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來自海外的訂單持續增加,僅五、六月份的就趕上大半年的訂單。」受疫情影響,浙江一家紡織公司一度迎來貨物滯銷的情況,但沒想到,到了五月份外貿訂單成倍而來,負責人王先生非常意外,「往年從來沒有這樣的情況。」
不僅僅是王先生,下半年以來,國內很多紡織企業都出現了「出口熱」,廣東、浙江等多地紡織企業均表示排單已至11月中旬。據數據統計,今年5月至10月,紡織品出口較去年同期增長32.4%。
那麼,面對欣欣向榮的紡織業發展,它的整體現狀如何?在出海的路上又存在哪些問題?如何在紡織行業整體回暖的情況下,把握最佳時機?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紡織行業。
一、紡織行業發展現狀如何?
中國是紡織品生產和出口大國,紡織行業經過多年的發展,競爭優勢十分明顯,具備世界上最完整的產業鏈,最高的加工配套水平。
紡織品的原料主要有棉花、羊絨、羊毛、蠶繭絲、化學纖維、羽毛羽絨等。紡織品按照用途可分為衣著用紡織品、裝飾用紡織品、工業用紡織品三類;按生產方式不同可分為線類、帶類、繩類、機織物、紡織布等六類。
我國的紡織企業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區,僅江蘇、浙江、廣東、上海、山東等就佔據了全國80%以上的規模。主要是因為紡織出口所需的配套產業眾多,諸如織機製造、紡紗、漿紗、花本設計、染整、包裝、運輸等,單一紡織企業難以獨自生存而必須群集在一定區域內形成互補效應。並且,紡織業屬於勞動密集型產業,沿海地區勞動力相對內地更加集中。
我國紡織品出口市場主要集中於美國、歐盟、日本、阿聯等國家和地區,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紡織企業向南美、非洲等發展中國家擴張,促進紡織業的健康發展。
二、紡織行業出海面臨的難題是啥?
隨著時代的進步,紡織行業不斷走向新的時尚,人們對於紡織品的熱愛逐漸加深。不過在出海的路上,我國的紡織行業也存在一些阻礙。
技術設備落後,新產品開發不足。據統計:我國三大紡織工業(紡織業、服裝工業和化纖製造業)的產值分別約佔61%、28%和11%。除重點服裝企業的化纖生產技術和縫製設備已接近國際先進水平外,傳統的紡紗、織造、染整工藝均落後於世界先進水平。
低端生產競爭大,高端市場不足。我國紡織企業仍處於低端生產階段,大約80%的企業生產中低檔產品,6%的企業生產中高端產品,4%的企業生產低價低質產品,只有10%的企業生產高品質產品。
紡織企業信息化程度不高。紡織行業軟體開發薄弱,軟體產品少,企業管理軟體應用比重低,信息化滲透率低。大多數企業管理方法落後,難以真正實現建立小批量、多品種、高質量的市場快速反應機制。
缺乏品牌管理理念及高質量人才資源。我國傳統的家用紡織品很多,但是規模小產品單一,加工貿易仍佔很大比例。紡織企業在品牌管理及海外營銷方面意識相對薄弱,投入力度較小,嘗試了B2B平臺、海外社交媒體及Google等眾多營銷渠道,但是效率較低,難以獲取精準意向客戶,而且並未形成體系化營銷。並且該行業缺乏品牌運營和營銷推廣方面的專業人才,導致線上獲客還存在很多問題。
三、紡織行業如何轉型逆勢猛增?
