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文中我們提到,茶可以是關係疏遠者之間的話題,當然也可以是關係親暱者之間的媒介。
比如《紅樓夢》書中荒唐第一的呆霸王薛蟠,因為被薛寶釵誤會是他參與了外面的事,導致賈寶玉被賈政一頓暴打,倔脾氣上來就口無遮攔,挑破了妹妹想要成就「金玉良緣」的念頭,薛寶釵因此又羞又怒,氣哭了,薛姨媽也陪著默默垂淚。
後來薛蟠氣消了,明白過來他們薛家的未來還是要靠這個妹妹的,於是呆霸王展現了他做小伏低、曲意逢迎的哄人功力。
寶釵見薛姨媽哭了,嗔怒道,「你鬧夠了,這會又來招著媽媽哭了。」薛蟠聽說,忙收淚笑道:「我何曾招媽媽哭來著?罷罷罷,扔下這個別提了,叫香菱來倒茶妹妹喝。」
香菱被薛蟠收房,相當於薛寶釵的嫂子,他不讓丫頭倒茶,反而讓香菱給薛寶釵倒茶,這賠禮道歉的意思再明顯不過。
如果說薛蟠和薛寶釵之間是源於骨血親情的親暱,那麼在第八回裡的一系列描寫,則讓薛家對賈寶玉的那點小心思躍然紙上,活靈活現了。
這一回賈寶玉去看望病中的薛寶釵,先進到薛姨媽屋裡,薛姨媽對自己這個外甥的親暱,是如此表現的:
「一把拉住」,「抱入懷中」,「命人沏滾滾的茶來」,雖然不過寥寥數語,卻將一個大觀園裡有名的「慈姨媽」刻畫得呼之欲出。
這簡直比對自己親兒子還好,沏茶都不夠,必須得是「滾滾的茶」。
想必薛家對寶玉的一顆心,也是滾滾燙的。
不過真正精彩的部分還在後面。
賈寶玉見了薛寶釵,薛寶釵二話不說就開門見山提出要看看賈寶玉的通靈寶玉。
在這一章,重點要看薛寶釵的丫鬟鶯兒的表現。
寶釵抬頭看見寶玉進來,連忙起身含笑答道:
「已經大好了,多謝惦記著。」說著,讓他在炕沿上坐下,即令鶯兒:「倒茶來。」
在薛寶釵提出要看玉之前,先吩咐鶯兒「倒茶來」,可鶯兒不僅沒去,還在一旁笑嘻嘻地看著薛寶釵看玉,並恰到好處地提示著,寶玉上的讖語好像和金鎖上的讖語是一對兒。
寶釵看畢,又重新翻過正面細看,口裡念叨:
正是這個該去倒茶卻並沒有去倒茶的鶯兒,引出了下文中薛寶釵的金鎖,這樣才有了後面賈府人盡皆知的「金玉良緣」。
寶玉看了,也念了兩遍,又念自己的兩遍,因笑問:「姐姐,這八個字倒和我的是一對兒。」鶯兒笑道:「是個癩頭和尚送的,他說必須鏨在金器上——」寶釵不等他說完,便嗔著:「不去倒茶!」
薛寶釵和鶯兒主僕兩人,一個讓另一個倒茶,另一個賴著不去,一個不訓斥卻只是「嗔著」,這表現分明是沒把賈寶玉當外人,這親密無間的感覺就仿佛賈寶玉已然成了薛家的女婿一樣。
這很不符合薛寶釵的人設,一向以老成持重、端莊得體著稱的她,怎麼會如此心浮氣躁、迫不及待呢?
而這不過是全書的第八回,鶯兒這個丫鬟在賈寶玉面前卻表現得比紫鵑還熟絡,按理說薛寶釵調教出來的僕人不該這麼沒眼力啊?
所以啊,要說薛寶釵一點也沒有金玉良緣的心思,這肯定說不過去。愛不愛都是另外一回事,先要把輿論造出去:看看,我們和賈寶玉是多麼親近呢。
不熟的人開啟話題可以用茶,賠禮道歉敦親睦鄰可以用茶,表示親暱拉近關係同樣可以用茶。
這有點像英國人日常見面習慣以「天氣」為話題開啟對話,但聊茶顯然比聊天氣更有的聊,話題面更廣,也更富有咱們中華民族的特點。
一部《紅樓夢》可以說是增進人際關係活學活用的寶典,對於我們現在的生活和工作來說,仍然具有學習和借鑑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