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京東安聯財險副總經理楊建:用數據+技術打造以客戶為中心的簡單化保險
11月25日,在「數智互聯 · 共塑未來」為主題的JDDiscovery-2020京東全球科技探索者大會上,京東安聯財險副總經理楊建發表了「數智化打造保險簡單化」的主題演講,分享了京東安聯財險在保險科技應用的探索。
京東安聯財險副總經理楊建
數據+技術助力提升用戶體驗
楊建表示,隨著技術的發展,各種維度不斷擴展細化,整個場景與傳統保險發生了很大的差異。保險的基石是「最大誠信」和「大數法則」。但是,諸如銷售誤導、帶病投保不如實告知或「薅羊毛」行為,可能對「最大誠信」這塊保險基石造成一定傷害。這就像古典經濟學中的「經濟人假設」一樣,那種一切追求並有能力計算個人利益最大化的所謂理性經濟人,在現實中並不存在,這也是近年來行為經濟學廣受重視、屢獲諾獎的原因。如果將心理學、行為學等學科成果應用在保險的基礎理論研究中,相信會為保險的發展帶來新的理論視角。
在大數據時代,要在產業機構、行業組織、監管部門的指導下,通過數據+技術,給客戶帶來更好的體驗、讓成本更低、保障更高、客戶感受更好,打造以客戶為中心的簡單化保險。京東安聯財險秉承「簡單化」理念,探索「簡單保險」,也是希望通過簡單明了的產品設計、貼合用戶消費習慣的購買場景,確保用戶像看懂普通商品一樣看懂保險產品,讓用戶投保更為簡便。
數據+技術為發展注入新動能
京東安聯財險在科技應用階段,通過泛連接、定製化、數智化、數字風控。實現讓保險更簡單。
楊建引用佛蘭克.奈特在《風險、不確定性與利潤》中對風險和不確定性的區分:「風險(Risk)」,是那種已知概率大小的風險,可以通過保險解決;「不確定性(Uncertainty)」,是那些無法評估概率、可能從來沒有出現的新事物、甚至是過去難以想像的東西。風險的管理是傳統保險行業應用得較廣泛也比較好的,而不確定性由於缺少數據積累,傳統的精算方法是很難評估概率,進而進行定價的。但在目前的實踐中發現,很多創新型產品或業務場景大多屬於此類,這就需利用科技手段,快速收集和分析數據,快速反饋到定價模型中,才能解決此類「不確定性」問題。
京東安聯財險藉助京東集團的科技力量,在業務管理流程中多環節集成了雲計算、大數據、AI、流程機器人等技術,大幅提升營銷效率和用戶體驗,在今年京東11.11期間助力公司業務增長。
數字風控系統方面,在業內率先將AI人像識別技術應用於航延險報案環節,在甄別可疑風險用戶方面發揮了重大作用,針對典型騙保案件的關鍵節點及時進行風險幹預,實現可疑案件賠付同比減少約20%。
楊建總結了京東安聯財險在科技應用的思考:相信我們的客戶,相信數據的力量。「簡單創造美好生活」是京東安聯財險的使命。「簡單保險」的背後是一系列先進技術來支撐。京東安聯財險正在積極應用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等前沿技術推動科技創新,為業務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