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棉衣也有黑科技,我軍配發新式保暖裝備,印軍卻在「回收」舊靴

2021-01-08 網易

2020-09-29 00:50:04 來源: 軍備的酷評

舉報

  此前印媒曾公布消息稱,印度斥巨資從海外採購了大量軍需物品,其中包括防寒帳篷、過冬棉服等,為了將這些防寒物資儘快運往高原,印軍出動了包括騾子、卡車在內的多種運輸力量,就在這一時刻,解放軍也展現出其強大的後勤實力。

  

  據《解放軍報》發布消息,近日我軍邊防部隊列裝配發了新型邊防巡邏被裝,主要包括防寒頭套、吸溼快幹內衣褲、輕便防寒保暖作訓大衣、防眩光眼鏡、防寒外手套、防螞蟥迷彩皮膚衣以及多功能保溫水壺等共計15個品種,通過品種搭配,可滿足我軍在高寒地區和寒熱大跨度不同地區作戰的需求。印度邊境士兵對我軍的換裝羨慕不已,西方國家則是感慨我軍裝備的科技含量越來越高。

  

  隨著高原地區的第一場雪已經落下,此次《解放軍報》所披露的這些物品都是邊防士兵急需的。我國西部地區地處高原,屬於高原山地氣候,尤其是在大雪封山後,氣溫持續下降,普通的防寒衣很難保證一線官兵的保暖需求。因此,保證一線官兵不受凍就成了後勤部門需要解決的頭等大事。

  

  據了解,新配發的巡邏被裝沿用「星空迷彩」塗裝,同時也採用了很多新技術,譬如保暖作訓服採用了高強聚醯胺纖維和雙包雙嵌紡紗技術,不僅讓衣服質量更輕,還可增加其強度,保證士兵穿上絕不臃腫。給士兵配備的新型作訓內衣採用的是多孔共聚酯仿麻材料,這種材料具有強大的吸水導汗功能,出汗後汗水可以像漏鬥一樣漏掉,不會增加衣物重量,而且直接用水洗也不會變形。

  

  在我軍配裝新型邊防巡邏被裝後,有俄羅斯軍事專家對中美俄三軍的冬裝做了個比較,最後得出一個解決,三家冬裝各有千秋,但因為美國在技術上有無可比擬的優勢,因此美軍的冬裝性能更優越一些。

  

  高原邊境地區晝夜溫差大,而且到十月份就開始入冬了,因此對一線官兵而言防寒保暖裝備是重中之重。為了確保一線士兵的戰鬥力,我軍專門抽調了科研人員深入部隊考察調研,全面徵集一線士兵的意見,最終才設計出這套既抗寒又輕便的巡邏被裝。據印媒透露,近日印度軍方也在研製新的作戰服,這批新制服的最大好處就是儘可能減少士兵和軍官的差異。然而由於規模龐大,印軍還回收了一批2015-2018年的冬靴,估計這批冬靴經過翻新之後會再次發給印度士兵。

  

  無論是「星空迷彩」還是此次亮相的新型邊防巡邏被裝,這些都是我國科研工作者辛勤研究的成果,然而有專家分析稱,在士兵裝備這方面我軍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在這一領域,美俄等國家發展的時間更長,因此我國可以向美俄學習,設計出一套專屬於我國士兵新式裝備。對於我軍新亮相的巡邏被裝,外媒評價其科技含量越來越高。

  

