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乘月
近日,被砍醫生陶勇已經被確認恢復出診。
曾經被他救助過的病人,紛紛送來鮮花,水果,家鄉特產,以及寫著祝福的卡片。陶勇出診的病房,一時間被關愛的馨香包圍。
可就是在幾個月前,這個病房附近到處被染上陶勇的血,一個被陶勇救助過的病人,因不滿手術成果,而在陶勇出診時趁其不備拿著砍刀對他痛下死手。
刀刃直奔腦部,手臂,若不是保安及時制止,陶勇已經命喪黃泉。
可陶勇得知這個病人的身份後,卻表示非常吃驚。他曾為了這個病人忍著巨大的腰傷痛苦,在背上還釘了六顆釘子的情況下,堅持給這個病人做了兩個小時手術,想盡辦法給這個病人省下巨額醫藥費,並幫助他把眼睛由完全看不清到恢復了一定的視力。
後來,陶勇醫生在接受採訪時,無奈地說道:「如果我不治好他,他就無法成為殺我的人,是不是很荒誕?」
01
善者,是真正的勇者
看過陶勇醫生的個人經歷,才知道他從小就是那個「別人家的孩子」。
小時候因目睹了母親患眼疾,所以立志學醫,求學過程有韌勁,肯吃苦,從未讓家人操心。
27歲,陶勇在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拿到博士,並開始出診。
真正出診後,陶勇技術精湛,並儘量不限號,常常加班到晚上九、十點鐘。曾經最多一天進行86臺手術,被問到為什麼要這樣加班加點工作時,陶勇醫生的回答非常樸素,並令人動容。
他說,如果我限號的話,有些病人遠道而來,就要多花一些錢在住宿費上,北京物價高,我想給他們省點錢。
陶勇之所以這樣說,不是沒有原因的。在眼科分類中,陶勇從事的是冷門專業。他看的這種眼病引起原因多是因為衛生條件差,心理壓力大。患者也常常集中在這樣的人群——窮人。
在公立醫院,陶勇每天接觸最多的就是這些得病的窮人。在這種情況下,他經常想盡辦法幫這些病人省錢。甚至遇到太困難的病人時,也會自己墊付醫藥費。
他曾經遇到過這樣一個病人,一個三十多歲的河北男子,眼睛視力已經差到失去勞動能力,根本無法正常生活。然而他卻一個人摸索著找到陶勇,當陶勇問他為什麼沒有家人陪同時,他說自己的老婆在一家賓館上班,負責洗床單被罩,就在上一周,被巨大的洗衣機絞了雙手。聽到這樣的情況,陶勇立即把他的掛號費退掉,並自己墊付了醫療費。
當記者問道,有沒有想過去待遇更好的私立醫院工作時,陶勇坦誠地回答,不是沒有想過,私立醫院確實薪資更高,工作環境更好,可是只有在面對窮人時,我才能看到人生百態。
當我們提到行善助人時,就要意識到,求助的正是那些在生活的泥沼中掙扎的人。如果你走進他們,你會發現,人生百態並不是美好的幻影,而是一張張掙扎的臉,一聲聲痛苦的呻吟,和一雙雙粘滿汙泥的雙手。
想要行善,就要先邁過現實這道坎。
02
善良,不該被惡意中傷
東野圭吾在他的小說《惡意》中寫到:「恨不知所起,深入骨髓,才是最冷的人性。」
孫儷在沒成名之前,曾經資助過一個叫向海清的學生。當時,孫儷每個月給他500元的生活費,並且堅持了十年,直到他上大學。
可令人沒有想到的是,十年的幫助,卻換來了這個學生對她的仇恨。
他在孫儷的資助下,成功考上大學,卻開始嫌孫儷給的生活費太少,並寫了幾千字的長信對孫儷進行控訴。在這封信裡,他提到,自己作為一個大學生,也需要面子,鞋子必須穿名牌的,手機也該用5000元以上的,除此之外,還想買個相機。孫儷那麼有錢,就該多給他一些生活費,至少10天1000元,才能達到他的開銷水平。並且認為,孫儷給她幾百元一個月的資助,就是在污衊他的人格。
當初,如果沒有孫儷的資助,他根本沒有順利讀書的未來,可當他成人後,想到的不是報答恩人,而是進一步的索取。
升米養恩,鬥米養仇。孫儷與向海清,就是現實版的農夫與蛇的故事。
