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冬天溫州又冷又幹
氣溫較常年偏低1.3℃,降水偏少42.8%
今年冬季冷空氣越來越頻繁、降水越來越少……記者今天從市氣象部門獲悉,2020年12月中旬至2021年1月上旬,溫州市平均氣溫8.2℃,較常年同期溫度(9.5℃)偏低1.3℃;全市平均累積降水量29.3毫米,較常年同期雨量(51.3毫米)偏少42.8%。
氣象數據顯示,2020年12月中旬至2021年1月上旬,各縣(市、區)本站平均氣溫分布在5.9℃(泰順)~9.0℃(瑞安)之間,各縣(市、區)本站均較常年同期溫度偏低,其中泰順本站偏低幅度最大(偏低1.4℃)。溫州市區本站最高氣溫22.6℃(12月29日),最低氣溫-2℃(12月31日),各縣(市、區)本站極端最高氣溫24.3℃(12月29日文成本站),極端最低氣溫-6.8℃(1月9日和10日泰順本站)。
2020年12月11日至2021年1月10日全市面雨量為30.6毫米。該時間段降水數據統計,各縣(市、區)本站累積雨量分布在16.0毫米(文成)~41.0毫米(泰順)之間,均較常年同期雨量偏少,其中文成偏少幅度最大(偏少65.7%)。
「1月中旬至2月上旬為隆冬季節,本市多冷空氣活動,氣溫低,降水少。」市氣象局預測, 1月中旬至2月上旬平均氣溫6.5~8.5℃,較常年同期氣溫(7.9℃)略偏低,降水量50~70毫米,少於常年同期雨量(75.5毫米)。預計2021年1月中旬至2月上旬主要有4次冷空氣過程,分別發生在1月中旬前期(較強)、1月中旬後期-下旬前期(中等)、1月下旬中後期(較弱)、2月上旬中前期(中等)。
另據浙江省氣候中心發布的短期氣候資料顯示,2020年10月以來浙江省總降水量偏少,10月1日至12月30日全省平均降水量75.3毫米,位居歷史同期第5少,比常年偏少60%,其中溫州地區的樂清、文成、洞頭等3站降水量破歷史同期最少記錄,文成降水量27毫米,為全省最少。
我市多地因乾旱出現用水緊張
由於長時間少雨,溫州市多地因旱情出現用水緊張的情況。永嘉上塘、甌北、黃田、烏牛、三江等地實行降壓供水。而在樂清南嶽、虹橋等地更是出現罕見的「水荒」,許多地方需要運水來解決日常用水問題。在南嶽鎮裡岙村,為了讓村民有序取水,甚至出現難得一見的「水票」。今天,本報記者前往現場採訪。
樂清運來遠水解近渴
最近由於大旱,樂清南嶽鎮裡岙村自來水供應斷斷續續,甚至一度停止供水,這個有5700多人口的大村用水成了大問題。
「村裡花1萬元買了4個大水桶,安置在4個地方,每天從大荊鎮運20噸水,灌入這4個5噸容量的大水桶,解決村民的日常生活用水。」裡岙村副主任鄭餘巧說,大水桶只能起到解決村民最基本用水的問題,對於全村用水還是遠遠不夠的。「前幾天第一次取水時,現場秩序混亂,甚至一度出現搶水情況,有的村民來得早,取了很多桶水,而後面來的基本分配不到水。」鄭餘巧說,僧多粥少的情況下,如何做到有序和公平分配,成為亟待解決的事情。
「我們村委會決定印發水票,100斤一張,一戶一張輪流分發,憑水票排隊取水,第一天印製的是白色的,為了防止水票重複使用,第二天水票印成綠色。」鄭餘巧說,實行水票取水後,秩序好多了,憑票取水兩天後,我們也積極聯繫和儘可能多地調配水源,目前村民能自覺排隊取水,已經不再印發水票。今天下午,正在裡岙村裡二片區取水的黃邦堯正在排隊接水。他表示,水票確實起到維持現場秩序的作用,不過現在村民都能自覺排隊取水,不像之前那麼恐慌了。
樂清虹橋、蒲岐、南嶽等地也出現了供水不足,許多人駕車到樂清的大水缸——淡溪水庫運水。雖然連月的乾旱讓水庫水位明顯下降,但前來取水的人絡繹不絕。今天下午,記者在淡溪水庫感受到了他們為喝上一口純淨水所付出的努力。
「自來水一天有一天沒有,放出來的水都是黃色的,只能洗洗東西,不能直接飲用。」來自虹橋鎮的周老伯開著摩託車來取水,他在車上綁了9個桶,總的大概有200斤,可以用三四天。
「我開車過來40分鐘,全家人吃飯喝水,來一趟就多裝點。」來自南嶽的吳永樂直接開了一輛麵包車來運水。他希望能儘快下場大雨,以緩解當地村民的用水問題。
永嘉搭管網24小時取水
11日晚上,永嘉縣水務集團有限公司發布公告,受乾旱天氣影響,楠溪江水量不足,塘下、甌北、烏牛、三江、橋頭、橋下、沙頭高浦供水轄區實行降壓供水。正常供水時間為甌北早上6:00-8:00,黃田、三江、烏牛10:30-13:30,上塘、沙頭、橋頭17:00-20:00,橋下6:00-9:00。
家住甌北的張先生告訴記者,自己下班時收到小區提早停水的通知,乾脆去住鹿城的同事家洗了澡再回家。「本來小區通知是8點停水,還能回家洗澡,現在提早停水,家裡貯備的水不多,還是省著點用吧。」家住上塘的金女士吃完晚飯就忙著洗衣服,督促孩子早點洗澡。「儲水有限,只能維持做飯、洗臉這樣用水量不大的日常生活,洗衣服這樣用水量大的家務活得趕緊趁水壓正常做。」
許多二次供水的小區也因為水池儲水量不夠而提早停水。「小區裡本來通知晚上9點停水,但是到了7點,說小區二次供水水池空了就停水了。」家住甌北某小區的程女士說:「因為停水太突然,一家人都還沒洗臉洗澡。剛剛去買了一箱純淨水,明天早上洗漱和做飯用一下,明天水壓正常時候一定記得備水,晚上洗臉洗澡也要趁早。」
永嘉居民千方百計度過眼下的用水難關,但更關心什麼時候能正常用水。今天,記者撥打永嘉縣水務集團的客服熱線,客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受乾旱天氣影響,降壓供水還要持續一段時間,不過我們正在加緊採取措施保障居民的供水,也請您在正常供水時間段內,做好儲水準備。」
「主要是楠溪江的原水水量不夠,導致水壓降低,若持續乾旱,我們將採取協調大型水庫、開展人工降雨等方式進行水源補充。」永嘉水務集團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昨天,為保障原水供應,永嘉水務集團在楠溪江原水取水口搭建300米長管網,投入8臺大型抽水泵24小時不間斷為取水口補充水源。
市區日常供水有保障
永嘉、樂清遭遇用水困難,市區用水有保障嗎?據了解,去年,市公用集團自來水公司新建成石鼓山水廠、西向水廠,現有11座制水廠,日供水能力達150萬噸,特別是日供水能力10萬噸的石鼓山水廠從根本上解決了藤橋鎮及輕工產業園區、山福鎮、仰義街道、雙嶼街道、澤雅鎮等5個鄉鎮、街道的供水緊張問題。市公用集團珊溪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珊溪水庫的存量足夠保障供水轄區內市民的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