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網易之外,近日,騰訊也宣布在洛杉磯開設了3A遊戲工作室,專門研發次時代3A大作,而且領頭人還是曾經在《GTA5》和《荒野大鏢客2》擔任過重要職位的Steve Martin,其工作室成員也有一些來自R星、重生、2K這樣的歐美頂尖遊戲工作室,可以看出,這次騰訊是真的準備下血本研發3A遊戲了。
說起騰訊,眾多玩家對於這家企業的感情是非常複雜的,一方面現在中國玩家網絡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已經離不開騰訊了,和別人交流時用的是QQ微信,看網文也都是閱文集團旗下的小說,吃外賣美團也被騰訊注資,玩手遊還有騰訊的《王者榮耀》、《PUBG》在等著大家,可以說騰訊已經融入到中國玩家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但是同時,許多玩家又十分的厭惡騰訊,不提其它行業上的問題,只談遊戲,一些被騰訊代理的遊戲總會在某些細節內容上噁心玩家,大方向保證玩家可以正常玩,但是想要提升就必然會逼氪,玩過DNF的很多玩家應該都能理解什麼意思,可以說騰訊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毀了很多玩家的遊戲體驗。
而且騰訊總給人一種不思進取的感覺,特別是中國玩PC、主機單機遊戲的這一批玩家更有這種想法,他們玩過太多遊戲了,端遊,手遊,國外3A大作他們玩過太多了,甚至有些人還玩過很多頁遊,他們見識過那些玩法豐富,畫面精美的遊戲,口味已經變刁了,再回過頭來看國產遊戲很多已經看不上眼了。
身為核心玩家,他們自然希望有一天可以玩到中國創造的3A遊戲,作為國內體量最大、遊戲開發經驗最豐富的騰訊公司自然也受到了許多玩家的關注,因此許多玩家對於騰訊一昧出氪金網遊與氪金且同質化嚴重的手遊抱有鄙視意味,有種恨鐵不成鋼的感覺,知乎上也有人提問「騰訊網易為什麼不做3A大作?」而事實上,現在騰訊已經開始了3A遊戲之路了。
為什麼之前不做3A
單機市場
這要從多個角度來看,首先是市場角度,中國玩家市場與國外市場不同,許多中國玩家就是喜歡免費的網遊與手遊,玩家們喜歡白嫖,但是卻會為了虛榮心短暫失去理智去氪金,而單機遊戲還沒有開始玩,僅僅上手就需要玩家交一筆不小的入門費,自然不會受到廣大玩家的歡迎。
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多種多樣,許多人認為是經濟問題,其實這個不是最關鍵的,最關鍵的還是之前的遊戲機禁令。遊戲機禁令雖然並沒有完全阻止國內玩家玩到那些國外遊戲,但是卻遏制了那些遊戲單機遊戲的宣傳,其不僅扼殺了處在萌芽時期的中國單機產業,就連中國玩家接觸國外單機遊戲的渠道也大大減少。
國內也因此培養出了一批盜版玩家,但是隨著經濟發展越來越好,許多盜版玩家開始轉入正版,但是大部分人還是更習慣玩免費的盜版遊戲,更何況就算與那些只玩手遊的玩家相比,玩過優秀單機遊戲的盜版玩家都要少上很多,各方面來看中國單機市場的盤子相比手遊與網遊都要小上很多,沒有市場自然沒有投資。
遊戲公司
再從公司角度來看,前些年國內遊戲市場還有很大的增量市場,大家開發遊戲都是國內同行競爭,爭取玩家群體,自然玩家喜歡什麼遊戲公司就要開發什麼,而隨著國內經濟的快速發展,國內智慧型手機開始普及,許多人家裡也許沒有好的電腦,沒有主機,但是年輕人人手一部智慧型手機沒什麼大的問題,廠商自然要著重於手遊領域的開發。
而一個遊戲類型火了之後,這個遊戲玩法模式已經獲得市場的檢驗,證明其足夠成功,此時騰訊這種大廠再利用自身的技術在原有遊戲內容的基礎上製造出畫面更精美,遊戲體驗更好的手遊出來,然後再利用自身天然的用戶推廣渠道優勢來宣傳自己的遊戲,自然可以超越原遊戲,搶佔壟斷這個類型的遊戲市場,這也是最穩妥和方便快捷的方式。
至於3A單機大作,首先公司內部資源都用來投入到手遊和網遊開發上去了,並沒有多餘的資源投入到3A遊戲的開發之中,其次雖然騰訊這種大企業財大氣粗,但是國內單機市場太小,其次單機遊戲人才凋零,許多優秀的單機遊戲製作人也轉職去開發手遊了,技術上也沒有底子,投入與產出不成正比。
為什麼現在要做3A?
