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金十數據
本文為「金十數據」原創文章,未經許可,禁止轉載,違者必究。
打遍天下無敵手,日本是世界遠近聞名的工具機強國。何謂工具機,即是製造機器的工具機,是汽車、家電等高端裝備製造業生產時必不可少的"工業之母"。需要提及的是,日本國內的馬扎克、天田、牧野、小松、大隈等品牌皆是工具機行業的佼佼者,同時這些日企生產的工具機遠銷全球。因此,日本工具機訂單也被視為其經濟的先行指標之一。
186億日元,日本對華工具機出口連續3個月飆漲!
據日經中文網最新報導,日本工作機械工業會數據顯示,受疫情衝擊,8月份,日本工具機訂單額為678億日元,同比下滑23.3%;7月份則同比下滑31%,6月份下滑32%。雖說日本工具機訂單額暫時未能完全轉為正增長,但跌幅已經連續三個月收窄了,這意味著日本工具機行業出現了恢復的跡象。
這主要得益於中國市場的回暖,疫情率先得到控制的中國為了拉動經濟,加大基礎設施的投資、建築鐵路需求堅挺、汽車工廠滿負荷生產等等。數據統計,6月日本對華工具機訂單同比增長34.2%,達到154億5千萬日元,這是時隔27個月"由負轉正"的數字。
並且這個象徵好運的數字越變越大,7月份,日本對華工具機訂單同比增長50%,達184億日元,佔總訂單的25%;8月來自中國的訂單比7月增加了2億日元,即186億日元(約合12億元人民幣),連續三個月迅速增長。
鑑於歐美的需求恢復緩慢,印度的需求相對低迷,中國市場顯然已成了日本工具機行業恢復元氣的最佳"加速器"。
事實上,擁有龐大潛力的中國市場已經成為日本經濟最大出路。《日本經濟藍皮書》顯示,中國連續12年成為日本第一大貿易夥伴國,在世界貿易環境惡化的情況下,2019年中日雙邊貿易仍然保持著3000億美元的規模,實屬不易。
數控工具機自給率不足10%,中國"工業母機"如何突圍?
話說回來,日本是繼美國和德國之後,世界上第三個建立工具機工業並且實現工業化的國家。1889年,日本池貝鐵工廠建立,開始生產第一臺工具機,工具機工業進入萌芽期。此時,日本政府突出大力扶植工具機工業,明確地把工具機工業作為製造工業,乃至整個國民經濟發展中的重點。
日本在戰略上先後提出科技立國、貿易立國;在戰術上,以工具機工業為基礎,發展鋼鐵工業、汽車工業、電力工業、造船工業、電子、核電工業等等。在這種舉國重視之下,日本工具機行業迅速崛起,1982年以後,日本工具機工業實力長期雄居世界首位,成為世界公認的工具機工業強國。
除了日本大力扶持之外,日本工具機企業能夠超越美國和德國最重要的一點是下苦功夫學習並掌握工具機技術、重視產品質量、重視開發創新,把樣樣事做到極致。目前中國由於起步較晚,高性能工具機基本上都是從德國、美國、日本這三國進口,高端數控工具機自給率不足10%,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工具機行業要如何突圍?
或許可以借鑑日本過往經驗:對症下藥,重點扶持,並且年復一年地堅持自主開發創新與核心技術的攻關。正如中國工程院製造業戰略研究室主任屈賢明所言:"未來5年將是中國製造業補短板的關鍵時刻,如果能扛住壓力,5年以後我們將取得巨大突破。"
文 | 李澤鈽 題 | 曾藝 審 | 程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