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我國古代朝代,「唐宋元明清」幾乎是脫口而出的。但是在這幾個朝代中,不管是小說還是電視劇,幾乎都沒有元朝的身影出現過。最早是唐朝的影視劇熱播,之後是明清,現在是宋朝,唯獨元朝不被大家了解。
而且說起元朝,大家除了知道這是由少數民族蒙古族創建的,其它的也知道得很少。至於其他朝代有的那些威武的大將軍,精明強幹的君王,纏綿悱惻的才子佳人愛情故事,才華橫溢的大詩人,政治上軍事上的精彩事跡,其他朝代名人名事隨隨便便一寫都能寫出來一部書,唯獨元朝仔細想想,除了成吉思汗和忽必烈,居然再想不起來第三個能代表元朝的人了。
「元,大也」,以元作為朝代的名字,足可見蒙古族人統治者的野心,元朝的疆域之大,開創了我國歷史上的新紀錄。馬背上長大的蒙古族人能徵善戰,鐵騎輕易的踏碎了趙宋政權,令趙宋一退再退,退居南方,依舊改不了亡國的命運。
按道理來說,這樣一個鐵騎政權,南徵北戰,開拓疆土,又是首個少數民族入主中原,應該有很多精彩之處可以拍出來展現在大眾面前的。單看這些年有多少清宮劇,就可以看出如果要拍元朝,劇情更加少不了。
但是這麼多年,真的沒有熱播的元朝劇出現。而且這麼多年,人們對元朝的了解居然只存在於元朝有個很厲害的祖先叫成吉思汗,他有個很出息的孫子叫忽必烈。甚至很多人連成吉思汗和忽必烈的關係都不知道,元朝到底是誰創建的都不知道。
元朝開國皇帝是忽必烈,成吉思汗是蒙古汗國開國皇帝,成吉思汗徵服的地域向西達黑海海濱,向東幾乎包括整個東亞,顯示出來蒙古族人的強盛。之後才是向南踏破南宋的政權,忽必烈正式創建元朝,稱為元世祖。
但凡是將要亡國之朝政,後期必定是「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這樣的糜亂,上層掌權者不思進取只管享樂,連敵人打到城門口了都想著怎麼逃命絲毫不管城外的百姓。中層做事的官員不做實事,媚上欺下,貪汙受賄,攛掇君王享樂。下層百姓忍受著苛捐雜稅,幾乎沒有活路。整個朝廷都表現出腐敗的氣息,整個國家兩極分化嚴重,上層不問民間疾苦,下層看不到希望的光芒。
在這樣的情況下,必定引發農民起義。元朝不能說跟這種情況完全不沾邊,但他在後期的確勤勤懇懇執政,企圖挽救朝廷狀況。可惜他的改革太晚了,疆域如此遼闊的元朝僅存在了不到百年,歸根結底還是統治者只會打天下不會守天下。
元朝第一位皇帝忽必烈在位23年,最後一位皇帝元順帝在位35年,他們中間經歷了九位皇帝,總共在位不超過40年,平均每個皇帝在位僅僅5年。這些皇帝不是死在了戰爭中,就是死在了去打仗的路上。
可能這就是有志向開疆擴土的君王必須要面對的結局吧,看看明朝的朱元璋、朱棣、朱瞻基,哪個不是整天跑出去打仗的。明朝疆域也是在這三位手裡擴大穩定的。再看看清朝就理智多了,滿族人入主中原之後,人家就不想著非得皇帝親徵出去打仗了,康熙雍正乾隆,哪個活的歲數不大?
在元朝這幾位皇帝這裡,可能他們堅定地認為不想出去打仗的皇帝不是好皇帝,所以每一任皇帝都積極地衝在前面徵戰去,只有到元順帝這裡才安心審視了一下自家這偌大的疆土,其實千瘡百孔。
究其根本,還是他們蒙古族的思想沒有轉換過來。在少數民族的統治中,誰的拳頭硬,就聽誰的,死心塌地心甘情願的。但是在中原可不是這樣的,在中原只靠蠻力鎮壓只會適得其反。
但是蒙古族人顯然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他們以草原民族的思維去統治在儒家文化影響下生活了上千年的人,在儒家文化中,可是有那麼一句「寧可站著死不可跪著生」,可是蒙古族沒有給人數佔了大多數的漢族人應有的尊重。
看看清朝,清朝從統治者做起,推行漢化,雖然也把滿族和漢族分了三六九等,但是還是尊重漢族人的,在經濟政治上也是給了漢族人一席之地,甚至給了漢族人晉升通道:只要你給我做的貢獻足夠大,我就給你抬旗,讓你一個漢族人能夠享受滿族政府統治下滿族人才能享受的福利。
而元朝對待漢族人,則是粗暴地鎮壓,他直接把所有漢族人一棒子打死,劃為奴隸。奴隸已經有大幾百年沒有出現在漢族人生活中了,但是一直存在於少數民族中。這種行為對蒙古貴族而言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但這是漢族人絕對不能接受的。
在元朝,人被分為四等。一等為蒙古人,二等為色目人,又稱「諸國人」;三等是漢人,原來受遼金統治;四等南人,也就是南宋統治時期的漢人。漢人被賞賜給蒙古人做農奴,永世不得翻身。因為元朝的晉升通道被堵死了,他們講究的是父死子繼,這樣一來,你爹當官的,你也當官。你爹是農奴,你也是農奴。
不僅如此,元朝與宋朝真是兩個極端。宋朝極度重文輕武,而元朝極度重武輕文,文官在朝堂上就是個擺設,連句話都說不上。這樣一來,元朝的文化和思想自然也跟不上,宣傳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元朝缺了宣傳,也失了民心。
日積月累下,王朝內部的矛盾就凸顯出來了。
等到元順帝時期,又遇上了天災:黃河水患,黃河一帶一向是重要的農耕區,然而元順帝在位時期,黃河連年水患。水患必然引發災荒、瘟疫,而這些更會引發人民起義。更要命的是,連年徵戰,國庫早就虧空了,元順帝想賑災連錢都沒有。不過元順帝還不傻,在脫脫的幫助下,元順帝針對現狀要進行改革,可是改革進行沒多長時間,蒙古貴族們就覺得侵犯了自己的利益,強行讓元順帝把脫脫處死了。
缺少文字記載,帝王們實施密葬,我們現在也找不到元朝的墓穴。元朝時期漢族和蒙古族關係緊張,這種刻在血脈裡的意識一直延續到現在,自然不會有很多人會想起來元朝。除了元朝是真的能打之外,人們也下意識的不想了解更多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