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國從歐洲第一淪落到被滅國,又三次復國,國土直接丟了四分之三

2020-12-12 認真評史

三百多年前,波蘭面積有115萬平方公裡,北抵芬蘭灣,東到莫斯科的郊外,南到烏克蘭,是歐洲一等一的強國。

波蘭歷史真正開端的是10世紀的大波蘭。「波蘭」起初只是地區部落的名字,後來成為「波蘭王國」。核心是波茲南和格列茲諾,看地圖就知道,這個地區北鄰波美拉尼亞,西鄰西裡西亞,總而言之就是離波希米亞和德意志本土都很近。

而直到公元966年,波蘭仍然是一個信奉西斯拉夫神系的異教國家,而這是相當、相當危險的:在神聖羅馬帝國-羅馬教廷這一雙元軸心建立後,中東歐的新興民族和國家能否及時、有效地完成基督教化就成了生死攸關的大事,一方面,基督教化能極大地助力從部落聯盟向封建國家的改造;更重要的是,只有皈依基督教,才能享受當時「國際法」中「主權國家」、合法政權的地位。

966年波蘭第一任君主梅什科一世為了與波西米亞結盟而避免多線作戰,選擇了聯姻並帶領全國皈依基督教,當時,東西教會雖然尚未正式分裂,但已有明顯差異。梅什科一世偶然的選擇,讓波蘭在日後成為了天主教國家。而波蘭人在人種上卻又屬於斯拉夫人,因此,日後的兩個鄰居,德意志人覺得「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俄羅斯人則更是以異端來看他們。這就導致了日後俄歐之間的壓力將會重重砸在波蘭人身上。

波蘭第一次鼎盛時期是1443年,同時兼任波蘭國王、匈牙利國王、立陶宛大公的瓦迪斯瓦夫三世率領25000十字軍遠徵巴爾幹,擊敗奧斯曼守軍,佔領塞爾維亞,收復尼什,進軍索菲亞,準備一舉解放保加利亞,然而,在瓦爾納一戰,瓦迪斯瓦夫意外陣亡,匈牙利擁立新君,擺脫波蘭的控制。

而1573年的自由選王大會,則為波蘭的衰落埋下了禍根。波蘭的貴族們同意讓外國人來當波蘭國王。從此,一撥又一撥的外國人跑到波蘭當國王,這給了列強插手波蘭事務提供了機會。

這時候,另一個主角就要登場了——莫斯科大公國,即後來的沙皇俄國。

當波蘭的鄰國普魯士和沙俄強大時,波蘭內部還在打來打去,亂成一鍋粥。普魯士和沙俄都盯上了波蘭,普魯士的目標是佔領波蘭沿海,以便在陸路上連接東普魯士。而沙俄需要穿過波蘭,南下爭奪黑海。

這裡提一句,其實在波蘭王位繼承戰爭(1733年-1738年)之前,波蘭一直都是歐洲主要的霸權。

平露鎮獨可不是假的,在中世紀一直到十七世紀的的確確做到過,那時候神羅一片散沙內戰不斷,毛子們尚在開化的路上,而波蘭卻是一個先進的封建國家,有優勢是自然的。

波蘭是大國,但不是強國。無集權則不能成就一個強國。波蘭在對外戰爭中頻頻失利,自由散漫了那麼多年的波蘭人怎打得過普魯士和沙俄呢?所以波蘭就屢次亡國屢次被鄰居們糟蹋啊~

1772年,沙俄和普魯士達成協議,這就是第一次瓜分波蘭,奧地利也擠來分了一杯羹。普魯士實現目標,佔領波蘭沿海,打通了東普魯士。奧地利也拿下現在波蘭南部的克拉科夫地區。沙俄胃口最大,割走白俄羅斯、拉脫維亞南部,面積9萬平方公裡。

第二次瓜分波蘭,是在1793年。沙俄佔領25萬平方公裡的地盤,包括白俄羅斯、烏克蘭等地。普魯士則佔領了現在波蘭的西部地區。

1795年第三次瓜分波蘭,波蘭直接從地圖上消失了。

1807年7月7日,拿破崙迫使普魯士和奧地利割地建立華沙大公國,1815年拿破崙戰敗,華沙大公國再次被普奧瓜分而滅亡。

那麼,波蘭為何屢次亡國卻又如不死鳥一般沒能徹底滅亡呢?

