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事安全知識小課堂
俗話說,「行船走馬三分險」,船舶在內河通航水域航行發生水上交通事故造成「船毀、人亡、橋損」的情況並不少見,受內河通航水域橋梁管線建設增多、內河船舶大型化、惡劣天氣頻發等因素影響,船舶在內河水域航行面臨著諸多安全風險,各船舶、航運公司應該高度重視並採用有效防範措施。
廣州增城海事處按照「用好一個指引、站好兩個崗哨、管好三種船舶、補好四個漏點、治理五大風險」的工作思路,結合東江北幹流水域特點,制定《廣州增城海事處船舶航行安全指引》,供各航運公司、船舶了解,更好的熟悉通航環境和通航秩序,以採取有效措施防範水上交通事故發生,共同維護水上交通安全。
小課堂給大家分享兩個內河水域的事故案例,讓大家引以為戒,共同維護水上交通安全。
事故案例
01
2019年1月10日,「粵東莞貨**」船沿東江北幹流空載出港,船艏龍門架超高觸碰廣深高速公路東洲大橋底部,造成大橋5片T梁不同程度受損,事故直接經濟損失約920萬元,船長適任證書被吊銷。
東洲大橋更換T梁現場
02
2016年1月28日,「博運**」船在東江北幹流東莞市麻湧鎮南州村對開水域錨泊時,船上人員操作附屬艇吊離水面約2-3米,吊艇鉤突然脫落,造成艇上3人落水,其中2人獲救,1人死亡。
「博運**」船附屬艇
安全風險
船舶在東江北幹流(南方鹼廠至觀海口段)航行、停泊、作業期間,主要存在以下安全風險:
一
船碰橋梁風險
1.橋梁的可通航高度受到潮汐、水位等因素影響,處於動態變化中,江南大橋受洪水影響時,通航高度不足7.5米;
2.部分內河船舶駕駛員適任證書沒有「東江航線」籤注,不熟悉水域情況,不掌握橋梁淨高和淨寬,不了解通航橋孔特點;
3.部分內河船舶未制定航行計劃,駕駛員憑經驗駕駛船舶。
二
人員落水風險
1.船員在附屬艇施放或吊起過程中乘艇升降;
2.艇上人員未穿著救生衣或攜帶救生浮具;
3.附屬艇駕駛人員操艇技術不熟練,在夜間或惡劣海況條件下航行。
三
危險天氣風險
1.受颱風影響,水面風力可達10級;
2.受汛期洪水影響,水流速度超過3節;
3.船舶在汛期、颱風影響期間,船舶容易出現走錨漂流造成碰撞或觸碰橋梁事故發生。
下面,我給大家講解一下,橋梁水域航行「四禁止、四應當」。
重點防範
一
四禁止
1.禁止船舶從禁航標誌的橋孔通過;
2.禁止船舶在橋區水域航行時追越、並排航行、掉頭、橫駛;
3.禁止船舶在橋區水域進行航行試驗;
4.禁止船舶在橋區水域內錨泊。
二
四應當
1.船舶進入橋區水域前,應當檢查船舶主要航行設備、號燈等,確保處於良好狀態,通過橋區水域時,使用安全航速,儘量縮短通過時間;
2.能見度不良時,船長(駕駛員)應當對危險度做出評估,在不能確保安全通過橋區水域時應選擇合適地點錨泊,等能見度改善後再通過;
3.船舶通過通航橋孔前,船長(駕駛員)應當掌握本船水面上的最大高度,保留足夠的富餘高度,與橋墩邊緣保持足夠的安全間距;
4.汛期水流湍急,船長(駕駛員)應當對船舶操作性能等進行評估,在不能確保安全通過橋區水域時,不得強行通過,及時採取錨泊。等安全措施。
廣州增城海事處專門為大家製作了轄區通航環境安全指引,敬請相關航經船舶加強了解。
安全指引
《廣州增城海事處船舶航行安全指引》供大家下載了解,建議相關船舶列印粘貼在駕駛室內。
航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
供稿:增城海事處 邱曉宗
原標題:《行船跑馬三分險--東江北幹流(南方鹼廠至觀海口段)船舶航行安全注意事項》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