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乾旱,煙臺在行動!這些村民已經喝上「救急水」...

2021-03-04 大眾網煙臺

旱!旱!旱!

今年夏天

整個煙臺的旱情不容樂觀!

來自煙臺市水利局7月份的統計數據顯示,

截至7月27日,

全市平均降水量177.4毫米,

比去年同期偏少52.4%

比歷年同期偏少48%

498座小型水庫乾涸

流域面積50平方公裡以上96條河流

全部斷流或乾涸

149萬畝在田農作物受旱,

139.1萬畝果樹受旱,

43個鄉鎮、365個村、

14.47萬人、675頭大牲畜

出現臨時性飲水困難。

入夏以來,受特殊天氣形勢影響,

煙臺持續晴熱高溫,

乾旱缺雨,形勢十分嚴峻。


7月29日,在蓬萊市大辛店鎮,煙臺市委書記張術平先後到丘山水庫和五甲村,走進打井現場、田間地頭、村民家中,實地察看水庫蓄水情況和農作物旱情,並聽取抗旱工作匯報。他強調,當前全市抗旱形勢十分嚴峻,各級各部門要切實強化責任感和緊迫感,扎紮實實做好抗旱救災各項工作,堅決保障城鄉居民用水安全。要堅持科學抗旱,加強統籌協調,合理調配資源,統一布局打井工作,既保證當前應急需要,又考慮長遠發展需求,防止盲目無序作業。要堅持精細管理,按照「先生活、後生產,先節水、後調水,先地表、後地下」的原則,加強計劃用水和節約用水管理,降低水資源消耗,加緊爭取更多客水,提高非常規水利用率,多措並舉緩解用水壓力。要堅持齊抓共管,調動全市力量抓抗旱,採取市直部門單位包幫飲水困難村等方式,精心做好應急送水、物資準備、資金保障、油電供應等工作,合力打好抗旱攻堅戰、整體戰。7月24日-25日,市委副書記、市長陳飛到招遠市、棲霞市實地察看旱情和農村供水情況,並走訪貧困戶,檢查農村改廁工作,要求各級各有關部門切實強化農村供水保障能力,不斷提升鄉村振興和脫貧攻堅水平。陳飛指出,農村飲水安全事關廣大農民福祉,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脫貧攻堅的一項重要任務。各級各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大力實施農村飲水安全攻堅行動,因地制宜、科學施策,探索多種解決模式,科學調配水資源,加強節約用水管理,全力保障城鄉居民生活用水,努力保障工農業生產用水。

7月28日下午,

煙臺市召開全市抗旱工作會議,

要求市縣鄉三級聯動,

因地制宜、綜合施策,

千方百計確保農村群眾飲水安全。


市委、市政府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密切關注旱情發展,高度重視部分群眾生產生活用水困難,急群眾之所急,謀群眾之所需,決定啟動應急送水工作。對群眾吃水困難的村,由市縣鄉統籌聯動、密切配合,採取尋找新的水源、運水送水、打井供水等方式,千方百計保水供水。特別是對吃水最困難、整村需要拉水送水的村,由市直部門對口幫扶,縣鄉配套聯動,一村不落、一戶不少,儘快給群眾送去安全放心的飲用水。

在保障飲水安全方面,加快實施農村飲水安全攻堅行動,實施了應急調水,今年通過南水北調工程調引客水7956萬立方米,較計劃調水量增加1500萬立方米。還制定了幫助縣市區飲水困難村打井和拉水的方案,解決農村臨時飲水困難問題。截至7月27日,全市新打機電井877眼,新建泵站56處,改造管網28處。累計投入抗旱勞力32萬人次,動用泵站929處、機電井1.89萬眼、抗旱機動設備10.4萬臺套,累計澆灌農田246.8萬畝次、果樹136.2萬畝次,解決了13.8萬人、4600多頭大牲畜臨時性缺水困難問題。近日,全市農村飲水困難村應急送水全面啟動。根據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全市各部門迅速行動,向飲水困難村集中運送桶裝水和生活用水,解決飽受飲水困擾百姓的燃眉之急。29日,共計7272桶桶裝飲用水、2000箱飲用水、725.7噸罐裝生活用水送到村民手中。