只能說,波蘭國雖不強,但其文化底子還在。

之後的十九世紀,被壓迫統治了數百年的南斯拉夫人、愛爾蘭人、匈牙利人都能獲得獨立與解放,更何況是亡國不到一百年、地方貴族勢力極強的波蘭?在這個世紀裡,波蘭文化不僅沒有消失,反而因為各種抵抗與革命,較之以前和立陶宛的混合,變得更鮮明,因此,他是不會根本滅亡的。

波蘭還是東歐的啟蒙思潮中心,克拉科夫的雅蓋隆大學是歐洲最古老的大學,也是歐洲的學術中心之一。波蘭還出過個哥白尼,就足夠有說服力的了。而且從波蘭的貴族民主制度就能看得出來了,波蘭人崇尚自由,不屈不撓的天性。

波蘭亡國一百多年後,第一次世界大戰,德、俄等國大出手。出於各自利益的考慮,沙俄同意讓波蘭復國,但只是打打嘴炮。直到1917年沙俄變天,蘇聯為了爭取波蘭人的支持,同意波蘭復國。而德國、奧地利也同意了波蘭復國。

於是在三個仇人幫助下:沙俄、德國、奧地利。在波蘭人心目中的英雄畢蘇斯基率領下,波蘭於1918年11月復國。

但是,此時波蘭的疆域,和全盛時不可同日而語。

而被德國佔領的波蘭西線,順帶著把波蘭海岸線的西部也搜颳走了。更為嚴重的是,波蘭正北還有一個德國的飛地柯尼斯堡。柯尼斯堡的海岸線,和德國的海岸線極近,中間就隔著一個屬于波蘭的但澤走廊。德國被但澤走廊隔成兩半,發展嚴重受阻,德國不承認但澤屬于波蘭。