如今,高速發展的網際網路為紡織行業帶來深刻變革。紡織行業該如何利用良好的產業基礎,創造紡織行業的新優勢,建立起新的海外營銷模式,是許多外貿企業都在思考的問題。
首先,紡織企業可以強化管理,增加快速反應機制。無錫一家棉紡企業的老闆講到:在當下越來越複雜的外部環境下,紡織企業再走以往低水平重複建設的路子已經沒有出路了。外貿企業需要加強研發投入,堅持走多品種、快交貨、高品質的路線,盡最大可能滿足客戶的需求,重點以客戶需求為導向組織生產。
其次,紡織企業新上項目以技術裝備升級為重點,實現跨越式發展。裝備水平是紡織行業競爭力的基礎,因此紡織企業應把有限的資金投入到使用先進的棉紡織工藝技術中,支持推進使用新型、高效棉紡織工藝設備、自動落紗細紗長車、緊密紡紗技術和粗、細絡聯合機等。
最後,紡織企業需加快實施品牌戰略,完善海外推廣渠道。21世紀的經濟是以人才優勢和技術優勢支撐起來的具有特色文化內涵的品牌經濟,中國紡織行業應建立起產品設計、打樣、製版、測試、生產、物流和銷售於一體的出口產業鏈,積極與國際採購商、國際知名廠商合作,積累技術與資金、吸取經驗,並儘快創建自有品牌體系。同時,紡織企業要積極開拓線上獲客渠道,比如:Facebook、Instagram、Google、直播等等。
深度利用Instagram等社交媒體。在海外社交媒體上,我國出口的產品主要有兩大類,其中一個便是紡織品。紡織行業為何會在社交媒體上表現得比較好?紡織行業工序複雜,涉及到原料、面料、紡織工藝等諸多方面,僅僅用文字表述很難打動客戶,而是需要圖片、視頻等更多呈現方式。
社交媒體Instagram就能很好的滿足這一點,紡織產品可以通過圖文、視頻、廣告等多媒體方式,清楚的展現產品的亮點,增強海外客戶的信任感;更重要的是可以與客戶互動,Instagram上的用戶參與度就非常高,可以用更多的方式來介紹紡織產品及工藝。
並且,Instagram不僅能夠突出紡織品牌背後的個性、展示產品創意,在你的帳戶個人信息頁面又包含了獨立站連結、CTA按鈕,確保受眾對你的產品/服務產生興趣後能獲得更多深入的了解,達到轉化。紡織品作為實體產品,還非常適合使用Instagram Shopping和網紅營銷。購物帖子看起來像普通帖子一樣,但用戶「點擊查看產品(view products)」時會顯示產品名稱和價格。網紅營銷能夠使產品推向更廣泛和全新的受眾,同時利用網紅營銷,紡織產品推薦更具可信度。
分階段規劃Google推廣。紡織行業具有鮮明的國家和地域特徵,海外採購商非常注重產品的質量和品牌,Google推廣在精準獲客方面具有優勢,成為很多紡織企業的出海選擇。一家致力於生產高質量刺繡面料的知名紡織企業,通過Google關鍵字推廣,重點投放美國、英國、印度、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國家,短短兩個月,獲得近3萬次展示和點擊,收穫了60多個有效詢盤。
當然,紡織企業有成長的階段,分為探索期、增長期和成熟期,而在不同的階段適合Google不同的推廣方式。
在探索期,紡織企業更適合推廣效果導向的產品,也就是谷歌搜索廣告+谷歌購物廣告的組合,因為探索期的目標都是以較小的預算達到最好的產品宣傳效果。
處於增長期的紡織企業,已積累一定客戶量,在這樣的階段,需要在保證廣告傳播效果的同時,進一步擴大接觸的用戶群體。因此更適合谷歌的營銷廣告,包括YouTube視頻廣告。
成熟期的紡織企業因為有足夠的數據積累,因此可以利用現有的數據找到相似受眾群體來定位廣告,創造品牌影響力,帶來增長點,因而智能廣告更加適合。通過智能廣告,紡織企業只需要向谷歌提出要達到的目標,能接受的費用範圍,機器會自動分析企業的獨立站和產品,通過機器學習探索什麼樣的人群能夠達到潛在客戶的標準,由此避免傳統廣告所必須的複雜的關鍵字設計、出價設計的設計等。
積極嘗試直播模式。為了突破疫情所帶來的困局,今年B端直播迎來了高速增長,不少紡織企業也加速布局這條新賽道。「在直播中,我們除了新品推薦、產品講解、趨勢搭配外,還聘請模特以樣衣的形式向客戶展示,方便客戶更直觀地了解產品特性。」 浙江一家以經營全球紡織面料為主的創新企業負責人說到,隨著直播日趨常態化,紡織企業直播也逐漸成為了營銷的重要模式。
不過,面料買賣屬於大宗交易,需要體驗、需要大額支付、需要辦理繁多的手續,線上直播不能完全實現閉環交易。基於泛娛樂直播模式嫁接過來的面料企業直播,也僅僅是直播內容的改變,走的是傳統電商的老路,並沒有對企業的營銷模式做針對性變化。
所以,對於紡織企業來說,直播可以當作一種品牌宣傳的手段,作為一種輔助方式存在,大多數紡織企業等疫情過去還是會恢復原本的模式。未來,直播將成為紡織企業的獲得新客戶的一種方式,但紡織企業需通過線上直播與大數據結合的方式,更加準確地了解到各個地區甚至每位採購商在面料方面的關注點,以便更好地制定戰略規劃,線上線下齊發力。
除此之外,紡織企業需要在海外營銷各個觸點上做好精細化運營,比如:獨立站、獨立站上的在線對話、郵件、WhatsApp、銷售物料等等,借用像詢盤雲這樣的軟體工具就是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