煙臺市民政局給蓬萊市村裡集鎮石門口村送水

煙臺市民政局赴蓬萊市大辛店鎮腰裡王村

送去飲用水82桶、生活用水6噸

煙臺市民政局給蓬萊市村裡集鎮石門口村送水

市民政局赴蓬萊市大辛店鎮腰裡王村送去飲用水82桶、生活用水6噸

煙臺市民政局給蓬萊市村裡集鎮石門口村送水

煙臺市民政局給蓬萊市村裡集鎮石門口村送水

煙臺市住建局送水下鄉

取到水的村民

取水的村民

市城管局赴福山區回裡鎮土峻頭村和後福村,送去生活用水20噸

煙臺市消防救援支隊


團市委赴福山區東廳街道王家莊村送去桶裝礦泉水130桶,自來水3噸;

市發改委赴蓬萊大辛店鎮高莊村送去生活用水13噸、桶裝飲用水256桶;市教育局赴蓬萊市大辛店田家村,為村民送去150桶桶裝水、4噸生活用水;市工信局赴海陽市盤石店鎮薛家村和東庵村送去桶裝飲用水600桶;市公安局赴萊陽市古柳街道望市村送去桶裝飲用水500桶、生活用水50噸;市財政局分赴蓬萊市大辛店鎮五甲村、後楊頭村,為兩村380戶百姓送去飲用水380桶、生活用水38噸;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到龍口七甲鎮朱家村、大磨曲家村送去桶裝水714桶,並帶地質三院院長、專家,實地查看可能取水位置,下步將派駐工程隊進村打井;市生態環境局赴海陽市小紀鎮小楊格莊村送來了桶裝飲用水148桶、生活用水13噸;市交通運輸局為海陽市小紀鎮泉水村送去桶裝飲用水413桶;市水利局為棲霞市臧家莊鎮南尹家村送去20噸生活用水、150桶桶裝水;市海洋發展和漁業局為海陽市小紀鎮荷葉山後村送去桶裝飲用水181桶;市衛健委赴蓬萊市大辛店鎮柳家村,為村民送去桶裝飲用水360桶、生活用水11噸;市應急局為開發區墟裡村運送桶裝水603桶、飲用水20多噸;市國資委赴龍口石良鎮後曲村、山西頭村送去桶裝水304桶;市體育局赴龍口市石良鎮後柳村送去桶裝飲用水165桶;市統計局赴開發區潮水鎮中村送去桶裝飲用水140桶、生活用水18噸;市醫療保障局赴福山區東廳街道北庵溝村,為村民送去桶裝飲用水101桶;市人防辦為龍口市石良鎮東孫村送去桶裝飲用水270桶;市機關事務局為開發區潮水鎮接夼盧家送去桶裝飲用水112桶;市供銷社赴龍口七甲鎮山前郭家村、石良鎮棗林村送去桶裝飲用水435桶。招遠市爭取各級財政安排專項資金500萬元用於飲水工程補助,海陽市組織工作人員連夜對農村飲水困難村莊進行摸底排查,棲霞市組織棲霞市屬的3座水庫適時開閘放水投入抗旱,萊陽市成立6個督導組對各鎮街抗旱保飲水安全工作開展情況進行現場核實、督導;牟平區通過定時供水和鄰裡互助等措施,基本解決農村群眾臨時性飲水困難問題,萊山區發動群眾對現有出水不足的大口井、平塘進行清淤。芝罘區研究制定構建芝罘區節水型社區(小區)的細則,高新區組織各鄉鎮對轄區所有村莊飲用水安全進行詳細摸排,崑嵛山區對農村自來水水源和消毒設備運行情況進行調研,加強自來水運行管護.

面對旱情,

煙臺各縣市區不等不靠,

多種方式加大抗旱力度,

確保把旱情損失降到最低。

小編在此倡議:

節約用水,人人有責!

攜手抗旱,從點滴做起!

好消息是

煙臺又將迎來一場大雨

來看一下今天最新的雨情表吧!

