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七月十五,恭迎盂蘭盆節(佛歡喜日) | 目連救母

2021-02-17 淨土宗專修平臺

 2020年9月2日,農曆七月十五,是佛教著名的盂蘭盆節(佛歡喜日),也稱「中元節」,有些地方又俗稱鬼節、施孤。依照佛家的說法,這一天,各地寺院要隆重舉行「盂蘭盆法會」,供奉佛祖和僧人,濟度六道苦難,以及報謝父母長養慈愛之恩。這一天佛弟子該做的,一是當地寺院的盂蘭盆法會,二是讀誦《盂蘭盆經》,三是供養佛法僧三寶,四是報孝父母養育之恩。

 盂蘭盆節的故事 

農曆七月十五日,在佛教中是一個重大節日。佛教寺廟,總要舉行「盂蘭盆會」。據《盂蘭盆經》載,目犍連嘗於此日供養十方眾僧,以此廣大功德,救拔其母脫離餓鬼道。後世遂有於佛歡喜之日,以飯食等供養十方眾僧之舉,其功德廣大,令七世父母等皆得解脫。

《盂蘭盆經》中講:佛陀在世的時候,他的弟子目連尊者,已得道果,便欲濟拔他的父母。目連尊者發現亡母墮在餓鬼道中,苦痛萬狀,於是目連尊者就用缽盛滿了飯,請他的母親吃,當他的母親將要吃飯時,飯到嘴邊,變成火炭,不得下咽。目連見此,悲哀涕泣,回去告訴佛陀。佛說,你的母親,因有罪業,墮在餓鬼道中。

佛告目連,你雖己得阿羅漢道果,但不能救拔你母親的苦難。讓其在七月十五日這一天,具多百味五果等,種種美食,置於盆中,供佛及僧。仗此功德,不但已故父母可以解脫餓鬼之苦,還可以令現在父母壽命福增無量,無苦惱之患。乃至七世父母,離餓鬼苦,生人天中,福樂無極。所以一切佛弟子,都應在每年七月十五日這一天,作盂蘭盆會,供佛及僧,以報父母長養慈愛之恩。

凡厥生靈,皆依恃怙。父母之恩,均於天地。我們佛弟子,上報四重恩,首先就是父母之恩。我們不但要報現世父母之恩,還要報過去七世父母之恩。

祈願三寶慈悲加被,護佑現世父母身心康泰,吉祥自在。過去七世父母,離三途苦,得生善處。同時儘自己實際贍養父母的義務,使家庭和樂,老有所養。

七月十五供僧的功德和意義                                                  『贊僧功德經』佛陀曾云:諸法因緣生,安住希求意念中,為彼悉作何祈願,即得如是之成果。 經云:「僧如大地,能長養一切善法功德。又云:「殊勝妙寶大德僧,長養眾生功德種,能與人天勝果者,無過佛法僧三寶。」經云:「僧如大地,能長養一切善法功德。」

『盂蘭盆經』云:若以飯食、臥具、醫藥供養十方僧眾,藉此十方僧眾清淨共修,功德回向之力,能使供養者往昔七世父母、六親眷屬得遠離三惡道,現世父母及其本人,長壽無病無惱,衣食自然足,身心安樂。

齋僧功德殊勝

一、昔日佛陀讚嘆目犍連尊者:以後的佛弟子,如果要行孝道就應該在七月十五日供僧,並以供僧功德回向給過往的親人,這功德不只可以救度這一世的父母,甚至也可以救度七世的父母。

二、供僧功德:現在父母壽命百年無病,無一切苦惱之患,乃至七世父母離惡鬼苦,得生天人中,福樂無極。

三、齋僧功德:

1.儀表端正,容顏暐麗,人人見之歡見。

2.氣力蓋世,精神滿足,承事十方諸佛,無有疲勞。

3.生天人間,壽命久長,康健無惱,命終之時,自然受生,不被病苦所纏。

4.事事安樂,不逢災逆,心想事成,無有困厄。

5.音聲清雅,容動三千大千世界;口常說清淨妙法,通達無礙,聞者無不信受而行。  

四、供僧的功德,便是自利利他的菩薩行,大功德。僧寶是一切世間供養、布施,修福的無上福田。

五、唐道律師,持戒嚴謹,感天人送食。有一天律師問天神:「人間作何功德最大?」天神敬答:」齋僧功德最大!」

六、近代禪門宗匠虛雲老和尚亦云:「佛、法二寶,賴僧寶扶持,若無僧寶,佛法二寶無人流布,善根無處培植,因此齋僧功德最大。」

七、供佛齋僧,孝親報恩。

值此殊勝日,為父母祈福的最好時機,請為父母多念報父恩咒!

【報父母恩咒】 南無密慄多 哆婆曳娑訶 !

