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西方稱為「古董教父」,販賣文物,糾纏嶽母,中國人說其是賣國賊

2020-12-17 水墨書窗

戰爭動亂,帶來的是一部分人顛沛流離,家破人亡,一部分人則是大賺戰爭錢,顛覆人生。但是在清朝末期,北洋政府時代,很多人都抓住機會,打了一場翻身戰,從身無分文到腰纏萬貫,可謂是時代造就了這些人。但更多的是,少部分人從中獲利,更多的人最終只能家破人亡,流離失所。

而在戰爭中牟利,最直接的方式是販賣武器和藥品,這些都是幾乎所有人都知道的事,那大家還知道什麼會在戰爭中飽受歡迎嗎?那就是古董文物。這些文物既像是侵略者的戰利品,又像是為了掩蓋殘暴戰爭,通過對文物的研究來展示自己對於文明和藝術的追求。但是其實很多真正的文物並不是被侵略者帶出國門的,而是盜墓者和文物販子將其送到了海外。

古董教父

也許對於文物販賣和挖掘,在影視劇和小說的影響下,我們印象最深的就是老九門、摸金校尉等這些人,但是這些人都是虛構的 。在歷史上真正有名的文物販子是盧芹齋,一個被西方稱為「古董教父」的商人。盧芹齋1988年出生於浙江湖州,原名盧煥文,是一個普通家庭長大的孩子。

後來的盧芹齋改了名字,到了國外,見過了花花世界後,那個不安於此的心活躍起來,盧芹齋下定決心留在國外。從做古董齋的學徒開始,自學英語,很快成為了掌鋪。原本是在張靜江手下做事,但是在張靜江回國扶持孫中山先生進行辛亥革命後,盧芹齋就開設了自己的古董店,盧吳古玩公司。

當時正值國內動蕩時期,盧芹齋憑藉自己掌眼的本事,收購了很多低價文物,然後將他們高價賣給歐美的商人和博物館。古董買賣是一個只賺不賠的生意,很快盧芹齋的名氣就傳了出去,一是因為他為人謙恭,信用可靠,二就是他出手的文物是最多的。當時被迫流落海外的文物,一半都是出自盧芹齋之手。因為這些原因,盧芹齋被西方人、考古學家稱為中國的「古董教父」。

臭名昭著,毀譽參半

因為盧芹齋和張靜江有著一段不菲的淵源,而且盧芹齋賺的錢很多也用來資助當時的國民政府,所以盧芹齋在國民政府當中有著廣泛的人脈。也就是因為這樣,盧芹齋將很多我國的珍貴文物賣到了國外,包括一些敦煌壁畫、佛像、青銅器、瓷器以及著名文物昭陵六駿當中的「颯露紫」和「拳毛」

也因為這兩件無價之寶的丟失,國內很多人都認為盧芹齋是賣國賊,發國難財,在新中國成立後,更是因為沒有了國內的支撐而公司倒閉。畢竟,因為八國聯軍火燒圓明園,很多人對於至今仍流落海外的國寶心碎不已,因此也對盧芹齋這個大名鼎鼎的文物販子十分痛恨。

但是剛開始很多西方人對於中國傳統文化不能理解和認識,所以當時流落海外的文物都十分奇怪和搞笑。但是盧芹齋在對買家介紹中國文物時,會使用很多當時受歡迎的一些形容詞,如「對稱」之類的。很快,隨著他的推銷,很多名貴的中國文物成為了西方人的心頭愛,甚至將其稱作收藏界的「康維勒」。

亂倫的婚姻

盧芹齋這個人除了倒賣文物被人詬病之外,他的婚姻也是很多人時常討論的話題。剛剛到巴黎時,還在張靜江手下做事時,盧芹齋就遇到了和他糾纏一生的女人奧爾佳。奧爾佳是個混血兒,他的父親是波蘭人,母親是義大利人,從小在富豪家做傭人的她在十五歲時被男主人誘姦並生下了女兒瑪麗·羅斯。

