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蘇荇
本賽季中超聯賽賽制出爐後,不少人擔心第二階段會出現大量「雞肋」賽事,畢竟提早無緣四強或是提前保級後,這部分球隊戰意成疑。
但昨天的兩場排位賽卻出乎意外地火爆,山東魯能和河北華夏的5-8名排名賽次回合,一共打進了9個進球;天津泰達與大連人的9-12名排名賽次回合,主裁判一共出示了10張黃牌和3張紅牌。「雞肋」賽事不再雞肋,也對各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兩場比賽的高潮均出現在比賽末段,魯能與華夏兩隊90分鐘戰成2比2平,兩回合總比分4比4,需要打加時分出勝負。加時賽凸顯出魯能板凳深度的優勢,他們通過一系列的換人提升了戰鬥力,連進4球(華夏打進一球),最終以總比分8比5鎖定前六名。
前三場比賽遭遇爭議判罰的山東魯能並沒有意志消沉,用職業的態度完美地完成了比賽。而石禎祿領銜的裁判組,也有效地控制了比賽節奏,全場判罰基本無爭議。賽後魯能主教練郝偉用「不管雙方還是裁判,都可以說是一場高水平的比賽,給中超帶來一個更高的標準」來形容這場比賽。
當足協不再沉默,及時就裁判問題糾錯後,賽事焦點終於回歸競技本身,石禎祿的表現也證明,本土裁判其實跟得上比賽節奏並有能力做出高水平的判罰。
另一場泰達和大連人的比賽則成了反面例子。補時階段兩隊在左側角球區爆發衝突,大連人門將徐嘉敏故意推倒阿奇姆彭被直接紅牌罰下,泰達的鄭凱木也被紅牌罰下,大連人的孫國文背後踢人,兩黃變一紅也被罰離場。在補時階段,主裁判一口氣出示了3張黃牌和3張紅牌,整場比賽高達10黃3紅,創造了本賽季開賽以來中超單場紅黃牌最多紀錄。
不過本場爭議的焦點並不在裁判,VAR視頻助理裁判沈寅豪和最終主裁判王哲做出的判罰並無太大問題,球員在場上的失控更多的是出於壓力下的情緒發洩。賽後最終以2比3總比分輸球的大連人主教練貝尼特斯,就曾用下半場有效比賽時間不多來影射泰達拖延時間。
在本賽季的特殊賽制下,比賽場次減少,一場比賽對於球隊命運的影響被放大,球隊對每場比賽的重視程度也隨之增加,這些都大大增加了球員承受的壓力,從而容易出現情緒失控的情況。
不過,越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各方越要拿出職業的態度,球員需要將精力投射到更純粹的競技上,主裁判更要用公平公正的態度來處理爭端和判罰,足協則需完善各種規則和監督體制。比如足協擬建立裁判工作發布機制,第二階段增加了兩臺針對越位判罰的機位等,都是值得點讚的措施。
來源|羊城晚報·羊城派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來源: 羊城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