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華戰爭時,八路軍大砍刀壓根無法劈斷日軍刺刀,我們都被騙了

2020-12-23 迷彩前沿

導語:侵華戰爭時,八路軍大砍刀壓根無法劈斷日軍刺刀,我們都被騙了

侵華戰爭時期,日軍仗著自己有武器裝備以及戰鬥力上的優勢,對咱們發動侵略,還放話三個月之內就拿下。初期登陸東北的時候,前後沒有超過一個月就獲勝,掌握在自己手裡,為此才讓其有如此膨脹,後來本土軍隊放下芥蒂共同抗敵,從而進入長久的持續作戰階段,一直到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為止。

期間軍隊手中的資源有限,拿的武器裝備跟日軍不是一個檔次的,都是些土槍土炮,不管是威力、射程、精度都遠遠不如對方,因此造成巨大的傷亡。後來經過繳械日軍,情況才慢慢好轉,像比較有錢的國軍,則是從國外進口武器,將自己武裝起來,但即便是這樣,依舊無法讓兩軍的戰力持平。

所以在特殊情況下,白刃戰經常會在戰場上出現,通過肉搏的方式爭奪勝利的果實。一般日軍士兵用的都是刺刀居多,軍官則是用武士刀,八路軍的話用的是大砍刀,體積比較大,但比刺刀要短上不少,全力揮擊的話威力很誇張,能夠將樹木給砍成兩半,但要說劈斷日軍手中的刺刀,顯然沒有那麼容易。

在影視劇中,手持砍刀的八路軍,一招就能做到這點,現實中卻根本做不到。日軍的刺刀採用更硬度的材料製成,韌性也非常強,一定程度上已經超過大砍刀,縱然大砍刀有重量的優勢,然而仍舊做不到這點,很多退役的老兵也接受採訪的時候,也證實了這點,他們比較客觀的點評的刺刀韌性以及進行白刃戰的戰鬥力。

日軍崇尚武士道精神,冷兵器時代武士一直都是整個國家的象徵,所以文化得到有效的傳承,他們對白刃戰有著很深的理解,即便是在進行熱武器戰爭的時候,也沒有忽略相關的訓練,且還有專門的訓練用具,故而在白刃戰方面,日軍士兵並不比八路軍弱多少,反而有時候還能夠佔據優勢。

歷史上出現的白刃戰中,雙方都出現巨大的傷亡,數據無限接近1比1的戰損比,但整體抗日戰爭,我方和日軍的戰損比達到5比1,可謂是相當的誇張,為何日軍才犧牲300萬人,咱們犧牲上千萬人的原因就在這裡,實力差距無法跨越,這是個無法忽略的事實。

