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這個東西,對很多傳統的國人來說,基本上就是一個很虛,很空的概念。
就像很多人說的那樣,股票賺到的錢,很容易還給市場,也就是通俗意義上的紙面財富,當不了真。
然而事實上,真的如此嗎?
最近有兩則新聞,特別引人關注,一個是貴州茅臺;一個是黃錚身價超過馬雲。
先談談第一個,貴州茅臺今年不斷創出新高,截至2020年6月22日收盤,貴州茅臺(600519.SH)的股價為1439元,對應市值為1.8萬億元。市場傳言,貴州茅臺很快將再次提高出廠價,公司股價較3月低點已上漲超過40%,一度取代工商銀行(601398.SH)成為A股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
今日收盤價再次創出新高,達到1460元,市值已經超過工商銀行,按照其市值規模已經是美國兩個波音的市值水平。
再談談第二個,6月23日,胡潤研究院發布了《疫情四個月後全球企業家財富變化特別報告》(Wealth Impact 4mths after Covid-19 Outbreak),報告研究了胡潤全球富豪榜上的企業家在截至今年5月31日的四個月內的財富變化,並公布了最新的《胡潤全球百強企業家》榜單。
根據榜單數據顯示,由於騰訊再次成為港股王,馬化騰再度登頂首富寶座,而這一次殺出一個黑馬,就是黃錚距離馬化騰僅差61億美金,以454億美元的身家超過馬雲。
當然,我們如何看待市值這個問題,就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問題。
貴州茅臺在中國股市裡,成為A股的股王;騰訊在香港成為香港股市裡的股王;拼多多在美國股市裡迅速上漲,讓黃錚的身價迅速上升。
長期沉浸在A股裡的投資者,對市值有很多的想法,畢竟我國股市估值長期處於不穩定狀態,今天可能是大漲翻倍,明天可能就直接跌沒了,這也是我國很多股民形成了一種思維,就是市值這東西不靠譜,不值錢,沒有房子值錢。
而且,大多數上市公司市值一直處於搖擺當中,甚至可能由於某種突發負面新聞,讓上市公司市值一夜歸零,比如,瑞幸咖啡市值直接跌去90%。
如何看待市值對一個人財富的影響,市值這個東西是一個好東西,關鍵是你這個市值是不是實至名歸,如果是通過弄虛作假獲得市值,恐怕就像很多股民想的那樣,根本不值一提。
在我國股市裡,可能最大的問題就是市值可持續性和真實性,我們以貴州茅臺為例,人們對它的市值如此之高,是存在很大的質疑。應該說,貴州茅臺對資本來說是一個非常好的故事,畢竟股價長期處於上升態勢,貴州茅臺2019年的整體毛利率為91.3%,直接材料佔營業成本的58%,包裝材料佔採購金額的52%,這意味著其釀酒的成本比例極低。
公司高端品牌茅臺酒的毛利率更是高達93.8%。這意味著,一元成本釀造的茅臺酒,加個瓶子包裝後可以20元以上的價格賣給經銷商,而到了終端這個價格可達到60元甚至更高。
而貴州茅臺這種高估值,讓很多普通人是非常不理解的,但是它已經成為手機界的蘋果奢侈品,它的利潤率更高於蘋果和奢侈品LV。因為手機生產成本、LV保管成本都會呈現大幅攀升,而貴州茅臺不同,可以一直庫存起來,而且越久越值錢。
這個時候,我們就會想到底是買兩個波音更值錢,還是一個貴州茅臺更值錢,對社會而言,貴州茅臺沒有貢獻價值,沒有任何技術創新,也不會推動社會進步,但是資本願意給出這麼高的價值。資本給的估值,在不同的社會體系下,會有不同的導向性,反應了社會現實對上市公司估值的社會倫理,美國股市和中國股市的差別就在這裡。
而像拼多多這類中概股,在美國的估值也是水漲船高,成立不到5年的公司,市值達到1000億美元,儘管還處於虧錢的狀態,但是不影響創始人黃錚的身價。按照我們對拼多多這種電商平臺公司估值,可能會認為他不值,沒有貴州茅臺值錢。
但是美國資本市場並不這麼看,他們認為拼多多可能值更高的估值,對這個電商平臺有著非常高的期許,拼多多對中國來說,在不久的將來,也將成為高科技平臺級別的公司,給出的這個估值就會是很大的空間。
不同市場,對上市公司估值的偏愛,反應了不同市場處於什麼樣的水平,就顯而易見。市值這個東西,可能會因國家、民族、市場環境不同,而有很大差異。相比較而言,美國資本市場更加傾向於高科技網際網路公司,對傳統奢侈品即便是高盈利的企業,依然不會太青睞,因為沒有成長性。就像毒品毛利率也很高,但是它對社會有害,市場自然不會給它生存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