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器械國產品牌替代率攀升

2021-01-08 人民政協網

在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發熱門診的空場上有一臺引人注目的方艙CT,上面印有「東軟醫療馳援北京朝陽醫院」的字樣,東軟醫療———這個國產品牌引起了記者的興趣。

認識東軟醫療不妨從今年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說起。1月29日,東軟醫療向武漢捐贈了2臺套總價值2700萬元的高端CT設備及智能醫學影像雲平臺、遠程高級後處理軟體,分別發往雷神山醫院、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東軟醫療副總裁江書印介紹,為解決新冠肺炎疫情篩查過程中的CT緊缺和醫患可能交叉感染問題,東軟醫療僅用7天時間快速推出了抗疫利器「雷神」方艙CT,火速發往眾多疫情定點醫院。

疫情防控期間,東軟醫療組建了以CEO為核心的應急指揮中心,全面指揮部署,緊急調動研發、生產、物流、服務、採購、培訓、營銷等部門資源,加速復工復產,為客戶提供24小時不間斷服務,創造了3小時發貨、18小時裝機的閃電效率。為支援國際抗疫,東軟醫療還向巴西、印尼、烏克蘭等20餘個國家發運大量CT、DR等設備。東軟醫療在戰「疫」中的出色表現,充分地轉化為其品牌資產,在後疫情時代持續增值。

「縱觀我國此次抗疫過程,為什麼國產醫療裝備企業在抗疫期間能夠迅速行動並作出貢獻?」江書印時常思考,「這與醫療科技研發在醫療裝備領域的積累和沉澱,以及民族企業在關鍵時刻的責任和擔當有很大關聯。」他還提到,最近幾年國產醫療裝備在高端市場呈現出逐漸發力的態勢。

從2019年的數據來看,中國市場上國產品牌CT總市場份額已經佔據40%以上,在這一領域,國產品牌替代率還在不斷提高。江書印說:「可以看出,市場對國產醫療裝備的品牌認知正在轉變。以科技為支點,我們同樣期待著未來幾年MRI及其他影像產品都會逐步走到和CT一樣的趨勢。」

東軟醫療在疫情防控過程中獲得的品牌成長,也進一步推動了企業技術、產品和服務的提升。江書印介紹說,在產品方面,延續中國第一臺CT的發明者的創新基因,東軟醫療持續推出了一系列具有裡程碑意義的9款新品,如中國首臺512層全景多模態CT、1.5T精品MRI、高端落地式DSA等。

在經營方面,東軟醫療也主動進行科技創新,在線上搭建起能夠實現一站式在線諮詢、下單、支付、服務的智選商城,把握「雙十一」「雙十二」等銷售時機,讓「車間就是直播間,百萬CT網上賣」成為現實。

面向海外市場,東軟醫療還首次以全虛擬形式參加了被譽為「放射學風向標」的北美放射學年會(RSNA2020),展出10餘款創新產品及解決方案,同時也不斷通過線上培訓和經驗分享,加深與海外客戶的溝通、交流。

在科技賦能之下,東軟醫療一次次突破固有界限與天花板,品牌內涵不斷豐富。「我們希望國產高端醫療裝備逐步實現更大的市場份額;更期待在未來3~10年當中與同仁們一起努力,真正實現這個行業的自主可控。」江書印最後說。