讀音:南(na)無(mo)密(mi)慄(li)多(duo) 哆(duo)婆(po)曳(yì)娑(suo)訶(he) 

以此修行眾善根,報答父母幼勞德。

存者福樂壽無窮,亡者離苦生安養。

四恩三有諸合識,三途八難苦眾生。

俱蒙悔過洗瑕疵,盡出輪迴生淨土。 

 淨空法師教學       淨土宗信願行      淨土宗專修平臺

 此文諸功德,皆悉回向給文章原作者及眾讀者··· 

 感謝瀏覽!( 文章來源網絡,如有侵權煩請告知)

 敦倫盡分  閑邪存誠  信願念佛  求生淨土

↓點擊 閱讀原文 了解更多善知識

相關焦點

  • 今農曆七月十五,恭迎盂蘭盆節(佛歡喜日),至誠頂禮,過目增福!
    農曆七月十五,是民間祭祀祖先的日子。而這一日,在佛教裡稱作「盂蘭盆節」、「佛歡喜日」及「僧自恣日」等。一、眾生歡喜,佛亦歡喜,是為佛歡喜日釋迦牟尼佛的徒弟中有一位名叫目犍連的修行者,他得道前父母皆已去世。其母在世時雖然年輕漂亮,卻無嘉言懿行,愛財小氣,尤其仇視僧人,死後被打入惡鬼行列。目犍連很掛念死去的母親,用天眼通察看母親在地府的情況,看到她已變成餓鬼,境況堪憐。目犍連悲哀,用缽盛飯給母親。
  • 農曆七月十五,盂蘭盆節!
    農曆七月十五日的「盂蘭盆節」,是我國佛教盛大節日之一,又稱為僧自恣日、佛歡喜日,是佛教徒舉行供佛敬僧儀式及超度先亡的節日。
  • 佛歡喜日丨道業精進佛歡喜 盂蘭盆會報親恩!
    而這一日,在佛教裡稱作「盂蘭盆節」、「佛歡喜日」及「僧自恣日」等。這些稱呼的區別和由來到底是怎樣的呢?一、眾生歡喜,佛亦歡喜,是為佛歡喜日釋迦牟尼佛的徒弟中有一位名叫目犍連的修行者,他得道前父母皆已去世。
  • 盂蘭盆節(農曆七月十五)過節攻略
    農曆七月十五,是佛教盂蘭盆節。盂蘭盆,梵文Ullam-bana的音譯。「盂蘭」,倒懸的意思,倒懸形容苦厄之狀,盆是指盛供品的器皿。佛教認為供此具可解救已逝去父母、亡親的倒懸之苦。盂蘭盆即「解倒懸」之意。
  • 農曆七月十五盂蘭盆節,祈願冤親亡魂得解脫,眾生歡喜佛歡喜
    盂蘭盆節的故事及由來 盂蘭盆節供佛齋僧、超度亡親,所依據的經典便是西晉三藏法師竺法護翻譯的《盂蘭盆經》。 之後佛陀又詳細開示救急之法,佛告目連,當於七月十五佛歡喜日,僧自恣時,「具飯、百味五果、汲灌盆器、香油錠燭、床敷臥具、盡世甘美以著盆中,供養十方大德眾僧。」
  • 明日農曆七月十五,佛歡喜日丨眾生歡喜,佛亦歡喜
    明天是農曆七月十五,是傳統的中元節,又是佛歡喜日,僧自恣日。四眾弟子恭誦《佛說盂蘭盆經》,以百味果食、香、花供養諸佛菩薩及賢聖僧。
  • 法訊 | 2017農曆七月十五盂蘭盆法會法訊
    本寺謹定於2017年9月4日至9月5日(農曆七月十四日至十五日)期間啟建盂蘭盆法會。法會期間將恭誦《佛說盂蘭盆經》並舉行佛前大供及蒙山施食等法事。藉由誦經、供佛、齋僧之嚴淨功德,回向現生父母身體健康、延年益壽,超度歷代考妣宗親能速超聖地、蓮品增上。敬邀各界善信踴躍參加,共結善緣,同沾法益,功德無量!
  • 農曆七月十五 —孝親報恩的「盂蘭盆節」
    《佛說盂蘭盆經》西晉三藏法師竺法護譯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祗樹給孤獨園。大目犍連始得六通,欲度父母,報乳哺之恩。即以道眼觀視世間,見其亡母生餓鬼中,不見飲食,皮骨連立。目連悲哀,即以缽盛飯,往餉其母,母得缽飯,即以左手障缽,右手搏食,食未入口,化成火炭,遂不得食。
  • 農曆七月十五--盂蘭盆節、中元節、鬼節
    其有供養此等自恣僧者,現世父母、六親眷屬,得出三塗之苦應時解脫,衣食自然;若父母現在者,福樂百年;若七世父母生天,自在化生,入天華光。」  時佛敕十方眾僧,皆先為施主家咒願,願七世父母行禪定意,然後受食。初受食時,先安在佛前,塔寺中佛前,眾僧咒願竟,便自受食。  時目連比丘及大菩薩眾皆大歡喜,目連悲啼泣聲釋然除滅。  時目連母即於是日,得脫一劫餓鬼之苦。
  • 盂蘭盆節與中元節
