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帶貨的背後,只是這些人在做著推手罷了

2021-01-11 豐牛財經

2020年是充滿經濟動蕩的一年,在公共衛生事件的衝擊下各國的出口外貿紛紛受阻行業復工困難,因此發展內需就成為各國穩定經濟的頭號目標,而在擴大內需的噱頭下一些行業也在迅速崛起就比如直播帶貨,就是中國2020年燒得最旺的一把火。

由於線下實體經濟的頹靡,在寬帶技術不斷發展和升級的當下線上購物,成為很多人的選擇只不過是在今年網紅直播帶貨的火爆,讓電商更加發展迅速事實上,網紅帶貨並非是在今年才出現早在前兩年,就已經在持續升溫不過在,今年的特殊環境下流量高峰帶來新的機遇就徹底一發不可收拾於是就有了,李佳琪薇婭一晚直播帶貨76億羅永浩直播3個小時帶貨1.17億劉濤聚划算直播4小時成交量達1.48億的。

恐怖數據無一不在刺激人們的神經也讓人對這個行業聯想翩翩不少孩子更是以此為榜樣立志要成為一名網紅明星不可否認的是,電商帶貨確實是推動內需發展的一劑良藥,但市場的野蠻生長其實也出現不少騙局,在瘋狂宰割韭菜,很多人應該都在疑問有些直播間的上億流量,上萬銷量是不是真的因此,今天我們就來談一談揭開直播帶貨背後的虛假繁榮。

直播帶貨的本質其實和10多年前的電視購物,沒有任何不同所以依舊避不開一個通病那就是浮誇虛假,而造成這樣的緣故就不得不談到MCN機構,所謂的MCN就是在網紅經濟模式下在資本的有力支持下一種多頻道的產品形態,說到底就是一個中介平臺,在直播帶貨中他們是品牌方,以及主播和平臺之間的橋梁,對主播來說MCN會規劃直播流程和製造噱頭,對平臺來說MCN能夠管理帶貨主播,對品牌方而言MCN能夠為他們推出更好的直播營銷,所以這個行業如今十分火爆,根據2019年的數據截至去年年底,中國的MCN機構已經突破2萬家。

不可否認的是MCN的模式成熟,確實能夠有一定的好處,但缺乏市場管理總會出現很多鑽漏洞的套路,就比如數據造假不會有人真的以為全部的帶貨直播間都會有上萬乃至上億的人,守著直播間吧,也不會有人以為銷量輕鬆上萬是很簡單的事吧,除了李佳琪薇婭等頭部主播,事實上大部分主播都沒有那麼大的影響力,而我們看到的那些數據其實就是MCN的傑作,MCN籤約主播,但為了讓主播的出場費更高就需要塑造主播高流量的特質。

因此,在每一次直播的時候他們都會找上刷流量的機構,讓他們維持直播間的高活躍度在業內,這樣的行為還有專業名詞名字就叫做數據維護,其工作內容主要有兩種比較傳統的是用人力操作,也就是一個架子擺滿上百部手機,而手機埠的另一端則插上帶著集線器的電腦在電腦上,只要進入一個直播間上百部手機裡的帳號也會有不同延遲性地跟著進入,並在裡頭進行點讚評價,而最近還出現更加先進的,那就是用伺服器偽裝上千臺手機,這些手機都是虛擬存在,但卻能夠同樣達到點讚 評論以及下單的操作,靠著這樣的刷流量,直播間的數據就會迅猛提高數據升高,就會得到平臺的更多推送,讓這個直播間更加置頂,如果再加上帶貨主播本身的姿色或者是個人影響力以及厲害的口才也就能夠達到帶貨的效果。

但直播帶貨的不穩定性,人們下單的欲望並沒有那麼強烈,如果不是影響力較大的主播,想要達到帶貨的目的是比較困難的,更多是還是那種吆喝一晚,但無人問津的情況因此那些刷流量的機構還需要承擔另一個任務那就是刷單,一般而言,MCN會和商家籤訂有指定銷量的合同,只有達到這個銷量品牌方才願意掏錢付費,因此眾多的MCN就想到了一個辦法那就是讓這些刷量機構直接拍下銷量的貨物,首先完成任務然後在後續再讓刷單地將這些下單的產品,分批次退款退回並不會全部退,但基本上都會退掉一半,因為直播帶貨屬於衝動消費,法規明確規定有反悔的權利,而在業內直播帶貨的退貨率基本達到30-50%,因此只要不是全退商家也基本能夠接受。

而在高流量下只要能夠騙到民眾來進行下單,即便是比較差一點這也就足夠MCN向商家交差,至於剩下的產品機構則會通過團購、微商、鹹魚等方式賣掉同樣能夠回收大部分的成本如此一來,錢也賺到了也漲了主播的身價,也安撫了品牌方甚至,品牌方和主播籤約的時候,多數主播也會要求為了達到效果拿到商品的最低價,所以這一進一出,自然就有很多品牌商不解明明直播銷量極好但卻完全賺不到錢。