相關焦點

  • 國產醫療器械黃金十年 邁瑞醫療用「工匠精神」打造中國高端製造品牌
    我國廣闊的本土市場,為國產醫療器械企業提供了成長的良好土壤。放眼全球,不難發現,全球前二十大醫療器械公司均發源於擁有廣闊本土市場的美國、歐洲及日本,因此,我國龐大的內需市場也必將對國產器械企業的發展形成非常有利的支撐。
  • 創新器械龍頭,淨收益卻持續下滑,開立醫療到底值不值得期待?
    近段時間,貝殼投研重點研究了醫療器械行業,今天要研究的是一家彩超、內窺鏡供應商——開立醫療。開立醫療是以做彩超業務起家,經過十多年時間做到了國產老二,僅次於邁瑞醫療,而目前彩超市場仍為GE、飛利浦、西門子等外資企業所壟斷。內鏡市場更甚,國產替代率遠不足10%,開立醫療也算得細分醫療器械龍頭,值得期待嗎?
  • 多款國產高端醫療器械亮相 國際醫療器械博覽會凸顯智能化
    聯影醫療供圖中新網上海10月20日電 (記者 陳靜)第83屆中國國際醫療器械博覽會(CMEF)20日正在此間舉行。多款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國產高端醫療器械及相關方案等紛紛亮相:適用於成人和兒童的手術機器人系統、大載重三軸客車車載天眼CT、諾亞發熱門診解決方案等吸引了觀眾的注意。
  • 市監局發文,全省公立醫院配置國產器械|醫療器械|設備有限公司|...
    《答覆函》強調,加強規劃引導醫療器械使用單位加大國產自主品牌優先配置力度。加大對國產自主品牌大型醫用設備配置許可環節支持力度。  對使用單位申請大型醫用設備配置許可,在許可實際操作環節,明確市(縣)級以下醫療機構首次配置大型醫用設備的,以及市(縣)級醫療機構配置第2臺及以上的、地級市以上的醫療機構配置第3臺以上的,或明確用於特定專科使用的,原則上應選擇國產設備。
  • 中美貿易摩擦升級:涉及50多種醫療器械,國家8000億助力國產醫療...
    如果中美貿易戰爭繼續升級,中國醫療器械企業赴美併購受到限制,必然會給中國醫療器械產業的發展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 國家8000億支持國產醫療器械崛起 那麼,如何在這場預計持久的反貿易壁壘戰中立於不敗之地呢?國產崛起是關鍵!  從中國醫療器械市場來看,高端產品主要依賴進口。
  • 國產醫療器械上市公司Top15,群雄逐鹿!
    作者/策劃:浩悅資本創新醫療器械行業組本文原創自浩悅資本,轉載或合作請在本文末尾處留言。2020年4月是年報季,疫情之下對全球各行業都有不同程度的影響,從二級市場上我們可以看到,國產醫療器械Top15公司市值從2020年1月至今大多有較大幅度的增長。
  • 深扒醫療器械行業細分十大板塊
    作者:userfield來源:雪球從仿製藥集採之後,大家就在醫療領域找其他市場大、增長快的細分賽道,從CRO/CMO、醫療器械到醫療服務、原料藥,把有邏輯有業績的細分領域和公司都給了估值溢價。今天說說行業比較散的醫療器械領域。
  • 盤點|八大國產骨科器械上市公司!|骨科|業務|增長|產品|醫療|-健康界
    而從8家上市公司年報中不難發現,國產頭部骨科醫療器械公司增長全都超過31.30%,其中有6家收入增長超過50%(含微創醫療[00853.HK],微創國內市場增長超過57%),淨利潤的增長也多在25%-124%之間。
  • 通過年報看公司:邁瑞醫療,國內醫療器械巨頭
    再來看看國內醫療器械行業和邁瑞醫療的一些基本情況。2019年,國內醫療器械行業呈現平穩快速的增長態勢,醫療器械行業進口替代加速。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全國醫療系統的精銳之師齊聚武漢,各大醫院的專家們在使用過邁瑞的監護儀、呼吸機、輸注泵、移動DR等設備之後,對於國產品牌有了更深刻的認識,邁瑞醫療的產品性能已經不輸於進口品牌,甚至在信息化、智能化等產品創新領域更勝一籌。
  • 中國國際醫療器械博覽會在上海開幕,醫療設備國產化加速
    10月19日,第83屆中國國際醫療器械博覽會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開幕。4200餘家中外展商及展團在為期4天的展會上集中展示了3萬餘款醫療設備,展出產品涵蓋了醫學影像、智慧醫療、可穿戴設備等多個領域。中國國際醫療器械博覽會現場的本土企業展臺在今年的博覽會上可以看到不少崛起中的國產品牌。其中,國產醫療設備龍頭——魚躍集團,今年就攜旗下躍醫療、萬東醫療、百勝醫療、德國普美康、華佗、利康消毒、潔膚柔、六六視覺、萬裡雲、金鐘等眾多子品牌的多個系列產品亮相了本次展會。
  • 醫療器械集採指向骨科耗材 大博醫療等龍頭企業風聲鶴唳