當時的盧芹齋和比自己大四歲的奧爾佳陷入情網並向她求婚,但是當時的奧爾佳腳踏兩條船,不想放棄為自己開帽子店的舊情人,就讓女兒替自己出嫁。羅斯嫁給盧芹齋後,安心做一個家庭主婦,她為盧芹齋生育了四個女兒。但是封建思想嚴重的盧芹齋認為這四個女兒都不能稱之為他的後代,他不教她們漢語,甚至也從來不會和女兒說中國和他故鄉的事情。

不僅女兒遭到冷落,盧芹齋還放著嬌妻羅斯不管不問,反而和自己的嶽母奧爾佳打得火熱。奧爾佳不僅影響著自己女兒的婚姻生活,同時還控制著女兒和盧芹齋的財政大權。不僅總是以羅斯監護人的身份代替羅斯籤字,而且還知道盧芹齋店裡保險柜的密碼。而盧芹齋和母女兩人的愛恨糾葛也是被很多人津津樂道的事情。

矛盾人生,再難洗白

毋庸置疑,盧芹齋帶給中國文物界和考古界的影響是巨大的,很多珍貴文物從他手中流落海外並再難回國,但是他對於文化的發展、藝術的傳播以及對革命的貢獻也是有的。盧芹齋不僅大力支持革命,提供資金,還在國外建了一座純中式建築「巴黎紅樓」,讓世界上更多人見證中華文化的美麗。

除此之外,盧芹齋還資助林語堂先生發明中文打字機,為抗戰捐款,為戰爭難民和傷員提供幫助。在陳夢家教授前往國外進行文物研究並著書《流散美國的中國銅器錄》也是盧芹齋在中間斡旋,為其打通關節和人脈。

但是盧芹齋做的這些依舊改變不了倒賣珍貴文物所帶來的巨大損失,而且最重要的是盧芹齋一直不承認自己倒賣文物的錯誤,大言不慚的說藝術無國界。藝術雖然沒有國界,可是文物有。珍貴的文物不僅僅是藝術品,更是一個朝代的縮影,一段歷史的體現,藝術品沒有國界,可是歷史有。盧芹齋所倒賣的不僅僅是藝術,更是歷史。對於這樣的罪責,我們不能因為他做了一個中國人該做的事就認為他沒有錯。

