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站樁過程中,不少人出現腳踝腫疼、膝蓋酸脹、隱痛等,這個問題要重視、解決。
我們站樁,必須要讓膝蓋、腳踝的四周圍平均受力,且勿著力偏於一側,那樣樁就站錯了。
由於彎腿屈膝的原因,站樁者忽略了膝蓋後彎處兩根大筋的適當撐起和後拉,形成有點前跪的站立,因此造成膝蓋過度受力,酸脹、隱痛自然難免。
拉力過大,人會後仰,最好是膝頂和膝彎筋腱的後拉,二力平均,這樣膝蓋前後受力就比較均勻,站樁時間雖長下肢也不會累。
還有一個問題,是如何讓膝蓋左右受力均勻?
從自己的身體上往下看,要讓膝蓋和自己的腳尖成上下一條線,這個很重要。
膝蓋往腳裡側或外側擰,都會引起膝部左右韌帶、筋腱的受力不均,時間長必會落病。
另外,腳踝關節也會受到影響,小腿脛骨變成向上支撐的一根斜棍,踝關節左右吃勁的大小肯定是不一樣的。
不止站樁練功,生活中我們時刻都要注意,站立、行走,要多留意自己的膝蓋和腳尖是不是在上下一條線上。
練功練不好,會練出毛病。
談到腳踝,小腿脛骨要微帶前傾,內有與地面垂直之意。
腳踝關節的四周圍要撐起筋腱,多年練功後,這裡的筋腱要比常人粗許多才對,站樁要能夠改變生理。
站樁過程中,小腿四周隨時都能承受輕輕的外力拍打,不能外人一推,自己就站不穩。
能承受一定外力幹擾的松,這樣的松才是真松,站樁不敢把自己站懈了。
再重複一遍,小腿微帶前傾,內有與地面垂直之意,如此站樁方能腳下生根。
站樁,有點像遠行,時間短隨你怎麼比劃,都不會出毛病,但沒效果,要想有運動效果,就要付出足夠的時間,要練對。
練不對,就會身體出毛病,反不如當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