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聯播》報導
《人民日報》頭版
報導了仙桃市抗擊疫情工作
仙桃:無紡布名城的責任擔當
作為武漢城市圈的成員之一
仙桃疫情防控面向兩個「戰場」
經受雙重考驗:除了正面抗擊疫情
還得組織復工復產、開足馬力供應醫用物資
除夕組織復工
正月初五生產7000件
正月初十達到15000件
元宵節,日產突破30000件
仙桃全城動員、科學調度
以戰時紀律、戰時狀態
開足馬力、爭分奪秒
完成與省委、省政府立下的「軍令狀」目標
這是無紡布名城的責任擔當
(▲圖為2月7日,譽誠公司員工正在趕製醫用防護服。攝影 記者 晴霄)
2月8日13:30,仙桃譽誠公司院內,剛出產的5500套醫用防護服裝車發運。「晚上10點,還將有5500套交貨,從今天起,每天出1萬套沒有問題。」公司總經理周利榮聲音嘶啞。
「前方戰『疫』緊,後方生產急。」在防控阻擊戰最關鍵的時刻,「中國非織造布產業名城」仙桃,全城動員、 科學調度,以戰時紀律、戰時狀態,開足馬力、爭分奪秒,一手抓科學防控, 一手抓醫用防護服生產,千方百計保質保量保供應,體現一座小城的國家情懷和責任擔當。
至2月8日,仙桃「非常『1+6』」定點醫用防護服生產企業,火力全開, 達到產能「極限」:日產醫用防護服3萬件,完成與省委、省政府立下的「軍 令狀」目標任務。
點擊播放 GIF 0.0M
_
立下「軍令狀」,啃下硬骨頭
_
_
_
_
1月26日和2月3日,省長、省疫情防控指揮部指揮長王曉東兩次來到仙桃督導醫用防護服生產,檢查農村疫情防控工作,要求仙桃市委、市政府立下「軍令狀」,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確保醫用防護服日產量在1月29日達到1.2萬套、2月8日達到3萬套。
仙桃雖是「中國非織造布產業名城」,產品出口量佔全國的三分之一, 但仙桃 80%以上的無紡布企業以做外貿為主,持國內防護生產資質的很少,生產醫用防護服的廠家寥若晨星。日產3萬套醫用防護服,對仙桃來說,是個「天大」的考驗。
_
_
_
_
但託在一塊「布」上的仙桃
鍾愛無紡布
對無紡布市場卻格外敏感
臘月二十九,武漢「封城」,仙桃意識到將有一場「大戰役」,第一時間謀劃復工復產,向戰鬥在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提供「防彈衣」。
大年三十,市委書記周志紅到中國無紡布產業名鎮彭場主持召開「諸葛亮會」,按穩健防護服檢測驗收標 準,問企業一天能做多少,有什麼困難和問題。會議持續到深夜,周志紅話語鏗鏘,「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也要硬上。疫情面前,我們沒有退路,只有使命和擔當。」
_
_
會上,周志紅定下「非常『1+6』」生產布局:由拓盈公司生產原材料, 由彭場鎮的譽誠、裕民等5家企業和幹河辦事處的致霖公司生產醫用防護服,隨即組建7個工作專班,分別駐廠牽頭組織生產。
以超常規措施,對定點企業實行 「六統一」:統一調劑採購設備、統一原材料供應、統一員工防護食宿、統一檢疫檢測、統一裝箱運輸、統一撥付資金。會議結束時,周志紅要來了老闆們的電話,時刻保持與他們的聯繫。市長餘珂即刻住進彭場,緊盯生產一線,隨時解決問題。
1月26日,大年初二,市領導再次來彭場督陣。拓盈、譽誠、裕民、富仕達、泰晨、泰威的老總們表硬態:「省裡的任務,我們『滾釘床』都要完成,一件不少!」
他們說到做到:很快組織復工, 正月初五生產7000套,正月初十達到15000套。2 月 6 日,國務院應對新冠肺炎防控聯防聯控機制(醫療物資保障組)再向仙桃6家企業發來通知,同意企業的擴能方案,為打贏防疫戰提供更充足的防疫物資供應。元宵節,仙桃向省疫情防控指揮部發送醫用防護服 30000套。
點擊播放 GIF 0.0M
_
上下一條心,保質保量保供應
天寒地凍,又正值春節
7家定點企業都面臨同樣的困難
原材料庫存少、設備不夠、熟練貼條工稀缺
