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斷則斷,或許才能及時止損。
近日,臺灣中央通訊社爆出消息,目前裕隆與東風汽車,針對納智捷退出中國市場已達成共識,雙方正在討論退場細節。
對此,裕隆官方回應稱,裕隆集團持續朝向開放平臺策略轉型;自主品牌也重新調整策略,其中關於市場策略調整,正與股東方商議未來方向中;納智捷在資產減損後以輕資產的形式,未來在與鴻海合資公司的開放平臺中持續發展。
聯繫東風集團相關負責人回應鈦媒體稱,「股東雙方正在探討東風裕隆的發展,目前尚未出解決方案。」
納智捷銷量不佳
裕隆汽車作為來自中國臺灣的車企,於2010年12月在杭州與東風成立合資公司,裕隆與東風各持股50%。東風裕隆曾在成立後,定下第一個10年計劃:到2020年,產值超越250億元,銷售規模超越30萬輛,進入國內汽車行業第一陣營。
令人唏噓,10年過去,如今的東風裕隆已成邊緣化品牌。納智捷雖然搭上了大陸車市10餘年的高速成長期,也有過高光時刻,但隨著自主品牌升級,合資品牌價格下探,卻高開低走,未能創出自己的一片天。
提到納智捷,直接讓人想到的是其首款產品大7 SUV,2011年9月上市以來,以17.98-29.30萬元的售價,成為當時價格最高的自主汽車之一。
上市初期,納智捷大7 SUV憑藉越級的科技配置與大尺寸、大空間,銷量也不俗。後期由於油耗高、保值率低、質量投訴等為題造成口碑危機,銷量狂跌,直到2018年8月正式停產。
數據顯示,在上市的8年裡,納智捷大7 SUV累計銷量為73302輛,其中2017年僅銷售180輛,2018年的銷售數據歸零。
目前,納智捷官網顯示共有8款車型,分別為URX、U5 EV、U5 SUV、全新優6、銳3、全新納5、優6 SUV和新大7 MPV,但實際在售車型僅有U5 SUV、優6 SUV和URX,其餘車型均處於停售狀態。
其中URX 中型SUV於2019年12月正式上市,售價14.36萬-15.56萬元,動力匹配1.8T直列四缸發動機和愛信6速手自一體變速箱。雖然URX上市前被給予厚望,但上市後銷量並未讓納智捷走出銷量困境。
從納智捷進入大陸市場後逐年的銷量表現來看,2015年達到銷量最高峰突破6萬輛之後,銷量一直急轉直下,到2018年,當年僅賣出5400輛,去年銷量繼續腰斬,僅賣出約2000輛。
今年5月,納智捷的銷量更可謂慘不忍睹,僅售出7輛,而2020年1-5月,納智捷累計銷量才只有43輛。
這樣的市場表現,已經讓納智捷徹底淪為邊緣化品牌,至於何時退場或只是時間的問題。事實上,早在2017年6月,東風汽車公司對東風裕隆就採取了「撤人不撤資」,撤出自己的管理人員。2019年,又傳出消息,東風公司內部盛傳東風裕隆將在一至兩年內關停。
納智捷的去與留
納智捷也曾試圖自救,裕隆從2017年開始,還先後多次為納智捷進行增資,累計金額高達14億元,其中包括斥資5億元發展新能源汽車。另外,公司內部通過人事變革、打通銷售渠道以及推出新車型等一系列動作,力爭獲取市場競爭力。也許因為自救力度不到位,這些舉措並未改變納智捷在市場中的頹勢。
而銷量上的慘澹,歸根結底還是因為產品力和品牌力差強人意。很多人了解到納智捷可能是源於納智捷的段子,但有些段子能讓品牌迅速躥紅,也有些段子則會快速壓垮一些品牌。
關於網友調侃納智捷的經典段子非常多,而諸多吐槽的段子中,高油耗可謂是被提及次數最多的。比如,「中石油與中石化的戰略合作夥伴」、「油加滿可以繞加油站跑三圈」、「納智捷這車,不熄火郵箱永遠加不滿」、「買納智捷只有兩天是高興的,買車那天和賣車那天」……
由此來看,納智捷的退場也在意料之中,失去了消費者的口碑,也就完全失去了市場競爭力。在百年汽車大變局之下,這樣的弱勢品牌慘遭市場洗牌,也並不意外。
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告訴鈦媒體,「隨著電動化的轉型,以及傳統燃油車的技術升級,這些相對來說比較弱小的品牌,若想在中國市場再一次恢復生機,以及實現爆發性的增長,這樣的可能性比較小,而他們虧損又比較大。」
崔東樹認為,從東風的角度來說,也可能是在做減法,然後把這些價值不大的剔除,從而實現更好的聚焦主業、發展自主。
對於裕隆而言,未來的發展重心將轉向與鴻海集團成立的合資公司上,雙方計劃推動電動汽車整車研發設計、開放平臺和生態業務。「斷舍離」掉這些不賺錢的版塊,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畢竟對於後發品牌在市場上想要獲取一定的地位確實很難。
同時,作為小眾品牌的納智捷,隨著車市開始從增量市場進入存量市場,其在大陸市場的銷量一直處於銳減狀態,再加上今年疫情的衝擊,更是推動了兩大股東東風與裕隆的加速轉型,也加速了東風裕隆的敗退。
而關於納智捷的去與留,業內很多人士,包括一些納智捷的車主,都認為納智捷若離開或對其更好,畢竟留下來,還要面臨更大的市場壓力和資金危機。
小結
在這個車企紛紛加速「斷舍離」,跟隨時代發展大趨勢轉型的當下,車市將會出現嚴重的兩極分化,淘汰賽加劇出現,強者恆強、弱者恆弱將會成為很長一段時間內的主旋律。
雖然官方還未下定論,但這次納智捷將會有很大可能性離開。畢竟,經銷商已有很多退網,市場銷量慘澹,除了黯然離場,還有什麼值得留下的理由。(本文首發鈦媒體APP,作者/張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