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政府21日在內閣會議上通過2021財年政府預算草案,其中防衛費連續第9年增長,達到創紀錄的5.34萬億日元(約合516億美元)。
防衛預算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作為陸基「宙斯盾」飛彈防禦系統替代方案的兩艘「宙斯盾」艦建造項目以及巡航飛彈改良計劃。日本媒體指出,陸基「宙斯盾」替代方案存在諸多弊病,而研發更遠射程巡航飛彈的計劃與日本戰後和平憲法以及「專守防衛」原則相悖,或增加地區不安定因素。
「宙斯盾」由陸轉海問題多
日本政府2017年12月決定從美國引進兩套陸基「宙斯盾」飛彈防禦系統,分別部署在東北部秋田縣和西部山口縣,以實現所謂對日本全境「全天候無間斷」防護,但該計劃遭當地居民強烈反對。今年6月,時任防衛大臣河野太郎宣布放棄該計劃,原因之一是反導攔截彈發射後助推器可能落入附近居民區。
本月9日,日本防衛大臣岸信夫宣布,將新建兩艘「宙斯盾」艦作為陸基「宙斯盾」系統的最終替代方案。然而,新方案一出臺便遭日本媒體詬病。首先,「全天候」待命難實現。艦艇能否執行任務與天氣密切相關,加之艦艇本身需要整備和保養,自衛隊隊員需要訓練,因此一艘艦艇一年當中實際執行防衛任務的天數最多約為120天。
其次,花費不菲。21日通過的預算草案就這一替代方案列出的調研費用達17億日元(約合1640萬美元)。根據第三方估算,新建兩艘「宙斯盾」艦的總花費約為4800億日元至5000億日元(約合46.4億美元至48.3億美元),高於陸基「宙斯盾」方案,這還不包含兩艘艦進行飛彈攔截試驗、日常維修保養及搭載裝備的費用。這兩艘艦船或將成為「日本自衛隊史上最昂貴的海上裝備」。
第三,海上自衛隊嚴重人手不足。曾任海上自衛隊護衛艦隊司令的池田德宏表示,新增的兩艘「宙斯盾」艦至少需要500人到600人操作,而海上自衛隊已連續5年未能滿額招募。日本共同社評論說,部署陸基「宙斯盾」系統原本意在減輕海上自衛隊的飛彈防禦負擔,如今新增「宙斯盾」艦反倒加重了負擔。
自研飛彈背離「專守防衛」
日本政府近日還宣布,將致力於研發能從敵方飛彈射程外發動攻擊的巡航飛彈。21日通過的預算草案包含用於地對艦巡航飛彈改良計劃的335億日元(約合3.24億美元),目標是延長飛彈射程。
受日本戰後和平憲法以及「專守防衛」原則限制,日本自衛隊所用飛彈射程一直在200公裡以內。在安倍晉三政府時期,日本防衛省計劃從美國和挪威購買JASSM、LRASM、JSM等型號遠程巡航飛彈,最大射程為900公裡。
不過,日本現有的F-15型戰鬥機需要進行改造後才能搭載這些進口飛彈。在21日通過的預算草案中,改造這些戰機所需的213億日元(約合2.06億美元)費用因成本過高被取消。這可能意味著日方已把重點從進口轉向自研。
一些日本在野黨成員和專家批評說,雖然防衛省強調自研飛彈不以「攻擊敵方基地」為目的,但其延長後的射程可能具備攻擊敵方基地的能力,這與日本戰後和平憲法以及「專守防衛」原則相悖。
日本《朝日新聞》發表社論說,以「離島防衛」名義延長飛彈射程的決定很難不讓人感覺這是對未來擁有「攻擊敵方基地」能力的布局。文章說,自衛隊近年來一邊高唱「專守防衛」原則,一邊引進旨在架空該原則的軍事裝備。這種在模糊不清的意圖中不斷強化自我能力的手法,難免會增加地區不安定因素,甚至引發地區軍備競賽。
(新華社東京12月21日電)
【來源:新華社】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