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願軍後勤司令洪學智「一個後勤兵供應十名戰士所需物資」

2020-12-14 騰訊網

抗美援朝戰爭中,敵人平均三個後勤兵供應一個作戰士兵,洪學智上將率領的後勤部隊一個後勤兵供應十個作戰士兵!

1950年彭老總率領志願軍三個軍跨過鴨綠江,洪學智作為志願軍副司令員也跟隨部隊進入朝鮮,洪學智分管司令部和特種兵作戰。第一次到第三次戰役都有他的指揮身影。

第三次戰役後,志願軍把「聯合國軍」趕到三七線附近,李奇微面對英勇的志願軍無可奈何,正面戰場作戰十分困難。於是他把心思放到了志願軍的後勤補給上,開始了「絞殺戰」:命令「聯合部隊」的空軍對志願軍後方的鐵路狂轟濫炸。

志願軍後勤補給線幾乎全部癱瘓,彭老總面對這樣的情況,內心十分焦急。於是他想到一個人,那就是洪學智,洪學智不僅有豐富的作戰經驗,還有豐富的後勤經驗,曾經在紅軍時期就是幹後勤工作一把好手。

彭老總找到了洪學智,想讓他兼任後勤司令員,洪學智最初是拒絕的,他還是想指揮部隊作戰,在一線戰場上作戰。彭老總當即大怒「現在敵人發動專門轟炸我們的運輸線,前方戰士穿著單衣,吃著雪水,你忍心看著他們這樣狀態和敵人作戰嗎」

洪學智只能接下這個任命,事實證明彭老總沒有看錯人,洪學智上任以後帶領幾十萬後勤部隊開始了「反絞殺」:

運輸物資時間由白天改為夜間並設置放空警哨,發現敵機來臨立即通知運輸兵隱藏物資。

請求鐵路兵入朝作戰,緊急修復被破壞的鐵路運輸線。

組織部隊進行反擊,增強放空力量。在反絞殺期間志願軍擊落敵軍200餘架,擊傷一千餘架,重創敵空軍。

後勤部隊有了洪學智的正確指揮,有效保證了志願軍的補給能夠送達作戰部隊的手中,建立了一條鋼鐵般的運輸線。1952年「聯合國軍」無奈只能宣布「絞殺戰」破產,志願軍打贏了這場「後勤保衛戰」

彭老總絲毫不吝嗇對洪學智的讚美,在領取一級國旗勳章的時候稱「這枚勳章應該給洪學智,如果沒有他,我們勝利非常困難」

洪學智上將晚年回憶中表示「聯合國軍三個後勤兵供應一個作戰士兵,我軍一個後勤兵供應十個戰士所需物資,他們有絕對的制空權,志願軍後勤戰士們也是冒著槍林彈雨給前線戰士送物資,把傷員背回後方,失去生命也是經常的,他們是真正的英雄」

