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電商野蠻生長帶貨屢次「翻車」,監管趨嚴行業需良性發展

2021-01-19 藍鯨財經

近期,直播帶貨「翻車」的現象屢見不鮮,可謂前僕後繼。

在辛巴承認銷售假燕窩後次日,「交個朋友」旗下主播羅永浩被指在直播間售假。《2020年黑貓投訴平臺涉及直播帶貨問題情況顯示》顯示,僅在黑貓投訴平臺上,與頭部主播相關的投訴案例就有不少,其中涉及辛巴57件、羅永浩84件、薇婭209件、李佳琦382件。

在易觀分析流通行業分析師陳濤看來,直播電商之所以屢屢出現假貨,一方面是整個供應鏈的原因,另一方面則是MCN機構、主播對產品質量的鑑定水準存在問題。

與此同時,多個部門也開始加強對直播電商行業的監管。陳濤認為,政府部門在對直播電商行業進行明確規範以後,相應的模糊空間將會減少,規範性則會越來越強,行業將在健康的氛圍下實現更快發展。

直播電商野蠻生長,售假等弊病凸顯

資料顯示,從2016年開始,「直播+電商」成為一種新興的網購引流方式,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通過觀看網絡直播進行購物。

iiMedia Research(艾媒諮詢)的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直播電商市場規模達到4338億元,相比於2018年增長了226.2%。艾媒諮詢還預計,到2021年市場規模可達12012億元。

然而,直播電商在近乎野蠻生長的同時,虛假宣傳、售假等行業問題也逐漸顯現出來,遭用戶詬病。

2020年11月,知名打假人士王海在微博上曬出「茗摯」品牌燕窩的檢測報告,稱經過檢測,辛巴團隊所銷售的燕窩產品實際上是糖水。

隨後,辛巴發表公開信,承認在直播間推廣銷售「茗摯」牌燕窩時,確實存在誇大宣傳,並承諾召回產品並退一賠三。

辛巴還承認,其在選品、質檢方面對燕窩行業相關專業知識儲備不夠,導致未能甄別出品牌方提供的產品信息存在誇大宣傳的內容。

實際上,知名主播帶貨「翻車」的現象屢見不鮮,可謂是前僕後繼。

就在辛巴承認出售假燕窩後的次日,「交個朋友」旗下知名主播羅永浩也「翻車」了,其在直播間銷售的「皮爾卡丹」品牌羊毛衫後來經過檢測發現,並非羊毛製品。

對此,「交個朋友」表示,該羊毛衫的供貨來自渠道貿易商成都淘立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而成都淘立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的供貨方則是上海囿尋科技有限公司和桐鄉市騰運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後兩者涉嫌偽造假冒偽劣商品與文書。

對於整個行業來說,來自市場監管總局的統計數據顯示,僅2020年前三季度,全國12315平臺共接收「直播」相關投訴舉報2.19萬件,同比增長479.60%,其中,直播帶貨佔比近六成。「直播」相關投訴舉報數量排名前五的企業,均為頭部電商平臺和短視頻平臺。

艾媒諮詢在報告中指出,直播電商行業目前還欠缺規範,一些主播由於沒有穩定合作的工廠,推薦的商品價格低廉但是質量堪憂。

在陳濤看來,直播電商之所以屢屢出現假貨,一方面是整個供應鏈的原因,另一方面則是MCN機構、主播對產品質量的鑑定水準存在問題。

對於如何解決直播電商中的假貨問題,陳濤表示需要多方的努力。一方面,平臺、MCN機構以及主播需要加強自律、自查以及提高自己的專業性,最大可能性的將質量沒有保證的商品排除掉。另一方面,國家要制定相關的法律法規進行規範,然後加大執法力度。

監管環境趨嚴,行業將進入良性發展階段

2020年底,羅永浩曾發布微博稱,「很多媒體和網民的最大魅力在於,自己天天在100%有假貨的電商大平臺買東西,但直播行業出了些類似問題,他們就『驚詫莫名』,即使某些直播從業者在出問題時,比任何電商大平臺出現同樣問題時解決得都更快更好更有誠意,他們也繼續驚詫莫名。」

