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文·凱利:「失控」的網際網路

2021-01-12 創業邦傳媒

「充電」是創業邦推出的乾貨類欄目,旨在服務於繁忙都市下的網際網路人、創投人士、企業家,成為碎片化時代的充電站。

作者丨謝 璇

編輯丨孔露嬌

這不是一本完美的學術著作。

誇獎的人說,他預言了網際網路的未來,道盡了生命的本質;詬病的人說,這不過是將混沌、失序、不確定性理論用網際網路概念重新包裝了一遍;就連作者本人都說,很多地方沒有想透。

可這依舊無法阻擋《失控》成為經典,成為一本罕見的融合了社會學、生物學、組織行為學等理論背景,討論生命前景和現代科技的綜合著作。

《失控》全名為《失控:機器、社會與經濟的新生物學》(Out of Control: The New Biology of Machines, Social Systems, and the Economic World),作者是《連線》雜誌的創始主編凱文·凱利(Kevin Kelly)。

這是凱文· 凱利對當時科技、社會和經濟最前沿的一次漫遊,並藉此所窺得的未來圖景。書中提到並且今天正在興起或大熱的概念包括:大眾智慧、雲計算、物聯網、虛擬實境、網絡社區、網絡經濟等,因此說它是一本「預言式」的書並不為過。

《失控》於1994年正式出版,距離現在已經過去了20多年,但當初的一切觀點都毫不過時,書中或許依然隱藏著尚未被印證的對未來的「預言」。

凱文·凱利

天才與白痴

「由白痴選舉白痴,其產生的效果卻極為驚人」。

曾經養過多年蜜蜂的凱文·凱利,用蜂巢效應作為《失控》一書的開篇。這一分布式的組織結構理論,奠定了整本書的論述基礎。

「五六名無名工蜂在前方,偵查可能安置蜂巢的樹洞和牆洞。他們回來後,用約定的舞蹈向蜂群報告,頭目們根據舞蹈的強烈程度核查幾個備選地點,並以加入偵查員旋轉舞蹈的方式表示同意。」

如此反覆,引導更多跟風者前往最受歡迎的地方做偵查,回來再向其他同伴表達自己的傾向。最終,如滾雪球一般,獲得最多支持的蜂群獲勝,而蜂后也會跟著獲勝蜂群進行遷移。

沒有從上到下的精神傳達,沒有因權利帶來的強迫,只有對多數意見的服從與跟隨。在凱文凱利看來,這就是根本的「分布式管理」模式。

他如此總結這一系統的特質:沒有強制性的中心控制、刺激單位具有自治的特質、刺激單位之間彼此高度連結、點對點間的影響通過網絡形成非線性因果關係。

雖然分工合作理論的有效性,早在農耕時代就已經被驗明,但是如果將這個理論用於現代科技,用於並行計算、神經網絡,以及網際網路體系中,會得到什麼結論呢?

卡耐基梅隆大學的研究生,曾經設計出一臺重達幾噸、用中央電腦來控制的機器人,計劃讓其完成複雜的火星探索工作。但這個花了幾百萬美元的怪物行動極其緩慢,僅僅在描繪地形、設計行動路線上就要花費大量時間。

「機器人必須實現自治,宇航機器人不能身在太空,頭在地球。」

凱文·凱利引用了美國著名機器人專家、人工智慧研究先驅羅德尼·布魯克斯的設想——用一次性火箭發射一群鞋盒大小的低能機器人過去,讓他們自由協作,按照自有邏輯進行探索開拓。肯定會有失敗,但也會有零星的成功,只需要根據成功的數據來決定下一步進展即可。

最終,這一看上去有點匪夷所思的思路,成為了美國國家宇航局的正式項目。1997年,在美國首次火星探測中,著名的「探索者」號攜帶了一個重約10.6千克,名叫旅居者(Sojourher)的機器人火星探測器。

