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於宮廷之上的音樂

2021-01-10 騰訊網

宮廷音樂起源於黃帝時期,是伏羲創立的一種專用於宮廷之中的音樂形式。

在歷代的封建王朝中,宮廷音樂開始作為宮廷內部或者朝廷儀式上為統治者而演奏。

如果按演奏場合來區別的話,宮廷音樂可以大致分為外朝音樂內廷音樂兩大類。

外朝是群臣朝會辦事的場所,內廷是皇帝與后妃生活起居的地方,這兩個地方場合不同,演奏的宮廷音樂的類型也不同。

如果按功能性質來區別的話,又可以分為典制性音樂娛樂性音樂

典制性音樂主要是用以彰顯皇帝的威嚴以及典禮的隆重,包括祭祀樂、朝會樂、滷簿樂等。

娛樂性音樂是供以人們欣賞,用以愉悅身心的音樂,其中包括筵宴樂、行幸樂、吹打樂等。

另一方面,中國古代的宮廷音樂多為舞樂,即融詩、舞、音樂於一體,與今天的舞蹈是完全不同的。

其主要特徵包括

功利性,以音樂來表現統治者的威嚴、高貴,或用音樂為統治者歌功頌德,或把音樂作為享受、娛樂的手段之一。

禮儀性,即多為配合一定的禮儀場合而奏,依其不同的場合功能而使用不同的樂曲,接儀式進程的不同階段也有不同的樂曲,同一名稱的樂曲也根據不同場合而有不同的樂隊編制、演奏處理。

旋律、節奏的「雅化」,以優美纖細、典雅端莊為其基本風格特徵。

唐朝是宮廷音樂最興盛的時期,繼承發揚傳統文化,胸懷博大,兼蓄並收,形成了繼西周、西漢之後的第三個高峰時期。

唐代宮廷樂舞分為五大類一是享宴樂舞,二是清商樂舞,三是周邊少數民族樂舞,四是散樂百戲,五是祭祀所用的雅樂。

享宴樂舞:一部分是前代所留,一部分是唐代所作。

清商樂舞:是南朝舊樂,隋平天下,集其大成,遺留於唐。

周邊少數民族樂舞:隋時已很完備,至唐時只加一部樂。

散樂百戲:為歷代散樂之集合。

祭祀樂舞:亦稱雅樂,只在祭祀時用,歌詞固定,曲高和寡。茲約略介紹享宴樂舞,清商樂舞和周邊少數民族樂舞三類。

而當時最被人們熟知且津津樂道的宮廷音樂家,便是唐朝宮廷音樂家楊貴妃,楊玉環。

她生於開元七年,高祖父是隋朝大官,唐初被李世民所殺;父親楊玄琰曾擔任蜀州司戶,所以她的童年是在蜀州度過的。

楊玉環天生麗質,出身不凡,有著優越的教育環境,使她具備一定的文化修養,性格婉順,精通音律,擅歌舞,並善彈琵琶。之後入宮,再後又被冊封為貴妃,也是如今歷史上最負盛名的宮廷音樂家。