不過整體而言,中消協的調查數據顯示,從消費者對各個平臺的滿意度評價來看,淘寶直播、天貓直播、京東直播等傳統類直播電商購物滿意度排名相對靠前,均在80分以上;抖音直播、蘑菇街和快手直播購物滿意度排名相對居中;鬥魚、虎牙和拼多多直播滿意度得分和排名相對靠後。

中消協表示,受訪者對於直播電商行業現狀的整體感知滿意度為79.2分,對於購物體驗的整體滿意度為81.9分,消費者認可度和滿意度總體較好,但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實際上,由於消費者對於假貨的感知和牴觸情緒較大,不少知名主播也開始有意採取各種措施以保證商品的質量。

在經歷假燕窩事件後,辛巴表示將深刻反省內部管理,嚴抓品控,啟動內部整改升級,所有主播和團隊加強專業學習與培訓。此外,還將採取諸多措施保證商品質量。

「交個朋友」在經歷假羊毛衫事件後也發文稱,為了提升產品質控能力,不讓造假商有可乘之機,已和第三方專業檢測機構SGS(通標標準技術服務公司)開展合作,建立第三方檢測認證機制。另一方面,「交個朋友」將對在直播間上線的同批次產品進行存樣留底,實現產品質量監控,先期將覆蓋服飾、美妝等類目。

「交個朋友」還稱,將匿名安排大量的「神秘顧客」同步購買直播間的商品,一旦發現實際收貨產品和上播前送檢的產品存在不一致,「交個朋友」將第一時間主動查處問題。

不過,在陳濤看來,辛巴以及羅永浩團隊採取的措施對於解決假貨問題會有一定作用,但是要想徹底消滅假貨並不現實,這是整個電商行業面臨的難題。

另一方面,政府部門也在不斷加強對直播電商行業的監管。

去年10月,市場監管總局發布《網絡交易監督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11月,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發布《網際網路直播營銷信息內容服務管理規定(徵求意見稿)》;11月23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布有關電商直播管理的通知,對網絡直播和電商直播的登記、內容、審核、主播、打賞等方面提出了具體管理細則。

陳濤認為,這些規定在對直播電商行業進行了明確的規範後,相應的模糊空間將會減少,而規範性會越來越強。不管是平臺、機構或者主播,在進行直播帶貨的時候,就會知道「什麼是可以做的,什麼是不可以做的」,直播電商行業將在健康的氛圍下實現更快的發展。

