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時代,德川家康為何最終能夠奪取日本?老二哲學了解一下

2020-12-09 解讀歷史迷霧

摘要:戰國時代,德川家康為何最終能夠奪取日本?老二哲學了解一下

三河國的松平一族,按照德川官方說話,起源並非三河松平鄉,而是清和源氏,作為雲遊僧人的先祖,來到松平鄉後,成為當地豪族的女婿,並改姓松平。隨後利用嶽父的財力逐步發展成後來的三河松平氏。隨後逐步發展,最終成為日本霸主。

但在德川家康發跡之前,他奉行的老二哲學,可謂是將日本收入囊中的最佳典範。

松平一族到了家康時期,整體已經衰弱不堪,可謂陷入歷史最低點。父親死於非命,自己在今川家寄親寄子制下,被帶入今川家體制中。如無意外,松平家將成為其附屬家族,在日後不斷被今川家蠶食,並最終成為其一部分。

不過這並未最終發生,隨著桶狹間之戰,今川義元丟了腦袋,今川家在新任家督的帶領下一蹶不振。家康也在這個時期回到了自己的領地岡崎城,事實上相當於脫離今川家獨立而出。1561年,家康正式攻打今川的領地,以此來宣布我們一刀兩斷。

第二年,也就是1562年,與織田信長建立極為穩固的清州同盟,並生擒今川家親族,成功換回自己的妻子和兒子。在這兩年的時間裡,家康從人質到最終獨立,遭遇了很多危機,但他抓住機遇,擺脫自己的困境,為日後的強大打下了基礎。

其後,家康改名接著改姓德川,又將祖宗溯源到藤原氏,獲得三河守一職,穩定了自己對於三河的統治,為自己打下了一塊基本盤。在織田信長出面協調下,德川家康與武田信玄聯手,兩家瓜分了今川領地。

武田軍

隨著織田信長在進攻朝倉家的途中,遭到妹婿淺井倒戈,差點把命都給丟了。怒火中燒的織田信長立即召喚自己的盟友家康,兩家聯合攻打朝倉、淺井,也就是姊川之戰。這場戰鬥的經過眾說紛紜,德川家的記錄極大誇贊自家實力,但無論是織田又或者是朝倉的記錄,這場戰鬥並沒有什麼影響力。不過這不是我們關注的焦點,我們還是接著來看家康的老二哲學。

在清州同盟中,處於弱勢地位的德川家康,心甘情願地在織田信長制定的方針中壯大自己的實力。事實上,在這個同盟中,家康很清楚自己的地位就是小弟,一切只要聽老大信長的就行,他怎麼說自己怎麼做。在同盟期間,儘管德川家領地擴張,但實力並未明顯增長。

三方原之戰中,德川家康被武田信玄一頓「毆打」,頗有一番「我頭在否」的意思。好在信玄病死,讓家康喘了一口氣,不至於直接面對信玄兵鋒。之後,德川家與織田家聯手,在長篠之戰中對抗武田家,擊潰了武田勝賴率領的武田赤備,終於算是報了三方原之仇。

三方原之戰中行軍的武田軍

但正如上文所說,德川家康在清州同盟中,領地得到擴大,但實力並未明顯增加。一是避免織田信長猜忌,如果實力增加太快,清州同盟能否維持都是問題,以織田信長的性格,對於德川家康的態度將會發生明顯變化。二就是家康的老二哲學,既然是老二,就好端正好自己的態度,在同盟中只要能夠得到發展就心滿意足,這從織田家上下的評價中就能看出,對於家康,大家都認為這是一個「老好人」。

在此之後,家康仍然堅持自己的老二哲學,從未逾越半步,仍遵照織田信長的命令,面對武田勝賴時代的武田家,而織田家則將目標對準了其它方向。這是對於德川家康的認同,但家康並未得到以其相對的實力,在與武田勝賴的戰鬥中,勝賴甚至將主力壓在與北條對抗的一面,而只派少數兵力牽制德川家康。

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德川家康仍然被壓制。1574年5月,無力對抗武田家的家康,向織田信長求援,但由於戰略原因,信長的援軍姍姍來遲,高天神城被攻佔。德川家上下氣憤不已,但家康壓制了反對聲音,平靜地接過信長因為愧疚給予的黃金補償,他很清楚自己的地位,明白應該要怎麼做。

德川家康

長篠之戰後,由於武田勝賴的戰略錯誤,造成武田與北條聯盟破裂,在戰場上逐步獲得了反擊的機會,奪回了遠江國內的幾座城池。儘管如此,身為老二的家康仍沒有實力對付武田家,但已經可以將戰線維持住,不再是被單方面「毆打」。