在白居易的《長恨歌》中描述其為: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

相關焦點

  • 佔據宋朝音樂主流的宮廷樂舞,為何會被市民俗樂「擠下」舞臺?
    中國歷史發展到宋代,隨著經濟的發展,城市不斷壯大,市民階層興起,中國的市民音樂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此前中國音樂史上一直以宮廷樂舞佔統治地位,在宋代,民間音樂不僅大興,甚至取代宮廷樂舞成為社會主流,是中國民間音樂發展史上的重要時期。
  • 宋時期的流行音樂:中國古代「歌曲」文化的發展與特點
    一、唐宋時期的「歌曲」類型豐富,不僅有現在人們熟知的「曲子詞」,宮廷音樂,民間歌曲等都是當時流行的音樂文化現代人提起唐宋時期歌曲的時候,往往最先想到的就是「曲子詞」,即將詩詞用歌曲的方式演唱出來,最常見的就是在勾欄瓦舍之中,由青樓女子們演唱的詞曲。
  • 宮廷音樂:雅樂與燕樂,試問「雅」與「燕」下的文化蘊涵
    在唐代文化中,音樂文化尤其是宮廷音樂文化得到了空前的發展和繁榮。即使在現代社會,唐代宮廷音樂也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在近300年的發展過程中,唐朝形成了各種形式的文化,其中宮廷音樂文化成為許多文化的代表之一。在世界範圍內,唐代宮廷文化可以說是音樂文化的發展高峰,也是唐代音樂文化的最高成就。
  • 悅耳中國|蒙古族宮廷音樂—阿斯爾
    阿斯爾是古代蒙古族宮廷音樂的一種,也就是「雅樂」。阿斯爾起源於成吉思汗時代(約800多年前)。當時的阿斯爾主要以歌頌聖主成吉思汗、讚美英雄,感恩大自然和父母長輩為主,逐漸演化為歌唱、演奏、舞蹈為一體的藝術形式。到了元世祖忽必烈汗時代,阿斯爾真正成為「宮廷樂曲(宮廷宴樂)」。據歷史記載,忽必烈汗的宮廷樂隊由100多名樂手、歌手和舞者組成。
  • 」走進巴赫的神奇,這是一場穿越時空的音樂旅行!「--盛原、楊越二位教授聯手編劇音樂宮廷芭蕾《解密巴赫》紀實
    >而是立足於巴洛克時期典型的音樂和宮廷舞蹈的基礎之上,藉助一種歷史的關照,探索如何以當代人的審美思想並運用芭蕾和宮廷舞蹈語彙以及性格舞的形象性來進行再創造,從而詮釋出巴洛克時期的藝術特色。」課堂研究宮廷音樂中的舞步和人物形象,並為音樂老師們講授彈奏宮廷舞曲的方法和要領;她自己則帶領研究生們去中央音樂學院開設「歐洲宮廷舞蹈」的課程,讓音樂學院的學生感受宮廷音樂之下的舞步動作和宮廷貴族的禮儀風範。
  • 唐玄宗欽定舞曲《霓裳羽衣曲》,乾隆欽定《慶隆舞》為宮廷音樂
    唐玄宗李隆基絕對是一個才華橫溢的皇帝,他不光詩寫得好,書法中的「八分法」獨樹一幟,特別是音樂造詣,更是博大精深。他自己創作有《霓裳羽衣曲》,《小破陣樂》,《春光好》,《秋風高》等百餘首樂曲。羯鼓打的一般樂工都達不到的水平。
  • 宮廷音樂,那衰亡在歷史長河中的清朝皇家樂隊
    宮廷音樂從周代禮樂開始傳承,發展到清朝宮廷音樂,其音樂種類比之前朝豐富多彩的多了,不僅有繼承,更有創新,因為清朝是滿族建立,這樣在清代的宮廷音樂中又融合了很多少數民族特有的樂舞文化。那就帶你來看看這支極具價值的皇家樂隊。
  • 李健:流行音樂的中心詞是「音樂」
    歌為心聲,流行不等於流量,音樂品格要經受觀眾和時間的雙重檢驗。網際網路時代,如何重新認識流行音樂?音樂創作面臨何種挑戰,存在哪些問題?創作如何更好深入生活、謳歌時代,從經典旋律、民族音樂傳統中汲取創作養分?本期邀請四位音樂界一線創作者和專家探討問題,分享經驗,以饗讀者。
  • 唐代政治對唐朝音樂文化和宮廷樂舞的影響有哪些?
    引言:樂與政通一直是根基於中國固有的意識中,成為一種政治文化觀念,被歷代統治者視為政治工具,政治是對當時的音樂文化的「禮樂教學」。唐代樂舞才得以空前繁榮,形成獨立的表演藝術形式,形成雍容華貴、大氣蓬勃的氣勢,形成其獨有的具有政教功能的樂舞特點。
  • 範子燁:絲綢之路上的潮爾音樂
    呼麥主要流行於東北亞、中亞地區以及蒙古(Mongolia)、圖瓦(Tuva)、哈卡斯(Khakass)、戈爾洛—阿爾泰(Gorno-altaisk)和巴什基爾(Bashkirs)等國家和地區,擁有多種發聲與演唱類型。它最基本的特徵是一位表演者同時演唱兩到三個聲部,在一個持續不變的基音之上發出泛音,形成旋律,以圖瓦與蒙古的呼麥最引人注目,前者屬於抒情型,後者屬於粗獷型。