相關焦點

  • 直播帶貨頻繁翻車迎來監管 行業如何長足發展?
    原標題:直播帶貨關係民生 頻繁翻車迎來監管  2020年直播帶貨全面爆發後進入冷靜期  ● 2020年,幾乎重大的民生問題都和新冠肺炎疫情息息相關,它滲透到人們生活當中的方方面面,而直播帶貨的盛行即是影響最為深遠的觸動之一  ● 直播帶貨要想像電商一樣成為成熟
  • 監管趨嚴之下,直播帶貨還有足夠的想像力嗎?
    11月3日,國家網信辦發布《網際網路直播營銷信息內容服務管理規定(徵求意見稿)》,其中第一次對直播服務流量造假、虛假宣傳等作出直接規定。在「野蠻生長」了大半年之後,監管的無形之手開始發揮直接作用。市場監管層面的動作影響力,也逐漸傳導至行業端。
  • 明星帶貨頻繁「翻車」,還能看好直播行業嗎
    要問2020年電商界的行業熱詞,那麼直播帶貨一定是那個最火爆的詞。雙十一期間,薇婭直播間銷售額53.2億元,李佳琦直播間銷售額38.7億元。直播帶貨就像一個新鮮出爐的蛋糕,各路人馬紛紛加入了瓜分蛋糕的隊伍中,各大明星也逐漸開始直播帶貨。
  • 多方出手規範直播帶貨亂象,有望告別野蠻生長
    事實上,當直播帶貨、網紅帶貨「火了」後,引發的相關問題值得關注。比如吳曉波「新國貨首發」專場,付60萬的「坑位費」,最後只售出15罐奶粉;小瀋陽直播賣白酒,當晚下單20件,第二天退貨16件;葉一茜賣單價200多塊的茶具,90萬人觀看,成交額不到2000塊;黃聖依賣5個杯子收10萬坑位費等,都引發全網熱議。中消協發布的「雙11」消費維權輿情分析報告中,點名汪涵、李雪琴直播帶貨「翻車」和李佳琦直播間「買完不讓換」等。
  • 直播電商火爆,市場監管不能缺位
    然而,當直播帶貨在網絡視頻端成為普遍現象時,相應的監管規則還不完善,加之較低的行業準入門檻,五花八門的直播帶貨令人眼花繚亂。虛假宣傳、偽劣產品、數據造假、售後服務跟不上和維權難等問題也隨之發生,不少帶貨名家都曾經現場翻車,所以只有加強監管,才會讓這個行業更規範,更有標準性,才能良性發展。
  • 直播帶貨翻車:從業者爆刷量潛規則
    「整個社會旺盛的需求刺激著直播帶貨形式的爆發,在這種情況下,短時間內湧入了大量的非專業參與者,自然而然就會產生這些問題。」11月30日,蘑菇街資深副總裁範懿銘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行業發展太快了,而形成完善的監管機制需要時間,因此有部分非專業的投機者湧入,從而產生了各種各樣的問題。
  • 直播帶貨野蠻生長一年,留下了什麼?
    2020年,直播電商開啟了新經濟模式的頭班車。據商務部最新發布消息稱,2020年11月前,全國電商直播場次超2000萬場。回顧直播行業的發展,讓人驚喜的是在疫情恢復期直播電商為各行業產業復甦助力,以薇婭、李佳琦、羅永浩等為主的頭部主播一次次創造出直播帶貨耀眼的佳績。與此同時,給這個行業帶來的是貨物造假、流量造假等監管問題。
  • 直播帶貨頻翻車,莫讓帶貨變「帶禍」
    而佔到快手電商直播交易額大半個江山的辛巴,在燕窩上也翻了車,其直播間涉嫌虛假宣傳,產品賣了1549.57萬元,但自身也退賠了超過6000萬元。而楊坤帶貨13.5萬元的坑位費,只銷售了3萬元,商家不滿楊坤直播帶貨刷單,直接選擇報警。
  • 銳評|「翻車」不止 嚴格監管應成為直播帶貨的標配
    小品《打工奇遇》中,鞏漢林飾演的老闆現場售酒「翻車」了。現實中可能沒有二鍋頭兌白開水的「宮廷玉液酒」,但卻有同款「名實不副」的「糖水燕窩」——10月25日,辛巴團隊主播「時大漂亮」直播時向粉絲推薦一款燕窩產品,被消費者質疑「是糖水而非燕窩」。11月27日,辛巴發布道歉聲明,承認確實誇大宣傳,將召回全部出售產品,並退一賠三。
  • 僅3成消費者看好直播帶貨?茶行業直播電商的冷思考|興茶熱點
    近期,江蘇省市場監管局近期開展了網絡直播帶貨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有32.77%的消費者看好直播帶貨,69.78%的消費者認為政府應加強商品質量監管。 直播帶貨,對茶企來說依然成本頗高 目前,直播電商行業的馬太效應非常明顯,致使1%的人壟斷了99%的行業資源。
  • 網絡直播行業迎來政策嚴監管!
    網絡直播行業迎來政策嚴監管!11月23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的官網發布了《關於加強網絡秀場直播和電商直播管理的通知》,《通知》要求要對頭部直播間、頭部主播及帳號、高流量或高成交的直播帶貨活動進行重點管理,加強合規性檢查。在此之前,11月6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了《市場監管總局關於加強網絡直播營銷活動監管的指導意見》。
