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電商「監管時代」到底何時來臨,還適合入局直播行業嗎?

2020-12-14 魔拍街客

眾所周知,今年的直播電商,迎來全面大爆發。

消費方式轉變、短視頻普及、全民直播風潮、5G時代開啟...

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直播帶貨」越來越火爆。

1.直播電商

「監管時代」來臨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最近「直播帶貨」的行業亂象頻頻衝上熱搜。虛假宣傳、產品造假、銷售數據注水...直播帶貨亂象被官媒點名批評的頻率越來越高。

據不完全統計,國家市場監管總局今年已有不下10份監管文件出臺。

種種跡象意味著,國家對直播行業的規範監管勢在必行,直播帶貨行業將告別野蠻生長,進入監管時代

2.「人貨場」持續擴大

未來直播電商將滲透到各個領域

直播帶貨顛覆了傳統電商模式,為中國傳統製造業轉型升級提供了新的契機。未來預計,直播電商發展會更加「泛在」,集任何人(Anyone)、任何物(Anything)、任何場地(Anywhere)、任何時候(Anytime)於一體的4A 發展趨勢將愈發明顯,並逐步滲透至各個領域,這意味著主播職業還將產生巨大的市場容量。

3.直播電商進入精細深耕

對專業性要求更高

隨著直播用戶群體越來越成熟,對直播內容的需求也變得更專業化,垂直細分領域的需求在未來將產生無限潛力。不管是從專業性角度還是市場監管角度看,對主播的個人素質和專業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

其實我想說的是,行業收緊,各位「小主」不要慌!

在直播電商規範化、專業化

以及高就業發展趨勢下

未來主播行業之間的競爭難度必然加大

因此把握時機入局直播行業今年肯定是最後的機會

但是對於主播來說,增加自己的競爭優勢很重要!

浙江是直播行業的發源地,也是試驗地,目前已知的浙江省主播人才培訓班

是由浙江省自由貿易發展中心(浙江省商務認證中心)和中潤商學院聯合舉辦。目前已經有不少主播在進行專業的學習,至於學習的內容還沒有詳細信息,除了浙江外,其他省份也在制定相應的直播認證體系,以監管電商直播的亂象,本人也是希望直播行業能儘早的淨化,還商家廠家一個優質的銷售環境。

據內部信息,浙江省的直播認證需要完成2天線下直播電商專業體系化培訓和1天理論實操考試,結業通過才可獲得由浙江省商務認證中心頒發的 《直播證書》。

為加快直播行業淨化的速度,廣電局也出臺了相應的政策,以幫助更多的主播掌握直播的技能,讓更多的中小企業更好的銷售優質的商品。

我作為一直在抖音、快手、淘寶上玩直播的小白,說真心的,也希望國家能儘早的整頓電商直播行業。其實很多聰明的主播都行動起來啦!單從提升直播技能上來說,更可能幫忙小主播提高收入。