  • 古風音樂深受眾人喜愛,殊不知唐朝胡樂才是華夏音樂的基礎!
    古風音樂越來越受到大家青睞,今天小編帶大家來扒一扒唐朝音樂,那個古代的流行風和現在的有什麼不一樣,他們對現代流行音樂有什麼影響呢?眾所周知,唐代胡樂入華是我國音樂發展史中的重要事件之一,外來音樂的傳入在唐代達到了頂峰。胡樂入華這一事件的形成,是以當時地理交通以及地區文化交流為前提開展的。
  • 音樂知識入門 流行音樂的不同類型簡介
    隨身聆聽音樂    古典音樂和流行音樂的差別較大,和形式豐富的古典音樂一樣,其實在流行音樂的流派也是比較多的,不同的人們可能會選擇喜歡不同類型的流行音樂。流行音樂的主要類型    下面我就為大家介紹下主流的流行音樂形式來快速地補充音樂知識,不深入複雜難懂的古典音樂,以最簡單的方式為大家介紹下主要的流行音樂,相信大家花一點時間來了解平日所聽的音樂還是有必要的。
  • 韓國流行音樂逆襲
    在流行音樂領域,韓國幾乎是全球第二的水準,這幾年風頭甚至超越美國。在美國流行音樂還依靠黴黴等30+歌手的情況下,韓國歌手層出不窮,可見韓國流行音樂的強勢。國內有人對此雖不以為然,但目前華語樂壇無法對抗韓流卻是不爭的事實。韓國流行音樂能夠在短短幾十年後來居上,自然有獨到之處。本人不才,分析一下韓國流行音樂的特點。
  • 臺北流行音樂中心
    由位於紐約的 RUR 建築事務所設計,屬於臺北流行音樂中心(TMC)一部分的的 756,000平方英尺表演廳將於 2020 年 9 月 5 日舉行音樂會
  • 林俊傑《學不會》:就要做膚淺而深刻的流行音樂
    在《她說》之後,林俊傑對於流行音樂的掌控能力愈發純熟,毫無疑問這張專輯就是商業的主流的好聽的,但林俊傑及整個團隊在每首作品裡都放進了足色足量的音樂作料,不玩任何文藝、批判、顛覆之類噱頭。從Pop到中國風到電音,JJ涉獵的音樂元素一貫多元卻絕不快人一步,多半都是經過市場檢驗之後,他再來精耕細作予以拔高,第九張大碟《學不會》同樣如此。古典、流行、電子、爵士、中國風……曲風搭配花樣多多,並強調了異國情懷的體現,但最大作用是體現在詞義完整和編曲豐富兩個方面,林俊傑本身的創作和演唱未有實質性突破,只是發揮穩定——在動蕩不安的華語樂壇,這已經意味著水準之上了。
  • 「國風音樂」正悄然流行
    「國風音樂」悄然成為人們關注的話題。不久前,第六屆中國音樂產業高端論壇在中國傳媒大學召開,論壇上發布了《2019中國音樂產業發展總報告》,就音樂版權新生態、音樂科技的未來之路、音樂教育與音樂傳播等話題進行了深入研討。國風音樂的興起與發展亦在其列。
  • 「音樂活化石」穿越千年大唐宮廷樂曲重放異彩
    而此時的麟德殿內,大唐文武官員分列兩側,環繞宮殿的宮廷樂曲大氣、莊重、高雅、清脆悅耳,更讓人倍感威嚴和神聖。  這就是最早的長安古樂,當時只有大唐皇室才能享用的宮廷樂曲。然而歷史的車輪總是異常的殘酷,正當嫋嫋大唐妙音走向鼎盛之時,一聲從河西傳來的戰馬嘶鳴聲,瞬間便改變了一切。天寶年間的安史之亂,在徹底摧毀開元盛世一代繁華的同時,也讓大廳宮廷音樂從此走向民間。
  • 讓青島音樂走出去 青島市流行音樂專委會正式成立
    青島新聞網12月8日訊(記者 張力偉)今日上午,青島市音樂家協會流行音樂專業委員會在市工人文化宮會議室召開成立大會暨第一次會員代表大會。市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徐健,市音協主席、青島大學音樂學院院長王靜怡,市音協副主席、市工人文化宮副主任馬小蕊,市音協秘書長王國梁出席會議。
  • 韓國流行音樂轉向拉丁美洲市場!
    這導致韓國流行音樂公司重新努力進軍日本市場,甚至在日本市場上名列前茅。他們也開始更多地關注其他市場:北美、東南亞、中東,這些都是新的前沿市場,但在拉美市場,韓國流行音樂公司最重大的變化正在發生,與當地的興趣匹配的韓國音樂產業的願望。
  • 黑人,撐起了流行音樂半邊天
    縱觀流行音樂史,可真謂異彩紛呈,各種風格爭奇鬥豔,不管是美國本土發展起來的布魯斯搖滾、爵士樂,還是牙買加精神的代表雷鬼樂,你方唱罷我登臺。不管你是音樂發燒友,還是音樂小白,總找到一款自己喜歡的音樂。流行音樂:音樂流派的大雜燴五仁月餅有五種仁,分開都很好吃,但是合起來就是噩夢。那麼,如果把布魯斯、爵士樂、R&B、靈魂樂全部糅合在一起,那會是什麼呢?答案當然不會像五仁月餅那麼可怕啦!四者糅合起來,就是大家都知道的流行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