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夜晚,滴翠廣場是大媽的舞場,可是我找不出一個認識的人。要不是父母留在青木關,我可能無緣聯想到這個命題——青木關也是中國舞蹈的聖地。這裡除了國立音樂學院、國立美術學院、國立藝專,還有中國舞蹈藝術社,雖然它的壽命好像只有六周,但它是當時中國最著名的舞蹈家戴愛蓮、高梓、高棪的教育實踐基地,戴愛蓮有英國舞蹈教育背景,她連國語都不會說,是個外國華人,高梓、高棪有美國舞蹈教育背景,二高練過各國的形意舞、性格舞、土風舞。三位舞蹈家在舞蹈研習班教育之外,還常在青木關來來回回,因為,這裡是民國的教育部,是音樂學院的地盤。在中國表演舞蹈沒有比這個地方更好的條件了,音樂學院的山歌社是她們的舞曲演奏專配。青木關還有基礎性的專業組織——青木關民歌民舞音樂會。
我羨慕20世紀40年代的青木關,舞蹈生活斑斕浪漫。經過適當整理,我搞出了一個節目單:
高梓、高棪編作的中國古典舞蹈:
《宮燈舞》
《拂舞》
《幹舞》
《劍舞》
戴愛蓮主演:
《燈籠舞》
《農作豐收舞》
《太陽下山明朝一樣爬起來》
《思鄉曲》
《空襲》
《遊擊隊的故事》
《苗家月》
《賣》
《夢》
《新疆土風舞》
「邊疆舞蹈系列」
《啞子背瘋》
葉淺予《啞子背瘋》
《嘉戎酒會》
葉淺予《嘉戎酒會》
《羌民端公驅鬼》
《春遊》
《倮倮情歌》
《彌陀舞》
《布達拉宮舞》
《拉薩踢腳舞》
《甘孜古舞》
《巴安弦子》
《坎巴爾罕》
《意珠天女》
《馬車夫之歌》
《瑤人之鼓》
葉淺予《瑤人之鼓》
青木關的舞蹈與民歌交相登場,音樂學院的山歌社毫不示弱,他們的經典歌曲有:
《無題》(蒙古民歌)
《小姑聽房》(包頭民歌)
《送四門》(綏遠民歌)
《蒙古人也要去戰爭》
《小路》(綏遠民歌)
《十裡凍》(綏遠民歌)
《繡荷包》(晉北民歌)
《小黃鸝鳥》(蒙古伊克馬盟民歌)
《天天颳風》(綏遠民歌)
《流浪者之歌》(新疆民歌)
《馬車夫之歌》(新疆民歌)
《克利馬之歌》(哈薩克民歌)
《獵人之歌》(新疆民歌)
《送大哥》(青海民歌)
《在那遙遠的地方》(青海民歌)
《築城歌》(青海民歌)
《貴州山歌》
《大同府》
《西藏情歌》
《黎明之歌》(新疆民歌)
最美麗的一晚,我有過描寫(參見我寫的《青山鑄秀谷》):
這是一個不可思議的山谷,它的過去遠比現在時髦、開心,我們想像一下,暮色為燈,滴翠之下,舞蹈講習班表演開場了,陳立夫教育部長親自捧場,3000觀眾如痴如醉,堪比公孫大娘舞劍器,「觀者如山色沮喪,天地為之久低昂」,葉淺予為愛蓮伴唱,當第二遍重複時,全場齊聲合唱:
太陽下山明朝一樣爬起來
花兒謝了明年還是一樣的開
美麗的小鳥飛去無影蹤
我的青春小鳥一去不回來
別的哪喲喲
我的青春小鳥一去不回來。
……
這就是那個《太陽下山明朝一樣爬起來》的盛大場面。葉淺予是戴愛蓮的跟班,丈夫,特約速寫畫家,葉先生一生最偉大的作品就是民族舞,他是民族舞蹈畫家,這個名銜在畫家裡不屬於其他人。
我相信,那是戴愛蓮和葉淺予最熾熱的夫妻際遇。可惜的是,青春小鳥一去不回來,戴先生,葉先生,他們的小鳥有點亂飛。葉淺予的初戀小鳥是畫家梁白波,戴愛蓮鍾情的小鳥是英國雕塑家威利,當葉淺予與原配夫人羅彩雲遲遲不離婚,梁白波和一隻大鳥飛走了(空軍英雄),不過,小波很不幸,患憂鬱症自殺了,戴愛蓮與葉淺予這對小鳥飛了十年,突然的一天,戴愛蓮告訴葉淺予說,她愛上了其他人,戴愛蓮和另外一隻小鳥飛入了文革,那隻鳥把她的錢款全部捲走了,葉淺予的新小鳥是影星王人美,王人美其實是影星金焰的小鳥,而金焰是……算了不扯遠了,葉淺予與王人美30多年的婚姻以分居為結局,王人美去世後,女兒想重新撮合戴愛蓮和葉淺予,但那時才知道,古稀之年的戴愛蓮去英國找到了最初的小鳥,在威利的夫人去世後,陪到他去世才回國……所有的愛都很難說有所歸宿,還是葉淺予的女兒葉明明不錯,她為三個媽媽一個父親送終。
我們無須理解,也可能不能理解,哪只鳥才適配哪只鳥,情感複雜,人性隱秘。我只記住青木關人齊聲高唱「太陽下山明朝一樣爬起來」時,小鳥們都是快樂的,激情的,美麗情緣也許只需要存在一秒鐘。
中國舞蹈教父——戴愛蓮先生
葉淺予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