相關焦點

  • 「六星上將」洪學智:代表志願軍登上天安門,朝鮮戰場的後勤司令
    就連毛主席當年給去朝鮮的志願軍發的電報,開頭多是「彭鄧洪韓解杜」,洪,就是不可替代的洪學智將軍。「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當年這首紅歌可謂是無比的響亮有力,但當時呀,過鴨綠江其實是靜悄悄的。1950年10月19日,洪學智和他的戰士們趁著夜色來到了朝鮮的國土上。過江後的第五天,志願軍司令部就進行了明確的分工。
  • 周恩來親自炒炒麵,抗美援朝志願軍後勤有多難!
    有一次,我見到一個戰士,在防空洞裡吃一口炒麵,就一口雪。」《誰是最可愛的人》中,魏巍描寫了志願軍戰士吃炒麵的一個細節。和他差不多同期入朝的攝影記者李晞,則用鏡頭記錄下同樣的場景,留下了抗美援朝戰地攝影的名作《一把炒麵一把雪》。抗美援朝戰爭是一場在作戰雙方的經濟力量和軍事技術裝備相去懸殊情況下進行的戰爭。在支撐戰爭的後勤供應上,雙方更是天差地別。
  • 洪學智不同意做後勤,彭德懷以退為進,後來再看這個決定太明智了
    所以在朝鮮戰場上,管理後方的人一定要有能力,才能調配管理,搞好後勤,讓前線戰士打戰無憂。在第五次戰役的第一階段,只有一個軍糧食供給充足,其他的都是打幾天,等幾天糧食,這樣下去肯定影響作戰,彭德懷覺得這種情況,用以前的後勤管理辦法肯定不行,效率太低,便想借鑑別國經驗,成立後方司令部,統一保障志願軍的補給供應。
  • 彭德懷:抗美援朝的勝利,後勤功勞算一半!
    而志願軍整體的武器裝備十分落後,沒有空軍參戰,且嚴重缺乏防空武器。因此,美國空軍在志願軍前後方肆無忌憚,給志願軍後勤工作帶來極大威脅。在朝鮮戰場,美軍構建起完善的補給體系,平均13個後勤人員供應一個兵。而志願軍1個後勤人員大體要供應6到10個戰士,很多時候只能靠人力畜力運輸,前線部隊的彈藥給養和禦寒棉衣時常難以保障。
  • 抗美援朝戰爭中,洪學智是如何粉碎了李奇微引以為傲的「絞殺戰」
    抗美援朝戰爭中,中國志願軍幾十萬部隊的後勤供應一直是重中之重,而當時的新中國剛剛建立不久,後勤供應面對的不僅僅是敵人的各種狂轟濫炸,還有物資的短缺,而正是此時,洪學智將軍被任命為中國志願軍後方勤務司令員,剛剛就任的他就迎來了任務艱巨的挑戰。
  • 志願軍五個副司令,洪學智和韓先楚資歷最淺,為何能夠入選?
    前兩天我們聊了一下志願軍的五個副司令中,當時入選級別最低的韓先楚,朋友們討論很熱烈,志願軍五個副司令,韓先楚級別最低,為何會被點將? 也不少人朋友後臺私信說聊下洪學智將軍,認為洪學智做出的貢獻更大,今天咱們就來聊聊洪學智。
  • 追憶抗美援朝|後勤工作的戰略轉變
    「韓戰的經驗證明,現代戰爭如果沒有後方的充分的物資保障是不可能進行的,後方有充分物資如果沒有強有力的後勤組織和工作,以保證第一線的充分供應是不能取得戰爭勝利的」。抗美援朝戰爭和我們過去打的戰爭有個顯著不同的特點,就是前方作戰對後方供給的依賴性大大增加,後勤工作的地位大大提高。
  • 志願軍戰士營養不良多患夜盲症,主席下令:保證每人每天一個雞蛋
    首批赴朝作戰的幾十萬志願軍將士的後勤補給可不是一個小數目,美軍就是掐住了志願軍後勤補給薄弱的這一軟肋,派出大批飛機晝夜不停地轟炸志願軍後勤運輸線。志願軍由於沒有制空權,而自衛反擊的高射炮又少之又少,根本無力應對美國空軍的大規模轟炸,只能處處被動挨打。美國空軍的轟炸強度只有用瘋狂一詞來形容了,他們晝夜不停地轟炸,對公路、橋梁等交通樞紐和各交通設施進行嚴密封鎖。
  • 洪學智上將訪美,美將軍問他畢業哪個大學,洪學智:美國空軍大學
    在中國人民解放軍歷史上,洪學智是唯一一個兩次被授予上將軍銜的上將,後來也被稱「六星上將」。洪學智上將戎馬一生,戰功赫赫,在軍中更是一個充滿傳奇色彩的人物。洪學智,1913年出生在安徽省金寨縣小河口村一個貧苦農民家庭。令人振奮的是,這個縣後來成了全國的第二大將軍縣,有59位開國將領。
  • 志願軍戰士因營養不良多患夜盲症,主席下令:保證每人每天一個雞蛋
    首批赴朝作戰的幾十萬志願軍將士的後勤補給可不是一個小數目,美軍就是掐住了志願軍後勤補給薄弱的這一軟肋,派出大批飛機晝夜不停地轟炸志願軍後勤運輸線。志願軍由於沒有制空權,而自衛反擊的高射炮又少之又少,根本無力應對美國空軍的大規模轟炸,只能處處被動挨打。 美國空軍的轟炸強度只有用瘋狂一詞來形容了,他們晝夜不停地轟炸,對公路、橋梁等交通樞紐和各交通設施進行嚴密封鎖。
  • 抗美援朝志願軍吃什麼?周總理親手為戰士做炒麵!
    例如,1951年4月8日,敵機向我三登庫區投擲大量燃燒彈,一次就燒毀了84節火車皮物資,其中有生熟糧食287萬斤,豆油33萬斤,單衣和襯衣40. 8萬套,膠鞋29萬雙,還有大量其他物資。後方供應的物資只能有百分之六七十到前線,百分之三四十在途中被炸毀……這使得志願軍的糧食問題更是雪上加霜。
