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11日訊(記者 劉其瑜)「2021年是中巴建交70周年,我們希望以《翱翔雄心》的引進為契機,加強中國和巴基斯坦電影行業的交流和合作。」中國電影集團公司電影進出口分公司經理肖萍日前在接受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採訪時表示。
肖萍稱,中國電影引進秉持「多國別、多題材、多樣式」的原則。「為積極響應『一帶一路』倡議,我們引進了巴基斯坦等國家的影片,通過電影讓中國觀眾更加了解世界各國的歷史文化和風土人情。」
「《翱翔雄心》是巴基斯坦票房之冠,其軍事、家國情懷、愛情、個人奮鬥等情節十分亮眼。未來我們會繼續關注巴基斯坦的影片,尋求類型多元,兼顧市場效應,引進適合中國電影市場的影片。」肖萍告訴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近年來《天才槍手》(泰國)、《看不見的客人》(西班牙)、《調音師》(印度)、《完美陌生人》(義大利)等劇本紮實、情節精彩的海外優秀影片均在中國電影市場實現口碑票房雙豐收,根據多年來的引進經驗,肖萍認為巴基斯坦影片未來在中國市場的推廣,可借鑑它們的成功經驗。「美國好萊塢及歐洲電影大國對影片的營銷推廣力度非常大,費用也不少。目前巴基斯坦影片的宣發力度還有不少提升空間。」
其次是培養觀眾。「對每個國家影片的引進其實都有一個培養觀眾的過程。可以先在網絡或者電視上推廣,讓觀眾了解這個國家的電影。慢慢培養他們的觀影興趣,再搬到大銀幕上放映效果會更佳。」
最後要回歸內容本身。「現在觀眾更關注身邊事,希望在銀幕上看到接地氣的表達,所以題材和內容的選擇最為關鍵。」
「明年是中巴建交七十周年,具有特殊意義。《翱翔雄心》的引進見證了中巴兩國的友誼,我們希望同巴方加強電影行業合作,引進更多適合中國電影市場的巴基斯坦影片。」肖萍如是說。
1957年,我國首次引進巴基斯坦影片《叛逆》,到1991年共引進過12部巴基斯坦電影,其中長春電影製片廠譯製的《永恆的愛情》、上海電影譯製廠譯製的《人世間》更是打動無數中國觀眾。
巴基斯坦電影《翱翔雄心》11月13日全國公映,影片講述了一群巴基斯坦青年飛行學員在經歷種種挑戰後,最終成長為優秀戰鬥機飛行員的故事。《翱翔雄心》此前創造了巴基斯坦最高票房紀錄,IMDB評分高達8.1分。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