  當前,印度士兵在邊境地區依然蠢蠢欲動,絲毫沒有退讓的想法,而隨著天氣轉冷,我軍給一線士兵列裝新型邊防巡邏套裝不僅暖兵心,也暖人心。一線官兵枕戈待旦,為身後的萬家燈火撐起保護傘,我們也要更加信任他們、支持他們。民族的偉大復興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感謝一線戰友用鋼鐵般的意志和身軀為我們守衛和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大棉衣也有黑科技,解放軍禦寒裝備列裝,印軍卻在「回收」舊靴
    文/白夜 隨著時代的發展,軍事裝備領域的黑科技已經層出不窮,鮮為人知的是,如今的後勤保障也有越來越多的新技術湧現,對軍隊的綜合實力同樣是實質性的提升。近日,我國駐紮在邊防的部隊就收到了一系列的防寒裝備。
  • 我軍高原哨所氧氣到床頭;印軍太可憐,只能用十幾年前舊睡袋湊合
    與此同時,中國強大技術研發和工業生產能力,也為駐守在高海拔地區的官兵提供部隊營房建設材料、單兵防寒裝備和其他後勤物資的可靠保障,確保我軍駐守高海拔地區官兵,不至於受到嚴寒天氣的傷害。而單兵制供氧裝備的使用,讓我軍在與印軍的長期對峙中,具備更多的優勢。相比中方部隊獲得可靠有效的後勤保障,對面的印軍可就沒那麼好的運氣了。
  • 印軍雪山過冬暴露短板,保暖衣服均為二手貨,印軍:問題不大
    文/皓月印度之前從法國那邊接手陣風戰機的消息引起了人們的注意,在外界紛紛對這款戰機不看好的同時,另一邊印軍前線也傳來了不好的消息。像棉靴、護目鏡和睡袋等等,都沒有得到及時的供應,為了應對目前的情況,士兵們不得不去外圍「回收」二手棉靴。此外,印度的保暖服和登山器材都有質量問題,做工和質量甚至比民用的裝備還要差。從現在的情況來看,在前線的20萬大軍將會面臨受凍挨餓的情況。列城東部的山區最冷的時候將達到零下30多度,而且時間也一天天過去,馬上就要面臨寒冷的冬季了,這對於印軍是一次嚴峻的考驗。
  • 小小軍靴學問大,揭秘軍鞋的前世今生
    因此,一雙合適的軍鞋,對部隊戰鬥力的意義非同尋常。接下來就為各位聊聊軍鞋的事情。在我軍歷史中,草鞋被廣泛的配裝軍隊是在紅軍長徵時期。紅軍草鞋不僅呈現了當時我軍軍備物資的極度匱乏,而且象徵著偉大的長徵精神。如今,紅軍草鞋以作為特殊的歷史符號入駐軍事博物館。
  • 班公湖印軍主動後撤,莫迪求購同款被美拒絕
    雖然班公湖地區的氣溫不斷降低,但是我官兵依然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而且在極寒的環境中,我軍裝備的熱像儀效果非常顯著,印軍的一舉一動都在我軍的掌握之中。由於後勤物資補給遲遲跟不上,所以駐紮在班公湖地區的印軍只能主動後撤,莫迪向美國求購同款熱像儀的計劃直接遭到了美國的拒絕。高海拔地區的天氣本就寒冷,進入冬季之後,一些降雪地區的氣溫甚至會達到零下50多度。
  • 真打,我軍能先勝一籌?邊境另類對峙,我軍相比印軍只是較好?
    首先,中印軍隊在該地區進行的是「食物對峙」,根據消息指出,我軍新型菜窖、食品保鮮裝置已經建成,並且使用,此前無人機運送熱飯熱菜的視頻在網絡引起關注,現下又有媒體展示出我軍士兵在對峙前線吃水餃,火鍋等視頻。反觀印度,在海拔5000米左右的錫亞琴冰川,一場暴風雪來襲,氣溫瞬間低至零下幾十度,士兵們只能吃一些冷罐頭食物。其二,新型保暖服對峙傳統保暖服。
  • 高原邊防官兵配發一體化防寒被裝,防風又保暖
    高原嚴寒向來是邊防官兵需要面對的客觀現實,高海撥意味著風大、雪大還有雷暴和冰雹等惡劣氣候,以前邊防補給完全靠人馱馬拉。現在條件好了公路前伸,直升機、無人機等也可以及時支援,不過對於單兵來說最重要的防寒才是核心。
  • 20式被裝、19式軍品,配發了!
    較07式防寒靴大幅減輕在鞋頭、後跟等位置加入防磨、防踢片保護士兵的腳趾、腳跟、腳踝▼4、羽絨棉衣褲A款▼4、羽絨棉衣褲B款這批物資,專門為部隊官兵量身定製,技術含量高、保暖效果好、整體材質輕。至於配發時間,很明確:近期將陸續配送到一線官兵手中!說完了「衣」,我們來關注一下邊關戰友們的「食」。
  • 印度造不出的高原防寒裝備,中國能大批配發,性能好價格低得驚人
    我軍為邊防士兵裝備的新型羽絨服內膽 與印度陸軍面對國內產業鏈的缺失而捉襟見肘不同,中國陸軍為高海拔和高寒地區的士兵裝備了最新研製的保暖服裝和裝備。我軍為邊防士兵裝備的新型防寒靴 眾所周知,我國長期是服裝生產大國,也是戶外裝備的生產大國,在長期為歐美品牌代工生產的過程中,中國廠家也逐漸積累起了自己的技術和品牌實力
