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資料圖
日本政府21日在內閣會議上通過2021財年政府預算草案,其中防衛費連續第9年增長,達到創紀錄的5.34萬億日元(約合516億美元)。
防衛預算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作為陸基「宙斯盾」飛彈防禦系統替代方案的兩艘「宙斯盾」艦建造項目以及巡航飛彈改良計劃。日本媒體指出,陸基「宙斯盾」替代方案存在諸多弊病,而研發更遠射程巡航飛彈的計劃與日本戰後和平憲法以及「專守防衛」原則相悖,或增加地區不安定因素。
日本政府2017年12月決定從美國引進兩套陸基「宙斯盾」飛彈防禦系統,分別部署在東北部秋田縣和西部山口縣,以實現所謂對日本全境「全天候無間斷」防護,但該計劃遭當地居民強烈反對。今年6月,時任防衛大臣河野太郎宣布放棄該計劃,原因之一是反導攔截彈發射後助推器可能落入附近居民區。
本月9日,日本防衛大臣岸信夫宣布,將新建兩艘「宙斯盾」艦作為陸基「宙斯盾」系統的最終替代方案。然而,新方案一出臺便遭日本媒體詬病。首先,「全天候」待命難實現。其次,花費不菲。第三,海上自衛隊嚴重人手不足。曾任海上自衛隊護衛艦隊司令的池田德宏表示,新增的兩艘「宙斯盾」艦至少需要500人到600人操作,而海上自衛隊已連續5年未能滿額招募。
日本自衛隊近年頻繁購買、改造軍事裝備。日本《朝日新聞》日前發表評論說,日本政府嘴上說是在「專守防衛」框架內,實質上這一原則已被架空,有關做法可能引發軍備競賽、造成地區局勢不穩定。
來源 北京晚報
圖文據新華社
流程編輯 u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