譽誠公司正月初一復工時,僅有8臺貼條機、14名貼條工,日產量不到1000件。市委書記周志紅每天打電話,詢問進度和需要解決的問題。周利榮直話直說:要原料,要設備,要人手。所有問題迅速迎刃而解。到2月8日,貼條機增加了99臺,熟練工新增50 人。「全市日產30000 套生產任務,我們貢獻了11000套。」周利榮很興奮。
(▲圖為在拓盈公司卸貨區,工人正在加緊搬運生產原料,全力以赴保供應。攝影 記者 劉賢雙)
「春節前,我們只備了幾噸原料, 要我每天出產10噸,我感覺比登天還難。」拓盈公司老總劉開宇說,原料遠在山東,技術工人隔在江西,好在是專班駐廠協調,專員押運原料,專車接回員工,很快實現滿負荷生產, 日產18噸複合透氣膜,為6家醫用防護服企業提供了充足原料。
「初二上午剛到,下午就開工了。」富仕達公司車間,重慶小夥汪小林坐在貼條機前,一邊操作一邊分享自己的春節「奇遇」:他本在重慶老家團年,忽然接到電話,被仙桃派出的「直通車」連夜接到了彭場。汪小林是仙桃緊急招請的一名熟練貼條工。連日來,市人社部門和彭場、幹河等地,為招工挖空心思、想盡辦法。除了在公共平臺發布招工信息,還通過貼條機供應商按圖索驥,找到生產廠家,摸到貼條工信息, 一個一個地打電話,以「直通車」「發紅包」誠邀他們來仙桃。
全市6家定點企業新進設備190多臺,從全國招收貼條工 150多名, 培養熟練工200多名,「非常『1+6』」 企業開足馬力,後勁十足。駐企幹部為生產服務,變身「車間勤雜工」「運貨司機」「快遞小哥」, 以戰時速效保要素供給,讓企業釋放產能。市衛健委啟用無人機對廠區和外圍消殺;公安民警站門崗、跑押運,保障出入安全、物流通暢;銀行金融機構半個月發放貸款3.7億元。
「保質保量保供應,
決不允許一件問題產品流出仙桃。」
仙桃一邊加班生產,一邊嚴格管理
維護市場交易秩序
查處各類違規違法案件65起
防護物資交易市場規範有序
日成交口罩、隔離服近4萬箱
銷售額2億元
_
關鍵時刻站出來,共產黨員是「硬核」
鋪開,抻平,一拉一甩,完成一件醫用防護服的腰圍、帽子、腳套貼條, 朱思國只需90秒。他是譽誠公司貼條工人。
早上6點起床,晚上11點回家, 從大年初一到元宵節,42歲的朱思國,每天忙碌15個小時。他說著眼 圈就紅了,「醫生、護士們都在一線拼命,我們也得把自己逼狠一點,做得快些,再快些!」
「答應了的事一定要做到!」周利榮戴著一枚紅彤彤的黨徽。18年前, 她在生產車間光榮入黨。
臘月二十八,偕老帶幼飛到三亞度假的周利榮,接到市委、市政府復工指令,她立刻購票往回趕。譽誠是仙桃為穩健公司直供醫用防護服的2家企業之一,關鍵時刻必須站出來。
給聯盟企業分享生產標準,挨個打電話請員工返崗,找廠商購買貼條機,發動家族20多名親戚援助,年三十忙到凌晨3點,初一早上,譽誠順利開工。
「非常『1+6』」企業復工不講條件,部門服務不惜代價。
1月27日,正月初三晚10點,市道路運輸管理局副局長陳飛翔剛踏進家門就接到任務,要他去山東東營 市押運防護服原料。
寒風冷雨中,往返2300多公裡, 幹啃4包方便麵,71小時不停歇,陳飛翔終於帶回50噸原材料。
富仕達公司在車間設立「黨員先鋒崗」,飄揚的黨旗給這場特殊戰鬥注入信心與力量。
「黨員就是要頂得住!」62歲的老黨員許長江,本是富仕達公司管理人員,看到人手緊缺,主動到車間打包, 一站就是10多個小時。
一件醫用防護服,從布料變為成衣裝箱出廠,製作工序多達近20道。每一關都馬虎不得,每一件都必須符合質量要求,稍有不慎,就成了廢品。
「針眼大的縫都不行!」譽誠公司質檢員馮丹,眼睛熬得通紅,仔細地手檢著每一件醫用防護服。她和20多名質檢員水都不敢多喝,生怕跑廁所浪費時間。
拓盈公司機器高速運轉。張少明和工友們變三班為兩班倒,人歇機不停,24小時連軸轉,「我們有的是力氣,能為防控疫情出力值得。
來源:仙桃日報 文/記者 易趕幫 尹立群 陳國力 陳力 胡純波
圖/記者 晴霄 劉賢雙 鄧一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