    (中元)盂蘭盆節與中元節    1、盂蘭盆節   農曆七月十五是佛教盂蘭盆節。盂蘭盆,是梵文Ullam-bana的音譯,「盂蘭」,是倒懸的意思,倒懸形容苦厄之狀,盆是指盛供品的器皿。佛教認為供此具可解救已逝去父母、亡親的倒懸之苦。盂蘭盆即「解倒懸」之意。民間普遍流傳「目連救母」的故事:當時佛陀的弟子目犍連尊者(目連),以神通力發現其去世的母親在餓鬼道受苦,目揵連孝順深切,以神通力把食物送到其母口中,誰知食物在咽喉中變為火炭,不能食用,痛苦萬分。
  • 盂蘭盆節,護法居士設齋供僧吉祥圓滿
    2019年8月15日盂蘭盆節上海玉佛禪寺五觀堂內百餘名居士共同設齋供僧恭敬僧寶、功德殊勝!上海玉佛禪寺五觀堂內盂蘭盆節設齋供僧農曆七月十五,是佛教中盛大的盂蘭盆節。過堂時發心服務的志工五觀堂內供齋功德芳名(部分)大雄寶殿西側、北側的供佛齋僧功德榜其實不僅是農曆七月十五,在整個農曆七月裡設齋供僧也都有殊勝功德。七月不僅有盂蘭盆節,還有農曆七月三十的地藏菩薩聖誕吉日。
  • 今日農曆七月十五,恭迎盂蘭盆節,為父母祈福成百千萬億倍!
    農曆七月十五,盂蘭盆節,佛歡喜日,行善惡成百千萬億倍。 ▲視頻:盂蘭盆節的故事 《佛說盂蘭盆經》中記載,佛陀的大弟子目犍連尊者證得神通之後,想要救度父母脫離業報,以報親恩。於是,運用天眼通的能力遍尋,卻看到其母墮於餓鬼道之中,皮骨相連,不得飲食。 目犍連立刻以缽盛飯,用神通力送食物給母親吃。
  • 七月十五盂蘭盆節 | 供僧功德度冤親 眾生歡喜佛歡喜
    盂蘭盆節七月十五是盂蘭盆節,同時也是中國傳統的中元節、佛教的「僧自恣日」和「佛歡喜日」。佛教盂蘭盆節起源於「目連救母」的故事。所以這一天叫做僧自恣日。十方諸佛見到僧眾通過安居精進,發露懺悔,更有人通過三個月的專心修持圓滿證得聖果,成為眾生福田,大暢佛的本懷,因而心生歡喜,故這一天又被稱為佛歡喜日。因此,農曆七月十五是非常殊勝的日子,十方信眾於此時供養佛陀,以及通過供養自恣戒體清淨、甚至已證聖果的眾僧,以此功德回向累世父母,不僅現世父母消災延壽,七世父母也能脫離惡道。
  • 七月十五不止是鬼節,它還是道教的中元節、佛教的盂蘭盆節!
    農曆七月原本是一個酬神祭祖的吉月,到了東漢,道教興起,中元節一說也因此而來,從此七月十五變成了「鬼節」。七月十五又被叫為七月半,原先是酬神祭祖的節日,人們在這一天會舉行「秋嘗」來祭祀先祖,並非現在所說的「鬼節」。東漢時期,七月十五開鬼門的說法開始出現,每逢七月十五,道觀都會舉行祈福來為亡魂超度。
  • 盂蘭盆節你知多少
    農曆七月十五,是佛教的重要節日之一——盂蘭盆節。這一天在中國還有其他幾種稱呼,道教稱「中元節」,民間又稱「鬼節」。而佛教界則稱「盂蘭盆節」,又稱「佛歡喜日」、「僧自恣日」。這個重要節日與哪一部經典有關?涉及哪些人物?
  • 農曆七月十五 恭迎佛教盂蘭盆節!(有聲)
    《佛說盂(yú)蘭盆經》西晉三藏法師竺(zhú)法護譯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qí)樹給(jǐ)孤獨園。大目犍(jiān)連始得六通,欲度父母,報乳哺之恩。即以道眼觀視世間,見其亡母生餓鬼中,不見飲食,皮骨連立。
  • 盂蘭盆節的來歷
    今天是盂蘭盆節,盂蘭盆節是每年的農曆七月十五,也稱中元節和鬼節、亡人節、七月半。中元節歸屬道教,盂蘭盆節歸屬佛教。
  • 疫情期間|山東大靈巖寺「盂蘭盆節」法會安排
    七月半,宜報恩農曆七月十五是中元節佛教稱為盂蘭盆節這天是僧眾結夏安居圓滿是佛歡喜日,更是眾生孝思日緣起目連,孝親救母在追憶尊者的無盡孝思時我們還可聆聽佛陀的慈悲訓誨農曆七月十五是佛教中的盂蘭盆節,也稱佛歡喜日、中元節。
  • 佛教知識 | 盂蘭盆節到底是什麼節?
    「盂蘭盆節」,即農曆七月十五日。
  • 中元節,盂蘭盆節......
    農曆七月十五日,民間俗稱鬼節、七月半,道教稱為中元節,佛教稱為盂蘭盆節,是中國傳統的祭祖大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