  • 從火力不足到一場戰役消耗炮彈1.9萬噸,志願軍後勤保障的演變
    為保證作戰部隊後勤供應,志願軍工兵第10團3連連長張振智帶領部隊在金剛川重新架設被美軍炸毀的橋梁,開設巖裡渡口,這座橋就是巖裡橋。關於此事,《志願軍英雄傳》中如此描述:「金剛川切斷了由北向南的公路。這裡,巖裡大橋早已完全被炸壞了,一座行人便橋也被炸得幾乎找不見影子。一切戰鬥需用的物資都停留在橋北,前線急待後方的供應。」
  • 從抗美援朝走到現在,解放軍的後勤保障能力怎樣了?
    高大麻子就是當時東北局書記高崗,洪大麻子是後來的總後勤部長洪學智上將,因為這兩位麻子在戰爭期間主要統領負責志願軍的後勤工作,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後勤不光是夥食的問題,還包括各種裝備、武器彈藥、工程裝備以及醫療衛生等等,後勤能力就是一個國家工業能力的體現。抗美援朝的戰爭中,志願軍最致命的弱點就是在後勤保障能力上。
  • 美國人眼中的志願軍鐵道兵:世界上最頑強的鐵路修築者,堪稱奇蹟
    剛剛被任命為志願軍後勤司令的洪學智在後來回憶自己當時的心情時這樣說道:「日不能安,夜不能寐,心急如焚」,作為志願軍後勤司令,洪學智要讓近百萬大軍有糧吃有彈打,身上的壓力可想而知,這十二個字也反映出了當時志願軍後勤補給線所面臨的嚴峻形勢。
  • 志願軍平推到漢城,彭德懷卻下令停止追擊,他在害怕什麼
    與此同時,前線的志願軍戰士們也是信心滿滿,很多人都覺得我們已經取得壓倒性的全面勝利,陣地上到處貼滿了「從北到南,一推就完」,「要像擠牙膏一樣,一鼓作氣把美國兵擠下大海」的口號。相比之下,兵敗如山倒的聯合國軍士氣不振,連他們的總司令麥克阿瑟都制定了全面撤出朝鮮的計劃,即便是新上任的第八集團軍司令李奇微如何做工作,都無法提升士氣。
  • 記志願軍烈士程樹增:抗美援朝戰場上的後勤尖兵
    但與在前線浴血奮戰的戰士有所不同,程樹增作為一名後勤戰線的尖兵,他的主要任務在於為部隊解決補給問題。抗美援朝第一次戰役打響時,程樹增所在部隊攜帶的糧食消耗迅速,而國內後勤供應一時沒有跟上,糧秣問題迫在眉睫。
  • 志願軍後勤補給有多困難?剛繳獲2千輛卡車,1800輛就被炸了
    在韓戰第二次戰役結束之後,無論是彭老總還是志願軍戰士們,都不想很快地越過三八線,而理由很簡單,因為志願軍的後勤補給實在是太難了。卡車,在現代人看來是一種很普通的運輸車輛,但是在朝鮮戰場上,卡車卻是所有部隊的寶貝,是非常容易就會損失掉的。
  • 志願軍高炮部隊,克制美國空軍,血戰一天,後勤部長發出讚嘆
    中國志願軍高炮部隊的發展壯大,給後勤減少了非常多的困難。幾乎每一個抗美援朝的重要作戰地點,都被配備上了高炮。志願軍當時的後勤部長終於有自己的休息時間了。每一次對志願軍的空襲,都無異於是飛行員在主動的送人頭。這也代表了我們軍隊的不斷壯大的決心。後勤部隊看見了面對美軍空軍的不斷轟炸,志願軍的高炮部隊,不斷地向戰鬥機發起猛烈攻擊。美國的戰鬥機在上空一直盤旋,然而,即便是他們進行再多的轟炸也是沒有用的。
  • 在敵人嚴密封鎖下,志願軍後勤官兵如何鍛造「打不斷、炸不爛的鋼鐵...
    原標題:在敵人嚴密封鎖下,志願軍後勤官兵如何鍛造「打不斷、炸不爛的鋼鐵運輸線」保障前線作戰?且聽老兵賈鏞甡為我們講述志願軍汽車兵粉碎敵人「絞殺戰」時的足智多謀——鋼鐵運輸線上鋼鐵的兵鐵路運輸被迫中斷,作戰物資只能通過汽車運輸。後來,鐵路運輸恢復,也只能到達朝鮮中部,再往南運送還是要靠汽車。戰爭中,後勤補給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抗美援朝戰場上更是如此,因為很多給養物資無法就地補給,需要從國內運過去。隨著戰線南移,運輸線逐步延長,供需矛盾愈發突出。戰士每次出徵,除了攜帶儘可能多的武器彈藥外,只能背負夠吃幾天的乾糧。
  • 志願軍後勤兵許玉昌:冒著槍林彈雨匍匐前進運送物資|百年百篇
    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之際,封面新聞邀您一同追尋志願軍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的足跡,回顧「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戰火歲月,尋訪健在老英雄,聽「最可愛的人」講述那段可歌可泣的歷史記憶。不忘歷史,弘揚抗美援朝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