相關焦點

  • 電商直播的大時代已經來臨!你還等啥?
    2016年,馬雲開發了淘寶直播賣貨。又翻開了電子商務的新序幕——電商直播!也許是籌謀已久的長遠規劃,也許是靈機一動的臨時策略。誰也不可能想到,直播能改變時代!似乎都是在為今天的電商直播發展而鋪路!它們在這個時代,只能是小打小鬧,但電商直播像是原子爆發,光芒四射!2016年,薇婭的出現,堪稱仙女下凡,憑一己之力,讓電子商務宛如插翅飛翔。
  • 直播電商火爆,市場監管不能缺位
    然而,當直播帶貨在網絡視頻端成為普遍現象時,相應的監管規則還不完善,加之較低的行業準入門檻,五花八門的直播帶貨令人眼花繚亂。虛假宣傳、偽劣產品、數據造假、售後服務跟不上和維權難等問題也隨之發生,不少帶貨名家都曾經現場翻車,所以只有加強監管,才會讓這個行業更規範,更有標準性,才能良性發展。
  • 直播3.0時代:電商直播市場規模或達萬億級
    疫情之下,行業發展充滿了不確定性,影院復工的曙光到底何時才能看到,如今誰都無法給出一個準確的檔期。同樣充滿不確定性的,還有直播行業,自2013年以來直播行業開始發展至今,短短7年的時間,直播行業的發展已經達到了兩個小高潮,一次是2015年至2018年,虎牙、鬥魚相繼上市,遊戲直播平臺被資本青睞;另一次就是2019年至今。
  • 星羅創始人許歡:直播的精神現象學——論品牌如何入局直播電商
    (原標題:星羅創始人許歡:直播的精神現象學——論品牌如何入局直播電商)
  • 微信生態新國貨,禾葡蘭入局直播電商大時代,創視頻號最高記錄
    微信生態新國貨,禾葡蘭入局直播電商大時代,創視頻號最高記錄2020-12-03 17:02:39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2020年12月02日 ,禾葡蘭「科學變美直播盛典,百萬豪禮免費送」直播活動,在騰訊視頻號直播,銷售額開播1小時突破150萬,2小時200萬,全程8小時突破600
  • 網絡直播行業迎來政策嚴監管!
    網絡直播行業迎來政策嚴監管!11月23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的官網發布了《關於加強網絡秀場直播和電商直播管理的通知》,《通知》要求要對頭部直播間、頭部主播及帳號、高流量或高成交的直播帶貨活動進行重點管理,加強合規性檢查。在此之前,11月6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了《市場監管總局關於加強網絡直播營銷活動監管的指導意見》。
  • 直播電商野蠻生長帶貨屢次「翻車」,監管趨嚴行業需良性發展
    在易觀分析流通行業分析師陳濤看來,直播電商之所以屢屢出現假貨,一方面是整個供應鏈的原因,另一方面則是MCN機構、主播對產品質量的鑑定水準存在問題。與此同時,多個部門也開始加強對直播電商行業的監管。陳濤認為,政府部門在對直播電商行業進行明確規範以後,相應的模糊空間將會減少,規範性則會越來越強,行業將在健康的氛圍下實現更快發展。
  • 快手沒有拋棄他 但直播電商嚴監管時代已來
    某直播從業者告訴《科創板日報》記者,「監管和平臺的處罰結果本質上是還原事實,同時保護行業。市場監督局將事件定性為虛假宣傳,而非售假(售假意味著刑事責任),加之競對持續炒作下去,直播行業風口或受影響。」  而欲在明年年初上市的快手加大對電商的自糾自查行動。
  • 股市華興社直播知識:風口上的直播行業
    火到什麼水平,「口紅一哥」李佳奇發明了直播五分鐘賣掉15000隻口紅的記載,帶貨一姐薇婭2020年雙十一預售首日銷售額53.2億,最兇猛的是羅永浩,做直播還了2個億的債。  監管部門接連出手發布監管條例:11月6日,國度市場監管總局發布《市場監管總局關於增強網絡直播營銷活動監管的指導意見》,11月12日,國度播送電視總局發布《關於增強網絡秀場直播和電商直播管理的通知》,11月13日,國度網信辦發布《網際網路直播營銷信息內容效勞管理規則(徵求意見稿)》,直播行業迎來史上最嚴監管。羅永浩6億出賣直播公司的買賣也涼了,直播營銷走到了拐點。
  • 辛巴燕窩事件迎監管、平臺雙處罰,直播電商發展進入「求質」時代