  • 直播帶貨頻「翻車」,帶貨主播是否承擔法律責任?
    而就在前不久,擁有7100萬粉絲的快手頭部網紅辛巴,承認所售的燕窩產品存在誇大宣傳,並提出先行賠付方案,並表示深刻反省,嚴抓品控,成立質量監督委員會,誠邀粉絲用戶積極參與。如火如荼的直播電商行業為何接連發生帶貨翻車事件?帶貨主播是否要承擔法律責任?
  • 直播電商「監管時代」到底何時來臨,還適合入局直播行業嗎?
    眾所周知,今年的直播電商,迎來全面大爆發。消費方式轉變、短視頻普及、全民直播風潮、5G時代開啟...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直播帶貨」越來越火爆。1.直播電商「監管時代」來臨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最近「直播帶貨」的行業亂象頻頻衝上熱搜。虛假宣傳、產品造假、銷售數據注水...直播帶貨亂象被官媒點名批評的頻率越來越高。
  • 快評丨羅永浩「翻車」,規範直播帶貨不能只靠行業自律
    一件登上直播間臺面的產品必然經歷了層層審驗,但即便如此,售假翻車事故依然不能避免。頭部主播尚且如此,中下遊主播就更需要在保證選品質量上下功夫了。 羅永浩直播間帶貨的羊毛衫「翻車」了。
  • 監管力度趨嚴 電子菸專項檢查擾動二級市場
    原標題:監管力度趨嚴 電子菸專項檢查擾動二級市場   7月13日,國家菸草專賣局召開電子菸
  • 直播帶貨亂象,正被強力遏制,舉報難、取證難將成過去式
    而在《指導意見》發布之前,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公開徵求意見的《網絡交易監督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也擬將網絡直播帶貨等網絡交易新業態納入監管範圍,並要求網絡直播帶貨需提供回看功能。而在20日,中消協發布「雙11」消費維權輿情分析報告,通過對10月20日—11月15日期間相關消費維權情況進行網絡大數據輿情分析,發現今年「雙11」促銷活動期間消費負面信息主要集中在直播帶貨、不合理規則兩個方面,並點名汪涵、李雪琴直播帶貨「翻車」和李佳琦直播間「買完不讓換」等。
  • 網絡直播行業迎來政策嚴監管 李佳琦、薇婭們「不香」了
    網絡直播行業迎來政策嚴監管!11月23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的官網發布了《關於加強網絡秀場直播和電商直播管理的通知》,《通知》要求要對頭部直播間、頭部主播及帳號、高流量或高成交的直播帶貨活動進行重點管理,加強合規性檢查。在此之前,11月6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了《市場監管總局關於加強網絡直播營銷活動監管的指導意見》。
  • 直播帶貨總「翻車」,這事快有救了?
    眾所周知,直播帶貨的興起,是因為用戶對主播的信任。其實這些年一直處於野蠻生長狀態下,如果不解決質量、售後難問題,那麼對直播帶貨未來來說將是最大的病根。「主播的誠信、自律,目前是保障產品質量的重要因素。但這顯然不是羅永浩一個主播,一次賠付就能解決的問題。」
  • 多部門出臺新規劍指直播帶貨亂象 未來監管只會更嚴
    《工人日報》記者在調查中還發現,直播帶貨市場背後暗藏「黑產」鏈條:點讚、評論、彈幕、轉發,這些流量數據都可以花錢「刷」出來,甚至還可以花錢買觀看量、修改銷量數據。  對此,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國家網信辦等部門已出臺了監管新規,劍指直播帶貨行業亂象,旨在引導行業持續健康發展。
  • 辛巴辛有志主動退賠央視分析:直播帶貨需長效監管
    直播帶貨,是指通過一些網際網路平臺,使用直播技術進行商品線上展示、諮詢答疑、導購銷售的新型服務方式。近年來,直播帶貨這一新型網絡銷售形式迎來了大規模發展的熱潮,其以粉絲流量為基礎產生的價值不可估量,因此衍生出了眾多網紅主播,人們的購物生活也隨著智慧型手機的普及與網絡產生了密不可分的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