這輛六輪行走、無線電遙控、可進行自引導,大小宛如一個兒童沙灘車的探測器,成為了世界上第一個成功登陸火星的火星車。

「與其浪費時間製造一個無用的天才,還不如製造千萬個有用的白痴。」

張小龍的「失控」

微信創始人張小龍是《失控》的忠實粉絲,微信這一產品的發展路徑,也暗合著分布式的邏輯。

除了聊天這一核心的功能之外,搖一搖、郵箱、朋友圈、公眾號、視頻號……各種應用都像插件一樣掛在微信這個龐大的體系中,如果用戶不去主動關注/打開,就感覺不到它們的存在。

他們功能獨立,互不影響。但也正是因為這樣各自獨立,不輕易幹擾的機制,使得任何一個零件的失效都不會影響整個體系的運轉。微信從來不輕易進行功能模塊之間的聯繫,也從不做排名,不做分發,不主動推薦關注,也沒有排行榜引導。

在這樣看似「佛系」的產品哲學中,產品反而向著意想不到的方向發展了。

「微信公眾號一不留神做成了為媒體準備的平臺。」雖然公眾號完全偏離了張小龍最初的設想,但他並沒有掙扎,反而將計就計,不斷增加有利於文章創作的功能。「最終用戶群有群體效應,會產生自己的一種方向。我們有時候做產品也沒有辦法做個預測,把這個東西放在群體裡以後會產生什麼樣的效應。」

指導火星探測器開發的羅德尼·布魯克斯移動機器人實驗室,曾提出過一套「分布式控制方法」。

1. 先做簡單的事。

2. 學會準確無誤地做簡單的事。

3. 在簡單任務的成果之上添加新的活動層級。

4. 不要改變簡單事物。

5. 讓新層級像簡單層級那樣準確無誤地工作。

6. 重複以上步驟,無限類推。

這個控制方法的核心,其實就是給最基本的功能模塊賦予「自由」,保持控制中樞的適當「失控」。這種「失控」並不是簡單的放任不管,而是放棄中樞神經的命令式指揮系統,尊重基層功能的探索嘗試,並在此之上增加層級,有機地完成管理。

「失控」的管理學

2012年4月,騰訊的當家人馬化騰曾在一次活動上向凱文·凱利提問——對網際網路企業的管理來說,失控和控制之間怎麼樣找到一個平衡點?

凱文·凱利引用了他在《失控》一書中的觀點:沒有惡劣環境,生命就只能自己把玩自己。無論在自然界還是在人工仿真界,通過將生物投入惡劣而變化多端的環境,都能產生更多的多樣性。

馬化騰(左)與凱文·凱利(右)圖源:網絡

3個月後,馬化騰就給合作夥伴寫了一封名為《灰度法則的七個維度》的公開信。

「在傳統機械型組織裡,一個「異端」的創新,很難獲得足夠的資源和支持,甚至會因為與組織過去的戰略、優勢相衝突而被排斥,因為企業追求精準、控制和可預期,很多創新難以找到生存空間。」

「要想改變它,唯有構建一個新的組織型態,所以我傾向於生物型組織。那些真正有活力的生態系統,外界看起來似乎是混亂和失控,其實是組織在自然生長進化,在尋找創新。那些所謂的失敗和浪費,也是複雜系統進化過程中必須的生物多樣性。」

「網際網路越來越像大自然,追求的不是簡單的增長,而是躍遷和進化。騰訊最近的組織架構調整,就是為了保持創新的活力和靈動性,而進行的由大變小,把自己變成整個網際網路大生態圈中的一個具有多樣性的生物群落。」

實際上,最先提出「灰度」概念的是任正非,他在《管理的灰度》一文中寫道:「一個企業的清晰方向,是在混沌中產生的,是從灰色中脫穎而出,方向是隨時間與空間而變的,它常常又會變得不清晰。合理的掌握合適的灰度,是使各種影響發展的要素。」

