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賦寧教授,我國著名的西方語言文學大師、教育家、翻譯家。1917年出生。
那個年代,沒有可能學說普通話,更不用說英語。因此,他會說的,就是一口純真、地道、充滿秦腔味的陝西方言。
1930年,他上南開中學初二,才接觸英語。雖然年齡不算大,但他張口一說英語,那濃濃的「秦腔」英語就點爆了全班的笑點。
然而,在同學的笑聲中,他發飆了。他立馬買了本《英文典大全》,啃起了英語語法,同時開始糾正自己的語音語調。就這樣,同學的笑聲伴他踏上了大師之路。18歲時,他考入清華大學外語系,四年後又讀了清華大學外語系的研究生。1942年,他成了清華大學、西南聯大的外語系講師。1946年秋,他進入美國耶魯大學研究院學習古英語、拉丁語、喬叟、中世紀英語方言、英語史、莎士比亞英國浪漫主義詩歌等課程。從1948年到1950年,他相繼獲得了耶魯大學英國語言文學碩士學位和英國語言文學博士學位。這一路,都是挑戰連著挑戰。但挑著、挑著,醜小鴨就一點點地蛻變成優雅、聖潔的天鵝了。
據說,李賦寧教授不但精通英語,還通曉法語、德語、拉丁語、希臘語。
李賦寧教授曾說:學習英語,一定要學口語,這樣才能有足夠的練習和實踐的機會。學習要按照這樣的自然順序:聽、說、讀、寫、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