煙臺其他地區的小夥伴不要心急

大雨真的要來!

今天夜間至8月2日!


31日11時20分,山東省氣象臺發布降雨預報。受副高邊緣暖溼氣流影響,預計今天夜間至8月2日,山東省有一次較明顯降雨過程,以雷雨天氣為主,雨量分布不均。其中,魯南地區有大雨局部暴雨或大暴雨,魯西北和魯中地區有中到大雨局部暴雨,半島地區有小到中雨局部大雨,雷雨地區雷雨時陣風7~9級。過程降水量:全省平均20~35毫米;菏澤、濟寧、棗莊、臨沂、聊城和泰安等6市25~40毫米,局部100毫米以上;德州、濱州、東營、濟南、淄博和濰坊等6市10~25毫米,局部50mm以上;其他地區5~15毫米,局部25毫米以上。

煙臺最新天氣預報

明天白天到夜間,多雲間陰,南風,風力3到4級,最高氣溫34℃,最低氣溫27℃。後天白天到夜間:多雲,南風,風力3到4級,氣溫:32~26℃。

期待這場大雨能有效緩解旱情

同意的請點擊「在看

讓更多人看到這個消息吧!

來源:大眾網·海報新聞、人民日報、煙臺日報、煙臺時刻等

在這裡,閱煙臺,讀人生

煙臺大眾網

身邊丨生活丨溫度

新聞熱線:0535-6016688

領導說了!