在凱文·凱利看來,這種存在於組織管理學、產品運營,乃至於世界運營模式中的混沌理論,就是生物化的終極體現,也是未來人類文化的發展方向。

儘管我們的世界越來越技術化,有機生命——包括野生的也包括馴養的,將繼續是人類在全球範圍內進行實踐和認知的基礎。機械將變的更具生物特性,技術網絡將使人類文化更有利於生態環境的平衡和進化,工程生物學和生物技術將使機械技術黯然失色,生物學方法將被視為解決問題的理想方法。

「當科技被生物激活之後,我們就得到了能適應、學習和進化的人工製品。而當我們的技術能夠適應、學習和進化之後,我們就擁有了一個嶄新的生物文明。」凱文·凱麗在書中寫道。

這種「失控」並非放任不管,而是近似於「無為而治」的高級管理智慧。這已經脫離了KPI、OKR的管理套路,上升到哲學以及生命進化層面的思考。

改變規則,改變連接,用組織的多元變化,應對環境的莫測多變。

「適應就是以萬變求不變。」

相關焦點

  • 遇見新商業之美|林芳芳對話網際網路教父凱文·凱利
    凱文·凱利,被稱為網際網路時代的精神教父。他的思想無比睿智,越來越多的人正從他的思想中獲得了無數的靈感。他影響了蘋果公司的史蒂夫·賈伯斯、《黑客帝國》的導演沃卓斯基兄弟、《少數派報告》的導演史蒂文·史匹柏;他的未來三部曲在世界網際網路界和科技媒體中引起轟動,一言一行都是網際網路發展的「風向標」。未來可能發生的12種必然:形成、知化、流動、屏讀、使用、共享、過濾、重混、互動、追蹤、提問、開始。
  • 《失控》:曾是《黑客帝國》演員必讀書,26年前就預測「物聯網」
    《失控》,一本曾經風靡全球的暢銷小說,當年影片《黑客帝國》的主演們被規定必須讀的一本書。該書完全是由社會、系統、機器和生物的一場大集結,描繪了社會進化,尤其是網際網路進化的「先知語言」。而且,在書中我們可以了解到社交網絡服務的將來。《失控》是一本涉及眾多繁雜範疇的大作,包括有:天文、化學、生物、計算機、運籌學、控制學……。
  • 專訪凱文·凱利:未來很多事情,都將發生在中國
    他最具影響力的一本書是《失控》(1994),曾經被作為《黑客帝國》中所有演員的必讀書目。同時,他還曾作為電影《少數派報告》的未來學顧問之一,幫助導演史蒂文·史匹柏一同構建2050年的日常場景。「他對大趨勢不感興趣,他想知道人們早餐吃什麼。」凱利戲謔地說道。我是在谷歌中輸入凱文·凱利的姓名,從蹦出來的個人網站中找到他的聯繫方式的。
  • 【夜讀】凱文·凱利:過去的輝煌,會是未來最大的絆腳石
    ——凱文·凱利本文為,《連線》雜誌創始主編、《失控》作者凱文·凱利於10月22日在《2015產業中國年會》的主題演講。我是凱文凱利,我住在矽谷,首先我想介紹科技發展的一般性規律。我們看到屏幕上顯示的是2000年前最先進的技術:大型帆船。
  • 凱文·凱利:當下金融科技最大的進步只是現金的數位化 金融科技將...
    封面新聞記者 孟梅 張越熙9月24日,在外灘大會開幕式上,《連線》雜誌創始主編,《失控》作者凱文·凱利在主旨發言中指出,技術帶來的許多社會創新能夠為地球上的每個人帶來財富,無論他們目前的經濟情況如何。只有科技才能夠讓我們掌控事物的金融維度。
  • 「世界網際網路教父」:金融科技或成窮人和富人間的「破壁機」
