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新春,剪窗花。佳節將至,家家戶戶剪紙花、貼春聯的習俗自然少不了。記者在望京西園三區了解到,這裡有一個成立了15年的剪紙班,學員平均年齡超過70歲。舉辦剪紙藝術展、定期請名師講授剪紙技巧、自編自演剪紙類節目參與國際交流……剪紙班不僅豐富了社區居民生活,成員們還將剪紙帶出國門,向世界弘揚中華傳統文化。
志同道合學剪紙 古稀之年熱情不減
一把小小的剪刀,在紅紙間上下穿梭,不一會,一隻只翩翩欲飛的蝴蝶、一朵朵含羞待放的牡丹就出現在眼前。家住望京街道西園三區的王國芸已經80多歲了,但她精神矍鑠,剪刀到了她的手裡,就變成了小精靈。
2005年,退休的王國芸愛上了剪紙這門手藝,一剪就是15年。為了讓更多人認識並熱愛剪紙藝術,她組織並創辦了社區剪紙班。目前,班上已有大約30名學員,平均年齡超過70歲,最長的已年逾90歲。「來參加剪紙班的都是志同道合的朋友,剪紙就是我們的精神食糧。」王國芸說道。
儘管年歲已高,但是大家對於剪紙的熱情不減。「早上一睜眼想的是剪紙,晚上睡覺想的仍然是剪紙。」剪紙班成員王維昌說出了他對剪紙藝術的熱愛之情。對此,王國芸也深有體會,「我喜歡上剪紙的時候已經六十多歲了。做剪紙這種精細活必須得戴上老花鏡,有時候坐在那一剪就是一下午,甚至晚飯都忘了吃,根本意識不到時間的流逝。」
熱情需要專業的引導,更需要與時俱進的新鮮感。為此,剪紙班還專門邀請了剪紙藝術家們為學員進行授課。十餘年來,剪紙班的學員們不僅深入了解了剪紙背後的民俗文化,更緊跟時事,在構思設計中融入新的元素,創作出一幅幅反映人民群眾熱愛生活、積極向上的態度的剪紙作品。同時,成員們將作品毫無保留地教授給喜愛剪紙的每一個人。
用剪紙慶祝節日 傳播中華傳統文化
每當重大節日來臨時,王國芸就會在社區組織剪紙班的學員們製作展板或者舉辦剪紙作品展覽。端午節,剪紙班坐在一起其樂融融剪「五獸」。奧運、七一、國慶,每逢重大節日、紀念日,成員們都做專題剪紙展示。春節時,他們還會為社區剪吉祥團花,貼在大廳的玻璃窗上,讓歡樂、吉祥、幸福的氣氛充滿各個角落。
剪紙班不僅在社區弘揚民族剪紙文化,豐富社區居民生活,還自編自演節目「剪紙情」參與在望京舉辦的國際交流活動。還有不少學員把作品帶出國門,參加國際文化節,向國際友人介紹這項傳統手工藝,讓世界了解中國文化。
如今,剪紙班的不少成員已是北京民間藝術家協會、朝陽及東城等區的區民間藝術家協會會員。他們的作品多次參加各區、北京以及全國的比賽並獲得獎項,讓更多的人感受到剪紙的魅力。
文/周鑫 通訊員 張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