相關焦點

  • 水水水!政府三次引水保民生!700萬煙臺人,從今天起我們要做這樣的承諾!
    自2014年汛後,煙臺降水持續偏少,發生了連續乾旱。數據統計,截至今年5月15日,全市平均累計降水72.1毫米,地表蓄水量為2.8億立方米,均比往年偏少。2015年以來,全市先後三次利用南水北調工程調引黃河水和長江水,水利部門先後派出200多人次的水利專家和技術人員深入田間指導生產,並且不斷加快重點抗旱基礎設施建設。
  • (圖)資源:讓每一位村民喝上「安全水、放心水」
    瓜裡鄉水頭村是「十三五」深度貧困村,全村建檔立卡貧困戶198戶774人,貧困人口數量大,村民小組分散,高山片區多。該村常年雨量充沛,但由於高山片區難以蓄水及鋪設管道等原因,村民飲水問題如鯁在喉。為解決這件「心頭大事」,鄉黨委政府、村兩委及駐村工作組付出了艱苦卓越的努力。
  • 江西安福:南阜村告別「應急水」喝上「幸福水」
    央廣網安福12月14日消息(記者鄧玉玲 通訊員劉麗強 羅玉豔)「你看,這水多清澈,泡出來的茶都特別香。」12月12日,江西省吉安市安福縣甘洛鄉鄉長況海涓來到南阜村,對該村水源地保護進行現場辦公,他在村民譚生媛家剛落座,譚生媛就遞上一杯濃茶。
  • 畢節大方縣飲水安全提質升級 群眾喝上放心水
    畢節大方縣飲水安全提質升級 群眾喝上放心水 發布時間:2020-12-09 13:57:35      來源:畢節日報   「現在用水只要打開水龍頭就有了
  • 農村居民喝上了乾淨水、放心水!
    「以前喝的都是山上接的泉水,時有時無,遇上乾旱,水還渾濁。現在喝自來水,不用擔心不衛生、不安全。」12月8日中午,五指山市南聖鎮新春新村村民曾德興剛回到家,就拿起水壺去廚房接水,準備燒水泡茶。「十三五」以來,我省圍繞實現全面小康的任務和要求,緊緊圍繞鄉村振興戰略,大力實施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建設城鄉供水管網延伸工程,全面深化農村飲水安全改革,將乾淨水、安全水引入千家萬戶。 2015年,省水務廳編制我省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十三五」規劃,規劃受益農村人口58.73萬人。
  • 投入70多萬,羅東這個村村民年底有望全部喝上自來水
    荊坑村57歲的老黨員黃梅華在廚房接過大半盆水,淘洗剛從菜園子採摘回來的青菜,一旁老伴正在淘米,準備做午飯。「以前家裡用的都是井水,一遇到乾旱就沒有水。 此前,由於沒有自來水廠,荊坑村村民的生活用水都是來自山泉水。2019年5月,氣候乾旱,村民發現山泉水乾涸,導致生活用水出現困難。 「我們村與高塘村交界,都是屬於地勢高的地方。」黃應良回憶道,那時候村民只能下山去買桶裝水救急,可這治標不治本。
  • 讓「貧水村」用上放心水——山東地礦四院「抗旱找水打井 服務地方...
    崔吉剛說:「紙坊村歷來十年九旱,在地礦四院的大力幫助下,終於解決了村民生活用水和農田排灌的難題,真是為老百姓辦了一件好事,辦了一件實事。」  山東地礦四院為該村義務找水打井以來,發揮自身物探找水專業技術,成果顯著,在短短60餘天時間裡完成了5口井施工,其中有2口井出水量在10立方米/小時以上,很大程度上緩解了該村的旱情。
  • 靈鄉鎮巖峰村村民喝上衛生安全的自來水
    本報訊(記者 劉娟 文/攝)「聽水響、看水流,安全飲水不用愁。」在靈鄉鎮巖峰村,蜿蜒的水管沿著村社道路將乾淨衛生的水源送進了村民家中。「多年來,吃上乾淨衛生的水一直是我們巖峰村這個背靠大山的小村莊一大難題。
  • 乾旱爆裂、枯水、果小…極端天氣頻發,柑橘如何有效應對?
    極端天氣頻發 柑橘表示很受傷 隨著各路資本紛紛投資柑橘種植,各地地租相繼被推高,特別是肥水充足的農田,前年廣西很多地方水田租金已經突破上千元/畝大關。
  • 讓鄉親們喝上安全水|貴州脫貧攻堅農村飲水安全掛牌督戰紀實
    千餘名督戰「尖兵」深入一線,披星戴月,翻山越嶺,逐村逐寨開展問題排查、整改、銷號行動,掃除農村飲水安全「盲區死角」,攻克最後的貧困堡壘。冊亨縣苗族群眾用上了放心水。  村民陳正軍說,從記事以來,吃水難就是村子的「頭大難」,以前喝的都是望天水,下雨蓄一點,天幹就去背水、挑水,一個來回得2個小時。  貴州具有「山多地少、石多土少、雨多庫少、豐水又缺水」水情特徵,威寧是其典型代表地區之一。居住在邊遠地區、高海拔地區、季節性缺水地區的群眾,長期飽受水困之苦。
  • 「水汪汪」的雲南,為什么正經歷嚴重乾旱?
