水系褒河支流紅巖河上遊取水,通過穿越秦嶺腹地19.76公裡隧洞自流調入石頭河,經石頭河水庫調蓄後,年供水能力達到2.66億立方米,除保持向西安市供水0.95億立方米外,新增向鹹陽、楊凌、寶雞等城市供水1.26億立方米,保證向岐山眉縣兩縣灌區供水0.55億立方米外,還向渭河生態補水4696萬立方米。
  • 南水北調東中線6年調水超394億立方米
    本報北京電  (記者王浩)12月12日,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迎來全面通水6周年。6年來,工程累計調水超394億立方米,1.2億人直接受益,其中,中線工程調水348億立方米,約6900萬人受益;東線工程向山東調水46億立方米,惠及人口約5800萬。工程運行安全高效,綜合效益顯著,沿線群眾普遍認可。  目前,南水北調後續工程前期工作正穩步推進。
  • 3477萬立方米!龍口調水入王屋水庫、遲家溝水庫……
    3477萬立方米! 日前,隨著南欒河泵站機組的關閉 我市2019—2020年度 調引客水工作圓滿完成
  • 南水北調東中線6年調水超394億立方米_新聞中心_中國網
    12月12日,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迎來全面通水6周年。6年來,工程累計調水超394億立方米,1.2億人直接受益,其中,中線工程調水348億立方米,約6900萬人受益;東線工程向山東調水46億立方米,惠及人口約5800萬。工程運行安全高效,綜合效益顯著,沿線群眾普遍認可。目前,南水北調後續工程前期工作正穩步推進。
  • 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累計調水超394億立方米_新聞中心_中國網
    12月12日,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迎來全面通水6周年。6年來,工程運行安全高效,綜合效益顯著,累計調水超394億立方米,「南水」成為沿線多個城市的主力水源,超過1.2億人直接受益。其中,中線工程調水348億立方米,約6900萬人受益;東線工程調水46億立方米,惠及人口約5800萬。值得提及的是,2020年5月9日至6月21日,通過優化調度,中線一期工程首次以420立方米每秒設計最大流量輸水,提升了華北地下水超採綜合治理成效,驗證了工程大流量輸水能力,集中檢驗了工程質量和運行管理水平。
  • 南水北調東中線調水超三百九十四億立方米
    本文轉自【人民網-人民日報】;本報北京12月12日電 (記者王浩)12月12日,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迎來全面通水6周年。記者從水利部獲悉:6年來,工程累計調水超394億立方米,1.2億人直接受益,其中,中線工程調水348億立方米,約6900萬人受益;東線工程向山東調水46億立方米,惠及人口約5800萬。目前,南水北調後續工程前期工作正穩步推進。 東中線一期工程全面通水以來,累計實施生態補水超52億立方米,推動了沿線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發展。
  • 中國發布丨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通水六周年:調水超394億...
    中國網12月12日訊(記者 張豔玲)2020年12月12日,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迎來全面通水六周年。六年來,工程累計調水超394億立方米,1.2億人直接受益,其中,中線工程調水348億立方米,約6900萬人受益;東線工程向山東調水46億立方米,惠及人口約5800萬。
  • 應對乾旱,煙臺在行動!這些村民已經喝上「救急水」...
    要堅持精細管理,按照「先生活、後生產,先節水、後調水,先地表、後地下」的原則,加強計劃用水和節約用水管理,降低水資源消耗,加緊爭取更多客水,提高非常規水利用率,多措並舉緩解用水壓力。要堅持齊抓共管,調動全市力量抓抗旱,採取市直部門單位包幫飲水困難村等方式,精心做好應急送水、物資準備、資金保障、油電供應等工作,合力打好抗旱攻堅戰、整體戰。
  • 南水北調:6年向河南調水118.54億立方米 2380萬群眾受益
    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為我省實施生態補水,圖為南水通過潁河退水閘12月11日,記者從河南省水利廳和水利部南水北調中線建管局獲悉,截至當天8時,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通水6年來累計向北方調水348.63億立方米,約6700萬人受益;其中向我省調水118.54億立方米,我省工程沿線2380
  • 累計調水394億立方米 生態補水超過52億立方米 南水北調6年 超1.2...
    原標題:累計調水394億立方米 生態補水超過52億立方米 南水北調6年 超1.2億人受益   12日,
  • 全面通水六年 南水北調東中線調水超三百九十四億立方米(新數據 新...
    本報北京12月12日電 (記者王浩)12月12日,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迎來全面通水6周年。記者從水利部獲悉:6年來,工程累計調水超394億立方米,1.2億人直接受益,其中,中線工程調水348億立方米,約6900萬人受益;東線工程向山東調水46億立方米,惠及人口約5800萬。
  • 南水北調東、中線調水六年,帶來哪些大變化?
    南水北調東、中線六年累計調水394億立方米 1.2億人受益據水利部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國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全面通水六年來,工程累計調水超394億立方米,1.2億人直接受益,其中,中線工程調水348億立方米,約6900萬人受益;東線工程向山東調水46億立方米,惠及人口約5800萬。
  • 菏澤發力引黃灌區農業節水工程客水汩汩潤田間
    □記者 趙念東 報導本報菏澤訊 「黃河水是菏澤市唯一的客水資源,全市農業工業生產以及城鄉居民生活用水、生態用水等對黃河水的依賴性很大。」12月3日,在菏澤市引黃灌區農業節水工程建設新聞發布會上,菏澤市水務局副局長李魁軍介紹,農業用水佔全市用水總量的80%左右,開展引黃灌區農業節水工程建設,完善輸配水工程,健全計量設施,建設信息化管理系統,基本實現農業用水計量收費,可以有效提高引黃灌區農業用水效率,大大緩解菏澤用水壓力。
  • 今年全省利用引江水量超過36億立方米
    到12月中旬,全省利用引江水量超過36億立方米,創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通水六年來新高,在工程沿線四省市中位居榜首 全省已有7個設區市、92個縣(市、區)的2500多萬城鄉居民喝上了優質的引江水 六年來,我省攻堅克難完成了南水北調配套工程建設,總投資近600
  • 南水北調,不只調來好水
    東線,自江蘇揚州江都水利樞紐提水,沿京杭大運河及平行河道逐級翻水北送,以世界最大規模泵站群實現「水往高處流」,累計向山東調水46億立方米,惠及人口約5800萬;中線,南水出陶岔、過啞口、飛渡槽、鑽暗涵,跋涉1432公裡潤澤京津冀豫,累計調水348億立方米,約6900萬人受益。394億立方米,記錄著南水北調東中線全面通水6年來的點滴。
  • 南水北調東、中線調水六年,帶來哪些大變化?_國內新聞_新聞_湘潭在線
    南水北調東、中線六年累計調水394億立方米 1.2億人受益據水利部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國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全面通水六年來,工程累計調水超394億立方米,1.2億人直接受益,其中,中線工程調水348億立方米,約6900萬人受益;東線工程向山東調水46億立方米,惠及人口約5800萬。
  • 超394億立方米!
    12月12日,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迎來全面通水6周年。6年來,工程運行安全高效,綜合效益顯著,累計調水超394億立方米,「南水」成為沿線多個城市的主力水源,超過1.2億人直接受益。其中,中線工程調水348億立方米,約6900萬人受益;東線工程調水46億立方米,惠及人口約5800萬。值得提及的是,2020年5月9日至6月21日,通過優化調度,中線一期工程首次以420立方米每秒設計最大流量輸水,提升了華北地下水超採綜合治理成效,驗證了工程大流量輸水能力,集中檢驗了工程質量和運行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