到了1581年,德川家康整合了軍力,再度攻下高天神城,獲得進攻武田家的橋頭堡。到了1582年,織田信長終於騰出手,他下令對武田家總攻擊命令,織田、德川聯軍開始了對於武田家的全面攻勢,並在同年殲滅武田家。

如果沒有發生意外,織田信長將最終獲得天下,德川家的領地擴張之路也就到此為止。不過隨著本能寺之變的發生,信長死於非命,家康死裡逃生,隨即整頓軍力。他並未有替信長報仇的想法,反而將目光對準了因為武田家滅亡而陷入混亂的甲斐、信濃地區。

差一步就成為日本霸主的織田信長

當了很長時間老二的德川家康,決定趁著這個機會壯大自己的領地。他先和北條家大打出手,隨後兩家握手言和,並達成聯姻同盟。隨後,家康將目標繼續對準原屬於織田信長的領地,侵蝕了不少領地。在清州同盟時期,家康握有三河一國,在信長的協調下獲得了遠江一國。隨後獲得信長賜予的近江一國。本能寺之變後,再度獲得了甲斐、信濃。短短的一年時間,德川家康一躍成為掌握五國的實力大名。同時還和北條建立了聯姻同盟,實力可謂極為強大。

就在這個關頭,通過清州會議獲得好處的豐臣秀吉脫穎而出,擊敗柴田勝家成為織田家新的領袖。德川家康聯合信長之子信雄抗衡秀吉。雙方在小牧長久手之戰中,家康獲得了戰場優勢,但從不按常理出牌的豐臣秀吉則獲得了外交勝利。

由於受到天正大地震的影響,豐臣秀吉與德川家康握手言和。隨后豐臣秀吉成為關白,獲得了掌控日本的權力,並在小田原之戰中擊敗負隅頑抗的北條家,讓全日本的大名都成為豐臣家臣,成為真正的天下人。

天下人豐臣秀吉

在這個過程中,德川家康緊隨豐臣秀吉的腳步,在外交和軍事上支持秀吉。在清州同盟時代,家康是如何對待信長,現在他同樣如何對待秀吉。哪怕是豐臣秀吉將其移封,家康也沒有反對,相當爽快地同意了這個決定。在秀吉收復日本關東、東北的戰略中,家康同樣鞍前馬後地出力,通過外交手段安撫了相當多的大名、豪族,同時遵照秀吉的意思出兵平叛。完全又是一個忠實盟友的表現,豐臣秀吉對他的評價同樣還是「老好人」。

在明白自己不具備優勢的時候,德川家康能夠立即放下一切,擺正自己的位置,全力幫助老大織田信長、豐臣秀吉,而且態度極為誠懇,表現堪稱忠臣典範。縱觀德川家康的一生,面對強者時的絕對臣服,而且是全方面的臣服,沒有任何餘地。

織田信長時期,信長包圍網的出現,清州同盟看似岌岌可危,隨時都會傾覆,但就在這種情況下,德川家康仍然沒有廢棄同盟,反而努力維持同盟,緊跟織田信長。而在豐臣秀吉時期,面對移封,一切都要從頭再來,家康也答應了。

融入豐臣政權的德川家康

這種盟友任何人都難有防備之心,這全靠德川家康的老二哲學:認清自己的地位,在老大允許的範圍內發展自己,老大說不的事絕對不做,老大有任何需要都要努力完成。面對老大不公平對待,也沒有任何抱怨,全心全意為老大服務。這換來了兩任老大的認可,為德川家的發展鋪平了道路,這種老二哲學堪稱戰國時代的最佳生存之道。

