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億雞缸杯背後的故事:千元撿漏、皇帝和年長17歲貴妃的姐弟戀

2021-01-08 大大的世界和小小的人

用一個價值上億的杯子喝茶是什麼感覺?

2014年,中國收藏家劉益謙在香港以2.8億港幣的價格拍下了一隻成化鬥彩雞缸杯。成交後,劉益謙就用這隻價值連城的杯子喝了杯陳年的普洱茶。

劉益謙用雞缸杯喝茶

被問到為何用雞缸杯喝茶,劉益謙回答:「我其實就是用這個方式來表達一下當時的興奮之情。這杯子距今有600年了,當年皇帝、妃子都應該拿它來用過,我無非是想吸一口仙氣。」他還形容這杯子「光滑得不得了,又糯又溫和,語言都無法形容。」

其實用雞缸杯喝過茶的不止劉益謙一人,著名收藏家馬未都先生也曾經喝過。

一次馬未都去日本,朋友知道他喜歡收藏,就帶他去陶瓷收藏家坂本五郎府上做客。主人是一位仙風道骨的老人家,雖然語言不通需要翻譯,但聊起共同的愛好收藏,也相談甚歡。

一番交談下,估計老人家也看出馬未都確實是真懂行,於是他讓人沏了一杯茶,端出來放在馬未都的眼前,馬未都一下就驚呆了。

只見黑漆描金的託盤上,一隻彩瓷的小杯靜臥,盈盈一握,薄如蛋殼,上面繪著數隻小雞,古拙可愛,這是一隻成化鬥彩雞缸杯啊!

雖然馬未都事先是知道這位老人家之前用五百多萬拍得了一隻成化雞缸杯,但沒想到他會以這種方式把杯子拿出來。馬未都先生覺得能上手看看已經是天大的享受了,從沒想過自己居然能用這個杯子飲茶。

老人示意他用茶,馬未都先生右手拿起小杯,左手託穩,一口飲盡。也沒想再喝第二杯,就向老人家行禮道謝,說:「這是我一生中喝的最昂貴的茶了。」老人說了一句很有意思的話:「茶不以杯歸,卻以人貴。你是貴客啊!」

那劉益謙和馬未都喝的是同一個杯子嗎?應該是。

根據現有的資料統計,全世界有案可查、基本完整的成化雞缸杯,加起來一共有17隻。

其中有10隻在臺北故宮博物院,其中常年展出的有6個。

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有1隻,有點殘,但是年代沒有問題。

英國大維德基金會有一隻。

另外瑞士日內瓦鮑氏東方藝術館有一隻,1995年曾借到日本展出,不幸遇上地震,結果嚴重損壞,後面看到的只能是修復件了。為此保險公司賠付了巨額保險金,據說當年相關負責人還因此自殺。

另外有4隻先後在市面上流通過,而這4隻都來自同一個人,他叫仇焱之(1910-1980)。

仇焱之是大收藏家,主要收藏明清瓷器,有「藏瓷大王」之稱。

他一生收藏了兩對也就是4隻雞缸杯,其中一對是1949年在香港收的。當時時局動蕩,所以很多人都把東西拿出來賣,能變錢的都拿來變錢。仇焱之在一家古玩店中看中了一對雞缸杯,他認為是成化鬥彩的,就花了1000港幣買下來。隨後,仇焱之就帶著這對雞缸杯和其他藏品一同移民到了瑞士。

但是很多人認為他這對雞缸杯是假的,認為雞缸杯不可能流落民間被撿漏,但仇焱之堅信自己的眼光。

仇焱之生前將1000港幣購得的這對雞缸杯以善價賣給英國藏家Leopold Dreyfus夫人,其中一隻先由前文提到的日本的坂本五郎購得,1999年蘇富比拍賣由玫茵堂主人、瑞士銀行家Zuellig兄弟2917萬港幣競得,2014年再度現身香港蘇富比,又賣了2.8億港幣,買主即劉益謙和他的龍美術館,創造了當時中國陶瓷的世界紀錄。這是近年來最為聲名遠播的一隻。