    《小河淌水》是一首雲南民歌,悠揚的調子一下就把我們帶到了水聲潺潺的仙境雲南。 然而,最近的新聞卻顯示:由於持續高溫,雲南正遭遇近10年最嚴重的乾旱。截至4月15日,已經造成147.79萬人飲水告急,100條河流斷流,農作物受旱面積達到了460萬畝。 看到這兒,你可能會疑惑:水資源如此豐富的雲南,為什麼會幹旱呢?
  • 【膠東地誌】煙臺地下水庫原來這麼大!揭秘煙臺「水中特種兵」!
    水,再次成為市民關注的熱點話題。當下全市持續的旱情也引發了社會各界的關注。煙臺是全國嚴重缺水地區,水資源人均佔有率不足全國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受厄爾尼諾現象影響,自2014年以來,我市發生了近20年來最為嚴重的連續乾旱,使得全市蓄水量較往年降低了60%左右,致使煙臺市區尤其是北部的萊州、招遠、龍口、蓬萊四市旱情未能得到有效緩解,城市用水缺口持續加重,給農業生產、居民生活帶來一定影響。
  • 【烏蒙山戀 紅土情深】旁官地村1240名村民喝上了自來水
    紅雲紅河集團在會澤縣馬路鄉旁官地村的扶貧成效,從村民家中水龍頭裡流出的飲用水就能一目了然。  如果問起,這些年旁官地村有什麼值得欣喜地事,村民都會說:「不用再到落差三百多米、五公裡外的山澗背水就是一件最幸福的喜事。」
  • 【幫女郎】酒廠汙染水源 村民苦不堪言
    李世存 麻吉村村民:水就是臭的直接發黃,不敢吃害怕吃了得病。然後就沒辦法只能去河灘挑水。河灘裡的水比這個好多了,已經四年了這個水吃不成我們就開始挑河灘裡的水。 除了挑遠處河灘的水以外,地處高處離酒廠較遠還沒有被汙染的一口小井,就成了全村人另一處僅有的水源地。
  • 一桶水一份情!正養泉為中國煙臺SOS兒童村捐助全年桶裝水
    SOS兒童村特殊媽媽的敬意,並讓中國煙臺SOS兒童村的媽媽和孩子們喝上健康而又有營養的水,1月4日下午,大眾網煙臺聯合煙臺市紅松林水業有限公司舉辦了「一桶水·一份情」中國煙臺SOS兒童村大眾慈善捐水活動,煙臺市紅松林水業有限公司為SOS兒童村捐贈全年的「正養泉」桶裝水,助力兒童村的孩子們茁壯、快樂成長。
  • 翼虎·山河·尋路胡煥庸線上的中國|科爾沁:乾旱籠罩草原
    他從村裡租借了200畝沙地,種上了萬餘株楊樹。剛種下去時,它們只有一個胳膊那麼長,現在這片林子已經長到十幾米高。在乾旱的沙地裡種樹並不容易。滿都拉記得,第一年剛過,樹苗死了一半,他第二年又補種上5000來株。他還不得不在極旱的時候利用地下水來給它們澆灌,一直到第三年,「樹根紮下去很深,基本不用澆水了,」他才稍微省點兒心。
  • 水潤民心
    水之潤    「水清了,飯香了,日子更甜了。」12月5日,麻陽苗族自治縣譚家寨鄉楠木橋村村民譚顯清笑著對筆者說,黨的政策真的好,讓全村群眾告別了「喝水難」和「泥巴水」的年代,真是「苦盡甘來」!    走進譚顯清家,洗衣機、熱水器等一應俱全。老譚樂呵呵地說,這些電器全村幾乎家家都有。如今,洗菜省事了,洗澡方便了。
  • 文山市7個鄉鎮遭遇罕見乾旱!群眾:活了50年沒見過……
    馬塘鎮卡莫村委會上卡莫下寨村民 周玉科 今年,辣子收得200斤至300斤,賣得1000多元錢。我們栽下的田一直幹到如今,把水解決了,這些稻田就還有一半的收成,沒有水來了,總的損失大概就在15萬元左右。 板慄顆粒無收
  • 缺水 缺水 溫州市多地因乾旱出現用水緊張
    我市多地因乾旱出現用水緊張由於長時間少雨,溫州市多地因旱情出現用水緊張的情況。永嘉上塘、甌北、黃田、烏牛、三江等地實行降壓供水。而在樂清南嶽、虹橋等地更是出現罕見的「水荒」,許多地方需要運水來解決日常用水問題。在南嶽鎮裡岙村,為了讓村民有序取水,甚至出現難得一見的「水票」。今天,本報記者前往現場採訪。
  • 村民用水告急,紅安消防及時送「甘霖」
    原標題:村民用水告急,紅安消防及時送「甘霖」「水來了,水來了,消防員為我們送水來了……」6月4日,紅安縣華河鎮龍橋村村民將水桶整整齊齊地擺放在路邊,耐心等待消防車的到來。五月以來紅安縣部分地區持續無雨乾旱,致使水井及蓄水池乾涸,紅安縣華河鎮龍橋村村民的日常生活及牲畜飲水受到嚴重影響,紅安縣消防救援站接到村民的求助後,第一時間為村民送水,解決百姓燃眉之急。為讓村民喝上放心水,送水前,消防指戰員對消防車水箱、水帶、水槍等供水器材進行了反覆清洗。消防水車到達求助點後,村民早已自覺排好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