相關焦點

  • 日本戰國時代,為何德川家康違反禁令後,仍能安然無事?
    摘要:日本戰國時代,為何德川家康違反禁令後,仍能安然無事?日本戰國時代,慶長四年,公元1599年1月,在豐臣秀吉死後得不到半年時間內,日本國內情勢風雲變化。先是石田三成為首的文治派互相攻擊,因而拉幫結派,違反秀吉生前禁令。
  • 日本戰國時代,前田利家不死,德川家康能夠奪得天下嗎?
    摘要:日本戰國時代,前田利家不死,德川家康能夠奪得天下嗎?眾所周知,豐臣一族亡於德川家康,對此有很多同情豐臣家的人為其抱不平,對於德川家康的評價也不高。而豐臣一族的滅亡是在秀吉時期就已埋下禍根。之後,形勢已經不利於豐臣家時,仍然對權力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最終走向滅亡。
  • 在群雄割據的戰國時代,德川家康為何能殺出重圍,建立德川幕府?
    春秋時期是中國的戰國時代,也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重要節點。不過,在日本也有一個戰國時代,只是要從中國找出類似的歷史時期的話,它倒與三國時期很像。與三國一樣,日本的戰國時代天皇淪為傀儡,失去實權,大名們割據一方,爭奪霸權,就連結束這個時代的梟雄德川家康,也與司馬懿十分相像。
  • 『日本戰國時代』一代梟雄:德川家康,練就了北冥神功的忍者,帝王權術的最終贏家
    德川家康,日本戰國時代末期、安土桃山時代、江戶時代的武將,戰國大名,江戶幕府第一代徵夷大將軍。
  • 日本戰國人物:「超長待機」的德川家康
    德川家康,日本戰國三傑之一,德川幕府的建立者,又被戲稱為「老烏龜」,因為他特別能「忍」,又特別能活,「熬死」了一個又一個梟雄。德川家康的人生大致可分為四個階段:今川人質、追隨信長、追隨秀吉、建立幕府。清康嫡子松平廣忠藉助今川義元的勢力成為新一代家督,而條件則是讓廣忠的嫡子竹千代(德川家康)到今川家當人質。在將竹千代送往今川家的途中,織田信秀得知這一消息,便出兵將竹千代劫持到了織田家,也因此,竹千代得以認識吉法師(織田信長)。後來由於織田信長的異母兄織田信廣被今川家俘虜,雙方便進行交換,竹千代這才離開了織田家前往今川家。
  • 為何豐臣秀吉不殺德川家康,日本戰國對後來的日本產生了什麼影響
    不是不殺而是沒有能力殺德川家康,竊取政權的豐臣秀吉需要一個強力幕僚的支持!本能寺之變後,織田信長命喪黃泉。天下布武的大願終究沒有實現,很快織田信長的得力幹將豐臣秀吉打著為主公報仇的旗幟攻打明智光秀軍隊,並除掉了最大的對手,此時放眼天下能和豐臣秀吉一決雌雄的人就只有德川家康了。
  • 日本戰國時代,豐臣家真亡於德川家康之手?事情可沒有那麼簡單
    摘要:日本戰國時代,豐臣家真亡於德川家康之手?事情可沒有那麼簡單日本戰國時代,豐臣秀吉在生前,為了豐臣政權能夠平穩過渡,制定了諸多禁令,最為重用的就是禁止拉幫結派及私下聯姻。作為戰國時代的天下人,豐臣秀吉有足夠的眼光預見,如果這兩條禁令被違反,將會造成什麼後果。
  • 【日本物語】人物|戰國名將德川家康
    德川家康作為今川家的人質,早已決意做一個戰國時代頂天立地的武將從而獨立起來。他連續地奪回了被今川家佔領的自己家的世傳土地,並且和織田信長在清州結成了同盟,開始對今川領、遠江地區進攻。這個時候武田信玄的目標同樣也是今川領,所以家康選擇和武田信玄結盟,滅亡了今川家之後和武田家共同分割今川家的領土。
  • 日本戰國時代的「滿漢全席」:織田信長招待德川家康的最後一餐
    摘要:日本戰國時代的「滿漢全席」:織田信長招待德川家康的最後一餐西方傳教士路易斯·弗洛伊斯於戰國時代在日本傳教,他受到織田信長禮遇,曾經拜謁信長18次之多。根據他的著作《日本史》記載,信長身材中等,體形修長纖細,不愛飲酒、飲食節制,而且勤於鍛鍊武藝,所以身體很健康。不過書中也記載,織田信長始終看似有些憂鬱,可能是因為不斷徵戰以及跟本願寺之間的抗爭,導致壓力重重。這樣的織田信長於天正十年(公元1582)五月中旬興高採烈地宴請了德川家康。
  • 【顯微鏡】沉默霸王——德川家康
    ,德川家康反倒顯得暗淡無光、平凡無奇,但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卻最終結束了戰國時代長達一百多年的戰亂,他所建立的江戶幕府維持了兩百多年的和平。德川家康一生貫穿大半個戰國史,在各個英雄「你方唱罷我登臺時」,他默默地積蓄自己的力量,最終以壓倒群雄的實力奪取了天下。       德川家康出生於三河國一個松平氏的小土豪家庭,當時松平氏還只是一個小勢力,長年依附於大勢力生存,在家康還是一個叫松平竹千代的小孩時,就被迫到東海道霸王今川家中做人質,所謂人質就是小勢力向大勢力表示忠心的「投名狀」。