而在這樣的操作下,主播身價也會直線上升,MCN也能獲得更高的抽成這就是網紅帶貨背後的虛假繁榮,不敢說所有的MCN都是如此,但很多確實都是這麼做的,不知道你如何評價這樣的資本操作呢歡迎留言評論。

相關焦點

  • 李佳琦直播再翻車原因大揭秘,網紅背後推手MCN機構都在做什麼?
    其實研究下來不難發現,短視頻直播帶貨達人背後都有MCN機構在背後發力,像李佳琦背靠的是【美ONE】,張大奕背靠的是【如涵】,薇婭背靠的是【謙尋】,雪梨背靠的是【宸帆】,李子柒背靠的是【微念】等等。MCN機構一般是幹嗎的呢?一般可以理解為「網紅經濟公司」。MCN機構一般都為網紅直播帶貨達人做些什麼? 怎麼協助帶貨?
  • 揭秘MCN:網紅「大紅大紫的背後推手」
    誕生於國外的MCN(Multi-Channel Network),俗稱網紅經紀人,在國內壯大,並形成了一定的「本土特色」——不僅從事網紅篩選和孵化,還承擔內容開發管理、平臺資源對接、商業化合作變現等一系列鏈條化工作。  簡單來講,MCN就是網紅「大紅大紫的背後推手」。目前,超九成網紅都有籤約的MCN機構。
  • 粉絲幾千萬,年收入過億成功網紅的幕後推手!
    2019年網紅直播帶貨開始火爆起來,那麼2020年疫情下的「宅經濟」正在讓網紅直播滲透到每一個行業。直播帶貨轉化率高,所謂「門店一周不如直播一場」,如今連傳統實體都在加速爭搶線上流量。如果說去年不少行業還沒有意識到網紅直播的重要性,在此次疫情的催化下,直播已經成為重要的帶貨方式,也成為企業轉型的重要抓手。
  • 網紅帶貨背後的營銷模式:教買不叫賣,秒空百萬存貨靠的是什麼?
    陸喜梅:網紅直播帶貨,並不只是叫賣這麼簡單,這種營銷模式其實是個人IP時代的"審美觀"販賣。網紅直播帶貨很容易讓人聯想起曾經紅極一時的電視購物,當年的魔性產品"八心八箭",比起今天李佳琦的"OMG,買它買它"有過之而無不及。
  • 絕大部分網紅沒有帶貨的資格
    2並不是所有的網紅直播帶貨都是安慰劑,確實有很多網紅的直播間能把貨帶出去。企業也不是傻子,就算被狂熱情緒所裹挾,但狂熱情緒的來源,必然是因為看到了有人得到了好處,並且我也想要這個好處。但現在的問題是,企業盲目地去追逐潮流,一看到網紅直播帶貨就掏錢,簡稱人傻錢多。
  • 「點石成金」揭秘MCN:網紅「大紅大紫的背後推手」
    ——黑格爾今日熱點「揭秘MCN:『網紅大紅大紫的背後推手』」誕生於國外的MCN(Multi-Channel Network),俗稱網紅經紀人,在國內壯大。目前,超九成網紅都有籤約的MCN機構。手握眾多網紅資源的MCN機構受到資本追捧。
  • 新文化籤約李佳琦公司,資本瞄準網紅帶貨風口
    如今,網紅經濟市場規模已經突破2萬億元,網紅經濟概念個股增長至60餘只,2020年開端網紅經濟概念股更是迎來熱潮。為何網紅經濟開始攪動著資本市場的熱浪?文娛商業觀察整理發現,抖音、快手兩大短視頻平臺上集聚著大量網紅,如李佳琦、papi醬等等。而在這些網紅背後,無一例外都有相關網紅經紀公司起著運營的關鍵角色。
  • 資質 專業 選擇網紅帶貨機構一定要警惕
    在近幾年短視頻創造者和各平臺主播,尤其是淘寶帶貨主播賺得盆滿缽滿之際,一群聰明人開始學習國外流行的「MCN」模式,並迅速成為新的風口。事實上,MCN的出現不乏合理性,並且提供了「三方」都能接受的商業結構:有專門的人負責營銷、推廣、版權運營、商業化變現等,創作者可以專心做內容,而不用分心收入問題。
  • 網紅帶貨假貨不斷,打假人是該出來「維護正義」了!
    其直播帶貨是時下最火熱的一種經濟形式 。有很多草根搖身一變成了著名的網紅。然後就通過直播帶貨,實現了飛黃騰達一夜暴富的夢想。但是也有很多人為了賺錢而賣假貨,欺騙消費者。甚至是越來越無法無天,大網紅小網紅都在紛紛賣起了假貨。
  • 淘寶百萬粉絲女主播鏡頭前被警方帶走,上海破獲首例「網紅直播帶貨...
    鏡頭背後,數以萬計的粉絲正在圍觀這場帶貨直播。讓人意外的是,前一秒廖某剛換上一件衣服準備擺姿勢,下一秒鏡頭裡卻突然走進來一群便衣警察,在廖某錯愕的表情中將她帶出畫面。直播戛然而止。圖說:淘寶主播直播畫面截圖。這不是「真人秀」,而是一場真實的抓捕行動。