不是每一分善良,都能換來同樣的溫暖,不是每一分施捨,都能換來一句感謝,有些惡意,是本性所致。它會吸收善良,卻要摧毀善良。
楊絳的《走到人生邊上》,是晚年所著,全書都在反思茫茫眾生的靈魂,探究人性的善與惡。在書中,她曾記錄這樣一則真實的故事。
一個英國人馴養了一頭小老虎,老虎養大了,溫馴地像寵物一樣跟在他身邊。有一次他睡熟了,老虎親暱地在一旁舔著他的手,慢慢地他的手上出現了血絲,老虎本性發作,把他的手咬了下來。
當善良遇到了惡的本性,才是人生最大的災難。
陶勇說:「我不相信人性惡,也不相信人性善,我相信人性是需要引導的。」
03
有些事情,你不必去原諒
魯迅在《死》中,寫過一段類似於遺囑的話:「讓他們怨恨去,我一個都不寬恕。」
即便是世人皆教你寬容大度,想要把你捧上神壇時,也請記住,我們不是聖人,善良也是要有底線的。
電影《兩隻老虎》裡有這樣的一個「無法原諒」的故事。
葛優飾演的張成功,與範偉飾演的範志剛,是昔日的戰友,兩人有過命的交情。
初來部隊的張成功,只是一個瘦小的農村孩子,常常受人欺負,這時候範志剛就會挺身而出,對著那些欺軟怕硬的人潑熱水,,從此後張成功再也沒有受到欺負。
範志剛在炊事班工作,怕張成功營養不良,常常偷著給他留下一些牛肉魚肉。
看到範志剛這樣照顧自己,張成功也曾備受感動,說以後退伍了要合夥創業,有福同享。
可真的從部隊出來幾年後,張成功已經事業有成,範志剛卻身患眼疾,急需要五千元的治療費用。當時,張成功拿著一萬塊一部的大哥大,五千元對於他來說根本不算什麼。可他竟然因為怕老友還不上,而沒有把錢借給他,於是,範志剛因為沒有得到及時救助而雙目失明。
多年後,張成功想起這件事於心有愧,找到範志剛,想要通過資助他的方式來彌補內心的愧疚,可範志剛卻表示,自己無法選擇原諒他。
怎麼原諒呢?俗話說,人心換人心。當你在別人身陷囹圄的時候好心伸出援助之手,可自己身處困境時候別人卻袖手旁觀。那樣冷漠的眼神,就足夠殺死一顆熾熱的心,更不要談及雲淡風輕的原諒。
郭德綱說,請遠離那些在不知道你經歷了什麼的情況下,就勸你大度的人。
不知道你經歷了什麼,就不能感受你的苦痛,不知道你經歷了什麼,就沒有資格勸你寬容。當我們歌頌寬容時,殊不知,毫無底線的寬容,只能助長邪惡。
陶勇說:「我不是聖人,我不會選擇原諒,因為我代表的是醫生這個群體,如果我輕易原諒了他,對於醫生本身,是不公平的。」
04
經歷傷害後,請學會自渡
看過《擺渡人》的朋友都知道,我們眼前的景象,就是內心的映像,想要從人生的荒原中走出,就必須要學會自渡。
一生中,我們要經歷無數的痛苦,遭遇天災人禍,目睹親友別離,走過坎坷路途。
那些被雨打風吹的痕跡,都化成了無形的傷痕,烙印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上。如果不能接受被傷害過的自己,就永遠無法向未來多邁出一步。
像三毛說得那樣:「心之何如,看似有萬丈迷津,遙亙千裡,其中並無舟子可以渡。人,除了自渡,他人愛莫能助。」
陶勇說,他之所以能夠很好地恢復,正是因為儘量讓自己保持一種良好的心態。如果他無法與自己和解,那麼每夜都要受到精神的折磨。從醫學的角度來說,這不僅會對他造成心理上的傷害,還會對他的傷情造成不良影響。他還有家人,朋友,和無數關心他的病人,鼓勵他的網民。他必須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面對以後的生活。
陶勇在他的微博上寫道:「人間值得」。
但願經歷傷害的人,都能走出黑暗的深淵。
天不渡人,人需自渡。
本文為「碧讀好書」原創,好書像碧玉般珍貴!提供原創文章、新書資訊、必讀書單等,伴你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