    快手電商在公告中表示,自11月以來,展開了治理虛假宣傳行為的「匹諾曹」專項行動,對主播在直播間虛假宣傳、炒作賣貨等行為開展長期治理,截至目前已對10273個違規帳號進行了封禁電商功能、封禁帳號功能等處罰。 今年以來,直播電商是最受關注的社會現象之一。隨著直播帶貨的熱度不斷升溫,整個行業多次曝出虛假宣傳、產品質量、刷單等問題。
  • 羅永浩說做直播如履薄冰,直播帶貨強監管規範加速進行時
    01 羅永浩:我做直播,如履薄冰2019年底,背負6億債務的羅永浩,在想是做娛樂節目、還是脫口秀……,羅永浩此時看到了招商證券發布的這份報告,後來加上疫情突然襲來,這徹底改變了羅的創業方向,快速「殺入」直播帶貨行業。
  • 小眾的文玩行業如何藉助電商直播「飛入尋常百姓家」
    小眾的文玩行業如何藉助電商直播「飛入尋常百姓家」 2020/12/17 17:31 來源:浙江在線 瀏覽:512
  • 熱點|電商直播熱
    加強直播電商頂層設計。建立直播電商行業智庫。以行業商協會和聯盟為主體,邀請專家學者和權威人士參加,組建直播電商行業智庫。定期發布行業分析報告。定期發布直播電商行業發展情況報告,客觀反映我市直播電商行業發展現狀。打造直播電商產業集群。培育一批直播電商基地。
  • 電商直播2.0時代,多元化內容引領電商直播新格局
    但是,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隨著越來越多人將消費需求轉移到線上,積蓄已久的電商直播得到集中爆發。「無電商,不直播」,在大踏步進入全民直播時代的同時,很多人也在思考:電商直播的下一站,風往哪兒吹?這個雙12,考拉海購的「爬樹TV」直播板塊創新玩法,給出了新的探索方向。
  • 直播帶貨頻繁翻車迎來監管 行業如何長足發展?
    淘寶直播數據顯示,今年「雙11」預售正式啟動10分鐘,平臺成交額就超過去年全天;相關研究機構預測,2020年中國電商直播行業總規模將逼近萬億元。  疫情期間,電商直播成為2020年上半年發展最為迅猛的網際網路應用之一。
  • 給電商直播「消毒」
    《工人日報》曾報導,點讚、評論、彈幕、轉發,這些流量數據都可以花錢「刷」出來,甚至還可以花錢買觀看量、修改銷量數據。「數據造假」,似乎成為了行業眾所周知卻又視若無睹的現象,明星主播、包括二驢夫婦、辛巴、雪梨等網紅主播都曾被爆利用刷單進行數據造假。另外,售後問題也是直播帶貨的一大槽點。
  • 夏效鴻:直播電商還能「火」多久?
    除了淘寶直播高速發展,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也在快速搶佔市場,越來越多的用戶似乎都熱衷於通過直播購買商品。而當5G大規模民用後,直播的便捷性和觀看的體驗感將進一步提升,直播行業或將進入一個更大的「爆發期」。
  • 直播電商將迎來萬億時代,信用缺失成最大瓶頸
    「直播電商將迎來萬億時代,但在規模快速擴張的同時,出現了一些與經營行為有關的問題,也反映了監管手段、能力發展滯後,需要加強有效治理。」
  • 監管趨嚴之下,直播帶貨還有足夠的想像力嗎?
    從汪涵直播帶貨退貨率超70%,到李雪琴親歷直播帶貨造假,再到「糖水燕窩」之後辛巴6198.304萬元的賠償事故,直播帶貨這座「大山」隱隱有些側傾之意。市場監管「跑步進場」,直播帶貨還有足夠的想像力嗎?11月3日,國家網信辦發布《網際網路直播營銷信息內容服務管理規定(徵求意見稿)》,其中第一次對直播服務流量造假、虛假宣傳等作出直接規定。在「野蠻生長」了大半年之後,監管的無形之手開始發揮直接作用。市場監管層面的動作影響力,也逐漸傳導至行業端。
  • 網絡直播行業迎來政策嚴監管 李佳琦、薇婭們「不香」了
    網絡直播行業迎來政策嚴監管!11月23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的官網發布了《關於加強網絡秀場直播和電商直播管理的通知》,《通知》要求要對頭部直播間、頭部主播及帳號、高流量或高成交的直播帶貨活動進行重點管理,加強合規性檢查。在此之前,11月6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了《市場監管總局關於加強網絡直播營銷活動監管的指導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