相關焦點

  • 抗日時,大砍刀能劈斷日本刺刀嗎?別再被電視劇給騙了
    導語:抗日時,大砍刀能劈斷日本刺刀嗎?別再被電視劇給騙了在抗日神劇中會出現這樣一個鏡頭:戰士們手上都拿著大砍刀衝刺,砍向手裡拿著刺刀的日軍士兵,最後的結果是大砍刀獲得了勝利,這會讓觀眾認為砍刀具備了強大的功能,似乎是很厲害。那麼在真實的戰場中的情況又變得如何呢?其實這種做法很不現實,大砍刀能劈斷日本刺刀的可能性很小。不要再被電視劇給騙了。
  • 抗日時,日軍拼刺刀到底有多厲害?少林寺出身老兵告訴你答案
    二戰時期,為了抵抗日本的侵略,為了保衛我們的家園,中國人民奮起抵抗,中國兒女掀起了抗擊日本侵略的活動。在抗戰時期,中國人民和日本侵略者進行了數不勝數的戰爭,這其中有槍戰,也有拼刺刀的近身白刃戰。歷史上的日軍拼刺刀可不像抗日神劇裡演的那麼的弱小,相反是十分厲害的。那麼抗戰時,日本鬼子的拼刺刀到底有多厲害呢?
  • 日軍三八式步槍上的刺刀鉤子有何用?不是裝飾品,關鍵時刻能救命
    導語:日軍三八式步槍上的刺刀鉤子有何用?不是裝飾品,關鍵時刻能救命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有不少著名的槍械,比如像德國的98K步槍、蘇聯的莫辛納甘步槍、美國的M1加蘭德步槍等。除此之外像日軍的三八式步槍口碑也很不錯。三八式步槍,加上刺刀的情況下高達1.6米,日軍的平均身高只有1.5米左右,形成非常鮮明的對比,然而上面有很多的設計卻讓人不解,比如刺刀上的鉤子是用來幹啥的?難道是裝飾品?答案顯示並非如此,這個刺刀一般情況下不會用,關鍵時刻是能夠用來保命的,很多人都不知道。
  • 日軍的拼刺刀有多厲害?少林出身的八路軍被一刀震麻手掌!
    日軍在白刃戰中的戰鬥力之所以強,有這麼幾個優勢。 第一,裝備好。日軍的三八大蓋很長,裝上刺刀之後,可達1.8米!而我軍用的中正式步槍,只有1.68米,正所謂一寸長一寸強,在正面對刺的時候,往往是日軍的刀先到。
  • 我軍拼刺刀居然比日軍強?實際情況不是這樣,聽抗戰老兵怎麼說
    在抗戰片中,日軍基本上都端著三八大蓋,上著明晃晃的刺刀,我們對此一定記憶尤深。而與此形成對比的是,我軍也非常喜歡白刃戰,一般都是打完幾輪子彈以後,全軍上刺刀,與日軍進行搏鬥。在抗戰片中,我軍英勇無畏,手持大刀四處砍殺,如入無人之境,大刀所到之處,日本鬼子無法抵抗。
  • 侵華戰爭時期老照片:日本鬼子練拼刺刀,圖二是三八大蓋模樣!
    侵華戰爭時期老照片:日本鬼子練拼刺刀,圖二是三八大蓋模樣!日本鬼子正在訓練,他們練拼刺刀,拼刺刀大家都很熟悉了。 這是三八大蓋模樣,三八大蓋就是日軍三八式步槍。由於其槍機上有一個隨槍機連動的防塵蓋以及機匣上刻有「三八式」字樣而得名。
  • 此日軍大將稱:二戰中唯有此國軍隊敢與日軍拼刺刀,不是美國
    刺刀是軍人勇武精神的體現和象徵,它雖是正宗的冷兵器,卻是在步槍這種熱兵器誕生後出現的,而且通常都是與槍配合使用。從出現至今的400餘年中,刺刀一直都是軍用步槍上不可缺少的一個部分,而且在戰場上經常使用。
  • 3個日軍背靠背,10個八路軍不佔便宜,為何差距如此懸殊?
    我們都知道,在抗戰初期我國的軍事實力較為落後,所以在正面交鋒時往往會使用大刀來對抗日軍的刺刀,並且還有著非常不錯的戰績,但是自抗戰中期以後幾乎所有的八路軍部隊都沒有繼續使用大刀了,而改裝了刺刀。那麼,為何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
  • 一名侵華日軍因一碗米飯,成為解放軍空軍之父,回國後受盡冷落
    一名侵華日軍因一碗米飯,成為解放軍空軍之父,回國後受盡冷落 提起日本侵略者,浮現在我們腦海的都是他們慘絕人寰,毫無人性的醜陋面孔和邪惡行徑。然而,也不乏一直尚存人性的日軍,用一生替侵華日軍贖罪。
  • 他本是侵華日軍,卻加入了共產黨,死後八路軍冒死搶回遺體並安葬
    14年的時間,無數中華兒女站出來和侵華日軍對抗,只為將侵略者趕出國門。儘管距離抗日戰爭結束已經過去了70多個年頭,但於我們而言歷史不能忘,至今很多人都還是打心裡對日本這個國家喜歡不起來。畢竟回顧歷史,侵華日軍給我們帶來的傷害不是時間可以磨滅的。可有一說一,當初的侵華日軍中,也有一部分少對侵華戰爭是持反對態度的,佔比雖少始終也是有的。
  • 抗日戰爭時期,與日軍拼刺刀有多艱難?抗日神劇是什麼東西?