而同屬於Leopold Dreyfus 夫人舊藏的另外一隻, 1971年3月經由蘇富比拍出後,現在沒人知道在哪裡。

仇焱之的另一對雞缸杯生前他沒捨得賣,1980年他過世後,其家人把他的畢生收藏委託蘇富比拍賣,每次拍賣都會引起極大的轟動,其中就包括他的那兩隻雞缸杯。現在一隻在大英博物館,另一隻被香港大收藏家區百齡先生收藏。

而雞缸杯也不是現代才貴,早在明朝就已經很貴了。《陶說》載:「成窯以五彩為最,酒杯以雞缸為最,神宗時尚食御前,成杯一雙,值錢十萬。」

「值錢十萬」,十萬是個虛數,具體多少錢很難說,反正很貴。明神宗即萬曆皇帝,在位時間為1573年至1620年,而成化皇帝在位時間為1464至1487年,也就是剛剛過去一百年,雞缸杯就已經很貴了。

那雞缸杯為什麼這麼貴呢?

一、不可再生的原材料

明成化雞缸杯用的泥是明成化特有的麻倉土,胎體光下會呈現芽黃色。這種泥料在成化以後的弘治初年就已經用盡了,這也是後世競相仿製無一得成化之韻的重要原因。

二、最頂尖的工藝。

不同元青花的是,鬥彩是在青花的基礎上做了工藝的創新,即運用了成熟的青花技術,又結合了豔麗的釉上五彩,使得畫面更加生動。

「鬥」也是爭相鬥豔之意,青花與釉上五彩爭相鬥豔。這一工藝在成化年期可謂達到「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境界。

三、成品率低,存世稀少。

鬥彩工藝由於過於複雜,不同於青花瓷一遍成型,它需要燒造兩遍,加上皇家用瓷標準非常高,所以成品率非常低,上品供奉宮廷,次品則被銷毀,所以存世量很少。

明成化皇帝和萬貴妃

四、雞缸杯背後的愛情故事。

成化雞缸杯,當然就和成化皇帝有關了。

這個成化皇帝,雖然貴為皇子,幼年時其實經歷也頗為坎坷。

成化皇帝本名朱見深,出生於1447年。1449年,他爹明英宗執意親徵,結果土木之變之後被俘虜。他被立為皇太子,時年三歲。為了避免國無長君,大臣與皇太后商議,決定擁立皇帝的弟弟朱祁鈺為皇帝,遙尊英宗為太上皇。於是朱祁鈺登基,即明景帝,年號景泰。

景帝登基不久,被俘一年左右的明英宗被放了回來,但景帝不願退位,此後七年時間,英宗被軟禁在南宮。

景泰三年(1452年),景帝廢掉侄子朱見深,立自己的兒子為皇太子,不過第二年新太子就夭折了。景泰八年(1457年),景帝病重,明英宗趁機復位,10歲的朱見深再次當上了皇太子。

朱見深的太子之位失而復得,然而幼年捲入皇位之爭,精神壓力極大,造成他個性軟弱,還有口吃的毛病。

萬貴妃,小名貞兒,四歲就進宮當宮女,比朱見深年長17歲,與他的生母同歲。從他兩歲開始一直照顧陪伴他,在動蕩的幼年時期,是萬貴妃給了他安全感。萬貴妃於他,既是母親、姐姐,也是戀人。

朱見深17歲登基後欲立34歲的萬貞兒為皇后,被其生母周太后反對,只好立為妃,此後幾十年專寵萬貴妃一人。

據說萬貴妃非常喜愛瓷器,為了討萬貴妃的歡心,成化皇帝令景德鎮燒造了許多小巧的瓷器。

明成化朝也成為我國瓷器燒造史上一個重要的歷史時期,此時的瓷器造型玲瓏秀奇,胎質細潤晶瑩,材料精選純正,色調柔和寧靜,繪畫淡雅幽婉,以其輕盈秀雅的風格獨步一時。所以後來收藏界關於瓷器收藏有「明看成化,清看雍正」的說法。