相關焦點

  • 戀上嶽母,販賣文物,中國人喊他賣國賊,歐美人說他是古董教父
    在中國,他是賣國賊。把大量的中國稀有文物販賣給歐美國家,包括青銅器,南北朝和隋唐期間的瓷器。據傳說1949年以前的中國古代文物損失有一半出自他手。在外國人眼中,他是古董教父。利用自己多年的經驗,引導歐美人認識了解中國古代瓷器文化,把中國的文化推廣到世界。
  • 上世紀最大的文物販子,娶15歲嬌妻,卻與36歲的嶽母勾搭在一起
    此人有著天才般的文物鑑定能力,使很多歐美收藏者學會了如何欣賞中國墓葬文物。但是,他卻沒有把天賦用到正道上,靠販賣文物發跡,因此成了國人口中的賣國賊,歐美人眼中的「古董教父」。他是20世紀初國際上出名的文物販子,將大量國寶級的文物販賣到國外,包括昭陵六駿中的「颯露紫」、「拳毛騧」等等。
  • 歐美人都說他是「古董教父」,你知道他是誰?
    盧芹齋是誰 歐美人說他是「古董教父」,中國人喊他是「賣國賊」, 法國人頒給他軍團級榮譽勳章, 中國人想將他釘在恥辱柱上。
  • 曾國藩被稱為「半個聖人」,晚年處理教會事件為何被稱為賣國賊?
    曾國藩一生建功無數,被稱為半個聖人,比如說建立湘軍,平定太平天國,整頓吏治,興起洋務運動,還培養了無數可挑大梁的人才,比如李鴻章,左宗棠……可是他在大清朝建立了這麼多的功績,最後卻因「天津教案」一度從「清朝名臣」變為千夫所指的「賣國賊」。
  • 江流石不轉,「中國古董教父」安思遠收藏散盡,翡翠戒指去向成謎
    —安思遠2014年,85歲高齡的安思遠不小心摔倒在其紐約住宅而作古,於是所有留下來的私人收藏進行了拍賣,連著七天拍了6場,全部收藏散去、斬獲8.16億人民幣。安思遠1929年7月13日出生於美國紐約一個猶太人家庭,中國人常說「三歲看到老」,美國人安思遠4歲看到了一輩子的事業。
  • 中國古董教父:以12.5萬美元,倒賣李世民的昭陵二駿
    很可能,這被稱為先入為主!而且盧芹齋一再把自己的實情隱藏起來,也為後來倒賣文物埋下伏筆。於1914年,隨著美國經濟的發展,中國古玩風潮開始興起。盧芹齋也因此有機會發展自己的業務,他把目標市場定位於美國,把他的「盧芹齋來遠公司」搬到紐約,並一度在美國樹立起自己的聲譽。
  • 中國人賣給中國人,被炒熱的圓明園獸首,專家卻說只是水龍頭?
    ——白居易《除孔戣等官制》亂世黃金,盛世古董。在任何一個朝代,這句俗語一直未曾過時,就像清朝盛世乾隆皇帝不惜千金為古董,亂世末代皇帝溥儀為盤纏不惜賣國寶。這第一方面的質疑,主要是對於文物原歸屬的爭議,因為這件本該是愛國性質的捐贈行為,被報出是「中國人賣給中國人」。
  • 瞭望|「支鍋」「馬仔」「把頭」……原來,文物盜販還有這樣的...
    以國家一級文物、山西青銅博物館的「鎮館之寶」義尊和義方彝為例,這兩件文物在山西洪洞被盜出土後沒幾天,就被臨汾市的「大佬」級文物販子「把頭」買到手,「把頭」聯繫到替境外古董店老闆網羅精品的「馬仔」,以兩件5000萬元的價格賣掉。「馬仔」一拆為二,將義尊運到香港,交給古董店老闆;義方彝則被其私藏下來,高價賣給西安一個房地產商人。
  • 西方對他感激不盡,國人視他為賣國賊!
    圖片來源於網絡而那些依附在白頭鷹羽翼下的西方各國與蘇聯也就成為了死敵!大家應該都知道近現代的世界秩序和一些國際獎項多半都是由西方國家控制的,就比如:與今天內容有關的諾貝爾和平獎!相信肯定有人問戈巴契夫到底做了什麼才能被西方授予諾貝爾和平獎?
  • 代表日本擊敗中國選手,但她真是「賣國賊」嗎?
    張本智和父母是地道的中國人,但為了張本智和有好的發展,除卻張本智和母親保留中國國籍外,張本智和、妹妹及其父親加入日本國籍。如今,張本智和已經成長為日乒一哥。與張本智和一家一樣,小山智麗也是地道的中國人,但因為某些原因才加入日本國籍。小山智麗本名何智麗,桌球前國家隊隊員。
  • 賣國賊李士群被害身亡後,其貌美嬌妻下場如何?只能說惡有惡報
    賣國賊李士群被害身亡後,其貌美嬌妻下場如何?只能說惡有惡報李士群是浙江人,早年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但是後來又投靠了國民黨,抗日戰爭期間又做了賣國求榮的賣國賊,開始為日本人服務,殘害了許多中國人民,他也因此被稱為民國十大漢奸之一。
  • 文物、鑑寶題材影視漸熱,人們愈發好奇——古董圈是個什麼圈
