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英國的四大組成部分——英格蘭、蘇格蘭、威爾斯、北愛爾蘭,都曾是獨立的國家主體。其中,英格蘭和蘇格蘭兩個王國之間紛爭不斷,恩怨糾葛拖著戰火延續千年之久。如今,沉寂在兩地西南邊界的廣袤原野,在百年前,曾是流寇肆虐、充滿殺戮與鮮血的「法外之地」。兩國的國王都拿它毫無辦法。今天,我們就一起到這個「文靜又潑辣」的原野上一探究竟,煮酒聽故事吧!
微風定定地吹著,我迎風佇足,審視著英格蘭與蘇格蘭邊界西南角地標的景致。我觀賞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心如止水,很難相信眼前這處看上去歲月靜好的田園之景,曾經緊挨著英國史上最無法無天的地區之一,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那裡也是最為腥風血雨之地:人稱 Debatable Lands(爭議之地)。
1237 年,《約克條約》確立了英格蘭和蘇格蘭之間的邊界線。但是當邊線最終敲定時,它似乎橫在了原本同屬於一個家族的土地範圍內,將其持有的某些領地一分為二。
因而,這片「爭議之地」便成了裝滿某種動亂的「火藥桶「;在這裡,蘇格蘭和英格蘭的權勢之族會相互劫掠,不過兩國政府卻並未插手解決此事。
該地由此成為禁區,一個「邊界流寇」肆虐的危險之地。於是,它基本成為了不列顛島的第四個國度,與英格蘭、威爾斯以及蘇格蘭比鄰。
直到 1603 年,這個邊境地帶才真正成為當時的一統君王——詹姆斯六世及一世——關注的焦點。他是蘇格蘭國王,同時,在《聯合法案》出臺之後,他還成為了斯圖亞特王朝的第一位英格蘭國王。
沿著 A7 幹道蜿蜒北上的途中,我在拼命思忖,為什麼這塊方寸之地能夠完美地承載,這般出奇混亂的歷史,以及妙趣橫生的人物與故事;且與此同時,它卻又能在歷史的長河裡保持默默無聞。
而這也正是「爭議之地」的魅力所在:它散發著引人入勝的神秘氣質,風雲變幻的歷史與周遭村鎮的景致在此交織,其中,自然景觀幾乎仍然保持著,流寇肆虐時期的那股狂野且原始的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