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京臺青年科學家論壇」開幕式於8月22日上午在京舉行。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常務副主席馬林、北京市臺辦主任王力軍等領導和來自兩岸的科學家、行業協會負責人、企業家及青年學生代表等200餘人出席了本次開幕式。
本屆論壇將圍繞探索「經理學術」服務科技工作者,實踐「創新簇」服務創新驅動發展兩個重點,積極推動京臺青年科技人才的溝通交流,加強互通互聯,為京臺兩地科技類學術團體、行業協會及其所聯繫的青年科技工作者共建溝通交流平臺。
北京市臺辦主任王力軍在開幕儀式上致辭。
創業者:北京第一就是世界第一
本屆論壇特意為優秀的青創產品布置了展示空間。在展臺前,臺灣青年宋富璘賣力地向來賓介紹著自己手裡一款號稱為「車輛廢氣問題終結者」的產品,這樣一款可以改善汽車尾氣、提升發動機效率的產品價值人民幣八、九百元,但是在過去的一年,這款產品在臺灣地區的銷量不足三千套。宋富璘無奈地說:「臺灣人對新興產品的支持度不大。在大陸,僅北京一地的汽車保有量與臺灣地區整體水平接近,而且北京市政府已經將改善空氣品質列入了工作目標,所以,在北京我看到了最廣闊的市場。此外,在大陸資源整合好,我們創業者不用單打獨鬥,可以直接面對市場,通過一些像『京臺青年科學家論壇』這樣的平臺,我們可以得到想要的幫助,接觸到有意向的客戶,直接對接投資人和客戶。」
臺灣青年企業家展示產品。從左至右:視鏡科技張佑輔,水動力綠能有限公司宋富璘,莫仔桌遊林家進。
賣眼鏡其實是張佑輔的副業,他的主業是賣技術。他開發的軟體可以讓客人在自己的手機上看到不同眼鏡的試戴效果,這樣一個類似於現在很多流行的自拍app的軟體,在臺灣的開發過程耗時兩年半,這在張佑輔看來太慢了。「臺灣經濟發展緩慢,資深的工程師只願意做他們熟悉的基礎工作,而在大陸,年輕人不學習就會被淘汰,所以從人才和效率的角度來說,創業者在北京的機會遠遠超過臺灣。但是,我在舊金山看到了像書店、像花店一樣的眼鏡店,而北京的眼鏡店就跳不出傳統的模式,創意、美術、設計等方面是臺灣團隊所擅長的,所以在創業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各取所長,融合兩岸團隊,找到平衡點。」
幸運的王欽泉第一次來北京是2014年,他來的時候剛好北京在舉辦舉世矚目的「APEC會議」,所謂的「APEC藍」讓他懷疑自己來到的是不是那個傳說中的「霧都」北京。今年在到北京,除了見得到、摸得著的一條條新地鐵和一座座新高樓,好轉的空氣品質和惡化的交通環境,王欽泉感受到了更多深層次的變化,「第一次在北京搭地鐵,我是被人潮擁擠著進入了車廂,但是這次再坐地鐵,我發現進站、買票、安檢、上車,所有人都在自覺排隊,特別有序。從各個方面來說,北京都是一個宜居的城市了。」
做文創產品的臺灣青年王欽泉要以北京為起點走向世界。
除了宜居,北京在做文創的王欽泉眼中也是最適合創業的城市,「北京是國際化的城市,這裡有世界各地的人,也有世界各地的商品,我的文創產品在北京就可以受到全世界的檢驗,如果在北京我們能做到第一,我們就可以說自己是世界第一。所以,我們要以北京為出發點走向世界。」
投資者:北京是創業者最好的選擇, 也是最壞的選擇
「在臺灣,其實政府對創業的支持力度非常有限,但在北京,市政府對創業方面的投資預算就有9900億人民幣。」在強調政策傾斜的同時,陳冠融並不希望政策幫扶影響臺灣創業者的決定,「如果創業者首先考慮的是創業項目可以從政府得到多大的補貼,那這個創業項目就沒戲了、死定了,創業者需要選擇的是最適合的土壤,而不是不錯的園丁。」
「全世界最大的三個孵化器企業都在北京建立了分公司,所以我可以說,北京有年輕人們成功創業所需要的一切拼圖,這裡有亞洲甚至世界一流的高校、有最廣闊的市場、最充足的資金還有政府最有力的政策支持,所以說北京融合了創新生態圈所需要的所有元素。」但最大的機會也意味著最強的競爭,遠見育成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冠融認為北京對兩岸青年創業者來說是最好的選擇,也是最壞的選擇,競爭強度高、生活成本高是他邀請臺灣創業者來京時他們顧慮最多的兩個問題。
「在北京,有一個又一個的『圈子』。」在大陸打拼多年的陳冠融自稱商場「老油條」,他說:「在北京辦事,與人打交道很重要,只要對方覺得你靠譜,把你當『哥們兒』,萬事都好辦。但是臺灣青年,尤其是剛走出象牙塔的那些年輕人並沒有接觸過這些,也不知道怎麼融入到『圈子』裡,甚至不知道自己需要什麼樣的『圈子』。所以,我在邀請臺灣人來北京創業的時候有一個原則,就是要求他們的團隊中必須有大陸的專業人士。總的來說,臺灣人在國際化、服務意識和工作認同度等方面做的更好,但大陸人在人情世故、專業知識及工作積極性方面又更突出,依託大陸的市場、資金和政策支持,兩岸創業者在大陸的結合可以創造出『無敵的』力量,用這股力量去打創業市場的『國際大賽』。」
「你不一定要來北京,你也不一定適合北京,但你一定要來北京感受創新的氛圍,不管以後你在哪,這對你的職業生涯或創業經歷都會有所幫助。」
來自臺灣的團隊「星創咖啡」在活動現場為嘉賓來賓演示咖啡製作。
據了解,「京臺青年科學家論壇」由北京市人民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和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共同主辦,創辦於2004年,至今已經走過十三年的發程歷程,逐步成為在京臺兩地具有一定影響力和知名度的品牌活動,積極推動了京臺兩地學者、企業家和青年科技人才的充分交流,促進了兩岸同胞感情融合,心靈契合。
論壇將於今天上午進行「京臺科技成果雙創火花會」,來自臺灣近40家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校的70餘位青年企業家、創業者來京參加活動。打造「臺灣科技項目精品成果包」,以路演、專家點評、現場互動等形式推介創意產品,深化雙創交流,實現合作共贏。
青年是未來,公社是平臺。
大陸輕鬆走,青年公社go!
青年公社
微信號 : ycgo666
投稿:youth_86@outlook.com
小編微信:yceditor666
合作電話:17346577790
010-66231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