1939年9月希特勒閃擊波蘭西部,接著史達林佔領波蘭東部,德國和蘇聯瓜分波蘭,波蘭第三次亡國。而德國閃電進攻波蘭,其中一個重要藉口,就是收復但澤。

話說回來,如此波蘭的海岸線,從原來的但澤幾十公裡,擴大到528公裡。

波蘭有了528公里海岸線,但不會有波蘭人會感謝蘇聯,直到今天,他們依然對蘇聯(沙俄、俄羅斯)恨之入骨。

相關焦點

  • 3次滅國又3次復國,在歐洲人人喊打,波蘭為何被周邊國家仇視?
    其軍隊更是戰力強橫,瑞典、烏克蘭、白俄羅斯等國都曾被波蘭斬於馬下,而且波蘭還直接一路向東,達到了莫斯科,擊敗了當時的俄國,隨後又調轉槍頭向西,打敗了西歐最強的普魯士。但是「驕兵必敗」的道理在各地都適用,長期處於權力巔峰讓波蘭貴族膨脹到極點,他們對已經俯首稱臣的屬國毫不手軟,一點也看不起這些他們眼中的「下等人」,在烏克蘭,波蘭貴族甚至制訂了「初夜權」這種欺人太甚的條款,忍耐到極限的烏克蘭人不甘心受辱,在17世紀中葉發動了起義,強盛的波蘭王國從此跌落神壇。內憂不斷困擾著波蘭,同時也激起了波蘭敵國的野心。
  • 歐洲最不爭氣的國家,三次被滅國,復國後卻又去侵略別國
    波蘭坐落於歐洲大陸的中部,歷史上一直是東西方交流的中轉站,也是基督教陣營防禦東方遊牧民族的最後一道防線。在南部,波蘭的鄰居是捷克斯洛伐克,西部與強大善戰的德意志帝國相鄰,東面是同屬南斯拉夫人種的俄羅斯。可以說,波蘭四面都是強敵。
  • 已經滅國120年的波蘭,憑啥在一戰後成功復國?
    東線戰場有一個很特殊的地方是:戰場並非奧匈帝國、德國或俄國的國土,而是波蘭的國土——而波蘭,早就在120多年前就滅國了。波蘭曾經是一個強大、統一的國家。從地圖上看,波蘭位於歐洲中部。1025年,波蘭經過多年的調整後,成為了一個統一的國家。
  • 波蘭三次被滅國,又三次復國,它為什麼會這樣悲慘的命運
    建國,被瓜分,再復國,再亡國,再建國,再亡國。這種悲慘的命運,就發生在二戰之前的東歐國家波蘭身上。波蘭地處歐洲中部,戰略位置十分重要,疆域廣闊,經濟發達,還曾是歐洲第五軍事強國,在歐洲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 中山國的第一次復國,與第二次滅國,三起三落的中興之主!
    中山國的先民是鮮虞人,來自西亞以及歐洲,來到我國北方加入白狄部落,後再今河北唐縣建中人城,鮮虞人領袖「穩」被周天子賜侯爵。之前發過一篇中山國的建國史,文公之前的就不想說了,中山文公在位是「三家分晉」後第四年,公元前450年,但是50年後韓趙魏才封侯建國。三家分晉是趙襄子,魏桓子,韓康子,魏桓子的孫子是魏文侯,也是魏國開國之君,趙氏和魏氏控制著中山國。
  • 波蘭的輝煌過往——超千年的歷史,兩次拯救歐洲,三次被瓜分滅國
    2、波蘭人第一次拯救歐洲公元13世紀,是蒙古人的世紀,蒙古人有三次西徵,第二次便是西徵歐洲。在歐洲,拔都遠徵的極限是波蘭和匈牙利。波蘭第一次亡國1772年,1793年,1795年俄、普、奧三次瓜分波蘭,波蘭領土被全部瓜分,波蘭第一共和國滅亡。
  • 波蘭曾被滅國100多年,為啥能夠復國?
    (波蘭)波蘭東起俄羅斯、烏克蘭、立陶宛、白俄羅斯,西至德國,北臨波羅的海,南靠捷克斯洛伐克。在其最強盛之時也曾一度是歐洲大陸上領土面積最大的國家。因為其重要的地理位置,波蘭歷來為東歐和西歐國家爭奪的焦點。18世紀末,隨著波蘭周圍的三個鄰居——沙皇俄國、奧地利和普魯士的崛起,波蘭也迎來了它悲慘命運的開始。1772年的第一次瓜分使得波蘭喪失了30%的領土和35%的人口。 1792年,德國人佔領了西裡西亞和波美拉尼亞地區,而俄羅斯則不斷貪婪地向西面吞噬著波蘭的領土。
  • 唯一能讓俄羅斯頭疼的國家,滅了三次都滅不掉,現在又成心腹大患
    但是這個也有例外,最典型下面這個國家,堪稱唯一能讓俄羅斯頭疼的國家,滅了三次都滅不掉,現在又成為了俄羅斯心腹大患。這個國家就是歐洲的大國波蘭,波蘭國土面積超過30萬平方公裡,佔據歐洲大陸的核心位置,人口超過4000萬,那也是歐洲的領土大國了。
  • 波蘭神奇的復國之路
    一個國家如果能夠像波蘭這樣被18世紀末當時全世界最強大的三大帝國:普魯士帝國、沙皇俄國、奧地利帝國給瓜分了,然後在被滅國一百多年後又能在原來的地方復國,就足夠神奇了。這三大帝國不但是那個時候世界上最強大的,其實一直到一戰之前,也還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之三。不管從人口、從軍隊、從工業,各方面都是強大的。這三個國家聯手幹了什麼,打敗了拿破崙。
  • 復國僅20年的波蘭為何在二戰頭個被滅?看看這20年波蘭到底多可惡
    在近千年的歷史中,經歷過多次瓜分、滅國、復國。波蘭原本也是一方大國,卻終究難逃悲慘命運。最被人所關注的就是近代以來的一次滅國,人們好奇剛剛復國僅20年的波蘭為何在二戰期間首當其衝還被滅?所謂萬事有因必有果,看看在這20年間波蘭的所作所為有多可惡?看完就知道這背後原因。