其中當然就包括鬥彩雞缸杯,上面的花紋是公雞母雞帶著小雞覓食的場景,有家庭美滿和睦之意,據說萬貴妃也很喜歡雞缸杯。

1487年,57歲的萬貴妃過世,成化皇帝悲痛地說:「貞兒已去,我也不久矣!」八個月後,年僅40歲的成化皇帝也因為悲傷過度,追隨他的愛情去了。

他們留下的唯一愛情見證,可能就是這個雞缸杯了。

註: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參考文獻:

馬未都.國寶100第一卷.明成化·鬥彩雞缸杯.235-244

<完>

相關焦點

  • 1000元撿漏雞缸杯,收藏60年賣出2.8億
    上世紀50年代,某香港藏家在古玩市場上,花1000元買下一隻小酒盅大的杯子,這隻攤位上的杯子久未問津,別人都以為是假貨,60年後卻拍出2.8億天價,開創瓷器拍賣價格記錄,堪稱收藏界揀漏的典範。該杯在上世紀80年代初、90年代末兩次拍賣中,都打破當時中國瓷器拍賣價的世界紀錄。
  • 成化十四年:一個杯子價值8千兩!汪植抵押的雞缸杯,什麼來頭?
    東廠宦官總領尚明為了能扳倒汪植,帶著匿名送來的雞缸杯(暫時不知道是誰告得汪植的秘密,大部分人猜測是汪植身邊的丁容),想利用太后與萬貴妃不和關係,來間接除掉汪植。太后更是借壽誕的由頭來逼迫萬貴妃拿出雞缸杯。汪植幾番追查,終究是沒有找到真正的雞缸杯,危急時刻他鋌而走險,向貴妃奉上了假杯子。
  • 成化雞缸杯:百年文華繪吉祥,穿越歷史,道一曲帝王寥寥痴情
    我想,這與它背後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獨特的歷史背景緊密相連。所以今天,我就來說一說這件在中國瓷器榜上具有舉足輕重地位的明成化鬥彩雞缸杯。這一切的背後,凝練著成化帝的真情實感。① 小巧薄豔的雞缸杯,見證一代帝王的滿腹柔情成化皇帝與萬貴妃,那是一場跨越年齡,跨越身份的動人愛情故事。
  • 著名的撿漏故事,天上真會掉餡餅!
    雖然總有人說,玩收藏千萬不要抱著一顆「撿漏」的心,因為天上不會掉餡餅。但是,世上卻偏偏就有一些幸運的「撿漏王」,他們用白菜的價格,帶回天價的寶貝,轉手就賺翻了天……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國內外的撿漏故事。當初他在地攤上花80元買了一個玉墜,後來行家鑑定說這居然是明代玉墜。後來有個人看上了,最終花高價買走了,據說趙忠祥甩手賺了一萬五,笑言是自己一輩子最大的一次「撿漏」。2、千元淘得百萬雞血石
  • 著名的撿漏故事,天上真會掉餡餅
    雖然總有人說,玩收藏千萬不要抱著一顆「撿漏」的心,因為天上不會掉餡餅。但是,世上卻偏偏就有一些幸運的「撿漏王」,他們用白菜的價格,帶回天價的寶貝,轉手就賺翻了天……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國內外的撿漏故事。當初他在地攤上花80元買了一個玉墜,後來行家鑑定說這居然是明代玉墜。後來有個人看上了,最終花高價買走了,據說趙忠祥甩手賺了一萬五,笑言是自己一輩子最大的一次「撿漏」。2、千元淘得百萬雞血石
  • 明成化鬥彩雞缸杯上的彩瓷,為何不是龍鳳,而是子母雞圖?
