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漢春風起,冰霜昨夜除」。數月疫情防控後的祖國大地正逐漸煥發生機。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上海交通大學設計學院師生積極參與抗擊疫情:不間斷推進線上學術交流活動,倡導全方位、多層次雲端學術互動;踴躍創作書法、繪畫、海報等原創作品,文化助力抗疫;密切關心全球疫情形勢,積極向海外合作院校提供相關防疫物資。
一、積極落實「停課不停教、學」號召,不間斷展開線上學術研討
在疫情初期,設計學院師生全心投入線上教學的準備工作中,積極 探索雲端「學在設計」的新模式:設計系副教授董佔勳表示,要勇於走出教學「舒適區」,以「自我革命」和「網紅主播」心態進行教學創新;建築學系副教授趙冬梅將「烘焙理論」融合進線上教學中,分解知識、做 「好蛋糕」,實現精細化線上教學;風景園林系副教授湯曉敏則表示要勇敢直面「三大」挑戰」,通過解構傳統課堂、設定階段任務、樹立教學角色,打造獨特的線上「三有課堂」(有用、有趣、有互動)。學院積極為教師營造「比學趕幫超」的樂教氛圍,樹立線上教學教師先進典型。
董佔勳老師的直播空間劃分六區,實現線上授課期間的不同功能
趙冬梅老師的「烘焙理論」應用場景:關鍵詞教學(左)和例證法教學(右)示圖
湯曉敏老師的「空中教學社區」(左)和實施任務驅動示例(右)
同時,學院依託設計講堂、學術沙龍、研究生學術報告會等既有平臺和載體,先後邀請來自哈佛大學、威尼斯建築大學、北京大學、浙江大學、同濟大學、中南大學等多所海內外高校的專家學者、知名業界實踐設計師、以及在設計實踐領域具有突出表現的中青年校友,和師生們在線上做學術實踐交流。日前學院已累計開展「雲講座」十餘場,積極推動不同領域間的學科交叉和探索。此外,風景園林系教授姚雷及其團隊對芳香植物精油抗病毒做針對性相關研究,並組織了主題為「精油抗病毒嗎?」的雲端學術研討會,分別就植物精油抗病毒研究概況、精油組合對呼吸道病毒的抗性研究等內容展開交流。
建築學系課程系列講座部分截圖
上海交大芳香植物研發中心開放型Seminar
二、翰墨丹青,交大設計師生用文化創作傳遞情感
設計學院的教師、退休教師們筆墨傳情,用書畫作品勾勒抗擊疫情中的溫暖和感動:用隸書、篆字、行書、布面油畫、色粉畫、水彩畫、鋼筆淡彩、國畫等不同的藝術表現形式,共創作繪畫、書法、短片等不同形式的文化作品三十餘份,以此致敬戰鬥在疫情一線的醫療工作者們和所有的群眾,積極傳播正能量、展示全民戰「疫」決心。
其中,書法作品《醫者仁心》《大愛無疆》作者陳英明今年已90歲高齡,他表示自己早年間曾是抗美援朝的一名年輕軍人,深知一線戰士的英勇和艱辛。因此題字,以此致敬所有戰鬥在一線的白衣戰士們。
繪畫作品《我的太陽》作者施其美,則在畫中定格了加拿大多倫多華人愛樂藝術團的合唱瞬間。畫中的指揮官為交大1966屆校友,其夫人也為畢業於交大的1969屆學生。施老師表示,這幅畫寄託了海外交大人、海外華人希望全球抗擊疫情勝利的美好願景。
設計學院的同學們也在疫情期間紛紛發揚戰「疫」先鋒作用,結合疫情防控現狀貢獻設計力量,用作品助力戰「疫」。早在疫情爆發初期,來自環境設計、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王思懿、孫懿琳、郝盛楠、張千禧、張政霖、金詩怡等6名同學圍繞病毒科普主題,創作了抗疫系列漫畫長圖。並在後續和上海交大出版社合作繼續創作繪本,將相關作品擴充為「什麼是病毒」、「世界上著名的病毒爆發事件」、「新型冠狀病毒科普」、「如何應對新冠病毒」、「致敬平凡而又偉大的人」等五個部分,幫助廣大師生對病毒和疫情有更科學的認知。本次系列創作曾被澎湃新聞、文匯報等媒體多次轉發報導。