  • 對于波蘭人們總有這樣的疑問,已經亡國123年怎麼還能復國呢?
    悲催的是曾經一度強大而因亂施民主造成國家停滯不前,結果被強鄰先後三次瓜分,滅國123年。神奇的是亡國123年的波蘭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竟然離奇復國,人們不禁要問,波蘭到底憑什麼能復國呢?亡國歷史波蘭東起俄羅斯、烏克蘭、立陶宛、白俄羅斯,西至德國,北臨波羅的海,南靠捷克斯洛伐克。
  • 二戰中頭個被滅,復國僅20年就被德蘇瓜分
    蕭邦才華橫溢卻英年早逝,而他的祖國也與他如出一轍,復國後僅僅20年就再一次被滅,落得被蘇聯和德國瓜分的下場。那麼作為千年古國的波蘭,為什麼要一次次經歷被瓜分、滅國,然後重新復國的悲慘命運呢?又是什麼讓德國在二戰時期選擇首先進攻波蘭呢?其實,有因必有果,波蘭獲得如此下場說到底與他們自身的所作所為不無關係。
  • 2次被鄰居瓜分滅國,知道原因後無人可憐
    ,要知道這可是在歐洲。此時的波蘭已經奄奄一息了,但波蘭並沒有放棄,還發生了革命起義,仿佛是迴光返照一般,波蘭軍隊屢次擊敗沙俄,收復了不少失地,這引起了普魯士和奧匈帝國的警惕,於是一同出兵攻打波蘭,這一次,波蘭徹底被滅國。
  • 蕭邦:掏出赤子之心的鋼琴詩人,讓滅國100多年的波蘭重新復國
    (萬象歷史特約作者:凌空子)蕭邦:掏出「赤子之心」的鋼琴詩人,讓滅國100多年的波蘭重新復國1810年3月1日,蕭邦出生於今波蘭首都華沙附近。父親是波蘭籍法國人,在華沙中學當法語老師。母親是波蘭人,彈得一手好琴,擅長唱歌。他還有個音樂天賦很高的姐姐,蕭邦從小對音樂非常著迷。
  • 滅國讎恨說和解就和解?歐洲小國前總統想法不錯,但只是天方夜譚
    比如去年夏天,他就曾批評波蘭政府拒絕邀請俄羅斯總統普京參加紀念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的周年紀念活動。接著在今年1月份,這位政治家又譏諷了華沙就第二次世界大戰對莫斯科提出賠償的要求。客觀上說,華勒沙想法雖好,但卻很難實現。眾所周知,波蘭和俄羅斯同屬斯拉夫民族,同宗同族理應和睦相處才對,但實際上目前兩國卻是一對「世仇」國家!
  • 圖說中山王國:立國478年,復國三次,留下一國寶秒殺金縷玉衣!
    圖說中山王國:立國478年,復國三次,留下一國寶秒殺金縷玉衣! 相比國都遠在西陲的秦國,國都處於運城盆地的晉人與狄人的爭奪較為嚴重。長期的戰爭嚴重消耗了晉國的精力,並直接影響了晉國的爭霸大業。無奈,為避免兩線作戰,晉國先後提出了「啟土政策」和「和戎政策」。如果說晉獻公時代的「啟土政策」只是晉國分化狄人的試驗手段,那麼晉悼公時代的「魏絳和戎」則可稱之為殺人不見血的軟刀子。簡單來說,魏絳和戎類似後世中原王朝和草原民族的互市。
  • 六國在秦末掀起了復國運動,為何到了漢朝就偃旗息鼓了
    秦始皇去世後沒多久,被他滅的關東六國就掀起了轟轟烈烈復國運動。不到一年,楚、齊、燕、趙、韓、魏全都復國了,秦國也在項羽、劉邦等勢力的打擊下土崩瓦解,秦朝的統一僅僅維持了14年。繼之而起漢朝繼承了秦朝大部分制度,卻延續了三百餘年。這是一個有意思的對比,六國人為何如此仇恨秦國,卻又能坦然接受漢朝的統治呢?
  • 這個國家三番兩次被滅國,一復國後就追隨中國,現已徹底歸屬中國
    其中就有存世近千年的小國,于闐國,一個在千年歷史中反覆滅國復國,一復國就交好中國的小國。 于闐國的地理位置極為重要,是古代絲綢之路的重要樞紐之地,往來貿易繁多,東西方的往來大多都在此中轉。此外,于闐國還盛產和田玉,于闐在當地語言中的意思就是盛產玉石之地。 于闐國在西漢時期,就已經將自己看作是中原的附屬國了。
  • 從戰國格局和國力角度,分析中山國復國後,沒被魏國滅而是趙國
    導語:中山國復國後,魏國為何沒有再滅它,反而便宜了趙國?中山國長期在七雄混戰中夾縫中生存,其國土鑲嵌在燕國和趙國之間,經歷了戎狄、鮮虞、中山這三個發展階段,不僅是在地理位置上面十分優越,在國家的發展資源上面都是比較有競爭力的,且曾經長期與中原的諸侯大國晉國作戰,一度被視為是中原地區國家的心腹大患,直到三家分晉之後,魏文侯派大將樂羊和吳起帶領軍隊消滅了中山國,這個國家才消失在了中原各大諸侯國的視野當中。
  • 美近四分之三地區疫情呈現「糟心趨勢」 歐洲多國考慮再「封城」
    英國當天新增新冠確診病例26688例,創該國疫情暴發以來最高紀錄。  新華社發 綜合新華社消息 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分管傳染病防治的副主任傑伊·巴特勒21日說,全美接近四分之三的地區新冠疫情形勢呈現「糟心趨勢」。 這一點在疫情相對較輕的中西部尤為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