    抗日戰爭時期,我國付出了沉痛的代價,終於取得了戰爭的勝利,將日本鬼子們全部趕出了中國。 戰爭之中,由於雙方裝備以及物資上的差距,我軍一直都是處於極為劣勢的狀態,而為了緩解裝備所帶來的劣勢,我們的軍隊常常會選擇與日軍展開白刃戰。
  • 日本俘虜為何會加入八路軍?夥食優待有尊嚴,到前線勸說日軍反戰
    1939年1月,山西省的八路軍前方總指揮部舉辦了一場元旦晚會,不同尋常的是,有3名日本人參加了晚會。他們曾是戰俘,但即將要加入八路軍,其中,一名叫前田光繁的人走到了舞臺前發表感想,表示堅決反對日本法西斯發動的侵華戰爭。
  • 日本侵華時,「鬼子進村」到底是什麼樣的?老兵:電視劇拍的太假
    眾所周知,新中國成立之前,中國經歷了令人難忘的抗日戰爭,日軍侵華時間長達14年,民眾們陷入了苦不堪言的痛苦之中。日軍在中國各地搶殺燒奪,無惡不作,日軍用他們的刺刀無情的穿過中國同胞的身體,他們的手段極其殘忍無情,此後日軍被冠上了「鬼子」的頭銜。
  • 日軍拼刺刀時先退掉子彈,是因為武士道精神?原因「令人不齒」
    我們現在可以在史料中、博物館裡看到有關抗日戰爭的記載和資料,影視作品也多次選取抗日戰爭作為題材,這些都可以幫助我們銘記這段歷史。在回顧抗日戰爭的時候,很多人會注意到,抗日戰士因為裝備不足很多時候面對日軍都只能用刀,但裝備精良的日軍也會跟我們拼刺刀。
  • 「吃裡扒外」的侵華日軍——齋藤邦雄
    我們平時在熒幕中看到的侵華日軍,要麼是極度兇殘,要麼是極度白痴,而今天說的這位日本兵,簡直就是日軍的異類!他叫——齋藤邦雄。齋藤邦雄1941年入伍,在上原日軍第63師團任機槍射手,他在中國和八路軍打了三四年的仗,非但沒有作孽,反而經常幹好事。日軍俘虜了八路軍傷員,他時常送飯送水,噓寒問暖;乘人不注意就把俘虜放了。為什麼齋藤如此反感自己的同胞——侵華日軍呢?
  • 開腦洞,1950年的中國人民志願軍遇到侵華日軍會發生什麼?
    1937年7月,日本炮製七七事變,發動全面侵華戰爭,8月13號,淞滬會戰爆發,大半個中國燃起抗戰烽煙。 1950年10月,朝鮮人民軍兵敗半島,中國人民志願軍遠徵朝鮮,1953年7月,板門店協議籤署,中國人民志願軍勝利班師回國。
  • 真正的八路軍雷霆戰神身高一米九,曾一次擊斃27名日軍
    然而呂俊生的飯量之大也讓人嘆為觀止,很快他就為此不得不外出找工作餬口,13歲時他就來到河南武安縣當學徒,最終在武安縣某商號成為一名護院兼長工,閒暇時他曾在此地擺過擂臺。在臺上擺著一支32斤的鐵槍和一把近10斤的大刀,呂俊生先舞了半小時的鐵槍,再喝碗水就接著舞半小時大刀。然而擂臺擺了很久,都從無一人能在比武中抗衡呂俊生,也無法在舞槍或舞刀時堅持更久,所以這個擂臺一直沒有被攻破。
  • 陝西作為八路軍首府,日軍為何不攻打?真相揭開後,原來本事不夠
    問題來了,為什麼日軍不去佔領我們陝西呢?你應該知道,陝西延安是我們八路軍的首都,這難道還不夠嗎?的確,近代的陝西,也不算什麼富饒之地,而且日軍也有一種習慣,想佔領就佔領省會城市,比如山西、上海、南京等,因為這些城市都是富饒之地,這很符合日軍的「以戰養戰」戰略。
  • 抗戰期間八路軍擊斃了哪6名日軍將領?
    只有全民族實行抗戰,才是我們的出路!」國共合作、奮勇殺敵。廣袤的中華大地上,到處是血戰衛國的戰士,寧死不降的硬骨——誓將日寇趕出中國。侵華日軍終戰敗,且為發動侵略戰爭付出了代價。在「七七事變」78周年紀念日前夕,研究日軍侵華歷史的專家、北京軍區原研究員張子申先生接受了新華社北京軍區支社原社長、高級記者陳輝專訪。
  • 老照片再現侵華日軍當年暴行:圖3百姓遭活埋,圖8女子被日軍玷汙!
    1931年9月18日,日本對中國發動了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自此日軍便開始了蓄謀已久的侵華戰爭,14年間把鐵蹄和戰火帶到了中國的各個地方,燒傷劫掠無惡不作,山河破碎,無數百姓喪生,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1931年「九一八」成了中國的國恥日,是無數中國人民心中的痛。今天,我們通過一組照片來揭露日軍當年罪行。照片中日軍正活埋中國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