    集採指向骨科耗材,這些企業風聲鶴唳華夏時報記者王瑜 于娜 北京報導醫療器械集採開始指向骨科耗材生產企業。因此,上述山東集採指向了技術門檻更低、進口替代率高的創傷類領域。該領域市場佔有率排名前五的企業有:強生、史賽克、大博醫療、美敦力和威高。其中大博醫療和威高是我國骨科耗材的龍頭企業。
  • 中國高端醫療器械依賴進口,廣東已逐漸形成醫療器械產業集群
    近年來,中國醫療器械產業發展較快,但高端醫療器械依舊依賴進口。中國醫療器械產業鏈代表性企業集中於廣東、上海、山東、北京、江蘇等地區,廣東已逐漸形成醫療器械產業集群。 醫療器械產業鏈全景梳理:中國高端醫療器械依賴進口 上遊為零部件製造包括醫用原材料及加工環節,涉及的行業有機械製造、電子製造、生物化學、軟體等行業。
  • 華菁證券--醫藥行業:醫療器械龍頭開疆闢土 國產替代前景廣闊
    【研究報告內容摘要】  醫療器械發展迅速,多項行業催化劑:近十年來我國醫療器械行業發展迅速。根據醫械研究院的數據,2019年我國醫用醫療器械市場銷售規模達到2,065億元,2015-19年CAGR為17.6%。
  • 醫療器械國產替代空間多大?《下一個黃金...
    同樣是在2020年,我國有7個國產1類新藥、21個進口5類新藥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上市;36個產品進入創新醫療器械特別審批通道,9個產品進入優先審批程序;與此同時,疫情也在重構人們的就醫、購藥方式,網際網路醫療等新興模式迎來井噴。風口之下,借力飛翔。
  • 盤點|八大國產骨科器械上市公司!
    而從8家上市公司年報中不難發現,國產頭部骨科醫療器械公司增長全都超過31.30%,其中有6家收入增長超過50%(含微創醫療[00853.HK],微創國內市場增長超過57%),淨利潤的增長也多在25%-124%之間。
  • 深圳安科:見證中國醫療器械產業滄桑巨變
    新中國創業圖強70年,特別是沐浴著改革開放的春風,以深圳為中心的我國醫療器械產業蓬勃發展,成就了享譽盛名的深圳醫療器械板塊,也造就了一大批馳名中外的國產醫療器械品牌企業。  圍繞著深圳安科,誕生了一個神秘的商業軍團,200多家醫療器械企業與安科有各種淵源:要麼企業創始人出自安科,要麼核心技術人才出自安科,要麼為安科提供部件配套服務……從安科走出去創業的公司產值達300億元,市值超過3000億元。  時間回溯到1986年,由原國家計委和國家科委出資和立項,委託中國科學院牽頭,在深圳蛇口成立了中國醫療設備領域首家合資企業——深圳安科高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 醫療器械進口替代喊了這麼久,究竟進展得怎麼樣了?
    從瘋搶的口罩、額溫槍、呼吸機,到全球急需的核酸檢測試劑盒,從資本市場的瘋狂跟投,到醫療器械項目出現估值泡沫,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為醫療器械行業按下的「加速鍵」後勁十足,成為整個行業發展「黃金十年」中重要的一劑催化劑。疫情對醫療器械行業產生深遠影響的表象背後,是國產械企人奮戰近20年後已具備實力進行反攻的事實。
  • 醫療器械上市熱:未來的10年是醫療器械的黃金年代
    遠毅資本楊瑞榮、鼎心資本合伙人郭瀚華、聯創資本管理合伙人亢輝、投中資本董事總經理陸亦琦、盛山資產合伙人張一博、丹麓資本創始合伙人蘇震波、道彤投資創始管理合伙人孫琦、濟峰資本創始合伙人餘徵坤、物明投資合伙人張宗友在「醫療器械上市熱」圓桌對話中表示,醫療器械處於一個非常好的時代,我們從進口到國產替代,能否在有對標的產品基礎上找出中國的閃光點,往前看,世界總是平的,總有一天我們會走出中國,尤其是醫療器械
  • 國產自主品牌高峰會議丨執鼎醫療「科技自強國人用國產設備」研討...
    2020年11月20日,隨著一年一度的眼科盛會中華醫學會第二十五屆全國眼科學術大會準時在廈門召開,由執鼎醫療科技(杭州)有限公司主辦的「科技自強,國人用國產設備」主題會議在廈門日航酒店酒店隆重舉行。作為眼科領域的新興民族品牌,執鼎醫療響應國家科技自強號召,與眼底OCT的自主研發生產製造並獲得優秀國產設備榮譽稱號,執鼎醫療基於國人爆發式增長的乾眼問題,針對性地推出了涵蓋乾眼量化診斷、強脈衝光治療、燻蒸治療等全套流程化方案
  • 2020年中國醫學影像設備行業市場現狀與發展趨勢分析 國產品牌任重...
    原標題:2020年中國醫學影像設備行業市場現狀與發展趨勢分析 國產品牌任重道遠   在醫療器械發展中,醫學影像設備一直佔據著重要地位,同時也是醫療設備高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