    來源:第一財經原標題:「世界網際網路教父」預言:金融科技或成窮人和富人間的「破壁機」  作者:周艾琳  「我想知道長大以後世界是什麼樣子噠?」9月24日外灘大會主論壇上,上海小木船幼兒園的4歲小囡王昭雪,在線隔空發問「世界網際網路教父」凱文·凱利。68歲的凱文·凱利是這樣回答的:金融科技的「超能力」還遠未用足,未來或許可以成為窮人和富人之間的「破壁機」。
  • 新規則,新經濟:網際網路思維
    近年來,網際網路持續震動著全世界各個行業以至於整個經濟規則……在中國,以小米為代表的各類「網際網路思維」轟轟烈烈地顛覆著各個行業……而這一切的一切,凱文凱利早就通過這本小書輕鬆寫定。今天,給大家推薦一本書——《新規則,新經濟》,作者是凱文·凱利,這一本書介紹網際網路時代,網際網路影響下的經濟運行的十個新遊戲規則。凱文·凱利發起了全世界第一屆黑客大會;他的作品被電影《黑客帝國》(Ma導演安迪沃卓斯基列入書單,成為演員必讀作品;他討厭蘋果公司前CEO賈伯斯,但也不能阻擋賈伯斯是其刊物的忠實擁躉。
  • 深度解讀KK最新網際網路聖經《新經濟新規則》!
    近年來,網際網路持續震動著全世界各個行業以至於整個經濟規則。《新規則,新經濟》一書介紹網際網路時代,網際網路影響下的經濟運行的十個新遊戲規則。本文由MR.ZHEN心血整理,並附上自己的讀書心得,與各位追風的同路人分享!
  • 一場思想的盛宴——玖富林彥軍對話網際網路預言大師Kevin Kelly
    作者:玖富首席戰略官林彥軍編者按:在網際網路的世界裡,KK是當之無愧的教父級大師,在二十年前出版《失控》一書後他就譽滿世界,在中國也被騰訊掌門人小馬哥等奉為"偶像","未來先知"等。6月19日,玖富首席戰略官林彥軍先生深圳對話KK後,感觸頗多,特撰文一篇與大家共享這場思想的盛宴。
  • 中國經濟2021第二章「數字鐵幕」與網際網路時代相悖
    美國通過網際網路霸權和對盟友施壓,升起了「數字鐵幕」。美國宣稱已有30多個國家和地區加入淨網計劃,英國、韓國等國的27家電信運營商的5G網絡不使用華為、中興等供應商的設備。美國推出「淨網」計劃的當天,國際網際網路協會(ISOC)第一時間發表聲明表達深切的失望,指責美國政府的做法違背了網際網路的初衷,違背了網際網路全球互聯、開放、去中心化的本質,違背了技術架構的公平普適性。
  • 「失控」的金控集團戴上牌照 網際網路公司或將離場
    「失控」的金控集團央行發布的《中國金融穩定報告(2018)》指出,大量非金融企業通過發起設立、併購、參股等方式投資金融機構,存在過度投資、野蠻擴張、虛假注資或循環注資、不當幹預金融機構經營、通過關聯交易進行利益輸送等問題。
  • 徐雷公開演講金句頻出,稱京東不是網際網路公司,顛覆者不講武德
    在演講中,徐雷金句頻出,他主要表達了以下幾個意思:第一,京東並不是一家網際網路公司,也不是虛擬公司,而是一家以供應鏈為基礎的技術與服務公司。徐雷透露他負責的京東零售業務,過往的17年裡在用戶體驗保障上投入了超過150億,才能獲得如今用戶的口碑。目前京東也是一家擁有32萬名員工的大公司。
  • TikTok失控,張一鳴失算
    從「控制」到「失控」 37歲的張一鳴,人生一大關鍵詞是「控制」。 他將年齡作為X軸,顏值、收入、身體狀況等為Y軸,畫出人生各項指標變化的函數曲線圖,並從29歲這個體力下降的拐點開始,逼自己每周至少遊一次泳,每天睡夠7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