  • 網紅直播帶貨,不是市場轉型的唯一出路,裡面「水」深的很
    據環球網報導,由於疫情的影響,中國處於轉型階段的銷售行業遭受了不小的打擊,於是線上銷售的興起讓網紅直播帶貨成為了潮流。但顯然,網紅只是曾經「偶像」商業模式的網際網路化,並不是市場轉型的唯一出路,裡面「水」深的很,還有更多的「推銷」方式值得去挖掘。
  • 這班廣東人不是網紅,帶貨能力卻以一敵十!
    直播時,市縣(區)主官一改往日嚴肅的形象,化身網友的「老朋友」,使出渾身解數帶貨:有的在直播間裡賣力「吆喝」,有的把直播場景放在田間地頭,還有的下田挖紅薯、摘果子。雖然他們大多都是職業生涯第一次,但表現可圈可點,並得到廣大網友的認可。可以看出,他們對直播非常重視,在「場外」做足了準備。「流量」到「銷量」的轉化率也頗高。
  • 屢屢翻車的網紅明星帶貨直播:未來的路還能走多遠?
    大家都知道,現在網紅和明星直播帶貨,已經成為一個新的銷售風口,一些大網紅和明星一場幾個小時的直播,銷貨動輒上億甚至幾個億,比一些中小型商場一年的銷貨額還要多,難怪現在那麼多人都投入到了直播帶貨這個行列。
  • 粉絲百萬,年入千萬的網紅女主播在直播帶貨的過程中被抓!
    這些早就不能刺激觀眾的神經了,最近一個網紅卻讓觀眾徹底嗨了。 8月28日下午,擁有百萬粉絲的廖某正在直播間換衣服的過程中,幾名身著警服的警察闖入了鏡頭之中。
  • 探秘北下朱:網紅直播帶貨,也食人間煙火
    可能很多人對於「網紅直播第一村」的第一幻想,是各種高大上的寫字樓,各種設計思路前衛的創客空間。電動小三輪是這裡的標配,路邊的燒烤攤、大排檔讓整個北下朱充滿了「煙火氣」。2019年8月15日,人民網曾以《5000網紅義烏「直播村」淘金,白天騎三輪拉貨,晚上開路虎出門》為標題報導過這裡——村內99棟商住樓、1200間營業房,5000多網紅帶貨主播(目前這個數字超過20000)。在這裡,真正地詮釋了什麼是「全民直播」和「萬物皆可播」。我不會去「高估」直播電商,更不會去「低估」直播電商。
  • 頻頻「翻車」的網紅帶貨如何重回正軌?
    多位頭部主播帶貨遭消費者投訴,虛假宣傳等問題暴露選品把關短板  頻頻「翻車」的網紅帶貨如何重回正軌?  近日,某知名帶貨主播在銷售Tripollar初普美容儀時,因宣傳用語涉嫌虛假宣傳一事引發輿論普遍關注。不只是這名主播,近段時間已有多起網紅直播帶貨「翻車」,引起社會和監管部門重視。  2020年,因疫情等原因,直播帶貨迅猛發力。
  • 網紅主播帶貨野蠻生長,年輕人審美也讓帶偏
    記得快手剛火那會一些網紅為了吸引眼球毫無底線,什麼亂七八糟的內容都有,像胸口碎大石,手劈板磚這些都是小兒科。一些網紅開始走低俗路線,吃一大盆泡麵,生吃東西,甚至吃一些髒東西,說實話看了讓人不適,有時候飯都吃不下了。
  • 讓網紅帶貨走出灰色地帶
    近日,公安機關破獲一起利用「網紅直播帶貨」銷售假冒品牌案件,一名擁有百萬粉絲的「網紅」落入法網,涉案金額高達5000餘萬元。近年來,通過視頻、直播、社區社交、聊天社交等網絡平臺購買商品,已成為一種新興的消費方式。
  • 網紅二驢帶貨抗輻射酒,直播間承認誇大宣傳,喊話王海爸爸求饒
    直播帶貨成為今年電商銷售的一種新模式,因為疫情影響直播網購成為大家購物的新方式。很多明星網紅也開始加入到直播帶貨的行業,單場交易額數千萬甚至上億都不算什麼大事,遇上主播舉辦的專場活動銷售量會更高。
  • 網紅推手MCN:賣水產不如養網紅 吹牛成本就是份PPT?
    誕生於國外的MCN(Multi-Channel Network),俗稱網紅經紀人,在國內壯大,並形成了一定的「本土特色」——不僅從事網紅篩選和孵化,還承擔內容開發管理、平臺資源對接、商業化合作變現等一系列鏈條化工作。  簡單來講,MCN就是網紅「大紅大紫的背後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