  • 「戰國第一軍師」若不是被兒子坑了,德川家康不一定能統一日本
    日本戰國末期,德川家康在關原之戰後真正統一日本,開創江戶幕府。而在關原之戰倒戈的小早川秀秋是讓戰爭快速結束的關鍵,這也離不開鼓動秀秋和西軍將領倒戈的黑田長政。不為人知的是,那時還有一個人打算奪取天下,只是他的行為讓人琢磨不透,就是「戰國第一軍師」——黑田如水。
  • 元和偃武:德川家康是如何開創這個日本歷史上最長和平時代的?
    三國時期司馬懿的成功之道,就向世人展現了忍得住且活得夠久究竟有多重要,在先後送走了曹操、曹丕、曹叡之後,曹家勢力大幅衰減,使得司馬家族異軍突起,最終將曹家一腳踹開,穩當地登上了九五之尊。然而,因為活得夠長,又極負忍耐而得以成功的案例,同樣在古代日本出現過,這位代表人物,即被世人稱為日本戰國時期最強「忍者」的德川家康。
  • 德川家康能稱得上日本的司馬懿德川家康的名聲為何比司馬懿好
    如果單獨比較司馬懿和德川家康,兩人實在沒有什麼相似之處,所以德川家康也稱不上什麼日本的司馬懿。儘管這種類比大錯特錯,但並不妨礙我們來回答這樣一個問題:德川家康的名聲為何比司馬懿好? 原因很簡單。
  • 日本戰國時代的三個狠人: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德川家康
    在寫這篇文章的正文之前,有必要提醒讀者:日本的戰國時代和中國的戰國時代,不是同一個概念。儘管如此,二者在本質上仍有一定的相似之處:都是一個中央權力衰微而地方權力崛起的時代。在這樣一個動蕩不安的時代,日本同中國一樣,都產生了為數不少的梟雄。
  • 日本戰國三雄誰最牛?織田信長、豐臣秀吉還是德川家康?
    今天筆者來給大家聊聊日本人的有趣歷史。這次,我們把目光對準日本歷史上最著名的戰國時代,來聊聊他們的戰國三雄。
  • 豐臣秀吉好不容易統一了日本,為何卻給德川家康做了嫁衣
    文/寂寞的紅酒豐臣秀吉是日本戰國時期的大梟雄,是日本歷史上第一個通過武力統一日本的牛逼人物。雖然豐臣秀吉用了一生的心血終於統一了日本,但他死後權力很快落到德川家康手中,德川家族取代豐臣家族成為日本的實際統治者,德川幕府統治日本長達二百多年。
  • 日本戰國時代,他阻止父親傷害德川家康,卻仍逃不過家康的暗算
    摘要:日本戰國時代,他阻止父親傷害德川家康,卻仍逃不過家康的暗算慶長三年(公元1598)八月,豐臣秀吉病逝,德川家康的態度也從這個時候開始轉變。他在豐臣秀吉晚期深受信任,被視為是耿介之臣,一直以五大老之長的身份支撐著豐臣政權,可現在卻私下與伊達政宗、福島正則等大名聯姻,對各大名論功行賞時,更是獨斷專行,毫不掩飾他想藉此分化豐臣政權,剷除異己,進而稱霸日本的意圖。但在豐臣秀吉晚期,被推出的還有五大老之一的前田利家,由於他的活躍,讓德川家康的計謀無法充分得逞。
  • 助豐臣秀吉奪取天下的福島正則,為何最終倒向了德川家康?
    此後,福島正則相助豐臣秀吉徵戰四方,為其完成奪取天下的大業立下了汗馬功勞。然而在豐臣秀吉死後,福島正則的立場就發生了改變。因他與石田三成不和,所以選擇投奔了與石田三成敵對的德川家康,並在關原合戰中為東軍作戰。戰後福島正則才意識到自己被利用,但為時已晚。即便他在關原合戰中立下了戰功,但德川家康還是選擇對其下手,不斷剝奪其領地,最終逼迫其在家切腹自盡。
  • 豐臣秀吉成為日本霸主後,為何重用德川家康?實在無人可用
    摘要:豐臣秀吉成為日本霸主後,為何重用德川家康?實在無人可用豐臣秀吉在織田信長身亡後,花費數年時間,先後擊敗反秀吉聯盟的所有勢力,成功將織田家權力握在手中。隨後與德川家康進行了一場小牧長久手之戰,之後遭遇地震影響,後勤物資損失殆盡,迫不得已下與家康議和。在之後的日子裡,豐臣秀吉先後平定了日本九州及東北,並成為關白,正式掌控日本。在小田原的北條氏滅亡後,德川家康被移封關八州。具體的移封細節不得而知,但後人認為秀吉是為了將家康驅趕至邊遠地區,但這並非事實。
  • 「品書知日本」徵文選粹 | 向上看,不忘自己限度——讀山岡莊八《德川家康》有感
    「品書知日本2018」徵文大獎賽上海財經大學校內選拔賽三等獎作品 >>>>向上看,不忘自己限度德川家康,戰國霸主,平定亂世,以天下為己任,拉開260餘年江戶時代之帷幕,集赫赫功績於一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