    很多人首先想到的一定是明成化鬥彩雞缸杯。這件瓷器是漢族傳統陶瓷中的藝術珍品,是明朝成化皇帝的御用酒杯,它的製作過程步驟非常複雜,首先用青花細線淡描出紋飾的輪廓線,隨後上釉入窯經1300度左右的高溫燒成胎體,再用紅、綠、黃等色填滿預留的青花紋飾中二次入窯低溫焙燒。需要製作的工藝人需要付出極大的耐心和時間,最後才製造出了這件驚豔世人的瓷器。
  • 馬未都:雞缸杯,憑什麼值2.8億?
    成化皇帝最愛的御用酒杯 雞缸杯來源 成化鬥彩雞缸杯是成化皇帝(朱見深) 為了取悅自小陪伴自己的萬貴妃特意燒制 萬貴妃年長成化皇帝18歲
  • 著名的撿漏故事,天上真會掉餡餅,只是砸中的永遠不是自己!
    雖然總有人說,玩收藏千萬不要抱著一顆「撿漏」的心,因為天上不會掉餡餅。但是,世上卻偏偏就有一些幸運的「撿漏王」,他們用白菜的價格,帶回天價的寶貝,轉手就賺翻了天……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國內外的撿漏故事。國內的撿漏故事趙忠祥的玉墜
  • 揭秘萬貴妃如何讓比她小19歲的成化皇帝痴迷一生、至死不渝!
    成化帝生母周太后曾不解的問成化帝:「彼有何美而承恩多?」成化帝答道:「彼撫摸吾安之,不在貌也。」如此看來,萬貴妃在成化帝的生活中實際上扮演了一個亦妻亦母的角色,她在一定程度上成為成化帝的精神寄託。再加上萬貴妃生性機警,善於迎合成化帝的意圖,因此得以專寵後宮二十餘年。貴妃,這個女人影響到了成化皇帝的一生,因此成化皇帝是歷史上出了名的痴情皇帝。
  • 1000元買下雞缸杯,2.8億元賣出,不愧是「撿漏王」仇焱之
    說起雞缸杯就不得不提,著名的收藏家仇焱之,也是收藏界中的超級「撿漏王」,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他和雞缸杯的故事。在1949年的時候,收藏家仇炎之經過香港是的時候,花了1000元港幣買下兩隻雞缸杯,當時很多人都笑他傻,要知道當時1949年1000元港幣可是一筆不小的財富,但是仇焱之堅持認為這是明朝的真品雞缸杯,直到後來仇焱之死後,其家人將這兩隻雞缸杯進行拍賣,一隻賣了582萬港幣,一隻賣了418萬。
  • 五大收藏家之仇家,雞缸杯背後的家族,混血孫子現任蘇富比高管
    但雞缸杯背後的家族你知道嗎?是誰這麼獨具慧眼?2014年,香港蘇富比重要中國瓷器及工藝品春拍上明成化鬥彩雞缸杯,起拍價為1.6億港元,經過八口競價後以2.8124億港元成交,被上海藏家劉益謙買下,創下中國瓷器世界拍賣紀錄。關於雞缸杯創作及產生的故事我們之前已講過了。
  • 有錢人的快樂你想像不到,2.8億港元買個「杯」!
    杯子上畫的是一個公雞一個母雞和三個小雞,一家其樂融融,富有濃厚的田園氣息,寓意吉祥。明清瓷器中,鬥彩雞缸杯可謂久負盛名,興於明成化年間的雞缸杯,是傳統鬥彩工藝的巔峰之作。早在明代,雞缸杯就「價值十萬」,當時的《神宗實錄》記載:「 神宗尚食,御前有成化彩雞缸杯一雙,值錢十萬。」
  • 馬未都:博物館2.8億的雞缸杯借給日本,卻不幸遭遇地震
