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間傳說中,「燕子李三」並不是只有一個人,年代最早的是河北滄州獻縣的李雲龍,他出生於1837年,在家排行老三,是最早使用「燕子」綽號的人;而享有「義盜」名聲的燕子李三是李景華。
李景華於1895年出生於河北涿州,年幼時跟著叔父流落到了滄州,滄州習武之人很多,李景華在這裡拜師學藝,因此有了一身本領,而且李景華學武十分肯下功夫,非一般人所能比。
十八九歲時李景華跟著一個戲班子到了洛陽賣藝,後來因為戲班子丟了東西,懷疑到李景華身上,李景華便被幹了出去,異鄉它地,李景華孤苦伶仃,沒有一份謀生活的正經工作,於是開始盜竊,他是首稱「燕子李三」的人物。
當時李景華見洛陽警備司令白堅武橫行霸道,心中為窮苦百姓憤憤不平,因此在夜裡潛入了白家,盜走白堅武隨身佩戴的左輪手槍,用武裝帶把手槍吊在白堅武家的後花園中,還附上字條:「『燕子李三』到此一遊」。
後來李景華為逃避追捕,隱姓埋名去了少林寺,又在這裡學習了武功,出來後,李景華常在北平活動,北平的眾多報紙在報導李景華事件時都是稱其為「燕子李三」,而「燕子李三」只盜豪門富戶,有時還救濟貧苦百姓,並且還會在作案的地方留下用白紙疊成的「燕子」。
由於燕子李三十分出名,民國時期,以河北為中心的地區,號稱燕子李三的多達十幾個,其中山東禹城人李聖武便自稱是「燕子李三」,但他的名聲就沒有李景華那麼好了。
李聖武出生於1919年,在家也是排行第三,16歲跟著別人學武,18歲與人合夥搶劫金店、銀樓和洋行,21歲時李聖武流竄各地,惡習不改,到處搶劫,並且為擴大自己在道上的影響,將李景華的一些嫁接到自己身上,到處吹噓自己能「飛簷走壁」。
李聖武並不是沒有被抓過,但都通過金錢打通了關係,因此被放出,別人則以為李景華真能飛簷走壁,從而成功越獄。1948年李聖武在濟南犯案,再次被捕,並且被判了25年徒刑,但由於濟南戰役發生,監獄沒有人看守,李聖武便跟著其他囚犯逃了出去。
濟南解放後,李聖武仍不知悔改,認為自己還能夠逢兇化吉,1948年12月,李聖武在盜竊過程中還槍殺了2名事主,造成了很大的惡劣影響,1949年6月李聖武在徐州被捕,11月27日李聖武被判處死刑後被執行槍決。
人們為了破解「燕子李三」是否真能飛簷走壁?因此在李聖武死後將其進行了解剖,發現李聖武的大腿肌肉發達,於是被製成了標本保存至今,收藏於山東省博物館,後來專家表示看過標本,就能明白真偽。
不過李景華的功夫要比李聖武略勝一籌,他能「飛簷走壁」大多是藉助樹木、電桿,或者是蹬牆使勁等,並非像影視劇中所呈現出的那般。
燕子李三真能飛簷走壁?專家:看完這條被解剖的大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