    隨著傳統文化熱起來,越來越多的影視劇選擇圍繞古董、文物展開懸念迭起的劇情,由此形成一個引人關注的現象——根據小說《古董局中局》系列、《黃金瞳》系列、《盜墓筆記》系列、《鬼吹燈》系列等改編的影視劇最近兩三年甚為活躍,分別從鑑寶、盜墓、考古等角度共享著一套文物知識體系。前不久,《古董局中局之鑑墨尋瓷》和《鬼吹燈之龍嶺迷窟》都在熱播。
  • 「清華園」3個字,竟是賣國賊所題,書法再好又有何用?
    近日,從書法媒體上看到一篇討論性質的文章《賣國賊題字的「清華園」牌樓該不該廢除?》,雖然作者個人認為應當廢除,但是在評論區也有許多人都認為不應該拆除。有的說,因人廢字實不足取,那三個字的確寫得不錯。還有的說,連清華大學都是美國利用庚子賠款建立的,是不是要連清華大學一起拆掉呢?如此等等,不勝枚舉。我認為,賣國賊題寫的「清華園」牌樓早就該廢除了,居然讓其存在了一百多年,這不僅是清華大學的恥辱,也是中國人的巨大恥辱!「清華園」三個字是晚清重臣那桐所題。為什麼說此人是賣國賊呢?
  • 李鴻章真的是賣國賊嗎?1895年籤條約他對日本人吼道:你們入侵吧
    他縱橫晚清政壇半個世紀,為大清國盡心盡力,極力維護大清國利益。但有人說他在與西方列強籤訂不平等條約,收受賄賂,中飽私囊,是一位賣國賊?李鴻章真的是賣國賊嗎?今天給大家說說李鴻章的故事:他是官二代,少年學霸,立志報國李鴻章1823年出生在安徽合肥,家中兄弟排行老二,民間又稱他「李二先生」。
  • 泛暴派議員又竄美勾結外力 各界痛斥:賣國賊,沒好下場!
    他直言,如果郭榮鏗同意這點,以後就不要再做西方人的馬前卒了。「郭榮鏗這種行為叫做賣國,做這種事的人叫做賣國賊,古今中外,沒有一個賣國賊有好下場,一個都沒有」。梁振英表示。港區全國人大代表盧瑞安認為,止暴制亂是全港社會民心所向,泛暴派不顧民意,要求外部勢力插手香港事務,妄圖破壞香港社會多年得來不易的建設成果。他表示,「美國企圖利用香港壓制中國,這是大家都明白的道理。
  • 「賣國賊」餘茂春將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蓬佩奧(左)和餘茂春(右)圖源:《華盛頓時報》數典忘祖的賣國賊餘茂春生在新中國,長在紅旗下。1979 年考入南開大學歷史系。受美國學者影響,餘茂春認為學習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是浪費時間," 反華 " 種子自此萌芽。餘茂春沉溺於美國紙醉金迷的生活,公派學習後竟然背棄祖國,加入美國籍,自此走上 " 親美反中 " 道路。
  • 西方人不喜玉石?英國一件「水滴」形狀文物,打破了中國人的偏見
    西方人不喜玉石?英國一件「水滴」形狀文物,打破了中國人的偏見古人形容一個標誌美男子常用「溫潤如玉,謙謙君子」這樣的讚美,「玉文化」在我國源遠流長,早已融化在了中國人的血脈中。與之相比,外國人對玉石卻沒有太多認同感,很多人覺得這是文化差異的表現。
  • 她鼓舞了所有人,卻還是被罵成「賣國賊」
    郎平是民族英雄,可她在選擇出國當職業教練,並且在北京奧運會上幫助美國隊打敗中國隊的時候,有人罵「賣國賊」、「漢奸」、「叛徒」,謾罵、羞辱她,朝她扔礦泉水瓶。上一秒是民族英雄,下一秒稍有不慎,可能就成了「民族罪人」、「賣國賊」。看到這裡我們該思考,新時代的體育,是否可以更純粹一些呢?
  • 埃及被迫成為英國殖民地後,卻被阿拉伯學者稱為「賣國賊」
    古老的詛咒中說「希望你生活在動蕩不安的年代」。在20世紀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來自中東土地的不同民族以及更廣泛意義上的阿拉伯世界接受了血與火的洗禮。無休無止的戰火硝煙以及壓迫和苦難,是他們真實感受到了「動蕩年代」的全部含義。
  • 翁萬戈的捐贈厚此薄彼,雖然談不上賣國,但至少是敗家
    翁萬戈的捐贈厚此薄彼,怪不得國民義憤填膺,甚至有人說他是「賣國賊」,但至少是一個敗家子 !2018年12月13日,翁萬戈向美國捐獻183件藏品。翁萬戈在過去的十年間,他曾向美國博物館捐贈了21件重要的中國藝術作品——其中包括長逾16米的《長江萬裡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