    而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幾乎每個朝代的瓷器都有著自身的特點,比如五代十國的彩色瓷,唐代的唐三彩,元代的青花瓷等等,這些都代表著時代的特徵,成為那個時代傳統文化的一個縮影。關於瓷器其實有很多有趣的故事,那麼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個非常珍貴的瓷器,它就是成化鬥彩雞缸杯。之所以會介紹這個雞缸杯主要原因是因為它價格昂貴,數量稀少。
  • 劉益謙雞缸杯從1000港元到2.8億背後貓膩-—古玩評估(風塵擺渡)
    我就從劉益謙老前輩手上的明成化鬥彩雞缸杯的故事為例展開論述。一、明成化鬥彩雞缸杯雞缸杯的歷史故事、歷史價值成化皇帝朱見深是個孤苦無依的孩子,未滿兩歲父親出徵被俘,他成了自己叔叔手中的傀儡。他在深宮之中無依無靠,危險無處不在,他的叔叔隨時會為了皇位而除掉他。
  • 1000元撿漏,賣了2.8億,增值30萬倍!收藏大王仇焱之
    上海灘風雲人物 仇焱之13歲於上海一家古玩店當學徒,掌柜是人稱朱二爺的朱鶴亭。 800元撿漏宣德大碗
  • 劉益謙2.8億拍下雞缸杯,反觀馬未都一番砍價200元買了5個
    劉益謙的諸多藏品中,得意之作首推雞缸杯。劉益謙為了雞缸杯,也是下了血本,斥資2.8億拍下。相比之下,反觀馬未都一番砍價,在地攤上買了5個。馬未都手裡的雞缸杯什麼來路?與劉益謙的雞缸杯又有什麼不同?說起雞缸杯的淵源,可以追溯到明代成化時期。成化皇帝雖然是一個昏君獨寵萬貴妃導致朝綱崩壞,可他在藝術追求上還是有幾分造詣的。
  • 一個小小的「雞缸杯」款式和圖案都不算複雜,它憑什麼值2.8億?
    明成化鬥彩雞缸杯為何能拍出2.8億天價?在明朝時就價值十萬兩ps:文章有些長,建議收藏閱讀明代的成化皇帝,再歷史上,是一位毫無存在感的帝王,但在今天,卻是家喻戶曉,不為什麼,只因他創燒的'雞缸杯',一直都是「瓷器界的愛馬仕」。
  • 雞缸杯的前世今生,一場跨越年齡的愛情,由繁複工藝和蘇富比成全
    雞缸杯的前世今生,一場跨越年齡的愛情,由繁複工藝和蘇富比成全世人所謂的雞缸杯,實際上是對明代成化鬥彩雞缸杯的固定稱謂,儘管成化之後歷代均有仿製,但唯有成化鬥彩雞缸杯因其在蘊意上、燒制和挑選上,乃至商業拍賣上別具一格,
  • 你知道拍賣2.8億港幣的成化雞缸杯,不一定知道估價10億美元的成化...
    2014年4月8日,玫茵堂所藏明成化鬥彩雞缸杯,在香港蘇富比以2.8124億港元成交,刷新中國瓷器世界拍賣紀錄。 作為最貴的瓷器,雞缸杯開創了拍賣神話,也見證了成化皇帝和萬貴妃的亦妻亦母的愛情。 萬貴妃原名萬貞兒,大成化皇帝17歲,是他兒時的保姆。成化皇帝即位後,封她為貴妃,與她感悟非常深厚。
  • 拍賣價格2.8億港元的明成化雞缸杯,憑什麼這麼貴
    所謂的「雞缸杯」就是一種酒器,就是盛酒的小杯子上帶有子母雞的繪畫內容,環繞著整個杯子可以看到公雞領著母雞帶領著幼雛覓食,子母雞圖源於宋代,但是繪畫於瓷器之上,也是才明代成化時期開始。杯子的採用的繪製工藝就是「鬥彩」,燒制於成化時期,採用釉下青花和釉上彩協調融合,在景德鎮的御用窯口燒制在雪白的瓷器胎體上,用成化時期獨有的釉下淡雅的青花勾勒線條,再填充各種豔麗的顏色在釉上,入窯低溫二次燒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