上面的內容解釋了為什麼之前國內大公司不做3A,那麼近些年為什麼這些大廠又開始投資3A遊戲了呢?道理非常簡單,那就是國內手遊以及網遊市場已經趨於飽和,騰訊接下來的戰略就是要走向海外,行業內的問題還需要專業人士來回答,正如騰訊旗下北極光工作室的總裁於海鵬在採訪中說的,國內增量市場變小,騰訊未來的業務增量肯定在海外,雖然他們也在努力推廣手遊,但是手遊做好之後,他們還是會遇到海外的存量市場。
Ps:於海鵬與沈黎都曾是上海育碧的老員工,同樣擁有多年的遊戲開發經驗。
開發了《死神來了》、《疑案追聲》等優秀獨立遊戲的騰訊NExT Studio的總經理沈黎也表示,EPIC的《堡壘之夜》可以獲得成功也是一個強心針,畢竟能從《PUBG》手中後發制人搶到如此巨大的市場,讓騰訊高層認為研發複雜3D遊戲的能力對於騰訊來說也非常重要。
而關於3A遊戲,北極光與NExT Studio也很早就開始了相關項目的開發,比如北極光的《無限法則》,NExT Studio的《重生邊緣》,雖然《重生邊緣》只能算是2A遊戲,不過這也是NExT Studio的一次嘗試和技術積累。
至於為什麼開發的兩款遊戲都是多人在線遊戲,於海鵬與沈黎都表達了他們的看法,因為騰訊進軍海外遊戲市場,作為後來者,首要目的並不是賺錢,而是擴大用戶規模,如果研發傳統的3A單機遊戲的話,這種遊戲對於擴大與維持用戶意義並不大,就像是暑期電影一樣,開發了一部之後又要繼續製作新的電影,而騰訊則希望將用戶聚攏在一起很多年。
再者從工作室角度考慮,如果他們要開發單機遊戲就必然要考慮用戶受眾問題,如果他們將國外的故事的話,就算做到極致,也就只能做到老外用《功夫熊貓》講中國故事的程度,與那些國外廠商相比要差得多了。
為了可以擴大用戶規模以及增加用戶粘性,他們一定要做多人玩法驅動的遊戲,對於有沒有單人流程,有沒有賽季、交易系統,這些都好說,但是核心必須是單局的大規模多人體驗。也許未來他們會做有龐大敘事內容的傳統3A遊戲,但是短期內不會是他們的重點目標。
可以這麼說,在國內取得巨大成功的公司,為了增大收益,必然要向海外發展,而一些財務狀況良好的中小公司如果在某些特定技術、美術能力有很多積累的話,也有機會參與3A遊戲的開發之中,比如網易,比如米哈遊,特別是米哈遊因為不是上市公司,老闆可以更關注長期公司的發展,而不是中短期的營收。
不過因為大家都知道的原因,騰訊旗下幾家工作室其實都不太被玩家承認,為了積累廠牌形象,北極光與NExT Studio也一直在做新的LOGO,於海鵬還用《殭屍世界大戰》這款遊戲舉例,這是一款類似《求生之路》的四人組隊打殭屍遊戲,遊戲最大的特色就是海量殭屍同屏的效果,那個場面非常的震撼,但是就算如此依然會有很多玩家在網上罵遊戲抄襲《求生之路》,垃圾公司,就是因為大家此前沒有聽過這家公司。
就連創作出了如此獨特遊戲體驗的海外公司都被罵的這麼慘,更不用說騰訊了,所以他們也開始積極求變,努力讓玩家接受他們新的人設。
結語
可能還會有人問,為什麼不直接買下厲害的人呢?其實這些問題於海鵬也思考過,首先是騰訊並沒有分配很多的資源給他們,頭部項目賺的錢不可能都給他們燒錢做3A,為了彌補資源不足他們還經常加班。而根據他在育碧工作的經歷,雖然有非常厲害的遊戲開發人才,但是他們的訴求也往往是和最厲害的人一起工作,目前工作室人員未必符合這個條件。
不僅如此,在同一個遊戲公司中,有人非常厲害,但是也有一些水平較差的混子,僅僅是甄別這些人就非常困難了,找外援的難度和成本還是非常巨大的,就算騰訊可以找到很多背景不錯的外國人,但是許多人已經功成名就,不在一線工作了,能不能跟上次時代遊戲的發展理念還是個問題。
而現在騰訊在洛杉磯成立的專門開發3A遊戲的工作室,可能是因為經過這麼多年的尋找,他們終於湊齊了一大批精英人才,所以才有機會組建這麼一個遊戲工作室,騰訊已經錯過了好幾個世代主機,即將到來的PS5與XSX次世代主機他們當然不想再錯過。
雖然國內市場並不是騰訊3A遊戲開發計劃的主要目標,他們更多是瞄準了海外遊戲市場,比如《無限法則》國內許多玩家可能根本就沒聽說過這款遊戲,畢竟除了審核以外,國內的3A遊戲市場確實不算大。但是中國玩家們如果真的可以玩到不輸國外頂尖3A遊戲的國產大作那也是非常開心的事情,畢竟如果連騰訊這種體量的公司都做不出來3A大作的話,那中國可能真的就沒有哪個廠商做得到了。