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5年春,女真完顏部首領阿骨打正式在上京會寧府稱帝,國號「金」,年號「收國」,彼時彼刻,團結在完顏阿骨打旗幟之下的女真部落委實擁有驚人的戰鬥力,但是,無論是完顏阿骨打,還是他的臣子們,並沒有推翻遼朝並取而代之的想法,更不用說更南邊的宋朝了。
完顏阿骨打最初的目的僅僅是系統女真部落從遼朝獲得事實上的獨立,兩國之間平等相待,以兄弟通問,因此,曾經獲得遼朝進士的楊樸起草了一份向遼朝請求正式冊封的文書,其中最重要的一個步驟便是,為阿骨打乞求徽號「大聖大明皇帝」——從單純的姿態來看,這完全是下對上的態度。
然而,遼金兩國完全都高估了遼朝,低估了金朝,導致的直接後果是遼朝拒絕完顏阿骨打的提議,選擇用武力手段來解決問題,不斷的調集軍隊討伐。可惜的是,遼朝軍隊屢戰屢敗,潰不成軍,甚至有很多將領連同軍隊一起投降金朝,更要命的是,西部邊境的阻卜部落乘機搗亂,境內又發生了一場嚴重的饑荒,這些都嚴重的削弱了遼朝。
當完顏阿骨打看透了遼朝的虛弱不堪之後,自然喜出望外,在加緊軍事擴張的同時,和平談判的要價越來越高。
反觀遼朝,典型是煮熟的鴨子就剩嘴硬,竟然在軍隊遭到全面失敗的情況之下,同意冊封完顏阿骨打為「東懷國王」,徹底惹惱了完顏阿骨打,從而徹底喪失了最後的機會。
同樣的事情發生在北宋身上。
早在北宋建國之初,那些在東北平原上過遊牧生活,蓄養了大量馬匹的熟女真,便主動攜帶駿馬,在高麗和北宋商人的幫助下,走海路,越過渤海灣,從山東登州入境,向宋朝納貢和貿易。由此不難看出,女真最初對北宋保持的一種仰望的態度,為王朝繁榮富庶與強大的外表所折服,這,也是之後宋金聯手滅遼的海上之盟達成的前提條件。
可惜的是,在金軍面前不堪一擊的遼軍,在宋軍面前依然是堅不可摧!
北宋派童貫為將,統帥十餘萬大軍,攻打遼南京等燕雲十六州之地,但均被遼軍擊潰,以至於請金軍幫忙才攻下遼南京,金朝頓起輕視北宋、順勢將其攻滅之心。
簡而言之,金朝的野心與成功,是遼、宋兩朝外強中乾的意外刺激而來,並非深謀遠慮的謀劃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