  • 新型作戰靴,來了!
    南沙官兵表示 該款作戰靴有4大特點 一是輕便 你好悶,訓練下來腳洗桑拿 你味重,宿舍脫鞋過於酸爽 2007年開始配發的 07式作戰靴 ▼
  • 新單兵裝備配發,穿上帥氣又實用!
    作者|軍路君 資料|央視軍事 國防和軍事 中國軍視網等12月9日,央視軍事發布了一條消息披露,我軍駐海拔5000米以上的西藏阿里邊境新疆軍區某師一線官兵開始在日常生活訓練使用一種「科幻裝備」——單兵外骨骼。
  • 新型作戰靴,新型保暖作訓服,來了!
    一、新型作戰靴新型作戰靴,已經配發南沙守備部隊官兵試穿。該款作戰靴全稱新型熱區島礁作戰靴,針對南沙島礁高溫、高溼、高鹽的環境特點研製設計。南沙官兵表示,該款作戰靴有4大特點:一是輕便。重量為0.8公斤左右,而我軍目前的17式作戰靴為1.2公斤,訓練時的機動性、靈活性增強。二是透氣。鞋面由超細纖維合成革立體經編網眼布組合而成,大大提高了舒適度。有網友笑稱我軍終於有「皮涼鞋」了。三是耐磨。
  • 為讓邊境士兵度過嚴冬,印軍拿出十幾年前的舊睡袋,保暖效果堪憂
    印度給中印邊境守軍發送劣質睡袋救急文章稱,這些舊睡袋是印軍在2006年從義大利採購的,但在被發現不適合在冰川和超高海拔地區使用後,一直存放在坎普爾而沒有發放。相關的義大利供應商也因供應質量問題而受到重罰。
  • 「星空迷彩」來了,看我軍迷彩服的「前世今生」
    早在今年6月份國防部例行記者會上,國防部新聞局局長、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吳謙大校向記者證實:中國人民解放軍駐吉布地保障基地官兵身著的是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閱兵中亮相的新式迷彩服。該款迷彩服正在有關部隊組織試穿。下一步,將按計劃陸續配發全軍部隊。 下面幾張圖讓我們一睹「星空迷彩」的高顏值!
  • 全軍將陸續配發17長袖體能訓練服等新品種
    來源:解放軍報記者部微信公眾號全軍將陸續配發17長袖體能訓練服等新品種軍報記者訊(王爽智、記者孫興維)經中央軍委批准,今年全軍將配髮長袖體能訓練服,與短袖體能訓練服區分季節穿著使用,這標誌著我軍作訓服裝日趨體系化、系列化、配套化。
  • 我軍作訓服40年來有哪些變化:從一身綠到虎斑紋
    迷彩服正面由深褐、赤褐、米黃、淺棕和淺赭色重疊構成樹葉狀圖案,適合夏季熱帶山嶽叢林環境的偽裝,該圖案也被稱為「大五葉」迷彩。反面採用黑、褐和綠色的斑點圖案,適合秋冬季熱帶山嶽叢林環境的偽裝。該迷彩服除能防可見光偵察外,還具備一定的夜間防紅外偵察能力,體現我軍著眼現代作戰的前瞻性。經實戰考驗的81式迷彩服與同時期的美軍迷彩服相比毫不遜色。由於優異的性能,81式迷彩服當時甚至供不應求。
  • 周總理:全部用新棉花做棉衣
    第一批進入朝鮮的我國軍官身上卻穿著朝鮮人民軍的軍裝,隨後進入朝鮮的各部穿著我軍的軍裝,這也是我軍第一次統一配發服裝。當時的中國也剛剛解放,經歷了連年的戰爭國內各個行業也百業待興,而這次作戰我們面對的對手是美國人,與他們相比我們志願軍在裝備上的不足一下暴露了出來。
  • 印軍處境悽慘,前線物資匱乏,士兵露宿雪坑,睡袋已使用14年
    據印度《經濟時報》披露稱,這些舊睡袋是軍方2006年從義大利採購的,主要用於低海拔地區部隊訓練時使用。因為當時被發現這些睡袋保暖性能不佳,所以被回收以後,一直被擱置在儲備倉庫。 現如今,印度在高海拔邊境地區部署十萬左右兵力,受交通不便以及其他因素的影響,前線印軍的後勤物資嚴重緊缺。因此,印軍後勤部門不得不搬出這些十多年前買來的睡袋,讓前線印軍湊合著熬過這個冬天。
  • 放棄以前顯目的海洋色,解放軍已配發新迷彩服,率先亮相海外基地
    解放軍海外首個海外保障基地吉布地,在此駐守的陸戰隊每天都要進行各種訓練,最新報導顯示他們已率先換上新式迷彩服,在全世界面前亮相。這種新式迷彩服放棄以前顯目的海洋色,而是由最新科技研製而成,貼近實戰,隱蔽性強。
  • 38軍傳奇英雄:帶戰鬥小組出擊,成功奪回我軍新式火箭炮
    中國人民志願軍第38軍和39軍作為我入朝參戰部隊的頭等主力部隊,在入朝前中央軍委特地撥給該軍一批我兵工部門剛剛研製成功的多管火箭炮,這種代號為A3的多管火箭炮有6管102毫米的發射筒。當時由於這種火箭炮的生產數量很少,只有頭等主力部隊才能裝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