在二、三月疫情嚴重期間,設計系老師張帆及工業設計專業學生聯合創作了主題為《防疫期間的上海》《抗擊新冠肺炎》等攝影作品及攝影海報,記錄了這個特殊時期內堅守在工作崗位的環衛工人、外賣快遞員,以及上海社區普通民眾的真實生活等畫面,海報設計融入他們所思所想,傳遞了全民抗擊疫情必勝的堅定信念。
攝影海報作者:吳婧懿、張劉心、金宇韜
三月,上海交大附屬仁濟醫院與設計學院F18級工業設計團支部共同策劃,由設計學院F18級工業設計團支部為三批仁濟醫院援鄂醫療隊設計製作了11版原創手繪明信片。活動初衷是希望通過寄送原創手寫明信片的形式,將大家手機裡的珍貴照片變成可以攜帶的身影,化解隊員們對家鄉的思念,這些明信片承載著醫護同事與親友的祝福,也承載著交大學子對武漢的祝福,奔向仁濟醫療隊所在的武漢金銀潭醫院、雷神山醫院、武漢三院,送到前線醫務工作者的手中。
左:「等你回家」——張婉瑩(創作靈感來自真實照片,父親和即將出徵的女兒都帶著大大的口罩,兩人在分別前,緊緊相擁。雖然相片不能記錄他們的語言,但卻記錄下了父親期望女兒能夠平安歸來的這一瞬間。)
中:「祝你生日快樂」——趙新宇(創作靈感源自真實事件,一個疑似感染患者的密切接觸者之一是一位僅2歲的小寶寶。她的媽媽被送去公共衛生中心那天也剛好是小寶寶的2歲生日。所以通過畫筆為寶寶辦一場生日會,祝她生日快樂。)
右:「醫者,戰病疫、救蒼生」——吳越(創作靈感來自真實視頻,奮戰在前線的一位新疆女生穿著防護服帶領大家跳舞。)
三、山川異域、休憩與共,交大設計對全球合作高校的雲端問候
四月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呈現擴散態勢,海外各地確診人數爆發式增長,全球疫情防控形勢嚴峻。設計學院師生密切關心海外合作院校的疫情形勢。
設計學院院長阮昕教代表設計學院向美國哈佛大學、密西根大學,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義大利米蘭理工大學,加拿大麥吉爾大學,英國金斯頓藝術學院,荷蘭埃因霍芬理工大學,西班牙IE大學等多所兄弟院校發送了題為《眾志成城,聊表心意》的慰問信,表達了全人類團結抗疫的信念,為有需求的高校及單位機構提供力所能及防疫物資。
「我們將攜手共度,請堅信眾志成城、團結協作是渡過此次疫情的關鍵所在,望大家保重」,阮昕在信中指出。
設計學院近期已向位於美國、澳大利亞、歐洲等國家和地區的近20所海外合作高校籌集寄出所需防疫物資。3月25日,第一批防疫物資已從上海寄往世界各地。此外,學院常務副院長胡潔以及建築學系教授王林、曹永康等老師,也已分別以各種形式為義大利、美國等兄弟高校募捐相關防疫物資。在全球疫情蔓延的艱難時刻,來自學院的真誠問候和善舉得到了合作院校專家學者的充分肯定和積極反饋。
部分接收設計學院捐贈的海外合作院校(左)和上海交大建築遺產保護中心向義大利合作機構自發捐贈並書寫慰問信(右)
新冠肺炎的全球爆發,讓我們更加深刻的認識到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意義和價值。中國在防控新冠肺炎方面的有力舉措和積極成效,得到了越來越多國際友人的讚賞和認可,世界各國人民休戚與共、福祉相依,只有精誠團結、眾志成城,才能共渡難關,取得全球抗疫的最終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