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發熱門診的空場上有一臺引人注目的方艙CT,上面印有「東軟醫療馳援北京朝陽醫院」的字樣,東軟醫療———這個國產品牌引起了記者的興趣。
認識東軟醫療不妨從今年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說起。1月29日,東軟醫療向武漢捐贈了2臺套總價值2700萬元的高端CT設備及智能醫學影像雲平臺、遠程高級後處理軟體,分別發往雷神山醫院、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東軟醫療副總裁江書印介紹,為解決新冠肺炎疫情篩查過程中的CT緊缺和醫患可能交叉感染問題,東軟醫療僅用7天時間快速推出了抗疫利器「雷神」方艙CT,火速發往眾多疫情定點醫院。
疫情防控期間,東軟醫療組建了以CEO為核心的應急指揮中心,全面指揮部署,緊急調動研發、生產、物流、服務、採購、培訓、營銷等部門資源,加速復工復產,為客戶提供24小時不間斷服務,創造了3小時發貨、18小時裝機的閃電效率。為支援國際抗疫,東軟醫療還向巴西、印尼、烏克蘭等20餘個國家發運大量CT、DR等設備。東軟醫療在戰「疫」中的出色表現,充分地轉化為其品牌資產,在後疫情時代持續增值。
「縱觀我國此次抗疫過程,為什麼國產醫療裝備企業在抗疫期間能夠迅速行動並作出貢獻?」江書印時常思考,「這與醫療科技研發在醫療裝備領域的積累和沉澱,以及民族企業在關鍵時刻的責任和擔當有很大關聯。」他還提到,最近幾年國產醫療裝備在高端市場呈現出逐漸發力的態勢。
從2019年的數據來看,中國市場上國產品牌CT總市場份額已經佔據40%以上,在這一領域,國產品牌替代率還在不斷提高。江書印說:「可以看出,市場對國產醫療裝備的品牌認知正在轉變。以科技為支點,我們同樣期待著未來幾年MRI及其他影像產品都會逐步走到和CT一樣的趨勢。」
東軟醫療在疫情防控過程中獲得的品牌成長,也進一步推動了企業技術、產品和服務的提升。江書印介紹說,在產品方面,延續中國第一臺CT的發明者的創新基因,東軟醫療持續推出了一系列具有裡程碑意義的9款新品,如中國首臺512層全景多模態CT、1.5T精品MRI、高端落地式DSA等。
在經營方面,東軟醫療也主動進行科技創新,在線上搭建起能夠實現一站式在線諮詢、下單、支付、服務的智選商城,把握「雙十一」「雙十二」等銷售時機,讓「車間就是直播間,百萬CT網上賣」成為現實。
面向海外市場,東軟醫療還首次以全虛擬形式參加了被譽為「放射學風向標」的北美放射學年會(RSNA2020),展出10餘款創新產品及解決方案,同時也不斷通過線上培訓和經驗分享,加深與海外客戶的溝通、交流。
在科技賦能之下,東軟醫療一次次突破固有界限與天花板,品牌內涵不斷豐富。「我們希望國產高端醫療裝備逐步實現更大的市場份額;更期待在未來3~10年當中與同仁們一起努力,真正實現這個行業的自主可控。」江書印最後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